四合院里的漂亮媳妇【年代】 第150节
  后面是她在汉城见到的风土人情,还说有机会,让他们到汉城玩,她带他们去各种好吃的。
  “她才去几天,能知道什么好吃好玩的。”韩金阳摇头,轻叹着收好信。
  “等过些日子,咱们可以请假过去看看小月,免得游家真觉得韩家没人了。”这是韩金月领证后,苏秀秀第一次表态。
  韩金阳诧异的看着苏秀秀,“我以为你不想管小月了?”
  苏秀秀斜了他一眼,“我是不想管吗?是没法管,小月那会听得进谁的话?”
  说实在的,要不是因为韩金阳,她确实不想管。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小月跟着游光明去了汉城,慢慢就知道我们当初都是为她好。”韩金阳轻叹。
  将韩金月的东西整理好,两人正讨论寄点什么东西给她,就见韩金雨两口子带着孩子过来了。
  “大哥,小月写信给我了,还寄了一个包裹。”韩金雨着急的说道。
  “我知道了,我跟你嫂子正琢磨寄点什么东西给她。”韩金阳笑道。
  韩金雨看大哥轻松的神情,拧眉,“大哥,小月的婆家都不是好相处的人,咱们要不要过去瞧瞧?”
  “不用了,小月这不是处理的挺好,小雨,小月长大了,已经结婚嫁人,你不能还跟以前一样,事事替她摆平,她有自己的家庭了,怎么过日子,让她自己摸索吧。”韩金阳拍了拍韩金雨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韩金雨身后的吴静秋默默点头,她觉得大伯子说的对,小月已经成家了,他们当兄嫂的,在她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拉一把,平时还是少掺和她家务事。
  “游家就是欺负小月没娘家人撑腰,咱们过去转转,至少不敢这么欺负小月。”韩金雨觉得不能放任不管。
  同为兄弟姐妹,关系也有远近。
  韩金阳比韩金雨大六岁,比韩金月更是大了十二岁,韩金月出生的时候,韩金阳都要上初中了,等初中毕业,就进部队当兵,家里就剩韩金雨和韩金月,可以说,韩金月是韩金雨背着长大的。
  尤其他们父母相继去世之后,韩金阳从部队回来,需要处理各种事情,后来又要抓紧工作养家,根本顾及不上他们,他们两人相互开解,相互依偎,相互照顾,慢慢才走出来。
  所以,韩金雨和韩金月对韩金阳很尊敬,论起兄妹感情,他们的关系更亲密。
  “小雨,我们不能经常去汉城,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小月还得自己立起来,你放心,游家真敢欺负小月,我肯定不能放任不管。”韩金阳神情严肃的说道。
  韩金雨还想说话,被吴静秋戳了一下后背,只能止住这个话题。
  “大哥,大嫂,你们准备给小月寄什么东西?”
  “一包茶叶,一包金银花,还有一包肉干和奶糖。”苏秀秀将东西拿出来,这些都是甘露和孙大有寄给她的,拿出一些寄给韩金月,这份回礼就不算差了。
  韩金雨见了,说道:“那我寄点布和毛线,这些东西到哪都是硬通货。”
  苏秀秀点头,她就是故意不寄这些,免得韩金雨不知道寄什么。
  韩金雨又想到韩金月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工作了,现在手头肯定很拮据,就问韩金阳要不要寄点钱。
  “卖工作的钱要不要现在给她?我瞧着她不会傻的给游光明。”
  “不给。”韩金阳摇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游光明已经娶了小月,就该养她,而且小月已经有工作了,马上就能拿工资,你还怕她饿着不成。”
  话虽这么说,手里还是捏点钱比较好,韩金雨打算偷摸汇点钱给小月。
  除了韩金月,苏秀秀还得给张腊梅回礼,她要结婚了,所以她特意选了一对红色的枕巾,一块大红色的布,两套内衣和两罐麦乳精。
  第283章羡慕嫉妒
  南边一个小县城的乡下,张腊梅正在布置自己的婚房。
  “这边,床摆这边,柱子叔,衣柜摆在这边,对,麻烦您再往里挪挪,行了,就这样,书桌?对,就放靠窗的位置……”
  “腊梅,这些家具都是王承找柱子叔新做的?”一个女知青语气羡慕的问道。
  “人家王承不止让人打了新家具,还买了自行车呢,腊梅,王承家做什么的?这么有钱?”另一个女知青语气带点嫉妒的问道。
  张腊梅看了她一眼,冲第一个女知青说道:“是找柱子叔新打的,用的木料一般,要不了多少钱,王承家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俩儿子,他哥哥已经结婚生子,他比较小,又下乡了,所以他父母心疼他,淘换了一张自行车票给他。”
  “真好,不像我,家里什么都不给就算了,还时不时朝我要东西。”语气羡慕的知青更羡慕了。
  “还不是因为他是儿子,咱们当女儿的,家里才不会管呢,对吧,腊梅?”语气嫉妒的知青也更嫉妒了。
  张腊梅就笑道:“也不全是,我家经常给我寄东西。”
  两个知青都愣了一下,他们倒是忘了,张腊梅的条件不比王承差,瞧她戴着手表就知道了,而且她家人经常给她寄东西。
  说什么来什么,这不,他们听到邮递员喊张腊梅的名字了。
  张腊梅小跑着出去,冲邮递员招手,“邮递员同志,我在这儿,您好,我就是张腊梅,我要结婚了,婚后会跟我爱人搬到这边,以后有我的信和包裹,麻烦您送到这边。”
  邮递员接了张腊梅递给他的喜糖,笑着恭喜了几句,表示知道了。
  “腊梅,你家里人又给你寄东西?”
  “肯定是知道腊梅要结婚了,所以寄东西过来了。”
  “腊梅,快打开瞧瞧,你家里给你寄什么了?”村里的一个婶子喊道。
  “对呀,腊梅,给我们也见识见识。”又一个婶子喊道。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张腊梅无奈,只好将包裹打开。
  一打开,满眼红色,张腊梅拿起一看,是一对带喜字的红色枕巾。
  “嘶,这颜色真漂亮,上边还有花呢,不愧是首都寄来的,咱们县城可买不到这么好看的样式。”边上一个年轻的媳妇羡慕的看着枕巾。
  甘露站在外边,远远看着,眼底满是嫉妒,这样的枕巾,在京城也很难买到,张腊梅的家人还真是疼她。
  紧接着,大家看到一块大红色的棉布,张腊梅虽然没有展开,但是叠的那么厚,一看就不少,然后是两套一看就很上档次的衣服,两罐麦乳精,东西不多,却样样精品。
  “你们瞧见那信封没?还不知道寄了多少钱和票呢,娶了张知青,那就是娶了财神爷了。”一个婶子瞥了眼甘露,别过头,娶到这种丧门星,老支书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可不是,不过王知青也不差,直接花钱买了一间老房子,又是装修,又是买家具,还买了自行车,啧啧,多亏了他们俩,不然我还见不到这么些好东西呢。”另一个婶子笑道。
  “可不是,王知青有了自行车,以后咱们村里有什么急事,都能找他借一下,也是好事。”有个大妈插嘴说道。
  其余人纷纷点头,王知青和张知青都不是难说话的人,只要跟他们好好说,一般都会帮忙。
  边上的甘露嫉妒的眼珠子都快红了,深深看了眼张腊梅,趁着大家没注意到她,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她婆婆耷拉着脸,扫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死哪去了,孩子都饿了,还不快去喂奶。”
  “知道了,妈。”甘露低下头,免得被婆婆看到怨恨。
  看着甘露的背影,支书媳妇不高兴的扔掉手里的菜,要不是她挺着肚子逼婚,他们儿子就能娶张知青了,她是村里的老师,工作轻松还有工资,家里条件也好,瞧瞧张知青家里寄的东西,本来都是他们家的。
  另一边,张腊梅等所有人离开了,才拆开苏秀秀写的信,照例说的都是好事,然后让她照顾好自己,还说下回能买到瑕疵品的时候,给她买一套毛衣。
  “看什么,这么高兴?”王承扛着锄头回来,见张腊梅笑的两眼弯弯,浅笑着问道。
  “秀秀给我寄东西了。”
  张腊梅一直跟人说寄东西的是家里人,只有王承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苏秀秀寄的。
  “嚯,还不少,都是好东西啊,你这朋友交的真不错。”王承笑道。
  张腊梅斜了他一眼,骄傲的说道:“那当然,秀秀还说要给我寄毛衣呢。”
  王承抖开红布,发现很大一块,能做两身衣服还有余,拧眉说道:“咱们寄的东西会不会太少了,要不再补一些?”
  “不用,秀秀说这些东西没花多少钱,让我放心收着。”张腊梅收好信,抱起红布,说道:“我去找红娟姐,请她帮忙做一身衣服。”
  “去吧,棉花够不够?不够我来想办法。”王承追问。
  “够的,你歇会,我一会就回来。”张腊梅笑道。
  其实是不够的,但是棉花不好弄,张腊梅不想王承去黑市冒险,做件薄棉袄就行,冬天穿里边暖和,开春了直接当外套,更加实用。
  在汉城的韩金月也收到信和包裹了,先打开信封,看到大哥大嫂夸她聪明,韩金月心虚的看了眼厨房的游三丫。
  她刚上班没两天,婆婆就以她要工作,没人照顾游光明为由,把游三丫弄城里来了。
  起初,她是拒绝的,可经不住游光明软磨硬泡,就点头同意了。
  看完韩金阳和苏秀秀的信,韩金月又打开韩金雨的信。
  大概意思是:不用怕游家,再欺负你就跟我说,我就算在京城也能赶过来,大不了离婚,我这个当哥的能养得起,听说你买完工作没钱了,我给你汇了一百,你先拿着用,不够再跟我说。
  韩金月眼眶泛红,刚想收起信,就被游三丫一把夺过去。
  “谁给你写的信?我可跟你说,你现在是游的媳妇,这做媳妇就得守好本分,要是跟别的男人勾勾搭搭,我就让光明休了你。”游三丫色厉内荏的说道。
  韩金月一把夺回信纸,“我哥哥写的信,这是我的房间,麻烦你下次进来的时候敲一下门。”
  “城里人就是规矩多,我自己亲弟弟的房间,要敲什么门?”游三丫瞄了眼韩家寄来的包裹,又羡慕又嫉妒,眼底还闪过一抹贪婪。
  “麻烦你出去。”韩金月再次声明。
  游三丫轻哼一声,骂骂咧咧的出去了。
  京城,四合院里,苏秀秀正和王美娟扫雪,就听李婶子大喊:“快来人啊,我家玉芝要生了。”
  第284章离婚
  何玉芝第一胎是因为李婶子才导致难产,最后只能剖腹产。
  为此,李爱国和李勇都有些责怪李婶子,不是责怪她伤了何玉芝,而是责怪她让何玉芝剖腹产了,以至于她只能生两个孩子,万一老二还是闺女,那他们老李家岂不是绝后了?
  有时候想要什么,偏偏就不来什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手术,何玉芝生了一个六斤三两的姑娘。
  听金大妈说,李勇和李婶子的脸色都不好看,要不是何家人在那,他们说不准就甩手离开了。
  等下班了,大家看到李爱国,面无表情,一点没有添丁进口的喜悦。
  “不是把过脉,说是儿子吗?”李爱国回到家,见李婶子在那做饭,压着声音质问。
  “是把过脉,都说是儿子,谁知道生下来的是女儿。”李婶子面色难看的回道。
  “会不会抱错了?”李爱国皱眉。
  李婶子想了想,摇头,“不能,当时就玉芝一个人生孩子,诶,现在怎么办?咱李家真要绝后了?”
  “问过医生吗?玉芝能不能再生一个?”李爱国沉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