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高门 第79节
  她的话被穆长舟低头堵住,过了好一会儿,直到赵瑞灵喘不过气来,长舟才稍稍放开她一些。
  他用赵瑞灵几乎不敢直视的目光灼灼盯着她。
  “乖,不先吃点好的,我睡不着。”
  其实穆长舟回来赵瑞灵还挺高兴的,只是他这火急火燎的架势叫人浑身发软,只想着跑。
  穆长舟近十日的时间,几乎是日夜不停赶到了西南,用赵瑞灵给的金玉符节和虞栋的印信,杀了淳阳王两个亲信,以最快的速度立威,带着两万虎头军出发。
  在走水路之前,他每天最多能睡两个时辰,还要不停地安排两军的调度,就算强悍如他也有些吃不消。
  每当累的时候,出现在他脑海中的都是这个磨人的小兔子。
  先前他又亲眼看到她差点被淳阳王所伤,思念和心悸化作一把把火在他身体里燃烧。
  烧得他顾不得外头的风风雨雨,只想着立刻将这小兔子揉碎了吃进嘴里才能安心。
  被他箍在怀里的赵瑞灵,感觉自己像是被推到岸边的鱼,又热又渴,只能紧紧攀附着上方的身影,嗓音一点点变得沙哑。
  在昏昏沉沉的起伏中,她这才反应过来,说是要聊,却又是个大坑。
  这人分明是记得先前在城门外分离时的话,回府来生小鱼儿来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过去的,但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午时。
  阿桥就在一旁伺候着,听见动静,红着脸过来伺候她起身洗漱。
  泡澡的时候阿桥依然不好意思抬头,过去姑爷在府里的时候,娘子身上的痕迹就没少过。
  可哪回也没跟这次一样,连后背都是斑驳痕迹。
  昨晚她在旁边的抱厦里都听见了娘子的哭声,起起伏伏的还特别有规律,到了大半夜也没停。
  赵瑞灵看阿桥这模样就知道,昨晚她和穆长舟的动静应该不小,放在平日里她还要羞恼一下,但这会儿她根本顾不上。
  “穆……咳咳,穆长舟呢?”她哑着嗓子问。
  阿桥:“国公一大早就出府了,说是外头还有要紧事,晚上回来陪您——”
  赵瑞灵抬起手打断阿桥的话,咬着牙忍住胳膊的颤抖,颤巍巍从浴桶里往外爬。
  “快!给我收拾行囊!”
  晚上他肯定不会干什么好事儿,趁着他不在府里,她要去温泉庄子上躲一躲。
  阿桥捂着嘴偷笑:“国公离府前说了,城门如今还在戒严,您哪儿也去不了。”
  “若是您想去温泉庄子,等姑爷回来了您自个儿跟他说,国公说可以跟您一起去。”
  爬到一半的赵瑞灵:“……”这人是属狐狸的吧?
  她不甘心地又坐了回去,“那宫里……”
  “太后和新君还在商议登基大典,暂时不见人。”乔媪从外头进来,笑着将赵瑞灵的话堵回去。
  赵瑞灵又问:“那安国公……”
  阿桥抢先:“安国公跟咱们国公一起出城了。”
  “还有大郎和二郎……”
  乔媪也憋着笑:“都被送去袁翁府上了,国子监这几日闭馆,但估计不久后就要加开恩科,袁翁有心让他们两个试试童试。”
  穆嘉誉在程家长大,程家是跟袁家齐名的清流世家,早早就给穆嘉誉开蒙了。
  于旻虽然开蒙晚了些,但有袁修永教导,他如今的水平应对童试也没太大问题。
  袁修永正好想避开朝堂那一摊子事儿,干脆就将两个孩子连着袁大郎的小儿子一起都拎了过去。
  赵瑞灵无话可说,只好捂着肚子可怜巴巴看着乔媪。
  “我饿了,我今天要多吃点……”
  吃完了好多睡会儿。
  阿桥和乔媪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如今新君已经继位,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醇国公府不说能更上一层楼,却也在无后顾之忧,府里也是时候该多个小主子了。
  穆长舟显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直到重阳节为止,赵瑞灵就再也没见过晨起的太阳。
  就算她提前落了锁也白瞎,那狗东西根本不讲武德,他爬窗户比走大门还顺当。
  小别胜新婚变成了小别更费腰,赵瑞灵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等到登基大典一办完,就打算跟穆长舟好好聊聊。
  她提前将又想过来将她揣进怀里的男人推开。
  “我们聊点正经的!”她义正言辞道。
  “太医都说了,你身体需要仔细将养着,不能仗着还年轻就不把伤病当回事。”
  “我也问过府医了,府医说你这种情况不太适合生孩子,所以你还是回前院,先仔细将养一阵子再说。”
  “仔细将养为什么要回前院?我在你院子里也可以将养。”穆长舟挑眉,顺着赵瑞灵的意思坐在她对面。
  赵瑞灵偷偷翻了个白眼,她就听他吹,他在这里有一晚上老实过吗?
  但她刚要说话,外头就传来了甄顺的声音——
  “郎君,娘子,大郎和二郎回来了,说有话要跟你们禀报。
  ”
  赵瑞灵只好先咽下没说完的话,将两个孩子喊进来。
  进了门后,穆嘉誉喊了人后就袖手在一旁不说话,明显还是不太习惯跟赵瑞灵相处。
  赵瑞灵也不是会当后娘的人,从来也不勉强穆嘉誉跟她亲近,只让人照顾好穆嘉誉的起居饮食就算了。
  这会儿她也让乔媪先给两个孩子端热饮子进来,才看向明显有话要说的于旻。
  “是袁翁要你带什么话吗?”
  于旻在穆长舟面前有些拘束,听到阿嫂问,才赶紧点头。
  “先圣说,让嫂……让醇国公这阵子不要跟安国公来往了,免得引火烧身。”
  赵瑞灵疑惑看向穆长舟:“什么意思?”
  她已经认了安国公做干耶,太后也知道她和安国公的关系,两家之间来往怎么会引火烧身呢。
  穆长舟倒是听明白了,他先让甄顺送两个孩子回去休息,这才跟赵瑞灵解释。
  “新君继位总要烧三把火,朝中就那么多位子,怕是有人坐不住了。”
  有人怕这三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巴不得替新君将这火点起来。
  也有人怕穆长舟会因先前的功劳得了太后和新君的看重,位高权重,挡了自己的青云路。
  甚至太后那边,对于功高盖主的几位国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还说不准。
  在一旁伺候的阿桥突然觉得有点脸疼,先前刚觉得往后的日子尘埃落定了,这怎的又起了波澜。
  她担忧地看向赵瑞灵,却发现自家娘子面上并无意外神色。
  赵瑞灵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
  “那会有人弹劾你吧?因为你调动了虎头军?”
  穆长舟不欲让自家娘子为这些事烦忧,他只笑道:“没什么,左右我这些年被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太后是你姨母,你也清楚她的性子。”
  即便新君继位,小皇子仍然活着,先圣和淳阳王那些明面上的附庸解决得差不多,一定会有漏网之鱼。
  这种多事之秋,太后不会做兔死狗烹,让功臣寒心的事。
  他揽着赵瑞灵往卧房去:“我们继续说说将养的事儿,听一位学识渊博的山长说,有些睡觉的姿势对将养身体非常好,来,咱们细聊。”
  赵瑞灵:“……呸!”
  谁要跟他聊这种不正经的啊!
  话是说得不正经,但穆长舟也感觉出自家娘子对他身体的担忧,心里很是受用,晚上倒是没真做什么,老老实实抱着赵瑞灵睡了个好觉。
  翌日一大早,难得穆长舟没出门。
  他们两人都还没醒呢,太极殿上的争论就已经激烈起来了。
  一开始弹劾穆长舟的人,让坐在新君背后垂下的水晶帘内的太后都感觉有些微妙,正是他的前岳丈程邈。
  “启禀圣人,启禀太后!虽说醇国公救驾有功,但身为武将,擅动兵权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法大于情理……”他洋洋洒洒掉了一通书呆子说明武将擅动兵权的利害关系。
  “醇国公为狼覃军大将军并西北都护,却动用西南军,此为越权,还请太后和圣人明察秋毫!”
  立刻有提前得知消息的勋贵站出来高呼:“臣附议!”
  “虽有事急从权之说,可虎头军乃是安国公所掌,他擅自将印信交给他人,又在保护先圣和张皇后的时候让先圣和张皇后受惊暴毙,此为严重失职,请太后和圣人严惩!”
  水晶帘背后的太后表情众人看不清楚,但却听到了坐在龙椅上的新君轻嗤了一声。
  连他一个孩子都知道不能过河拆桥,要是没有醇国公和安国公的付出,这些人想保住命都难,这不是放下碗骂娘吗?
  也忒不要脸了点。
  听到上首这声轻嗤,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一时间气氛格外的尴尬。
  第58章 娘子要去砍了他们??……
  等穆长舟得知太极殿上发生的事,朝会已经结束了。
  新君尚且年幼,太后四两拨千斤的轻斥几句,只说先前叛乱时朝中有不少大臣功过皆有之,不日宫中将会颁布旨意,赏罚分明。
  王公大臣们能跟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二人计较吗?还不是只能捏着鼻子当什么都没发生。
  众人弹劾安国公和醇国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太后和新君给二人定罪。
  “此举虽为群臣怕太后和新君清算之由,也是百官对母子二人的试探,如果太后和新君处理不好,很快就会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勋贵和大臣们拿捏。”穆长舟跟好奇的赵瑞灵解释自己和安国公为何不上朝。
  “这种时候我和虞栋都不适合露面,否则便有以功相挟的嫌疑。”
  赵瑞灵咂摸了下嘴,摇头感叹:“这些大臣们,还不如市井买菜的老媪呢。”
  赵瑞灵先前在湖州府甚少出门,接触最多的就是偶尔出门买菜时见到的脚商和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