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高门 第57节
  安靖伯府赵瑞灵知道,是袁修永亡妻的母家刘氏。
  先前翟山驿追杀那些水匪的常州知州就是刘氏子,长公主驸马也姓刘。
  赵瑞灵心下思忖,也就是说,文家投靠了勋贵……若韩氏没反水,那太后和圣人就还是势均力敌。
  如今却又扑朔迷离起来。
  乔媪继续道:“其他部曲不少,当年苑娘身为灵童转世,几番立下功劳,身份不一般,她身边人最多的时候,接近两千私卫,但除去谢家部曲外,其他人都归这四家掌管。”
  走在她身前的赵瑞灵,安静听着,目光清凌凌地看着假山池畔的残雪,小脸儿没什么表情。
  又散了会步,她才问:“乔媪的意思是,递帖子的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真念旧情?”
  乔媪失笑,也跟着望向不染尘埃的残雪。
  “这人上了年纪,多少都会念几分旧情,可他们也有家人,如今许多都是做曾祖的年纪了,苑娘留下的旧情,哪儿自家血脉来的重要。”
  “为了能让自家血脉延续如今的荣光,乃至更进一步,旧情便是最好利用的刀剑。”
  赵瑞灵了然,扫了眼在不远处跟着保护她的赵安素和陈尽然。
  按着她阿娘的年纪算,当年那些能独当一面的部曲,这会儿至少也得四十岁上下了,年纪大些的得五六十岁,都从孤林变得枝繁叶茂。
  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可能当年阿娘就勘破了人性最寻常的一面,才只让安南侯带走了陈尽然等稚童,又挑了赵安素这样的孩子来培养。
  听乔媪说完,赵瑞灵也就对那些旧人,再没了任何期待。
  不过思及安南侯,赵瑞灵想了想,还是让人望西南送了封信,告知自己和穆长舟的亲事。
  到底是阿娘的……前未婚夫,又送了她那么多东西,人家有法子知道是一回事,她早晚也要跟这位安南侯打交道的。
  时值年节,过不了几日就是元宵节,宫里应该还会举办宫宴。
  穆长舟到时也该回来了,递了帖子想上门的人家都有些心急,几番派人带着礼单上门打探。
  赵瑞灵看着阿桥捧在手里的厚厚一沓礼单,笑得颇为嘲讽。
  她在这些人眼里到底是多蠢,才叫这些人面对她的时候,连基本的遮羞衣都不要了。
  “那就让她们按照递帖子的顺序来就是了。”
  一如乔媪所料,虽然递上门的拜帖不少,可来的人还是以常、柳、韩、文四家为主。
  最先上门的是常氏,常右监夫人苗氏,她带着羽林卫右卫好几个卫长夫人,以及自己的儿媳妇,出身太傅府的韩氏上门。
  苗氏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不算好,说话也柔柔弱弱的,一见赵瑞灵,就老泪纵横,哭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瑞灵自是客气安抚,苗氏稍稍和缓了下情绪才开始说起来。
  “当年若非才绝娘子从叛军手中救下了我夫君,我们也没有今日,这些年我们是日日夜夜期盼着娘子能回来,不然我们怕是死都闭不上眼。”
  “如今总算是叫咱们等到了,虽说当年夫君为了保全娘子手下的部曲,不得不投靠了秦氏,但我们始终记得自己的主子是谁。”
  “郡主如今即将嫁给醇国公,夫君交代我定要跟郡主说清楚,无论郡主和国公是走哪条路,咱们这些部曲们定会生死相随!”
  她擦着通红的眼眶,一脸决然地对着赵瑞灵下跪。
  “就是秦氏,这些年也始终对太后忠心耿耿,如今只等着郡主吩咐,往后我等必然唯郡主马首是瞻。”
  “韩太傅所为,我常家和秦家都不知情,也绝不会跟韩太傅一样犯了糊涂。”
  她儿媳妇韩氏一脸愧疚的低下头,却什么都没说,摆明了跟婆家一条心,也算是常氏彰显自己治家有方的投诚了。
  赵瑞灵了然,常氏是替自己和背后的主子,来试探她和穆长舟如何站队的。
  她没就韩太傅一事说什么,客客气气将人送出了门。
  柳氏来的是折冲都尉府的嫡长子夫人岳氏,岳氏看起来跟赵瑞灵年纪差不多,跟她一起来的,多是飞龙军出身的武将女眷。
  岳氏也是武将之后,说话行事比苗氏干脆利落得多。
  “先前我们不敢上门,一是怕会让郡主成为众矢之的,给郡主添麻烦,后来您得封郡主,我们才松了口气。”
  “二是这些年,家公与鲁国公虚与委蛇,少不得替张氏做了些腌臜事,我们没那么容易脱身,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谨慎行事。”
  岳氏见赵瑞灵面色看不出喜怒,干脆说得更明白些——
  “我等皆为谢氏部曲,若旧主亡故,我们便是一盘散沙,只能随波逐流,苟且偷生,都不敢说就能保下命来,不论做任何事都多有桎梏,不敢平白丢了命只得一个蠢字。”
  “可若有金玉符节号令,按大昭律例,但为部曲,不忠者死,非旧主之令不得改换门庭,即便鲁国公府也不能拦,到时候哪怕鲁国公府不肯放人,只要能为郡主效忠,我等也就不怕了!”
  赵瑞灵从岳氏这番坦诚中抽丝剥茧,听得确实足够明白,柳氏想要试探她到底有没有能号令部曲的金玉符节。
  她依然没给准确答复,只说自己知道了。
  叫赵瑞灵略诧异的是,韩太傅夫人和文家主母是一起来的,她们也没带先前递过拜帖的那些以两家为首的女眷。
  文家虽然是几家当中地位最低的一位,文主母廖氏的女儿却是如今的安平伯夫人,也就是昌公主驸马的弟妹。
  比起养尊处优的太傅夫人秦氏,廖氏满身的富贵气一点都不差。
  两人当年都是见过谢如霜的,甚至比苗氏与谢如霜更亲近,而且与乔媪也相熟,因为两人都在谢如霜身边伺候过。
  她们在赵瑞灵面前看着跟乔媪看赵瑞灵的眼神差不多,都充满了亲切和怅然。
  因为韩太傅先前在朝中出事的缘故,她先开了口。
  “太后如今不待见我家郎君,但有些事郎君他现在不好解释,可太后应该知道,郎君他并非忘恩负义之辈,待得合适的时候,郎君必然会给郡主和太后一个交代。”
  廖氏等秦氏说完,这才冲赵瑞灵笑着附和:“我家郎君当年也得过苑娘的恩情,阿乔应该知道,我那口子不是个会钻营的,虽不知苑娘还能不能回来,可该做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做。”
  “好在郡主即将为穆氏主母,有了醇国公庇佑,也不必我们不自量力担心了。”
  “该做的事情,是两位大人自己以为的,还是我阿娘吩咐的?”赵瑞灵实在好奇,与其他人没多说,在两人面前倒是多问了句。
  秦氏和廖氏对视一眼,迟疑了会儿,还是廖氏回答。
  “此事还不到说的时候,我只能以我文氏全族的性命保证,我等所为,绝不会伤及谢氏和穆氏分毫。”
  秦氏从袖里掏出一卷绢帛,递给乔媪。
  “太后这些年……行事颇为强硬,得罪了不少人,郎君百般筹谋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得知郡主即将嫁去穆氏,才会有先前所为。”
  “夫君没有多说,如今我也跟郡主解释不清楚,只能将我们两家所掌控的部曲名单送给郡主,往后郡主是要如何安排他们,哪怕是并入穆氏,他们也绝无怨言。”
  这下子不用赵瑞灵做反应,连乔媪和屋里伺候的阿桥都听出来了。
  说了半天等于啥也没说,搁这儿搁这儿呢。
  哦不,也不是什么都没说。
  两家都肯定了娘子嫁入穆氏的行为,甚至有意让部曲们并入穆氏……那不就是想染指狼覃军?
  等到赵瑞灵好声好气将人送走,阿桥实在忍不住嘀咕。
  “一个个倒是都能说出花儿来,可我怎么瞧着都是不怀好意呢?”
  乔媪看着颇有些伤怀,过去她跟秦氏和廖氏交情还不错,因为她在太后身边伺候的缘故,三人一直也还算说得上话。
  可现在,她明显能感觉得出三人的交情到了末路。
  赵瑞灵体量乔媪的心情,让她先回去休息,才继续跟阿桥嘀咕。
  “那还用说,但凡他们有一个问问我是不是心甘情愿嫁去醇国公府,我都能相信他们的忠心。”
  阿桥:“……”突然有点心虚是怎么回事。
  她赶忙问:“那娘子打算怎么办?”
  虽然这些女眷都没当场一定要郡主给个回复,想也知道,若娘子一直没反应,他们私下里就该动用手段,逼娘子给答复了。
  赵瑞灵不紧不慢地翻看着话本子。
  “还能怎么办?她们会哭,我就不会了?”
  阿桥没明白,“娘子要装可怜?这倒确实是娘子的强项。”
  反正不用怎么装也挺惹人怜的。
  赵瑞灵哼哼两声,“还不去给我找些姜汁来!”
  她最擅长的分明是唱戏好嘛!
  没等这几家人想法子催着赵瑞灵给答复,赵瑞灵就先登了抚平将军府秦氏的门。
  一进门,她就拉着秦氏主母的手掉眼泪,哭得比先前苗氏还要动情。
  “我听苗媪说了,秦氏和常氏对我阿娘的忠心实在是叫人感动呜呜~”
  “可惜我只是个万事不懂的小女娘,这些年生在乡野,也没什么见识,若连累了你们,我都没脸去地底下见我阿娘。”
  “所以我决定,跟着你们的脚步走!”她一脸铿锵紧握住秦氏主母的手上下晃动。
  “无论如何你们都比我更了解圣都,知道怎么做才更好,你们只管说,往后不管是姨母还是表兄问,我都会冲在前头,不叫你们受委屈!”
  秦氏主母:“……”凭什么锅又甩回他们头上了!
  她想抽回手,却被赵瑞灵抓得死紧:“即便我成了穆氏主母,到底跟你们才更亲近些!”
  “趁我还没嫁人,你们早些给我个答复,到时候我也好跟姨母和表兄一个交代,免得在宫里说错了话啊!”
  秦氏主母面色僵得不行,这是威胁他们若不抓紧时间站队,就要让太后和圣人出手的意思吗?
  虽然他们私心里已经有了偏向,可若能光明正大说出来,他们就不会拐弯抹角地从赵瑞灵这里下手了啊!
  赵瑞灵还非常体贴地落着泪起身:“您千万别急,慢慢想,我在府里等着你们啊!”
  她抽
  噎着从抚平将军府大门前上马车的情形,很快就传到了各家耳朵里。
  一时间抚平将军府突然成了众矢之的,急得秦进疯狂给在淮南道任职的阿耶写信。
  又过去两日,赵瑞灵提着从仪秋宫求来的点心,登了鲁国公府的大门。
  出于对鲁国公夫人才智的忖度,赵瑞灵也跟岳氏一样,一句废话没有。
  “我从小在山间长大,银子见的都少,更别说金玉了,什么符节不符节的我是真不知道。”
  “若鲁国公府需要,可以给我画一个,我已禀报了姨母和表兄,到时让将作监重新做一枚,做完我亲自给鲁国公送上门就是了。”
  说完话她立马起身,一口水都没喝,生怕多说几个字会被染上蠢,疾步往外走。
  鲁国公夫人还真有些动心,紧着在后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