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89节
可能看在太上皇的份上,邵逸铭兴许会高抬贵手。
邵逸铭转过头来一笑:“他们在江南一手遮天惯了,早就不把父皇看在眼内。只当他是个甩手靠山,而且是个容易忽悠的老者。”
可不就是好忽悠,送些不值钱的东西说是延年益寿,只有帝王才能享有,比如荒地里忽然长出雪莲这种一听就骗人的,居然也能哄得太上皇高高兴兴送去不少价值不菲的赏赐。
这跟空手套白狼没什么区别,谁不乐意?
而且他们在江南权力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相当自在,当然不乐意把权力重新交出来。
邵逸铭的指尖在桌面点了点,纸研和逆风两人再是在前面掩护,不睡觉也撑不了多久,更别提白天还要应付那些大臣,好叫其他人能暗地里好好算清账目。
谢池春却忽然道:“既然一个个来太慢了,皇上不如把他们集中起来?不正好纸研过去了,找个由头请所有人一起吃饭好了。”
闻言,邵逸铭一怔,倒是笑了:“是我想岔了,总以为查账后证据确凿把人拿下,显得有理有据,倒不如立刻把所有人束缚住,查起来就更方便了。”
直接进府去找,不是比私底下偷偷摸摸查来得快?
毕竟还要小心打草惊蛇,叫他们私下将东西转移走了。
至于朝臣有反对的,那正好,江南的消息这么快能传过来,这大臣肯定跟江南那些人家有密切来往,正好一举拿下。
邵逸铭说做就做,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江南,交到纸研手里。
纸研正揉着额头,因为那些大臣不停敬酒而有些醉了,捏着鼻子喝了一大碗解酒汤,接到信一看就高兴地跳起来:“这样痛快,赶紧写帖子明天把所有人宴请,用什么理由来着?”
逆风看了眼信笺也笑了:“今儿那些人不是请客了,明天我们请回去就是了,让送请帖的人说得含糊一点。”
当地臣子拼命拉拢两人,他们就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有些动摇了,明天这些人肯定会毫无戒备地赶来赴宴。
“这个好,”纸研也不醉酒不头疼了,撸起袖子就开始跟逆风一起写请帖。
等写完天色已经不早了,有些人家搂着美妾正快活被中途打断,别提多不痛快了。
但是看见请帖,一个个摸着胡子十分高兴,显然以为他们用温柔乡一点点磨,终于打动两人了。
第104章 不手软
因为人多,纸研直接包下了最大的酒楼。
上下三层楼,第三层对着花园,景色极美。
一般人可包不下,但是纸研一开口,酒楼没有不应的。
客人们陆续过来,一个个都是江南响当当的人物,酒楼的掌柜亲自迎接,笑得眯起眼。
今天之后,他能预测自己的生意要更上一层楼,不但接待了江南的大臣们,还有两位钦差大人,简直是祖坟冒烟了!
纸研站在包厢里,有窗户正对着楼下,能看见络绎不绝的马车不由笑道:“准备好了?”
逆风点头:“先生放心,准备妥当了,侍卫已经把酒楼重重包围,他们一个都别想跑掉!”
“很好,要跑掉一个,你只能回京被笔墨亲自责罚了。”
纸研还有心情开玩笑,整理一番就带着逆风出去应付那些江南的大臣和富商们,脸上带着隐约的笑意。
这些天来他一直板着脸,难得露了笑,不少大臣之间互相看了一眼,知道他们的赢面更大了,自然更是热络地迎了上来。
富商们一边恭维还一边送上丰厚的礼物,一辆马车都放不下,还得另外空出一辆马车来送。
纸研挥挥手就笑纳了,丝毫没有前几天的推托,桌上的众人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一些。
酒过三巡,有些人便醉了,趴在桌上睡了过去,惹得身边人忍不住嘲笑:“这才多少酒水,以前他可是说自己千杯不倒的。”
然而连酒量最好的人都晕乎乎倒下,其他人终于察觉不对,却已经太迟了。
整个酒楼被重重包围,全是带刀侍卫,纸研拿着酒杯轻轻一晃扔在地上,碎裂了一地:“今天这酒不错,算是给各位送行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人都困住了,下一刻纸研留下一部分侍卫,其余都跟着逆风去各府找罪证,可谓一找一个准。
府里还拦着,逆风就扬声道:“是知府大人报信,说是里头私藏犯人,谁敢反抗就格杀勿论!”
其余府里都找这个理由,果真没人敢拦着,叫逆风带着人抬了一箱又一箱金银珠宝造册,登记的纸张都用完了只好当场从各家书房找出新的。
邵逸铭早就派人过来接应,正好把这些珠宝金银通通带回去充盈国库。
唯独知府的府内没动,毕竟有知府这个借口,动了他就叫人怀疑了。
等把东西都翻完,已经快子时了,就是逆风都累得不行,回去找纸研,发现酒楼里那些人都捆在一起堵了嘴,一个个睡得昏天暗地。
纸研道:“给他们用了点千日眠,免得半路醒来吵吵嚷嚷的。”
听逆风禀报完,他哈哈笑着拍了拍逆风的肩膀:“比笔墨要机灵多了,有知府这个靶子,我们确实要安全得多。”
江南官商关系错综复杂,要连根拔起实在太难了。
有知府这个靶子在,所有怒火只会冲着他去,纸研和逆风两个钦差就要好办事得多了。
“那要把知府留下吗?”逆风指着角落睡得昏天暗地的知府问了一句,纸研却摇头。
“留下做什么,那些人肯定会要他的命,还不如一并带走,叫那些人堵不住知府的嘴巴,一个个也不成眠。”
纸研这段时日没能睡好,这些人也别想睡了!
逆风好笑,知道他这些天憋屈得很,如今终于能扬眉吐气,怎么都要报复回去。
就这么点报复,实在不算什么,毕竟等这些人送到京城,从知府嘴里撬开更多消息,新帝清算下来就要厉害得多了。
既然人都绑上了,值钱的东西也装车送走,纸研和逆风也没必要继续留在江南,连带账本也一并送回京城。
这些人在路上就迷迷糊糊给喂点粥,等到京城再醒来已经太迟了。
他们也没想到新帝的人如此简单粗暴,直接下药把人放倒就一股脑全带上京城来了。
大理寺的天牢自然放不下这么多人,索性把京城的地牢都开放,有空位都塞进去,再一个个审问。
这些人平日娇贵得很,以为自己不可一世,一看见审问的牢房内散不去的血腥味,和满墙还沾着血的刑具,早就吓得腿软,什么都肯说了。
二太监还以为自己有用武之地,在新帝面前狠狠表现一下,谁知道还没怎么动手,这些人就什么都交代了,心里实在无趣得紧。
不过他还是让小吏细心把这些人的话一一记下,再装成册送进宫里。
还按照这些人说的话在旁边标记,几个人说的一样,那些人有点出入云云,端的是相当详细。
邵逸铭看得点头:“不错,看赏。”
二太监得了赏赐激动坏了,他之前还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太监虽然能继续留下,他却未必了。
如今看自己的表现终于得了新帝的赏识,二太监恨不得回去再多撬开那些人的嘴巴!
“只余下一口气,可别弄死了。”大太监见二太监兴奋的模样,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出去的时候私下提醒一句。
二太监连忙团团作揖:“好哥哥放心,小的可不敢乱来。”
不过要没大太监提醒,他还真可能弄死那么一两个杀鸡儆猴,叫其他人愿意说得更多。
反正这些罪臣弄死那么一两个不算什么事,邵逸铭也不会为他们怪罪二太监的。
一车车的金银珠宝送进国库,谢池春虽然隐约知道,亲眼看见却是另外一回事,都震惊了:“他们究竟贪了多少东西,这还不是全部吧?”
那么多东西不可能一次性送上来,还要分批送,护卫一再增加,就怕引来附近山贼的注意。
邵逸铭也沉下脸:“这还是表面上的,等定罪后让人去抄家,只怕能挖出翻倍的宝物。”
他们把持江南几十年,祖辈积累的财富一定非常惊人了。
国库眼看着都要塞满了,邵逸铭便让工部在旁边再建一座新的。
谢池春眨眨眼道:“余下的国库暂时放不下,不如皇上放进自个的私库里?”
反正这些东西国库放不下,邵逸铭放自己库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邵逸铭这才露了笑:“不用放我那里,放姑娘那边便是。我让人在寝殿附近建了库房,余下的东西放进去是足够的了。”
说是余下的,其实他事先把谢池春可能用得上,又或者适合她的东西通通先挑了出来送过去。
姑娘家总要有身家在手才是,尤其谢池春还不是一般的姑娘,而是他的国师。
谢池春诧异:“放进我的私库,朝臣知道后不会反对吗?”
朝臣自然是反对的,毕竟国师就该无欲无求,又是外臣不是皇家人,怎么能把国库的东西占为己有?
就算是邵逸铭亲自送进去的,大臣们还是觉得新帝被谢池春蛊惑了才这样做。
邵逸铭若是把东西放自个国库,朝臣还不会说什么,放谢池春的库房那就不一样了。
偏偏第一个反对的还不是户部的官员,那么他是从何得知的?
是户部有人泄露消息,还是这人打探后宫的事了?
不管哪一种,邵逸铭直接派人去查了。
若是户部泄露消息,那么就户部尚书就别想跑了。
要是窥探后宫,这个人头上的乌纱帽是戴不下去的。
户部从上到下又惊又怒,幸好是虚惊一场,没有人敢泄露消息出去,就是那人私下打探的了。
户部尚书松一口气,接而把这几天的担惊受怕一股脑砸到那人身上,恨不得把对方撕了。
“皇上,私自窥探宫闱,此事绝不能姑息!”
其他人有附和的,也有沉默观望的。
邵逸铭直接把人拿下了:“要是谁都能如此,朕的皇宫不就跟筛子一样,哪个都能看一眼了,这个皇帝当得可憋屈了。若是父皇知道,他也绝不会手软的。”
把人拖下去,摘了乌纱帽又罪及家人而抄家,其他大臣都不敢做声了。
新帝是一天比一天手段雷厉风行,太上皇即便身子骨有起色,一整天清醒的时间实在太短,老臣们想私下找太上皇当靠山把新帝约束一二都难了。
大臣们渐渐发现太上皇的心腹在朝堂上越来越少了,不是辞官了就是犯事被抓,偏偏还证据确凿。
愿意提早离开交出大权的,新帝从不为难,还让人把身家一并带走。
不愿意离开还要留下闹腾的,邵逸铭是一点都不说太上皇那点旧情,该下手的时候是干净利落。
有些大臣明白太上皇是不可能重新再出来掌握大权,有的也想急流勇退,却已经太迟了。
邵逸铭不是没给过他们机会,但是这些人之前不肯走,现在想走就走,当他是什么?
自己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宽恕的机会只有一次,不聪明的人既然留下就别想走了。要不是怕后人说他登基后杀戮太过,不念旧情,他恨不得把这些国之蛀虫通通杀干净!
大理寺又塞了些朝中大臣,都恨不得把人挤成一团多空出点位置来。
邵逸铭转过头来一笑:“他们在江南一手遮天惯了,早就不把父皇看在眼内。只当他是个甩手靠山,而且是个容易忽悠的老者。”
可不就是好忽悠,送些不值钱的东西说是延年益寿,只有帝王才能享有,比如荒地里忽然长出雪莲这种一听就骗人的,居然也能哄得太上皇高高兴兴送去不少价值不菲的赏赐。
这跟空手套白狼没什么区别,谁不乐意?
而且他们在江南权力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相当自在,当然不乐意把权力重新交出来。
邵逸铭的指尖在桌面点了点,纸研和逆风两人再是在前面掩护,不睡觉也撑不了多久,更别提白天还要应付那些大臣,好叫其他人能暗地里好好算清账目。
谢池春却忽然道:“既然一个个来太慢了,皇上不如把他们集中起来?不正好纸研过去了,找个由头请所有人一起吃饭好了。”
闻言,邵逸铭一怔,倒是笑了:“是我想岔了,总以为查账后证据确凿把人拿下,显得有理有据,倒不如立刻把所有人束缚住,查起来就更方便了。”
直接进府去找,不是比私底下偷偷摸摸查来得快?
毕竟还要小心打草惊蛇,叫他们私下将东西转移走了。
至于朝臣有反对的,那正好,江南的消息这么快能传过来,这大臣肯定跟江南那些人家有密切来往,正好一举拿下。
邵逸铭说做就做,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江南,交到纸研手里。
纸研正揉着额头,因为那些大臣不停敬酒而有些醉了,捏着鼻子喝了一大碗解酒汤,接到信一看就高兴地跳起来:“这样痛快,赶紧写帖子明天把所有人宴请,用什么理由来着?”
逆风看了眼信笺也笑了:“今儿那些人不是请客了,明天我们请回去就是了,让送请帖的人说得含糊一点。”
当地臣子拼命拉拢两人,他们就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有些动摇了,明天这些人肯定会毫无戒备地赶来赴宴。
“这个好,”纸研也不醉酒不头疼了,撸起袖子就开始跟逆风一起写请帖。
等写完天色已经不早了,有些人家搂着美妾正快活被中途打断,别提多不痛快了。
但是看见请帖,一个个摸着胡子十分高兴,显然以为他们用温柔乡一点点磨,终于打动两人了。
第104章 不手软
因为人多,纸研直接包下了最大的酒楼。
上下三层楼,第三层对着花园,景色极美。
一般人可包不下,但是纸研一开口,酒楼没有不应的。
客人们陆续过来,一个个都是江南响当当的人物,酒楼的掌柜亲自迎接,笑得眯起眼。
今天之后,他能预测自己的生意要更上一层楼,不但接待了江南的大臣们,还有两位钦差大人,简直是祖坟冒烟了!
纸研站在包厢里,有窗户正对着楼下,能看见络绎不绝的马车不由笑道:“准备好了?”
逆风点头:“先生放心,准备妥当了,侍卫已经把酒楼重重包围,他们一个都别想跑掉!”
“很好,要跑掉一个,你只能回京被笔墨亲自责罚了。”
纸研还有心情开玩笑,整理一番就带着逆风出去应付那些江南的大臣和富商们,脸上带着隐约的笑意。
这些天来他一直板着脸,难得露了笑,不少大臣之间互相看了一眼,知道他们的赢面更大了,自然更是热络地迎了上来。
富商们一边恭维还一边送上丰厚的礼物,一辆马车都放不下,还得另外空出一辆马车来送。
纸研挥挥手就笑纳了,丝毫没有前几天的推托,桌上的众人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一些。
酒过三巡,有些人便醉了,趴在桌上睡了过去,惹得身边人忍不住嘲笑:“这才多少酒水,以前他可是说自己千杯不倒的。”
然而连酒量最好的人都晕乎乎倒下,其他人终于察觉不对,却已经太迟了。
整个酒楼被重重包围,全是带刀侍卫,纸研拿着酒杯轻轻一晃扔在地上,碎裂了一地:“今天这酒不错,算是给各位送行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人都困住了,下一刻纸研留下一部分侍卫,其余都跟着逆风去各府找罪证,可谓一找一个准。
府里还拦着,逆风就扬声道:“是知府大人报信,说是里头私藏犯人,谁敢反抗就格杀勿论!”
其余府里都找这个理由,果真没人敢拦着,叫逆风带着人抬了一箱又一箱金银珠宝造册,登记的纸张都用完了只好当场从各家书房找出新的。
邵逸铭早就派人过来接应,正好把这些珠宝金银通通带回去充盈国库。
唯独知府的府内没动,毕竟有知府这个借口,动了他就叫人怀疑了。
等把东西都翻完,已经快子时了,就是逆风都累得不行,回去找纸研,发现酒楼里那些人都捆在一起堵了嘴,一个个睡得昏天暗地。
纸研道:“给他们用了点千日眠,免得半路醒来吵吵嚷嚷的。”
听逆风禀报完,他哈哈笑着拍了拍逆风的肩膀:“比笔墨要机灵多了,有知府这个靶子,我们确实要安全得多。”
江南官商关系错综复杂,要连根拔起实在太难了。
有知府这个靶子在,所有怒火只会冲着他去,纸研和逆风两个钦差就要好办事得多了。
“那要把知府留下吗?”逆风指着角落睡得昏天暗地的知府问了一句,纸研却摇头。
“留下做什么,那些人肯定会要他的命,还不如一并带走,叫那些人堵不住知府的嘴巴,一个个也不成眠。”
纸研这段时日没能睡好,这些人也别想睡了!
逆风好笑,知道他这些天憋屈得很,如今终于能扬眉吐气,怎么都要报复回去。
就这么点报复,实在不算什么,毕竟等这些人送到京城,从知府嘴里撬开更多消息,新帝清算下来就要厉害得多了。
既然人都绑上了,值钱的东西也装车送走,纸研和逆风也没必要继续留在江南,连带账本也一并送回京城。
这些人在路上就迷迷糊糊给喂点粥,等到京城再醒来已经太迟了。
他们也没想到新帝的人如此简单粗暴,直接下药把人放倒就一股脑全带上京城来了。
大理寺的天牢自然放不下这么多人,索性把京城的地牢都开放,有空位都塞进去,再一个个审问。
这些人平日娇贵得很,以为自己不可一世,一看见审问的牢房内散不去的血腥味,和满墙还沾着血的刑具,早就吓得腿软,什么都肯说了。
二太监还以为自己有用武之地,在新帝面前狠狠表现一下,谁知道还没怎么动手,这些人就什么都交代了,心里实在无趣得紧。
不过他还是让小吏细心把这些人的话一一记下,再装成册送进宫里。
还按照这些人说的话在旁边标记,几个人说的一样,那些人有点出入云云,端的是相当详细。
邵逸铭看得点头:“不错,看赏。”
二太监得了赏赐激动坏了,他之前还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太监虽然能继续留下,他却未必了。
如今看自己的表现终于得了新帝的赏识,二太监恨不得回去再多撬开那些人的嘴巴!
“只余下一口气,可别弄死了。”大太监见二太监兴奋的模样,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出去的时候私下提醒一句。
二太监连忙团团作揖:“好哥哥放心,小的可不敢乱来。”
不过要没大太监提醒,他还真可能弄死那么一两个杀鸡儆猴,叫其他人愿意说得更多。
反正这些罪臣弄死那么一两个不算什么事,邵逸铭也不会为他们怪罪二太监的。
一车车的金银珠宝送进国库,谢池春虽然隐约知道,亲眼看见却是另外一回事,都震惊了:“他们究竟贪了多少东西,这还不是全部吧?”
那么多东西不可能一次性送上来,还要分批送,护卫一再增加,就怕引来附近山贼的注意。
邵逸铭也沉下脸:“这还是表面上的,等定罪后让人去抄家,只怕能挖出翻倍的宝物。”
他们把持江南几十年,祖辈积累的财富一定非常惊人了。
国库眼看着都要塞满了,邵逸铭便让工部在旁边再建一座新的。
谢池春眨眨眼道:“余下的国库暂时放不下,不如皇上放进自个的私库里?”
反正这些东西国库放不下,邵逸铭放自己库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邵逸铭这才露了笑:“不用放我那里,放姑娘那边便是。我让人在寝殿附近建了库房,余下的东西放进去是足够的了。”
说是余下的,其实他事先把谢池春可能用得上,又或者适合她的东西通通先挑了出来送过去。
姑娘家总要有身家在手才是,尤其谢池春还不是一般的姑娘,而是他的国师。
谢池春诧异:“放进我的私库,朝臣知道后不会反对吗?”
朝臣自然是反对的,毕竟国师就该无欲无求,又是外臣不是皇家人,怎么能把国库的东西占为己有?
就算是邵逸铭亲自送进去的,大臣们还是觉得新帝被谢池春蛊惑了才这样做。
邵逸铭若是把东西放自个国库,朝臣还不会说什么,放谢池春的库房那就不一样了。
偏偏第一个反对的还不是户部的官员,那么他是从何得知的?
是户部有人泄露消息,还是这人打探后宫的事了?
不管哪一种,邵逸铭直接派人去查了。
若是户部泄露消息,那么就户部尚书就别想跑了。
要是窥探后宫,这个人头上的乌纱帽是戴不下去的。
户部从上到下又惊又怒,幸好是虚惊一场,没有人敢泄露消息出去,就是那人私下打探的了。
户部尚书松一口气,接而把这几天的担惊受怕一股脑砸到那人身上,恨不得把对方撕了。
“皇上,私自窥探宫闱,此事绝不能姑息!”
其他人有附和的,也有沉默观望的。
邵逸铭直接把人拿下了:“要是谁都能如此,朕的皇宫不就跟筛子一样,哪个都能看一眼了,这个皇帝当得可憋屈了。若是父皇知道,他也绝不会手软的。”
把人拖下去,摘了乌纱帽又罪及家人而抄家,其他大臣都不敢做声了。
新帝是一天比一天手段雷厉风行,太上皇即便身子骨有起色,一整天清醒的时间实在太短,老臣们想私下找太上皇当靠山把新帝约束一二都难了。
大臣们渐渐发现太上皇的心腹在朝堂上越来越少了,不是辞官了就是犯事被抓,偏偏还证据确凿。
愿意提早离开交出大权的,新帝从不为难,还让人把身家一并带走。
不愿意离开还要留下闹腾的,邵逸铭是一点都不说太上皇那点旧情,该下手的时候是干净利落。
有些大臣明白太上皇是不可能重新再出来掌握大权,有的也想急流勇退,却已经太迟了。
邵逸铭不是没给过他们机会,但是这些人之前不肯走,现在想走就走,当他是什么?
自己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宽恕的机会只有一次,不聪明的人既然留下就别想走了。要不是怕后人说他登基后杀戮太过,不念旧情,他恨不得把这些国之蛀虫通通杀干净!
大理寺又塞了些朝中大臣,都恨不得把人挤成一团多空出点位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