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59节
虽然前朝有个县令的女儿后来进宫后因为皇帝的宠爱高居贵妃之位,然而最后没什么好下场,被皇帝厌弃后降了几级,没几年就病死了。
然而此事被后人诟病不已,毕竟这身份实在太低了一些,全是因为前朝那位皇帝的宠爱,才不顾所有人反对提了起来。
但是指婚给皇子,还是皇后之子,这县令之女的身份实在太低了,皇帝简直太过分了一些。
难怪皇帝最近颇为宠幸婉贵人的样子,原来等在这里!
这小子看谢池春脸色沉沉,吓得递完消息就很快跟着笔墨从后门跑了。
邵逸铭见谢池春不高兴,还先安慰她道:“父皇只是定下人,暂时还没下旨,此事就未必能成。”
但是他们心里很明白,能让大太监冒险让人递消息出来,必然是皇帝已经做好决定,就差明旨下来了。
皇帝就算不喜欢邵逸铭这个皇后的儿子,也不至于这么糟蹋人!
谢池春气得脸都白了:“皇上实在太过分了一些,怎么也不能点个八品小官的女儿当三皇子妃,以后平白叫殿下跟两位兄长低一头。”
其他嫔妃生下的皇子,娶的正妻都比皇后之子的邵逸铭身份要高,坐一起的时候实在尴尬不已。
她替邵逸铭委屈得不行,怎么他的面色看起来还风轻云淡,似乎毫不在意?
不过谢池春明白邵逸铭并非不在意,而是早就麻木了,兴许也猜出皇帝不会指什么好婚事,便也从来没期待,自然不会有失望。
她简直心疼坏了,握住邵逸铭的手絮絮叨叨:“这事怎么都得拦着,实在不行我就说这姑娘跟殿下八字不合,还会影响到皇上的运道。”
这么一来,皇帝还敢给邵逸铭指婚吗?
倒是邵逸铭拦住谢池春:“姑娘金口玉言可不能浪费在这种地方,次数多了,父皇怕是会怀疑姑娘的用心,以后就未必尽信了。”
她开口胡诌打发一次就算了,再三找借口拒绝,皇帝就要起疑心,也要怀疑起谢池春的预知能力来。
要是她的预知半真半假,皇帝以后还怎么能相信?
谢池春不在乎什么先知的名声,只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邵逸铭吃亏。
“姑娘只管放心,此事肯定办不成的。”
邵逸铭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有办法阻拦,谢池春虽然半信半疑,觉得皇帝实在不是个好父亲,未必替他着想。
不过邵逸铭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要不相信仿佛也不好,便只好暂时放下。
纸研倒是时常在外面跑动,到处打听消息送来。
但是她等了又等,等到皇帝下了指婚的圣旨,等到县令之女接旨,等到这位未来的三皇子妃要准备上京来完婚了!
邵逸铭哪里去阻拦了,根本就没动过!
他每天就在府里,还跟往常一样,谢池春还以为邵逸铭派谁去办事了,但是数来数去,笔墨和纸研都在,余下的几个新招来的似乎也在,那究竟谁去办事了?
被邵逸铭忽悠住,谢池春太生气了,直接让丫鬟拦着不让他进门,是见都不乐意见了。
给拦在门外的邵逸铭好笑,还是没强行进去,只吩咐丫鬟小心伺候。
纸研倒是小声问:“殿下为何不告诉谢姑娘?”
邵逸铭的脸色冷了下来;“没这个必要,这种事很不必污了姑娘的耳朵。”
纸研缩了缩脖子,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问:“要姑娘以后提起,属下是说还是不说?”
邵逸铭似笑非笑看了一眼过来便走了,一个字没留,纸研顿时傻眼了。
还是笔墨溜溜达达过来笑道:“看你这榆木脑袋,平日不是挺好使的,怎么突然就傻了?你要说谎,姑娘肯定会发现,那就挑着能说的说呗。”
纸研一拍脑袋顿时明白,又不满笔墨这语气,瞪了他两眼才进去讨好谢池春。
谢池春这才明白,邵逸铭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好好打听了这位县令之女。
因为从小长得花容月貌,县令就有心让女儿攀高枝,琴棋书画都压着学,出落得亭亭玉立就准备找人家了。
婉贵人突然受宠,县令自然上赶着讨好,一不留神就给皇帝相中了,女儿要当三皇子妃,他自然心花怒放。
谁想到这女儿早就跟表哥私下来往,根本不想嫁,如今却不能抗旨,正愁得不行。
谢池春一愣:“殿下这是要成全她和表哥?皇上那边知道了,不会降罪下来吗?”
这县令之女瞧着跟表哥浓情蜜意的,非君不嫁的样子,如今要被人拆散,她也是挺不忍心的。
但三皇子好心成全是一回事,别最后惹火烧身,叫皇帝怒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纸研点头道:“那姑娘心思重,郁郁寡欢的就病倒了,接旨还是亲爹接的,自然是不能上京嫁给殿下了。”
谢池春听着更是觉得这姑娘可怜,连自己的亲事不能做主,还要跟心上人分离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
不过能嫁给皇子怕是这县令之女最大的福分了,根本容不得她拒绝。
若是个有野心的,她自是不会拒绝,还欢喜得很。
偏偏这姑娘是个实心人,怕是要不好了。
见谢池春皱眉,纸研连忙解释道:“如今这姑娘身患恶疾,也不见好的模样,自然不能嫁给殿下,皇上怕是很快就收回旨意。”
就算皇帝再不喜欢邵逸铭,也不可能叫自己儿子娶个死人。
这姑娘病得确实不轻,皇帝派一个年轻御医赶过去把脉,脉象看着就不好,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个把月,上京途中颠簸一下,只怕要死在路上,这就太不吉利了。
只是已经下旨了,皇帝捏着鼻子让钦天监算了一番,说是两人八字有些不合适,顺着这意思取消了婚事。
然而三皇子的亲事已经昭告天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暗地里都觉得邵逸铭确实有些克人的样子。
没看那姑娘连邵逸铭的面都没见,如今只指婚就已经快病死了吗?
第70章 以退为进
纸研愤愤不平嘀咕几句却叫谢池春听了去,她顿时闷闷不乐。
笔墨连忙把邵逸铭请过来安慰:“如今我不必成婚了,娶个县令之女,姑娘不是很该高兴吗?”
虽然闹得人尽皆知,如今他的名声有些不好听,好歹不必以后真成了笑话。
谢池春却叹气:“殿下无辜得很,偏偏那些人背后嘀咕,不是叫京城的贵女都不敢嫁给殿下了?”
不成想她竟然担忧这个,邵逸铭笑了:“我如今只挂着三皇子的名头,不得父皇宠爱,原本就没什么贵女看上我,我也乐得轻松。”
毕竟跟贵女们联姻,就等于是跟她们一族联手。
既没皇帝宠爱,手里又没实权的三皇子,实在是无人能看上。
只要邵逸铭哪天出头了,别说这些人私下嘀咕,估计恨不得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嫁过来。
人心虚虚实实,也不过于此了。
谢池春看了邵逸铭一眼很是赞同:“也是,殿下不必心急,好事还在后头的。”
这话叫他忍不住笑了:“又是好事?”
她摸摸鼻子道:“不是小夏御医那样的,殿下的是真正的大好事。”
邵逸铭应下了:“有姑娘这句话,我心里就舒坦得很。”
皇帝似乎对没能给三儿子赐婚的事有一点点愧疚,赏赐一番后又给他补了个吏部侍郎的实缺。
吏部尚书年迈已经准备告老,原本的吏部侍郎却是在半个月前在酒楼喝酒,失足落进后院的湖水里淹死了。
皇帝原是打算把吏部侍郎提拔起来当尚书,谁知道这人还在运气太差。
这会儿尚书病得起不来,颤颤巍巍来处理公务实在太惨了,于是他就让三皇子来顶岗。
谢池春都给皇帝闹得没脾气了,反正哪里需要,他就把邵逸铭往哪里放。
不过吏部确实是个好地方,户部是算账的,那么吏部就是天下官员向往的地方。
所有官员要提拔就得经过吏部的考评,算得上是实权了。
当然邵逸铭大事小事都带去尚书府,口头问过后,再上折子给皇帝过目,没有擅自做主的意思。
他当面给皇上说了:“儿臣年纪轻轻,又没处理过吏部的琐事,该是给父皇分忧,可不是来添乱的,只替尚书大人管一阵子,帮着整理一二便是。”
这话皇帝爱听,他就是不喜欢儿子们擅自独断,没把自己放在眼内,摸着胡子笑道:“老三在谢姑娘身边,这性子是越发稳重了。等你熟悉吏部后,很不必大事小事都去问吏部尚书,叫他在病中不得安稳。只有些大事拿不住主意,便来问朕。”
邵逸铭答应了,认真熟悉了半个月才把琐事揽下,大事记起来,找个皇帝有空闲的时候一并问了,还没耽误事。
皇帝对他颇为满意,觉得这个三儿子也能替自己分忧了。
以前邵逸铭总是诚惶诚恐的样子,也不爱沾手这些,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跟个榆木疙瘩一样,如今就知道变通得多了。
兴许真是跟着谢池春一阵子,老三的脑瓜子都比以前灵活了?
两人正说着话,大太监就来道:“皇上,皇甫家主带着神女来了。”
皇帝微微颔首就让人进来,也没叫邵逸铭避开:“正巧碰上,老三也见一见,回头也能跟谢姑娘说说。”
谢池春如今不好出外,府外的事就需要有人告知,邵逸铭亲自看着听着也好,不叫谢池春两眼一抹黑的。
邵逸铭笑着应下,皇甫辉就带着皇甫霞进来了。
看见三皇子,皇甫辉似乎有些惊讶,却很快如常行礼道:“皇上,在下来告罪了。”
蔡长老此事,皇甫家不管知道不知道,还是落下一个监管不力的罪过。
皇甫辉等皇甫霞大好后就带着她一并进来面圣请罪,祈求皇帝能网开一面。
皇帝冷笑道:“皇甫家一次又一次的,这是不把朕放在眼内了?蔡长老还敢对谢姑娘和神女下手,显然是有恃无恐。你这家主当得实在糊涂,倒不如换了去。”
皇甫霞吓了一跳,生怕皇甫辉的家主真被抹了去。
虽然家主是皇甫家自个选的,皇帝从来就不插手,谁知道这次他生气了,会不会真的强行让皇甫家换人?
“是我没认清蔡长老的真面目,这才误事。”
皇甫霞一开口,皇帝这才把目光落在她身上,惊觉神女瘦了一圈,衣裙只怕是新做的,依旧有些空荡,显然做好这两天又瘦了一些。
皇帝便关心道:“神女瞧着消瘦,可是尚未好转?”
“已经见好了,就是失了些心血,怕是要养上好几年才能恢复。”
皇甫霞低着头回答,神色不免郁郁。
皇甫辉适时开口,瞧着苍老憔悴了许多:“蔡长老的秘术怕是邪术,既害了谢姑娘,也毁了神女。”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伸手捂住双眼哽咽,快要忍不住落下泪来的样子。
皇帝满脸惊讶:“怎会如此,难道皇甫家就没有解决之法?”
然而此事被后人诟病不已,毕竟这身份实在太低了一些,全是因为前朝那位皇帝的宠爱,才不顾所有人反对提了起来。
但是指婚给皇子,还是皇后之子,这县令之女的身份实在太低了,皇帝简直太过分了一些。
难怪皇帝最近颇为宠幸婉贵人的样子,原来等在这里!
这小子看谢池春脸色沉沉,吓得递完消息就很快跟着笔墨从后门跑了。
邵逸铭见谢池春不高兴,还先安慰她道:“父皇只是定下人,暂时还没下旨,此事就未必能成。”
但是他们心里很明白,能让大太监冒险让人递消息出来,必然是皇帝已经做好决定,就差明旨下来了。
皇帝就算不喜欢邵逸铭这个皇后的儿子,也不至于这么糟蹋人!
谢池春气得脸都白了:“皇上实在太过分了一些,怎么也不能点个八品小官的女儿当三皇子妃,以后平白叫殿下跟两位兄长低一头。”
其他嫔妃生下的皇子,娶的正妻都比皇后之子的邵逸铭身份要高,坐一起的时候实在尴尬不已。
她替邵逸铭委屈得不行,怎么他的面色看起来还风轻云淡,似乎毫不在意?
不过谢池春明白邵逸铭并非不在意,而是早就麻木了,兴许也猜出皇帝不会指什么好婚事,便也从来没期待,自然不会有失望。
她简直心疼坏了,握住邵逸铭的手絮絮叨叨:“这事怎么都得拦着,实在不行我就说这姑娘跟殿下八字不合,还会影响到皇上的运道。”
这么一来,皇帝还敢给邵逸铭指婚吗?
倒是邵逸铭拦住谢池春:“姑娘金口玉言可不能浪费在这种地方,次数多了,父皇怕是会怀疑姑娘的用心,以后就未必尽信了。”
她开口胡诌打发一次就算了,再三找借口拒绝,皇帝就要起疑心,也要怀疑起谢池春的预知能力来。
要是她的预知半真半假,皇帝以后还怎么能相信?
谢池春不在乎什么先知的名声,只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邵逸铭吃亏。
“姑娘只管放心,此事肯定办不成的。”
邵逸铭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有办法阻拦,谢池春虽然半信半疑,觉得皇帝实在不是个好父亲,未必替他着想。
不过邵逸铭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要不相信仿佛也不好,便只好暂时放下。
纸研倒是时常在外面跑动,到处打听消息送来。
但是她等了又等,等到皇帝下了指婚的圣旨,等到县令之女接旨,等到这位未来的三皇子妃要准备上京来完婚了!
邵逸铭哪里去阻拦了,根本就没动过!
他每天就在府里,还跟往常一样,谢池春还以为邵逸铭派谁去办事了,但是数来数去,笔墨和纸研都在,余下的几个新招来的似乎也在,那究竟谁去办事了?
被邵逸铭忽悠住,谢池春太生气了,直接让丫鬟拦着不让他进门,是见都不乐意见了。
给拦在门外的邵逸铭好笑,还是没强行进去,只吩咐丫鬟小心伺候。
纸研倒是小声问:“殿下为何不告诉谢姑娘?”
邵逸铭的脸色冷了下来;“没这个必要,这种事很不必污了姑娘的耳朵。”
纸研缩了缩脖子,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问:“要姑娘以后提起,属下是说还是不说?”
邵逸铭似笑非笑看了一眼过来便走了,一个字没留,纸研顿时傻眼了。
还是笔墨溜溜达达过来笑道:“看你这榆木脑袋,平日不是挺好使的,怎么突然就傻了?你要说谎,姑娘肯定会发现,那就挑着能说的说呗。”
纸研一拍脑袋顿时明白,又不满笔墨这语气,瞪了他两眼才进去讨好谢池春。
谢池春这才明白,邵逸铭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好好打听了这位县令之女。
因为从小长得花容月貌,县令就有心让女儿攀高枝,琴棋书画都压着学,出落得亭亭玉立就准备找人家了。
婉贵人突然受宠,县令自然上赶着讨好,一不留神就给皇帝相中了,女儿要当三皇子妃,他自然心花怒放。
谁想到这女儿早就跟表哥私下来往,根本不想嫁,如今却不能抗旨,正愁得不行。
谢池春一愣:“殿下这是要成全她和表哥?皇上那边知道了,不会降罪下来吗?”
这县令之女瞧着跟表哥浓情蜜意的,非君不嫁的样子,如今要被人拆散,她也是挺不忍心的。
但三皇子好心成全是一回事,别最后惹火烧身,叫皇帝怒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纸研点头道:“那姑娘心思重,郁郁寡欢的就病倒了,接旨还是亲爹接的,自然是不能上京嫁给殿下了。”
谢池春听着更是觉得这姑娘可怜,连自己的亲事不能做主,还要跟心上人分离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
不过能嫁给皇子怕是这县令之女最大的福分了,根本容不得她拒绝。
若是个有野心的,她自是不会拒绝,还欢喜得很。
偏偏这姑娘是个实心人,怕是要不好了。
见谢池春皱眉,纸研连忙解释道:“如今这姑娘身患恶疾,也不见好的模样,自然不能嫁给殿下,皇上怕是很快就收回旨意。”
就算皇帝再不喜欢邵逸铭,也不可能叫自己儿子娶个死人。
这姑娘病得确实不轻,皇帝派一个年轻御医赶过去把脉,脉象看着就不好,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个把月,上京途中颠簸一下,只怕要死在路上,这就太不吉利了。
只是已经下旨了,皇帝捏着鼻子让钦天监算了一番,说是两人八字有些不合适,顺着这意思取消了婚事。
然而三皇子的亲事已经昭告天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暗地里都觉得邵逸铭确实有些克人的样子。
没看那姑娘连邵逸铭的面都没见,如今只指婚就已经快病死了吗?
第70章 以退为进
纸研愤愤不平嘀咕几句却叫谢池春听了去,她顿时闷闷不乐。
笔墨连忙把邵逸铭请过来安慰:“如今我不必成婚了,娶个县令之女,姑娘不是很该高兴吗?”
虽然闹得人尽皆知,如今他的名声有些不好听,好歹不必以后真成了笑话。
谢池春却叹气:“殿下无辜得很,偏偏那些人背后嘀咕,不是叫京城的贵女都不敢嫁给殿下了?”
不成想她竟然担忧这个,邵逸铭笑了:“我如今只挂着三皇子的名头,不得父皇宠爱,原本就没什么贵女看上我,我也乐得轻松。”
毕竟跟贵女们联姻,就等于是跟她们一族联手。
既没皇帝宠爱,手里又没实权的三皇子,实在是无人能看上。
只要邵逸铭哪天出头了,别说这些人私下嘀咕,估计恨不得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嫁过来。
人心虚虚实实,也不过于此了。
谢池春看了邵逸铭一眼很是赞同:“也是,殿下不必心急,好事还在后头的。”
这话叫他忍不住笑了:“又是好事?”
她摸摸鼻子道:“不是小夏御医那样的,殿下的是真正的大好事。”
邵逸铭应下了:“有姑娘这句话,我心里就舒坦得很。”
皇帝似乎对没能给三儿子赐婚的事有一点点愧疚,赏赐一番后又给他补了个吏部侍郎的实缺。
吏部尚书年迈已经准备告老,原本的吏部侍郎却是在半个月前在酒楼喝酒,失足落进后院的湖水里淹死了。
皇帝原是打算把吏部侍郎提拔起来当尚书,谁知道这人还在运气太差。
这会儿尚书病得起不来,颤颤巍巍来处理公务实在太惨了,于是他就让三皇子来顶岗。
谢池春都给皇帝闹得没脾气了,反正哪里需要,他就把邵逸铭往哪里放。
不过吏部确实是个好地方,户部是算账的,那么吏部就是天下官员向往的地方。
所有官员要提拔就得经过吏部的考评,算得上是实权了。
当然邵逸铭大事小事都带去尚书府,口头问过后,再上折子给皇帝过目,没有擅自做主的意思。
他当面给皇上说了:“儿臣年纪轻轻,又没处理过吏部的琐事,该是给父皇分忧,可不是来添乱的,只替尚书大人管一阵子,帮着整理一二便是。”
这话皇帝爱听,他就是不喜欢儿子们擅自独断,没把自己放在眼内,摸着胡子笑道:“老三在谢姑娘身边,这性子是越发稳重了。等你熟悉吏部后,很不必大事小事都去问吏部尚书,叫他在病中不得安稳。只有些大事拿不住主意,便来问朕。”
邵逸铭答应了,认真熟悉了半个月才把琐事揽下,大事记起来,找个皇帝有空闲的时候一并问了,还没耽误事。
皇帝对他颇为满意,觉得这个三儿子也能替自己分忧了。
以前邵逸铭总是诚惶诚恐的样子,也不爱沾手这些,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跟个榆木疙瘩一样,如今就知道变通得多了。
兴许真是跟着谢池春一阵子,老三的脑瓜子都比以前灵活了?
两人正说着话,大太监就来道:“皇上,皇甫家主带着神女来了。”
皇帝微微颔首就让人进来,也没叫邵逸铭避开:“正巧碰上,老三也见一见,回头也能跟谢姑娘说说。”
谢池春如今不好出外,府外的事就需要有人告知,邵逸铭亲自看着听着也好,不叫谢池春两眼一抹黑的。
邵逸铭笑着应下,皇甫辉就带着皇甫霞进来了。
看见三皇子,皇甫辉似乎有些惊讶,却很快如常行礼道:“皇上,在下来告罪了。”
蔡长老此事,皇甫家不管知道不知道,还是落下一个监管不力的罪过。
皇甫辉等皇甫霞大好后就带着她一并进来面圣请罪,祈求皇帝能网开一面。
皇帝冷笑道:“皇甫家一次又一次的,这是不把朕放在眼内了?蔡长老还敢对谢姑娘和神女下手,显然是有恃无恐。你这家主当得实在糊涂,倒不如换了去。”
皇甫霞吓了一跳,生怕皇甫辉的家主真被抹了去。
虽然家主是皇甫家自个选的,皇帝从来就不插手,谁知道这次他生气了,会不会真的强行让皇甫家换人?
“是我没认清蔡长老的真面目,这才误事。”
皇甫霞一开口,皇帝这才把目光落在她身上,惊觉神女瘦了一圈,衣裙只怕是新做的,依旧有些空荡,显然做好这两天又瘦了一些。
皇帝便关心道:“神女瞧着消瘦,可是尚未好转?”
“已经见好了,就是失了些心血,怕是要养上好几年才能恢复。”
皇甫霞低着头回答,神色不免郁郁。
皇甫辉适时开口,瞧着苍老憔悴了许多:“蔡长老的秘术怕是邪术,既害了谢姑娘,也毁了神女。”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伸手捂住双眼哽咽,快要忍不住落下泪来的样子。
皇帝满脸惊讶:“怎会如此,难道皇甫家就没有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