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22节
邵逸铭却道:“父皇,这些人该是同伙,虽然瞧着互相没有联系,离开也没走同一条路,却可能是早就商量为之。毕竟要弄出这么多机关,不可能分散去弄却没引人注目。”
一个人能保守住秘密,多几个人就未必了。
他们能偷孩子成功,肯定不可能一个人能办得妥的。
谢池春有些奇怪邵逸铭居然为二皇子开罪,又听他问道:“不知道两位留在殿内可推算出什么来了,就是贼人逃跑的方向也可。”
宋茹面色惨白,二皇子妃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短的时间,妾才疏学浅,暂时没推算出什么来。”
宋茹明白这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却更清楚她要说不出个真实方向,反倒叫贼人跑掉,想必皇帝不动手,那几个丢了孩子的人家就能把自己给撕了!
有几个可是皇亲国戚,就连皇帝对这些长辈都颇为客气,即便是两个皇子的枕边人,二皇子妃倒还好毕竟是正妻,总要给几分薄面,宋茹这个妾就未必了。
她身份低微,只要能让几家人平息怒气,想必皇帝都会默许大皇子把宋茹交出去。
宋茹咬咬牙,比谁都清楚大皇子这个枕边人为了明哲保身,还真有可能把她送走,于是自己只能道:“刚推算一番,这歹人狡猾,怕是从四面八方逃跑,最后可能在这一片集合。”
谢池春没上前,邵逸铭过去一看就挑眉。
离开京城不外乎是山路和水路,宋茹指的就是水路的港口。
这些人要离开,确实离京城最近的水路必定要从这里出发才行。
不过水路离开得快,比起山路确实要容易走,还不会轻易被人发现行踪,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宋茹是真推算出来还是盲猜的,谢池春对她的勇气还挺佩服。
毕竟谢池春是真的看见了才敢说,宋茹所谓推算却是得连蒙带猜。
猜中了她就立功了,等着便是泼天富贵,要是猜错了,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大皇子盯着宋茹脸色也微微沉了下来,这女人的胆子实在太大了。
若是成功也就罢了,若是失败岂不是把他拉下水,给皇帝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只是宋茹都开口了,大皇子也失去了阻拦的机会,便看向谢池春:“谢姑娘以为呢?”
谢池春摇头:“我不知道,不如问问神女?”
皇甫霞被请过来一听便点头:“我刚才祈福后,也隐约得知这处的可能最大。”
她没把话说得太满,给自己留了后路,谢池春忍不住看了皇甫霞一眼。
果然皇帝听后不太高兴,什么叫可能最大?
每年测国运的时候没见皇甫家会送上什么吉的可能最大,这会儿倒是模棱两可,相比谢池春斩钉截铁的回答,叫皇帝听着不痛快多了。
“神女的意思是这处有可能,别处也有可能?这样一来叫侍卫怎么办,也不能把人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找。”二皇子挑眉,见皇帝眼底显露不满,忍不住反问一句。
第26章 援救
皇甫霞成为离国神女后身份超然,然而今年自从谢池春出现,再三被人质疑,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二殿下,皇甫家的预言是从来不会出错的,天机也不是随意究竟能窥得。”
谢池春对她的回答都想叫好了,反正说得含糊就是天机不可泄露,有问题那就自己去问天机,别来问皇甫家。
二皇子素来知道皇甫霞的傲气,也就赔笑道:“我也不是质疑神女的意思,而是此事重大,要是没能一击即中,一举把贼人逮住,孩子们恐怕以后就难寻回来了。”
皇甫霞道:“我已尽力,余下的就请谢姑娘来吧。”
反正说什么都不能让谢池春在旁边轻松看戏,敢质疑她不可靠,谢池春又能说出什么来?
谢池春在旁边看了一会戏,确实不能继续看下去了。
邵逸铭这次请去捉拿贼人的御林军统领过来叫她看一眼,谢池春抬头看向这位高大的统领,还觉得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个子实在太高,让坐着的她仰头看,脖子都有点酸了。
然而对上统领的眼睛,谢池春就再也感觉不到脖子的酸涩。
他的眼里是漫天的鲜血,还有几个幼小的身躯冰冷得躺在血泊之中。
谢池春倒抽一口气,勉强压下惧意转向四周。
这是统领看见的,周围是一片雪地,不远处还有连片血迹。
她数了数,八个孩子居然都在,却都一动不动倒在血里,恐怕一个不剩。
只见统领叹气,显然他是发现这些孩子一个都没能活着,那些贼人把人偷走根本就不是用来威胁,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这附近根本没见港口,显然不是水路,所以贼人居然是从山路走的吗?
谢池春眼前一黑,一手捂着眼睛好一会才从满满的血色中回过神来。
她再睁开眼却见邵逸铭满脸担忧地扶着自己:“谢姑娘还好吗?”
谢池春感觉鼻尖似乎都有浓郁的血腥味,面色变得更白了,邵逸铭赶紧把茶水送到她嘴边,看着人喝下,眉头紧皱。
知道时间紧迫,谢池春再难受还是小声道:“我看见孩子们倒在血泊之中,统领去迟了,周围是一片雪地。”
“这才是深秋,哪里会下雪,谢姑娘莫不是看错了?”皇甫霞第一个提出质疑,毕竟不是走水路,显然是说她的预言不对,如何能忍得住?
谢池春却懒得跟她辩驳,又有些蔫蔫的,还没彻底从那片血地里缓过来。
大皇子也道:“确实京城还没下雪,附近亦然,哪里找下雪的地方?”
邵逸铭沉吟片刻却提起:“我记得离京城不远有一座山终年下雪,山脚一年下来都是白雪皑皑。”
御林军统领点头:“不错,此乃沐山,确实终年白雪。”
这附近会有雪地的地方,就只有这座山了。
歹人居然放弃了水路,而是走山路吗?
神女和谢池春的预言截然相反,水路和山路正巧在不同的两边,是兵分两路,还是听信其中一人?
皇帝出于谨慎还是让人兵分两路立刻出发,不管是水路还是山路,总要立刻抓紧时间去救人!
要跟谢池春说得那样,贼人狠心对孩子们下手,他们一晚上就白忙了!
国公爷恨不得跟着去,到底年纪大了,又骤得惊变,这会儿脸色憔悴根本不可能出宫。
邵逸铭以谢池春不适为由,请求皇帝另外置一个空的宫殿叫她能好好休息。
预言已经给出了,能不能找到人就不是她的事了。
皇帝大手一挥,顺带把皇甫霞也安置的宫中。
这事还没了结,皇甫霞即便更想回府歇息,这会儿也不好离开,头也不回地跟着引路的太监走了。
邵逸铭扶着谢池春的胳膊慢吞吞被大太监引路去宫殿,一路上她的神色郁郁,显然看到不太好的情景:“谢姑娘上回不是见我遭难,后来提点一二叫我避开。所以看见的未必能发生,御林军统领快马加鞭赶过去,该是能把孩子们救下来的。”
谢池春知道他在安慰自己,勉强挤出一点笑来:“我没事的,就是骤然看见有些难受。那些歹人抓无辜的稚儿做什么呢,既不是用来威胁,又辛辛苦苦偷出来却都杀掉……”
她实在想不明白,那些人费尽心思想做什么?
只是谢池春眼皮一跳,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看了前头的大太监一眼,他走得快一些,听不清后头说话,明显是避嫌:“我心里不安,这事指不定会牵扯到殿下身上。”
就不知道邵逸铭究竟得罪谁,居然用这种方式来毁掉他。
邵逸铭诧异地看了谢池春一眼,明白她总不会胡乱开口:“姑娘放心,我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即便有人嫁祸,想必也不能站住脚。”
这话叫谢池春更是忧心忡忡,声音更是低了下去:“殿下该明白,有时候不是有理就能没事的。要是真因为殿下招来的祸事,不说别人,镇国公肯定会迁怒。”
即便跟邵逸铭毫无关系,但人是他招来的,害的却是自己无辜的孙子,就是邵逸铭无辜,人的心是偏的,绝不可能没有丝毫埋怨。
要人没救回来,邵逸铭恐怕成了镇国公心里的一根刺,以后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邵逸铭低头见谢池春满眼的担忧,仿佛害怕下一刻有坏消息传回来,御林军没能把那些孩子救下,他就得跟着倒霉。
她倒是不担心被邵逸铭连累,反倒满心满意替他忧心,还拼命想找出孩子的着落,好把人救下。
这会儿谢池春因为看得多了,眼睛满是红丝,看东西都不大利索,邵逸铭都不敢放开扶着她的手,不由叹气;“倒是叫姑娘担心了,我会让人盯着点的。”
好说歹说劝着谢池春简单洗漱后躺下,她是累极了,之前拼命撑着,这会儿沾着枕头就立刻睡过去。
邵逸铭在榻前站了一会,低声交代几个跟来的丫鬟和宫女好好照顾谢池春,别叫人打扰了她,这才回去见皇帝。
皇帝也累得慌,正打算眯一会眼,却听说他来了,不由奇怪:“不是刚走,没去歇息,又回来做什么?”
邵逸铭直接把谢池春的话说了:“谢姑娘忧心忡忡,儿臣却怎么都想不起得罪过谁,费尽周折来做下这种事嫁祸于儿臣。”
这话叫皇帝眯起眼,似乎没料到这个三子这么坦诚。
不过他并不太看重邵逸铭,给的差事不多,平日邵逸铭跟朝臣更是没怎么来往,私底下也不爱出门。
别说招祸,人都少见怎么招?
瞧着邵逸铭满脸疑惑,皇帝也想不起有什么人能得罪,还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祸害别家孩子。
只是这招数阴狠毒辣,却有用得很。
真让镇国公知道祸事是邵逸铭招来的,孙子又没找回来,只怕要哭死在宫门也得找这个三儿子的麻烦。
皇帝揉了揉额角,只觉得这事麻烦,又想起邵逸铭的名声,面色不怎么好,却忽然听邵逸铭道:“父皇,儿臣想起前年去剿匪的事来。”
他这一提,皇帝倒是记起来了。
前年南边山贼猖狂,人数不多却到处乱窜,滑不溜秋的很是难抓住。
当地官府没办法求助京城,出动将军们实在大材小用,皇帝就随意指派邵逸铭带人过去帮忙。
能帮就帮,不能帮也没什么,表明皇家重视的态度就足够了。
没想到邵逸铭的运气不错,过去没多久就抓住了那帮人的足迹,一举把人围住剿杀。
邵逸铭道:“当初点了数是少几个人,但是当时混乱,也有人摔下山崖,尸身寻不着了,就没放在心上。”
如今看来,那几个人怕是侥幸逃了,然后谋划了两年到京城来复仇。
虽然这只是邵逸铭的猜测,皇帝却有些信了。
毕竟这几年邵逸铭去办的大差事,除了这个就没别的。
如果他得罪人的话,除了那帮山贼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
不管是不是,邵逸铭先在皇帝这边报备了,若果不是,他只道猜错了,最多叫皇帝觉得自己想太多。
若果是的话,好歹皇帝心里有准备,对邵逸铭也就没那么震怒了。
一个人能保守住秘密,多几个人就未必了。
他们能偷孩子成功,肯定不可能一个人能办得妥的。
谢池春有些奇怪邵逸铭居然为二皇子开罪,又听他问道:“不知道两位留在殿内可推算出什么来了,就是贼人逃跑的方向也可。”
宋茹面色惨白,二皇子妃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短的时间,妾才疏学浅,暂时没推算出什么来。”
宋茹明白这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却更清楚她要说不出个真实方向,反倒叫贼人跑掉,想必皇帝不动手,那几个丢了孩子的人家就能把自己给撕了!
有几个可是皇亲国戚,就连皇帝对这些长辈都颇为客气,即便是两个皇子的枕边人,二皇子妃倒还好毕竟是正妻,总要给几分薄面,宋茹这个妾就未必了。
她身份低微,只要能让几家人平息怒气,想必皇帝都会默许大皇子把宋茹交出去。
宋茹咬咬牙,比谁都清楚大皇子这个枕边人为了明哲保身,还真有可能把她送走,于是自己只能道:“刚推算一番,这歹人狡猾,怕是从四面八方逃跑,最后可能在这一片集合。”
谢池春没上前,邵逸铭过去一看就挑眉。
离开京城不外乎是山路和水路,宋茹指的就是水路的港口。
这些人要离开,确实离京城最近的水路必定要从这里出发才行。
不过水路离开得快,比起山路确实要容易走,还不会轻易被人发现行踪,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宋茹是真推算出来还是盲猜的,谢池春对她的勇气还挺佩服。
毕竟谢池春是真的看见了才敢说,宋茹所谓推算却是得连蒙带猜。
猜中了她就立功了,等着便是泼天富贵,要是猜错了,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大皇子盯着宋茹脸色也微微沉了下来,这女人的胆子实在太大了。
若是成功也就罢了,若是失败岂不是把他拉下水,给皇帝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只是宋茹都开口了,大皇子也失去了阻拦的机会,便看向谢池春:“谢姑娘以为呢?”
谢池春摇头:“我不知道,不如问问神女?”
皇甫霞被请过来一听便点头:“我刚才祈福后,也隐约得知这处的可能最大。”
她没把话说得太满,给自己留了后路,谢池春忍不住看了皇甫霞一眼。
果然皇帝听后不太高兴,什么叫可能最大?
每年测国运的时候没见皇甫家会送上什么吉的可能最大,这会儿倒是模棱两可,相比谢池春斩钉截铁的回答,叫皇帝听着不痛快多了。
“神女的意思是这处有可能,别处也有可能?这样一来叫侍卫怎么办,也不能把人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找。”二皇子挑眉,见皇帝眼底显露不满,忍不住反问一句。
第26章 援救
皇甫霞成为离国神女后身份超然,然而今年自从谢池春出现,再三被人质疑,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二殿下,皇甫家的预言是从来不会出错的,天机也不是随意究竟能窥得。”
谢池春对她的回答都想叫好了,反正说得含糊就是天机不可泄露,有问题那就自己去问天机,别来问皇甫家。
二皇子素来知道皇甫霞的傲气,也就赔笑道:“我也不是质疑神女的意思,而是此事重大,要是没能一击即中,一举把贼人逮住,孩子们恐怕以后就难寻回来了。”
皇甫霞道:“我已尽力,余下的就请谢姑娘来吧。”
反正说什么都不能让谢池春在旁边轻松看戏,敢质疑她不可靠,谢池春又能说出什么来?
谢池春在旁边看了一会戏,确实不能继续看下去了。
邵逸铭这次请去捉拿贼人的御林军统领过来叫她看一眼,谢池春抬头看向这位高大的统领,还觉得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个子实在太高,让坐着的她仰头看,脖子都有点酸了。
然而对上统领的眼睛,谢池春就再也感觉不到脖子的酸涩。
他的眼里是漫天的鲜血,还有几个幼小的身躯冰冷得躺在血泊之中。
谢池春倒抽一口气,勉强压下惧意转向四周。
这是统领看见的,周围是一片雪地,不远处还有连片血迹。
她数了数,八个孩子居然都在,却都一动不动倒在血里,恐怕一个不剩。
只见统领叹气,显然他是发现这些孩子一个都没能活着,那些贼人把人偷走根本就不是用来威胁,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这附近根本没见港口,显然不是水路,所以贼人居然是从山路走的吗?
谢池春眼前一黑,一手捂着眼睛好一会才从满满的血色中回过神来。
她再睁开眼却见邵逸铭满脸担忧地扶着自己:“谢姑娘还好吗?”
谢池春感觉鼻尖似乎都有浓郁的血腥味,面色变得更白了,邵逸铭赶紧把茶水送到她嘴边,看着人喝下,眉头紧皱。
知道时间紧迫,谢池春再难受还是小声道:“我看见孩子们倒在血泊之中,统领去迟了,周围是一片雪地。”
“这才是深秋,哪里会下雪,谢姑娘莫不是看错了?”皇甫霞第一个提出质疑,毕竟不是走水路,显然是说她的预言不对,如何能忍得住?
谢池春却懒得跟她辩驳,又有些蔫蔫的,还没彻底从那片血地里缓过来。
大皇子也道:“确实京城还没下雪,附近亦然,哪里找下雪的地方?”
邵逸铭沉吟片刻却提起:“我记得离京城不远有一座山终年下雪,山脚一年下来都是白雪皑皑。”
御林军统领点头:“不错,此乃沐山,确实终年白雪。”
这附近会有雪地的地方,就只有这座山了。
歹人居然放弃了水路,而是走山路吗?
神女和谢池春的预言截然相反,水路和山路正巧在不同的两边,是兵分两路,还是听信其中一人?
皇帝出于谨慎还是让人兵分两路立刻出发,不管是水路还是山路,总要立刻抓紧时间去救人!
要跟谢池春说得那样,贼人狠心对孩子们下手,他们一晚上就白忙了!
国公爷恨不得跟着去,到底年纪大了,又骤得惊变,这会儿脸色憔悴根本不可能出宫。
邵逸铭以谢池春不适为由,请求皇帝另外置一个空的宫殿叫她能好好休息。
预言已经给出了,能不能找到人就不是她的事了。
皇帝大手一挥,顺带把皇甫霞也安置的宫中。
这事还没了结,皇甫霞即便更想回府歇息,这会儿也不好离开,头也不回地跟着引路的太监走了。
邵逸铭扶着谢池春的胳膊慢吞吞被大太监引路去宫殿,一路上她的神色郁郁,显然看到不太好的情景:“谢姑娘上回不是见我遭难,后来提点一二叫我避开。所以看见的未必能发生,御林军统领快马加鞭赶过去,该是能把孩子们救下来的。”
谢池春知道他在安慰自己,勉强挤出一点笑来:“我没事的,就是骤然看见有些难受。那些歹人抓无辜的稚儿做什么呢,既不是用来威胁,又辛辛苦苦偷出来却都杀掉……”
她实在想不明白,那些人费尽心思想做什么?
只是谢池春眼皮一跳,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看了前头的大太监一眼,他走得快一些,听不清后头说话,明显是避嫌:“我心里不安,这事指不定会牵扯到殿下身上。”
就不知道邵逸铭究竟得罪谁,居然用这种方式来毁掉他。
邵逸铭诧异地看了谢池春一眼,明白她总不会胡乱开口:“姑娘放心,我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即便有人嫁祸,想必也不能站住脚。”
这话叫谢池春更是忧心忡忡,声音更是低了下去:“殿下该明白,有时候不是有理就能没事的。要是真因为殿下招来的祸事,不说别人,镇国公肯定会迁怒。”
即便跟邵逸铭毫无关系,但人是他招来的,害的却是自己无辜的孙子,就是邵逸铭无辜,人的心是偏的,绝不可能没有丝毫埋怨。
要人没救回来,邵逸铭恐怕成了镇国公心里的一根刺,以后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邵逸铭低头见谢池春满眼的担忧,仿佛害怕下一刻有坏消息传回来,御林军没能把那些孩子救下,他就得跟着倒霉。
她倒是不担心被邵逸铭连累,反倒满心满意替他忧心,还拼命想找出孩子的着落,好把人救下。
这会儿谢池春因为看得多了,眼睛满是红丝,看东西都不大利索,邵逸铭都不敢放开扶着她的手,不由叹气;“倒是叫姑娘担心了,我会让人盯着点的。”
好说歹说劝着谢池春简单洗漱后躺下,她是累极了,之前拼命撑着,这会儿沾着枕头就立刻睡过去。
邵逸铭在榻前站了一会,低声交代几个跟来的丫鬟和宫女好好照顾谢池春,别叫人打扰了她,这才回去见皇帝。
皇帝也累得慌,正打算眯一会眼,却听说他来了,不由奇怪:“不是刚走,没去歇息,又回来做什么?”
邵逸铭直接把谢池春的话说了:“谢姑娘忧心忡忡,儿臣却怎么都想不起得罪过谁,费尽周折来做下这种事嫁祸于儿臣。”
这话叫皇帝眯起眼,似乎没料到这个三子这么坦诚。
不过他并不太看重邵逸铭,给的差事不多,平日邵逸铭跟朝臣更是没怎么来往,私底下也不爱出门。
别说招祸,人都少见怎么招?
瞧着邵逸铭满脸疑惑,皇帝也想不起有什么人能得罪,还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祸害别家孩子。
只是这招数阴狠毒辣,却有用得很。
真让镇国公知道祸事是邵逸铭招来的,孙子又没找回来,只怕要哭死在宫门也得找这个三儿子的麻烦。
皇帝揉了揉额角,只觉得这事麻烦,又想起邵逸铭的名声,面色不怎么好,却忽然听邵逸铭道:“父皇,儿臣想起前年去剿匪的事来。”
他这一提,皇帝倒是记起来了。
前年南边山贼猖狂,人数不多却到处乱窜,滑不溜秋的很是难抓住。
当地官府没办法求助京城,出动将军们实在大材小用,皇帝就随意指派邵逸铭带人过去帮忙。
能帮就帮,不能帮也没什么,表明皇家重视的态度就足够了。
没想到邵逸铭的运气不错,过去没多久就抓住了那帮人的足迹,一举把人围住剿杀。
邵逸铭道:“当初点了数是少几个人,但是当时混乱,也有人摔下山崖,尸身寻不着了,就没放在心上。”
如今看来,那几个人怕是侥幸逃了,然后谋划了两年到京城来复仇。
虽然这只是邵逸铭的猜测,皇帝却有些信了。
毕竟这几年邵逸铭去办的大差事,除了这个就没别的。
如果他得罪人的话,除了那帮山贼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
不管是不是,邵逸铭先在皇帝这边报备了,若果不是,他只道猜错了,最多叫皇帝觉得自己想太多。
若果是的话,好歹皇帝心里有准备,对邵逸铭也就没那么震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