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知道得太多了 第19节
“会不会皇贵妃也被蒙蔽了,事先并不知情,后来知道了又不好跟皇甫家撕破脸……”
她绞尽脑汁想着,头顶一暖,抬头见邵逸铭的大手还揉了几下才收回手:“谢姑娘不必想这些,他们总以为是聪明人,认为能够掌控一切。”
就算是棋子又如何,只要为他们所用就行。
皇贵妃和大皇子觉得自己是棋手,何尝就不是别人手里的棋子呢?
谢池春喃喃道:“所以他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说到后面,她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了。
邵逸铭看谢池春难得笑眯眯的,不由反问:“谢姑娘这么高兴?”
“那是,我辛辛苦苦看来看去,看他们倒霉自然高兴得很。”
她累死累活还要被大皇子带人质疑,如今看大皇子倒霉,自己心里哪里能不痛快?
“今儿是谁,六部尚书都看过了,都没瞧出什么来。”
提起此事,谢池春脸上的笑意收敛了许多,忍不住想叹气了。
邵逸铭正色道:“之前谢姑娘看见北旱南涝,恰逢江南巡按回京述职,我特意请他上门来。”
北边的大臣见过了,也该见见南边的。
谢池春自然没有异议,见邵逸铭亲自出去迎接这位江南巡按,就明白把人请过来有多不容易,该是身居高位之人,也深得皇帝重用。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想到刚才邵逸铭揉了几下不由耳根有点热,那举动着实太亲近了一些,自己却没多抗拒,只是大吃一惊。
跟着邵逸铭久了,谢池春有种亦兄亦友的感觉。
她惯是在大院子里照顾小的,又要看顾大和尚,当自己是老大,不敢喊苦又不敢依靠别人,有什么事只能硬扛着。
如今进了王府,谢池春反倒被邵逸铭照顾得很好,不必为一大院子老的小的再操心,有什么心事邵逸铭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开解她。
这种感觉挺好的,但是谢池春内心深处却有些惶惶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如果没有得到还好,得到后再失去的话就要比从来没有得过过要难受得多了。
她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连忙收敛了奔走的思绪,缓缓把目光投向来人。
进来的是一位八字须的中年儒生,面相和善,他看见上首的谢池春笑着微微颔首:“久闻谢姑娘之名。”
谢池春抬眼看了一下,知道这位必定是江南巡按谢司旭:“大人请坐。”
谢司旭施施然坐下,抬头对上她的眼睛,似乎一恍然谢池春就转开目光,对邵逸铭轻轻点头。
邵逸铭笑道:“有劳谢大人特地上门一趟了。”
谢司旭还以为要呆上一两个时辰,这就结束了?
他在江南听说过这位谢池春,能耐比神女要厉害得多,惹来不少非议。
有说她是装模作样,相貌能力都不如皇甫霞。
有说她或许是皇甫家的沧海遗珠,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以后指不定认祖归宗。
也有说的皇甫家根植离国多年,每一代都是男子继承,唯独这一代变成女子,可能要日落西山,老天爷怜悯离国,这才让谢池春出山辅助帝王。
不管如何,谢司旭打算眼见为实,看见面容还有些许稚嫩的谢池春,才惊觉这女子的年纪只比皇甫霞要大上一点,却比神女要通透得多。
虽然有些沉默是金,脾气瞧着就比皇甫霞要好得多。
难怪皇帝更偏爱谢池春,毕竟比起一个城府极深的神女,帝王自是更喜欢心思简单的。
谢司旭倒是好脾气,没觉得谢池春怠慢自己,反倒兢兢业业想找出蛛丝马迹为皇帝分忧,听闻每天都见一位大臣。
神女每个月才见一人,对外说天机不可经常泄露,难为谢池春这般怕是要累坏了,却始终没抱怨过什么,倒叫他高看一眼。
谢司旭临走前,谢池春面露犹豫却忽然叫住他:“下元节时分,还请大人和家眷留在府中为好。”
她点到即止,既没说为何要留下,也没说会发生什么。
邵逸铭已经客客气气请谢司旭出门,他上马车前忍不住看了这位三皇子一眼:“谢姑娘可是经常为人断言?”
“并不,怕是跟谢大人投缘罢了,毕竟泄露天机太多对谢姑娘没什么好处。”邵逸铭也没想到谢池春会开口,恐怕看见了不太好的东西。
好在谢池春留了点心眼,要说得太具体了,谢司旭未必会相信,这样玄乎着反倒叫他不敢不听。
谢司旭拱拱手就上马车回府了,恰逢夫人带着一对年幼的儿女过来。
女儿胖乎乎的小手抱住他的大腿:“爹爹,要看灯。”
见谢司旭抬头,谢夫人笑着解释:“她不知道哪里听说下元节有灯市,便想去看看。”
谢司旭一怔,想到谢池春的话迟疑片刻后摇头:“让人在府里挂上花灯,我们在府里看便是了。”
女儿有些不高兴,嘟着嘴被谢夫人命奶娘抱走了:“老爷,可是出什么事了?”
谢司旭苦笑,他也不清楚,却怕吓着自家夫人,只含糊道:“最近不适合出门,暂且在府里呆到下元节结束再说。”
谢夫人只以为他回京述职可能得罪了什么人,不好太过张扬才留在府里,便轻声应下了。
送走谢司旭,邵逸铭回去后谢池春重重叹了一口气,没等他开口问话就解释道:“我看见谢大人怀里搂着一位哭得肝肠寸断的少妇,该是她的夫人,身边的嬷嬷抱着一个男孩儿,两人都一脸惊魂未定,周围有一片花灯。”
可惜灯太亮了,她看不清楚究竟是在何处,却猜得出肯定出什么不好的事了,才叫谢夫人哭得如此伤心。
如今最近的就是下元节的灯节,谢池春不确定,到底还是开口提醒一二,比什么不做来得好。
邵逸铭一怔道:“谢大人有一双儿女,是难得一见的龙凤胎。”
如今嬷嬷怀里抱着一个男孩,谢夫人又哭得这般难过,难道是他们的女儿出事了?
谢池春叹气:“只看见这个,却没看见别的。”
又浪费了一天,她深感内疚。
刚才谢池春要没说的话,她也会后悔,但是说了的话,所有人都该知道自己今天又什么都没瞧出来了。
邵逸铭笑着安抚道:“既然谢姑娘看见了便是缘分,谢大人一心为皇上办差,他的家人要在京城出什么事,怕是麻烦了。”
谢司旭难得带家眷回京城没多久就出事,天子脚下居然这般不安全,简直跟打了皇帝的脸面没什么两样。
到时候天子一怒,恐怕要血流成河。
“只盼着谢大人相信我,花灯最多的该是下元节,这段时日他都别带着家眷出门便好。”谢池春有些担心谢司旭未必相信,皱着眉头有些担忧。
“姑娘放心,谢大人是个谨慎人。”即便谢司旭没有全信,却从来不是会冒险之人。
谢池春忍不住问道:“若是下元节之前京城的守卫能加强几分,会不会就没事?”
邵逸铭看着她摇头:“这次负责下元节花灯的是二哥。”
言下之意,他贸然去提醒二皇子,恐怕对方压根不领情,还以为邵逸铭要做什么,没得惹来二皇子的无端猜忌。
见谢池春满脸失望,邵逸铭到底道:“我会派人盯着谢府,要是他们出门就暗地里护着一些。”
不能明着来,暗地里护着的话倒是可以。
好在谢府几乎闭门不见客,只除了谢司旭被皇上召见一次之外,一家子就没出过门,还让下人采买了不少花灯准备在家里挂上,俨然要在家里赏灯的样子。
二皇子听说后有些奇怪:“难不成灯市做得不够好,谢大人不想去看了?”
二皇子妃却道:“听闻谢大人被请去见了那位谢姑娘后,回去就不让家眷去灯市了。”
看样子邵逸铭下元节那天也未必去灯市,难道谢池春看出什么不对劲来了?
二皇子想了想便登门拜访,却没见着谢池春,邵逸铭笑着招呼道:“谢姑娘累了许多天,我让她这两天好好歇着,她便睡到日上三竿还没起来。”
这是不打算让她见人了,二皇子笑道:“那我便等一等,恰好带来了南边的茶叶和瓷器,还有一些女儿家喜欢的新首饰。”
他打定主意不走,邵逸铭也不好赶客,却不打算陪着。
恰逢纸研拿着账本来问话,邵逸铭告罪后就去偏院处理事情了,一走就没回来。
热茶换了一壶又一壶,二皇子到底坐不住,只好打道回府了。
什么都没问出来,二皇子有些不安,打算回去就让人加强巡逻下元节的灯市,务必不出一点差错。
难得他被交代这样的差事,要自己办砸了,必然要叫皇帝心里不快,以为二皇子不堪大用。
第23章 拖下水
谢池春被邵逸铭压在房里不出去见客,一时有些无聊,险些在窗边的软榻睡过去。
她其实想偷偷出去看二皇子一眼,指不定能看出什么来,解了假山的疑惑。
可惜几个丫鬟守在门口,说是邵逸铭的命令,她只好乖乖呆在房内。
等谢池春睡了一会起来,听闻二皇子还没走不由愣了。
邵逸铭借口离开,过来告诉她道:“二哥想必见你是打听跟谢大人说了什么,没发生的事实在不好说,二哥却不是那么好拒绝的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不给二皇子问的机会。
谢池春忐忑:“就这样把人晾在花厅里真的好吗?”
“他贸然上门,我没空,谢姑娘也没空,倒也不算怠慢。”邵逸铭答得漫不经心,他不是去陪坐陪聊了好一会儿,不算是怠慢了客人。
他要去忙,二皇子也不能拦着。
反正二皇子有耐性,那就看他能等到什么时候。
二皇子到底是告辞离开,邵逸铭这才出来笑着送他出去:“三弟把谢姑娘藏得真够严实,难不成怕我吓到她了?”
邵逸铭笑眯眯道:“谢姑娘胆小,知道得也不多,说得少才能活得久一些,还请二哥多担待。”
谢池春说多了那是泄露天机,对她没好处,凭什么要告诉二皇子呢?
二皇子挑眉,似笑非笑看了这个三弟一眼,到底还是拂袖而去。
回府后他嘴边的笑容彻底褪了下来:“三弟真是越发放肆了,看来谢姑娘在手,叫他以为自己有一争之力?”
二皇子妃笑着挨近:“三皇子哪里比得上殿下?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这话叫二皇子笑笑,又问道:“听闻那位宋姑娘今儿上门来见你了?”
知道没什么事能瞒着他,二皇子妃点头道:“不过上门来攀旧情,叫我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
她面露嘲讽,宋茹又是什么身份,敢这样跟自己说话?
二皇子叹道:“倒是委屈你了,要是恢复身份的话,那位宋姑娘也得对你毕恭毕敬的。”
她绞尽脑汁想着,头顶一暖,抬头见邵逸铭的大手还揉了几下才收回手:“谢姑娘不必想这些,他们总以为是聪明人,认为能够掌控一切。”
就算是棋子又如何,只要为他们所用就行。
皇贵妃和大皇子觉得自己是棋手,何尝就不是别人手里的棋子呢?
谢池春喃喃道:“所以他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说到后面,她忍不住幸灾乐祸地笑了。
邵逸铭看谢池春难得笑眯眯的,不由反问:“谢姑娘这么高兴?”
“那是,我辛辛苦苦看来看去,看他们倒霉自然高兴得很。”
她累死累活还要被大皇子带人质疑,如今看大皇子倒霉,自己心里哪里能不痛快?
“今儿是谁,六部尚书都看过了,都没瞧出什么来。”
提起此事,谢池春脸上的笑意收敛了许多,忍不住想叹气了。
邵逸铭正色道:“之前谢姑娘看见北旱南涝,恰逢江南巡按回京述职,我特意请他上门来。”
北边的大臣见过了,也该见见南边的。
谢池春自然没有异议,见邵逸铭亲自出去迎接这位江南巡按,就明白把人请过来有多不容易,该是身居高位之人,也深得皇帝重用。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想到刚才邵逸铭揉了几下不由耳根有点热,那举动着实太亲近了一些,自己却没多抗拒,只是大吃一惊。
跟着邵逸铭久了,谢池春有种亦兄亦友的感觉。
她惯是在大院子里照顾小的,又要看顾大和尚,当自己是老大,不敢喊苦又不敢依靠别人,有什么事只能硬扛着。
如今进了王府,谢池春反倒被邵逸铭照顾得很好,不必为一大院子老的小的再操心,有什么心事邵逸铭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开解她。
这种感觉挺好的,但是谢池春内心深处却有些惶惶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如果没有得到还好,得到后再失去的话就要比从来没有得过过要难受得多了。
她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连忙收敛了奔走的思绪,缓缓把目光投向来人。
进来的是一位八字须的中年儒生,面相和善,他看见上首的谢池春笑着微微颔首:“久闻谢姑娘之名。”
谢池春抬眼看了一下,知道这位必定是江南巡按谢司旭:“大人请坐。”
谢司旭施施然坐下,抬头对上她的眼睛,似乎一恍然谢池春就转开目光,对邵逸铭轻轻点头。
邵逸铭笑道:“有劳谢大人特地上门一趟了。”
谢司旭还以为要呆上一两个时辰,这就结束了?
他在江南听说过这位谢池春,能耐比神女要厉害得多,惹来不少非议。
有说她是装模作样,相貌能力都不如皇甫霞。
有说她或许是皇甫家的沧海遗珠,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以后指不定认祖归宗。
也有说的皇甫家根植离国多年,每一代都是男子继承,唯独这一代变成女子,可能要日落西山,老天爷怜悯离国,这才让谢池春出山辅助帝王。
不管如何,谢司旭打算眼见为实,看见面容还有些许稚嫩的谢池春,才惊觉这女子的年纪只比皇甫霞要大上一点,却比神女要通透得多。
虽然有些沉默是金,脾气瞧着就比皇甫霞要好得多。
难怪皇帝更偏爱谢池春,毕竟比起一个城府极深的神女,帝王自是更喜欢心思简单的。
谢司旭倒是好脾气,没觉得谢池春怠慢自己,反倒兢兢业业想找出蛛丝马迹为皇帝分忧,听闻每天都见一位大臣。
神女每个月才见一人,对外说天机不可经常泄露,难为谢池春这般怕是要累坏了,却始终没抱怨过什么,倒叫他高看一眼。
谢司旭临走前,谢池春面露犹豫却忽然叫住他:“下元节时分,还请大人和家眷留在府中为好。”
她点到即止,既没说为何要留下,也没说会发生什么。
邵逸铭已经客客气气请谢司旭出门,他上马车前忍不住看了这位三皇子一眼:“谢姑娘可是经常为人断言?”
“并不,怕是跟谢大人投缘罢了,毕竟泄露天机太多对谢姑娘没什么好处。”邵逸铭也没想到谢池春会开口,恐怕看见了不太好的东西。
好在谢池春留了点心眼,要说得太具体了,谢司旭未必会相信,这样玄乎着反倒叫他不敢不听。
谢司旭拱拱手就上马车回府了,恰逢夫人带着一对年幼的儿女过来。
女儿胖乎乎的小手抱住他的大腿:“爹爹,要看灯。”
见谢司旭抬头,谢夫人笑着解释:“她不知道哪里听说下元节有灯市,便想去看看。”
谢司旭一怔,想到谢池春的话迟疑片刻后摇头:“让人在府里挂上花灯,我们在府里看便是了。”
女儿有些不高兴,嘟着嘴被谢夫人命奶娘抱走了:“老爷,可是出什么事了?”
谢司旭苦笑,他也不清楚,却怕吓着自家夫人,只含糊道:“最近不适合出门,暂且在府里呆到下元节结束再说。”
谢夫人只以为他回京述职可能得罪了什么人,不好太过张扬才留在府里,便轻声应下了。
送走谢司旭,邵逸铭回去后谢池春重重叹了一口气,没等他开口问话就解释道:“我看见谢大人怀里搂着一位哭得肝肠寸断的少妇,该是她的夫人,身边的嬷嬷抱着一个男孩儿,两人都一脸惊魂未定,周围有一片花灯。”
可惜灯太亮了,她看不清楚究竟是在何处,却猜得出肯定出什么不好的事了,才叫谢夫人哭得如此伤心。
如今最近的就是下元节的灯节,谢池春不确定,到底还是开口提醒一二,比什么不做来得好。
邵逸铭一怔道:“谢大人有一双儿女,是难得一见的龙凤胎。”
如今嬷嬷怀里抱着一个男孩,谢夫人又哭得这般难过,难道是他们的女儿出事了?
谢池春叹气:“只看见这个,却没看见别的。”
又浪费了一天,她深感内疚。
刚才谢池春要没说的话,她也会后悔,但是说了的话,所有人都该知道自己今天又什么都没瞧出来了。
邵逸铭笑着安抚道:“既然谢姑娘看见了便是缘分,谢大人一心为皇上办差,他的家人要在京城出什么事,怕是麻烦了。”
谢司旭难得带家眷回京城没多久就出事,天子脚下居然这般不安全,简直跟打了皇帝的脸面没什么两样。
到时候天子一怒,恐怕要血流成河。
“只盼着谢大人相信我,花灯最多的该是下元节,这段时日他都别带着家眷出门便好。”谢池春有些担心谢司旭未必相信,皱着眉头有些担忧。
“姑娘放心,谢大人是个谨慎人。”即便谢司旭没有全信,却从来不是会冒险之人。
谢池春忍不住问道:“若是下元节之前京城的守卫能加强几分,会不会就没事?”
邵逸铭看着她摇头:“这次负责下元节花灯的是二哥。”
言下之意,他贸然去提醒二皇子,恐怕对方压根不领情,还以为邵逸铭要做什么,没得惹来二皇子的无端猜忌。
见谢池春满脸失望,邵逸铭到底道:“我会派人盯着谢府,要是他们出门就暗地里护着一些。”
不能明着来,暗地里护着的话倒是可以。
好在谢府几乎闭门不见客,只除了谢司旭被皇上召见一次之外,一家子就没出过门,还让下人采买了不少花灯准备在家里挂上,俨然要在家里赏灯的样子。
二皇子听说后有些奇怪:“难不成灯市做得不够好,谢大人不想去看了?”
二皇子妃却道:“听闻谢大人被请去见了那位谢姑娘后,回去就不让家眷去灯市了。”
看样子邵逸铭下元节那天也未必去灯市,难道谢池春看出什么不对劲来了?
二皇子想了想便登门拜访,却没见着谢池春,邵逸铭笑着招呼道:“谢姑娘累了许多天,我让她这两天好好歇着,她便睡到日上三竿还没起来。”
这是不打算让她见人了,二皇子笑道:“那我便等一等,恰好带来了南边的茶叶和瓷器,还有一些女儿家喜欢的新首饰。”
他打定主意不走,邵逸铭也不好赶客,却不打算陪着。
恰逢纸研拿着账本来问话,邵逸铭告罪后就去偏院处理事情了,一走就没回来。
热茶换了一壶又一壶,二皇子到底坐不住,只好打道回府了。
什么都没问出来,二皇子有些不安,打算回去就让人加强巡逻下元节的灯市,务必不出一点差错。
难得他被交代这样的差事,要自己办砸了,必然要叫皇帝心里不快,以为二皇子不堪大用。
第23章 拖下水
谢池春被邵逸铭压在房里不出去见客,一时有些无聊,险些在窗边的软榻睡过去。
她其实想偷偷出去看二皇子一眼,指不定能看出什么来,解了假山的疑惑。
可惜几个丫鬟守在门口,说是邵逸铭的命令,她只好乖乖呆在房内。
等谢池春睡了一会起来,听闻二皇子还没走不由愣了。
邵逸铭借口离开,过来告诉她道:“二哥想必见你是打听跟谢大人说了什么,没发生的事实在不好说,二哥却不是那么好拒绝的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不给二皇子问的机会。
谢池春忐忑:“就这样把人晾在花厅里真的好吗?”
“他贸然上门,我没空,谢姑娘也没空,倒也不算怠慢。”邵逸铭答得漫不经心,他不是去陪坐陪聊了好一会儿,不算是怠慢了客人。
他要去忙,二皇子也不能拦着。
反正二皇子有耐性,那就看他能等到什么时候。
二皇子到底是告辞离开,邵逸铭这才出来笑着送他出去:“三弟把谢姑娘藏得真够严实,难不成怕我吓到她了?”
邵逸铭笑眯眯道:“谢姑娘胆小,知道得也不多,说得少才能活得久一些,还请二哥多担待。”
谢池春说多了那是泄露天机,对她没好处,凭什么要告诉二皇子呢?
二皇子挑眉,似笑非笑看了这个三弟一眼,到底还是拂袖而去。
回府后他嘴边的笑容彻底褪了下来:“三弟真是越发放肆了,看来谢姑娘在手,叫他以为自己有一争之力?”
二皇子妃笑着挨近:“三皇子哪里比得上殿下?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这话叫二皇子笑笑,又问道:“听闻那位宋姑娘今儿上门来见你了?”
知道没什么事能瞒着他,二皇子妃点头道:“不过上门来攀旧情,叫我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
她面露嘲讽,宋茹又是什么身份,敢这样跟自己说话?
二皇子叹道:“倒是委屈你了,要是恢复身份的话,那位宋姑娘也得对你毕恭毕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