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奚墨:“……”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但是她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阮小姐,请进来一下,林导找你。”那工作人员走上前来。
  奚墨一下子如临大赦,优雅起身,笑道:“好的,麻烦你了。”
  林启堂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也是见过不知道多少明星的,现在看到奚墨,也就是阮夜笙那张脸和身段,心里也是非常吃惊,不由得又看了几眼。
  最近两年都没见过这样气质出众的新人了,模样太抓人眼球。
  奚墨朝坐在沙发上的颜听欢道:“我进去了,你在这等我。”
  颜听欢笑眯眯地点着头。
  “阮小姐请走这边。”工作人员引路,奚墨赶紧跟她过去,能逃脱那个神经哪怕半个小时都是天降恩赐了。
  奚墨走后,颜听欢面上的笑意这才转成了更为意味深长的表情,她继续回复之前的短信:“阮阮,我觉得她挺有意思的。你也是,她到时候要真喊我甜心儿怎么办,她演你演得这么敬业,保不齐信了还真会喊。”
  阮夜笙回复:“你记得和她接触时言谈举止适可而止,不要太过作弄她。”
  颜听欢轻轻咂舌笑,打字:“感觉是你在作弄她吧?是,是,只许你作弄,不许我。总之你交给我的事,我正式接下了。”
  停顿了一会,阮夜笙的短信又来了:“你一定要保护好她,不要被她看出来。”
  “当然,我会的。就像当初保护你一样。”
  奚墨随工作人员进到里面的办公室,办公室深处又隔了磨砂玻璃,里头另有天地。
  工作人员交给她一册薄薄的试镜本:“林导说让你先看看试镜本,到时候准备好了,到点你再进去试戏。看完后,请将试镜本交还给我。”
  奚墨礼貌道:“好的,谢谢。”
  工作人员给她倒了茶水,她就坐下翻看试镜本。
  剧本是重中之重的奠基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戏的命运,在前期保密工作方面,剧本也是最严格的。为了避免剧本外流,过早剧透从而失去爆点,通常如果不是有资格挑剧本出演的红人,拍摄方起初并不会将完整剧本拿出来,甚至有一些大热门的电视剧和电影,即使是人气爆红的演员,在洽谈签订合同之前,也看不到完整剧本。
  现在奚墨只是作为一个新人演员来试镜,那么她的试镜本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前面描述了一下整部戏的背景,故事梗概,她要试的角色定位分析,角色关系,相当于一个导演给演员讲解说戏的过程。有时候试镜,导演会亲自上场说戏,很明显她一个“新人”,现在还没到这待遇。
  后面就是她这次要试的几个场景和对白页,都是片段式的,这就很考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融合能力。
  不过她当初作为女主角,林启堂为了请她,一早就给了她完整剧本,她对整部戏的了解可以说是十分深入的。
  这部戏是一部汉宫宫廷剧,名字是绥廷。
  绥廷讲述的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传奇的一生,邓绥在历史上是位地位非常高的皇后,自幼读书,满腹经纶,姿容更是极为貌美,后汉书对她评价极高。
  她是皇后,后来成为太后,开始临朝听政长达十六年,从后宫走向朝廷,并且期间诸多建树,攘外安内,使得东汉王朝从摇摇欲坠渐渐走向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蔡伦造纸的时候,她慧眼识才,也是做出过突出贡献。
  最难能可贵的是邓绥在执政期间,勤政克己,对自己娘家这边的人管教极其严格,东汉之前遗留下来的致命祸乱,也就是外戚和宦官干政,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邓绥在朝廷上功垂后世,十六年里作为太后掌管着朝政,这点也让历史上某些人心中愤懑,不过后世对她的评价整体都是褒扬的。
  在这部戏里,为了戏剧性效果,增加可看性,邓绥的形象也变得更为复杂立体。
  当初奚墨接的自然是第一女主邓绥的角色,现在变成了阮夜笙,她这次试镜的角色是邓绥从小的贴身侍女,定厄。
  定厄同样是一名十分复杂的角色,贯穿整部戏始终,期间一直在邓绥身边。
  她当初被邓绥的父亲邓训捡回来的时候,刚好府上的邓绥生了重病,一直不见好转,结果她进府第三天,邓绥的病便渐渐好起来了。
  于是邓训给她赐名,让她陪伴在邓绥身边,取名“定厄。”
  也就是为邓绥祛除厄运的意思。
  定厄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性女配,她一直守护在邓绥身边,却带着别样目的,作为奴婢,从前期在后宫,到后期入朝廷,她多少次为邓绥出生入死,后期还是与邓绥反目,是爱与恨都淋漓的矛盾综合体。
  这样的角色一旦演好了,就很容易能抓到观众的心,熟面孔的演员接了,人气自然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一旦一个新人能将这个角色演绎成功,离红也就不远了。
  奚墨对剧本熟得不能再熟,就粗略看了前面的字面说戏部分,跳到她要试镜的内容。
  不得不说,这个试镜还是很刁钻的。
  第一场上来就是三个场景跟着来,居然三个都是定厄的“唱诺”部分。
  汉朝下面的回应上面的,表达“是,遵命”等意思的时候,就会以恭敬的态度作礼,回“诺”。
  这个谨遵吩咐去办事的举动,就被称为唱诺。
  奚墨这个试镜本上,她有定厄的三场唱诺,台词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场景不同,其中蕴含情感等却是天差地别,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
  后面还有一段台词非常长的,这是在试演员记台词的能力。
  演技在奚影后这不成问题,除了演技之外她还有脸,有钱,有大腿。
  奚墨一早就有谱了,不过还是在那做模做样地仔细看,毕竟旁边有人盯着呢,这个仔细看剧本的好印象得给别人留了。
  大概看了十多分钟,奚墨站起来,将试镜本交还给工作员:“我好了,请问林导那边我可以进去了么?”
  工作人员显然非常惊讶,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她:“就可以了么?”
  奚墨淡道:“可以。”
  工作人员赶紧说:“那我去告诉一下林导。”说罢他又回过头来:“阮小姐,台词你真的都记住了?剧本我拿走就不能再看了,你最后再要看一下么。”
  “不用。”
  工作人员看着她这张漂亮面孔,奇怪地点点头:“你记性这么好,我头一次见。”
  奚墨微笑道:“我前阵子报了个记忆速成法班,试学一月,不收任何费用。”
  “真的这么有效果?”工作人员道:“我也总忘事,老被林导骂。阮小姐,你在哪报的?”
  奚墨俨然一副卖安利的正经样,指指外面:“我经纪人给我报的。你待会有空,可以问她。”
  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工作人员进去通知,过了一会又出来,邀请奚墨:“阮小姐,可以了。”
  门已经是开着的状态,正等着她,奚墨进去时还是先轻轻敲了一下门,得到里面林启堂的那声“请进”,她才进去。
  算起来不管她去什么地方,似乎极少敲过门,倒也不是因为她不懂礼貌,实际上她从小就被灌输十分严格的礼仪教导,而是*因为大多时候她并不需要。
  通常都是别人替她开门,或体贴或恭敬地邀请她进去。
  如果现在她还是奚墨,林启堂必定会出来迎接她,当初为了邀请她出演女一号,林启堂可没少下功夫。也亏了林启堂分外看重奚墨,否则她这个“阮夜笙”现在压根就没机会出现在这里。
  圈子里过气的还不如新人,今非昔比,作为一个老新人,她必须得尽快适应所谓的伏低做小。反正她演过各种角色,人生本就如戏,靠的全是演技。
  林启堂坐在工作台前,她在他两米开外的位置站了,微笑点头:“林导,你好,我是过来试镜的阮夜笙。”
  林启堂在翻她的简历。
  简历上并没有照片,另外也没多少信息,这本来是让他有些不满的,这下他抬了抬眼,看看面前的女人,视线不由得定在了她身上。
  阮夜笙的外貌与身材毫无疑问是一等一的,瞬间就能抓住人的眼球,最重要的是极有辨识度。娱乐圈俊男美女一抓一大把,有些人却怎么也红不了,演个戏观众都脸盲,就是因为长得没辨识度,让人记不住。
  眼前女人站姿得体,气质天成。
  光是站在那,就是一道赏心风景。
  尤其是奚墨似有似无流露出来的气质,令林启堂的目光在那一刻毫无悬念地被攫住了。
  林启堂在导演里相对年纪并不大,才三十多岁,算新锐导演。导演基本分为三类,艺术型,商业型,混合型。艺术型的导演要求非常严苛,极具个人风格,这样的导演在票房收视率和个人艺术效果追求中,更多的会考虑后者,很少会有潜规则的情况。商业型的导演很显然是向钱看,也会妥协于圈子中的各种潜规则,制片方如果塞人进来捧,他们也会配合,如果雷剧有市场可以博眼球赚收视,他们甚至会毫不犹豫地去拍各种天雷剧,制造人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