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胡同小夫妻吃瓜日常 第451节
  龚超抬头看了眼赵雷,“不可能去河北的。”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厂子效益这么好,周边几个城市能不眼红?”
  “也就是咱当初建厂的时候,建在这里,想要扩建的时候,边上就有地方,不然一旦咱需要异地扩建,可不是只有京城来争。”
  “之前开大会的时候,那些外地省份的领导过来,都提出要来咱这里视察,为何很多领导作陪。”就知道赵雷这人不关心这些,没想到这么不关心。
  也是,如果不是这么纯粹从事研发,厂长这个位置也未必能坐稳。
  赵雷对于这种迎来送往不是很喜欢,总觉得耽误时间,也就是领导来的时候,会出面接待,吃饭的时候也会出面,临走的时候来个送别。
  如果工作忙的话,也就是抽空露个面,反正他就是一个技术研发型的厂长。
  没想到他竟然还错过了好多事,赵雷盯着龚超,想知道这里面还有啥套路。
  “他们就想着和你聊聊去外地建设厂子的事。”龚超一副求指教表情的赵雷,没好气道。
  啊?去外地开厂子?就为了这个?赵雷那是一个无语,“就现在这个运输条件,去外地开厂子,那需要弄多少配套厂子。”
  “然后要上新设备,从哪里来。”
  “现在咱的出口,基本上可以做到每年出口额跟得上。”
  “我估摸着从明年开始,内销这块也可以提上议程。”这几年厂里的产品都是用于出口这块,这几年加大产能,加上市场饱和度,能明显感受到订单增幅在减少。
  “国内市场这块能有多少销量,更多的是职能部门,工厂,还有部队需要,没有个人会买摩托车啊汽车。”
  再过个十多年,那是可以在个人销售这块上倾斜一二,可现在已经不可能有个人购买摩托车,更不要说汽车。
  龚超当然知道这点,“上头也知道这个,所以一直没有通过审批,他们其实想的是,你弄个小点的项目。”
  弄个小项目?赵雷无语了,“我还能有啥好的小项目?”
  “弄个煮咖啡的?不是说老外喜欢喝咖啡,弄点咖啡壶啥的。”
  “要么就是弄个汽车内部装饰,比如脚垫子,比如座套,夏天用竹子编的,棉麻的。”
  赵雷想起以前自己每到季节更替的时候,就会买上一套新的置换,一来季节不同,椅套材质就不同,还有就是脏了也可以换洗啊。
  “或者给狗做衣服啊,狗屋,还有狗的睡窝。”记得后世宠物用品市场的销售额度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也可以进入。
  龚超一直都觉得赵雷主任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厉害,经常会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多都是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这不现在听了赵雷的一番话后,龚超总觉得自己的脑子还是晕乎乎的,“你说给车子弄个脚垫子啊,弄个椅座套,我也能理解,毕竟汽车坐垫是皮质的,那个脏了不容易清洗。”
  “可给狗穿衣服,弄个狗窝,弄垫子啥的,这个会有人卖吗?”龚超小时候家里养狗,压根就没有这些啊。
  “狗窝,那不是有个屋檐就成了,狗还要穿衣服?压根就没有听过狗还需要穿衣服啊,他身上厚实的毛就足够过冬了。”
  哪怕是东北那个天气,狗拉雪橇的狗都没有听过要穿衣服,“还有垫子是啥?”
  “给狗睡觉的地方。”赵雷无奈解释道,他真的都已经不敢抬头去看龚超。
  如果不是之前他提过不少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市场反馈挺好的话,指不定都要以为他脑子有问题。
  当然现在也没有好到哪来去,不过么,赵雷觉得如果非要找个不错的项目,这个还真的是挺好的项目,更为重要的事,国外想争这个市场有难度。
  谁让咱家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后世这块最大的出口国不就是国内么,现在提前制作出来,肯定轻松拿捏。
  “国外人养狗都这么奢侈?”龚超看赵强淡定的样子,狐疑道。
  “我不知道,不过我就是觉得,以前没有不表示以后没有,我们可以尝试。”
  第780章 也许会后悔的决定
  王娟进入赵雷办公室的时候,看到龚强也在,“打搅到你们了吗?”
  龚强看到王娟,估摸着应该是有事,不然不会上班点过来,反正正事已经商量好,就起身准备走人。
  王娟也没有拦住,虽然这事一定会传开,可现在不知道赵雷的想法,寒暄了两句送走龚超后,就把丁柏刚才打来电话提到事提了下。
  对于赵亮回来,赵雷不意外,钱都已经给了,当然是麻利处理好西北的事情回来接班,万一发生点事又搅黄了接班大事,那是要哭死。
  只是没有想到,某人刚回到京城,就直接进入派出所,赵雷冷笑了几声,“回来的动静不是一般的大。”
  “他们没有给我们电话,我们只当不知道。”这种破事,赵雷压根就不想搭理,“不管是赵亮还是赵建国两兄弟,他们都不是好货色。”
  王娟不住点头,对对对,真的不是好人。
  “而且这种破事也是家事,赵亮是受伤了,可没有骨折,也就是一些硬伤,哪怕骨折住院,也是糊弄了事。”
  从古到今,哪怕是将来,对于这种事,不要说是小伤,就算是重伤,都是家务事处理,各种和稀泥。
  王娟一想也是,“不过就算派出所的人和稀泥,可就冲着赵亮的性子,他能乐意?”
  王娟真心不觉得赵亮会乐意,“而且我可是听小柏哥说了,说赵建国他们冲过去打赵亮的时候,他可是一动不动。”
  “你说但凡是个正常的,看到有人打自个,要么直接反击,要么估摸着自己打不过,就直接开票,他竟然不跑。”
  听到丁柏在电话里提到这个的时候,王娟心里就嘀咕开了,觉得很大可能性应该是赵亮是给赵建国他们挖坑。
  听了王娟都猜测后,赵雷嗯了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赵亮这人从小到大就不是一个吃亏的主,也就是在周虹身上吃了那么大的一个亏。”
  “这次买工作可是花了五百,然后到京城后一打听,知道工资就拿二十多的学徒工,然后还不能换岗,他能不崩溃。”赵雷知道赵亮的算盘,就等着回到京城后,想办法换个工作。
  “以前的话,还能盼着通过等级考试,等级上去后,工资就高了,八级工的工资超过一百,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可前两年已经取消等级考试,也就是说,以后只能每年涨的是工龄工资,这个一年才一元,十年才十元。”赵雷乐的那是一个开心。
  “赵亮之前虽然是在西北工作,可他起码是供销社副主任,加上工龄工资,起码有个四五十吧。”
  “而且我爸那人,现在啊,满脑子可都是钱,他肯定会让赵亮出生活费,落到他手上才几个钱。”赵雷知道赵亮这人喜欢吃好的用好的,猛地回到京城,却要过各种拘束的生活,能开心吗?
  哦,对,现在等级考试取消了,王娟自己不需要考这个,当然也就没有在意,“说起工龄工资,我想起一件事,那个是不是以前上班的工资也要算,就是赵亮在供销社的工作年限。”
  王娟从上班开始就在街道办,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至于赵雷,他是靠工资过日子的人吗?每月就看个工资总数,也更不会在意这个问题。
  赵雷一想,“对啊,现在都是国有企业,这个肯定是算的。”
  “那等于赵亮,每月能多个十来元。”不开心,真的不开心,“算了,哪怕多个十来元,赵亮也觉得亏,也就是四十不到,和他在西北拿到工资比,肯定差不少。”
  “总之就是,他心里肯定会各种不舒服。”赵雷才不管赵亮每月具体收入多少,总之只要赵亮心情不好就成。
  王娟点头,“对了,你说那边会给你打电话吗?”还有件事要问赵雷。
  打电话给他吗?赵雷想了下,“不会,老头子是个要面子的人,他怎么会给我打电话。”
  “到时候我问,为何赵建国赵援朝打赵亮,他如何回答,难道说,是为了一份工作。”
  “还有我问为何赵亮竟然给两人打的那么惨,赵建国他们没有受伤,是不是太虚太弱。”
  “然后我再反问,我和赵亮已经没有关系,至于赵建国和赵援朝的事,那就是找他们的父亲,找我干嘛,赵铁柱那么要面子的人啊,他肯定是答不出来。”
  “总不能和我说,赵建国两人把赵亮打了,作为叔叔的赵亮不愿意放过他们,作为父亲的赵强,就是各种不愿意掏钱。”
  “你说这种事他要如何回答,不管如何回答,都会觉得尴尬。”赵雷都能猜到赵强赵亮两人的反应。
  “看着吧,赵亮这人够狠的,为了钱,都可以硬生生的扛下来,钱不到位,岂不是对不起自己的付出。”赵雷真的是佩服赵亮,为了钱,竟然可以忍下来。
  王娟也是一个大无语,“人是聪明,也是能吃苦的主,可你说,都能狠的下心,做啥事不能成功。”
  “换成我但凡在大西北坚持下去。。”等等,王娟突然觉得哪怕是留在京城发展,也未必好,“西北那边的退休工资,不是很高。”
  “起码和京城这里的退休工资比。”毕竟两地的退休待遇不同,生活水准不同。
  “对,正常情况是这样,可他去的地方是京城过去支援的三线厂,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期的时候,那边的人就陆续撤回来。”
  “赵亮过去的时候,是京城这里的供销社派过去的,我问过了,他的人事关系还是挂在京城这里。”赵雷乐呵呵的看着王娟。
  王娟嘴巴张大,不可思议的看着赵雷,“到时候那边人调回来,然后安排到百货站或者供销社的话,那赵亮岂不是要哭死。”
  哪怕赵亮这个副主任在那边待的是各种憋屈,可毕竟职别在那边,一旦调回来也要安置差不多的岗位啊。
  想到这里,王娟越想越开心,咯咯咯的笑个不停,“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赵亮的表情。”
  第781章 你男人只能是厂长而不是老板
  大西北那边是吹西北风,按照赵亮在信里哭诉的内容就是,他在那边日子过的艰难,都老了很多云云。
  在机械厂做锻工,难道日子就好过,也是很辛苦的啊,重点是赵亮最擅长的是文质彬彬那挂,他偏瘦弱的体型,还真的装的够可以。
  一旦在锻工这个岗位上工作几个月,立马手臂就会变粗,然后做久了,人也会变得粗糙,以后想要再回到文质彬彬这挂吧,难度真的不算小。
  “你说,如果等过十来年,他发现曾经在西北供销社的同事回到京城,然后继续做供销,退休工资也不错的话,他会不会崩溃。”
  王娟知道赵亮这么会算计的人,肯定会算笔账,然后越算越心酸。
  一想到赵亮算计下来一脸心碎的表情,王娟就特别的开心,笑的不亦乐乎。
  结果等她都乐呵了许久,没有听到赵雷的声音,反而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你咋了。”
  怎么迟迟没有反应,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你忘记90年代开始的下岗潮,不少供销社和百货公司,都纷纷处于倒闭下岗的行列。”
  “机械厂吧,虽然是辛苦了点,可毕竟是大厂子,如果是原来发展的话,我也不知道是否能支撑下去。”没办法,取消计划经济和票券后,不少企业就彻底的不行。
  本来如果国家输血的话,还是能支撑一二,架不住国家断了输血,不少厂子就垮了,其中也有不少上规模的厂子,机械厂能支撑多久,赵雷不清楚。
  这次的话,但凡只要机械厂没有自己找死,能够按照现在的步伐发展下去,不说会规模壮大,维持现状应该是可以的。
  哦,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车厂还屹立不倒,不然一旦这个厂子倒下,后续不少配套企业都会出事。
  想到这里,赵雷顿时就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的担子真的很重。
  下岗王娟听到这个陌生的词语,眼神那是一个震动,作为后世的80后,好吧,对于这个名词很有体会,谁让他们的父辈赶上了,只是他们下岗后从摆摊开始,家里条件改善不少。
  可很多人下岗后,真的是很大的阵痛,不少夫妻两人都下岗后,日子那是一个艰难。
  “不知道这次是否还有下岗。”现在出现了他们这么一个变数,不知道是否会和前世走上不同的道路。
  这个么,赵雷不带思考,直接点头称是,“下岗还是有点。”
  “很多单位吃的是大锅饭,出工不出力比比皆是,努力干活的也是这么多钱,不出力的也是那么多钱,日子久了,谁的心态能平衡。”
  “等开放后,人的想法多了,各种把企业做亏,然后自己收入囊中,这事难道还少?”赵雷是没有经历过,他们的父辈也没有经历过,可这事发生的可不是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