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燕云军中有许多人本就生在北地,看见自己的家乡被敌寇围攻,早已怒火三丈。叶晨晚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后,都全军冲锋直扑魏军。
  魏军这几日都沉浸在攻城一事中,眼见城墙终于被砍出了豁口,见到了城破的希望,更是前仆后继地向着城墙冲锋。
  在远方连绵的大雪中,有身着银铠的士兵骑马奔袭,扬起雪花飞舞,远看有如雪崩滚滚。
  而领头人红衣白马,是这满天苍白中的唯一一抹亮色,比血色更夺目。
  她手中剑皎如雪,冷如月,在魏军第一眼与她四目相对时,照雪庭光已经先一步砍下了他的头颅,只有他惊恐的眼神永远停滞在脸上。
  在攻城时侧翼被突袭,魏军阵脚大乱,胡乱地仓促迎敌,顿时阵型被冲得溃散。
  正在指挥士兵攻城的斛律孤在发现自己的侧翼被突袭时,很快就看见了纷乱中的那个红衣身影。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反复确认了那人的身份,叶晨晚她竟然亲征了!
  她怎会来得如此之快?明明燕矜负伤还没有几天?他虽预料到燕矜受伤后定然景朝会有援兵,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他来不及细想,立刻指向人群中的叶晨晚,景帝亲征,斩其首赏万金,封万户侯!
  听闻帝王亲征,所有人贪婪的目光立刻落在她身上,不顾一切地潮水般向她涌去。
  但帝王眉眼仍然冷冽,于万军中岿然不动,剑光所至,敌军溃败如草芥。
  她是冬日最冷冽的风雪。
  这些时日一直坚壁清野守城不出的柳问春在看见敌军侧翼被突袭时,断定是景朝援军已经来到,当即组织兵马出城增援。
  两军夹击,魏军溃败纷纷,终于是经不住两方的夹击,斛律孤最终只能下令退军至十里开外。
  这一场逼近焘阳的危机终于暂缓了些许,叶晨晚站在焘阳城外,看漫天大雪纷纷,焦黑的旷野上尽是无人收殓的尸首,最终叹息一声。
  下属问她有何吩咐时,她只是叹息一声,看着远处隐约可见的魏军营帐,把这些尸骸收敛了吧。
  回到焘阳,立刻就要接受燕矜手上繁重的军务,这次增援只是暂时解下了魏军的围困,但他们仍未退军,也未放弃,仍盘踞在城外虎视眈眈。
  接手军务,商议战事,等到叶晨晚勉强处理完军务,从焘阳宁王府的主殿步出时,已是夜至三更。
  冬夜依然大雪未停,殿外的积雪几近没过脚踝,扑簌的夜雪遮盖星月,晚间唯一的亮色是殿外被风雪吹得明灭的宫灯忽明忽暗。
  而有一人撑伞伫立在殿门外,身姿笔挺,如鹤如竹。她似乎已经等了许久,久到伞面堆满积雪,久到风雪已经落满她的眉梢肩头,久到她的衣摆都没入积雪,但她依然保持着这样撑伞而立的姿势,安静地等待着。
  叶晨晚几步踏入积雪,跑到她身边接过纸伞撑在二人头顶,她的指尖触摸到墨拂歌五指,已是一片冰凉,等了多久?
  未曾有多久,估计着陛下应该处理完军务才来等候一二。只是没想到风雪这么大。墨拂歌垂下眼眸,神情温顺,轻声回答。
  焘阳不比墨临,这样深冬的雪总是很大的,以后不用这样专程等我,着凉了如何是好?叶晨晚虽这样说,但也知道墨拂歌的固执,最终只道,陪我走走吧,阿拂。
  对方不语,只是安静地跟上叶晨晚的脚步,并肩行在宁王府内。
  燕矜如何了?叶晨晚开口问。
  伤口没有危及性命,但是也仍需要好生调养。她现在不能劳心费神,早早便睡下了。对方回答。
  叶晨晚在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她无事就好,我就先不去打扰她了。
  一时相对无话,两人沉默着并肩同行了好一段时间,才听见叶晨晚开口,其实我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与你同游焘阳,却是如此情景。
  墨拂歌转过头,看叶晨晚的神色被宫灯照出几分寂寥的落寞。
  她叹息一声,其实我一直想带你回焘阳看看,瞧一瞧我的故乡,看北地与江南不同的风光。但我没想到你与我来到焘阳,是因为遇见了百年不见的战事。
  她又想起已经化为荒野的城郊,想起千疮百孔的城楼,想起了走入焘阳时荒凉的街道与恐慌的百姓。
  她的故乡,本不是这样的。
  陛下不必遗憾,等到战事平定,山河安定,总还有机会再重游焘阳的。墨拂歌温声安抚,神色的确不见遗憾,反而有一种平静的安宁,陛下既在我身边,我便再无他求。
  叶晨晚知晓这是她的安慰之言,她心中有千万句言语想要诉说,最后却只是笑了笑,牵起她的手。
  你同我来。
  叶晨晚的掌心依旧是温暖的,牵着她的手快步穿行在宁王府内。
  晚间府内的灯光昏暗,而夜色浓重,墨拂歌走在深深的积雪内,有些跌跌撞撞。
  但叶晨晚牵着她的手很稳,这是她自幼长大的地方,不需要光照,她也依然熟悉每一条通路。
  墨拂歌被叶晨晚牵着手带到了一处宫殿前,才终于松开了手。
  正当她不明所以时,叶晨晚已经拍了拍身上的积雪,从一旁取下一盏照明用的风灯。
  这是我娘从前的住处。
  她提着风灯走到墨拂歌身边,暖黄的灯光照亮回廊,也照亮了廊中的丛丛盛开的花簇。
  她从前就很喜欢种这些花,专门在住处引入地热,也是为了让这些花开的时间能更长一些。
  暖黄的灯烛照亮了层层叠叠盛放,或红或粉的木芙蓉,为这片素白天地点缀上艳丽春色。
  而捧着花簇的人面上含笑,更胜朝露春花,连芙蓉也为之黯然失色。
  阿拂,我说过,要带北地的木芙蓉来予你看。
  【作者有话说】
  [可怜][可怜]
  221天地哭
  ◎天地都为之哀哭。◎
  自叶晨晚亲征驰援焘阳后,两方就陷入了良久的僵持。
  魏军退至焘阳十里之外,景军却也迟迟不能突破魏军的封锁,战局就此陷入了僵局。
  焘阳宁王府内,已是不知道第多少次讨论战局,将领们七嘴八舌地提出无数想法,又被一一否决,主位上的君王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只偶尔说出两句自己的看法。
  她身边位置的白衣女子更是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只是一手撑着颌骨,另一只手把玩着一根空白的玉签。
  白玉签在她纤白的手指间转动,座下许多人眼角的余光都不自觉地看向她手中玉签。这场战事来得突然又莫名,许多人都惴惴不安,期望祭司能给出些许指点迷津的预言,但她从头到尾也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安静地聆听着殿内所有人的讨论。
  现在坚守焘阳未尝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等到春日雪化后,我们也不必被魏军的封锁掣肘。座下有将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座的将领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意见不一,直到此刻叶晨晚才终于开口,但等到雪化后我们有的优势,魏军也一样有。
  魏军多骑兵,等到雪化后,骑军再无阻碍,而我们已经没有固守焘阳的优势。
  君王言之有理,座下的将领目光相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一群人争论了许久,也迟迟没有个结果,叶晨晚最后厌倦地挥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只余下她们二人时,墨拂歌才终于开口,陛下想尽快解焘阳之围?
  叶晨晚的想法,墨拂歌自然是能瞧得出的,她虽未明确表态,但其实并不赞同坚守焘阳。
  叶晨晚叹息一声,将墨拂歌的手握在手中才开口道,此事不宜久拖,只守不攻,亦非兵家上策。
  但他们似乎并不这样想。墨拂歌安抚性地将她的手笼在掌心,抚摸过她的手背。
  我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叶晨晚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无非是固守总比反攻容易,守住焘阳定然无过,但反攻魏人,若战事不利,定然有过。
  只是就算熬过了这个冬天,我们也未必能在和魏人的战斗里占优。敲动的指尖显出她的焦虑,但现在君王亲征,又在前几日大败魏军,如今士气高涨,正适合乘胜追击。若还要在焘阳里固守上一月等到开春,恐怕会将士气都消磨殆尽。
  陛下言之有理。墨拂歌也不得不承认叶晨晚的看法是相当正确的。
  多数人都在想等到开春后天气回暖,焘阳就不必再受魏军围攻粮草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但等到春日后,魏军的粮草供应也会充足,这算不上是优势。而且等到魏军的马匹吃饱了草料,骑兵也是相当难应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