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名校尉正在玄武门附近巡逻,检视驻守的禁卫军。他收到命令,今日务必提起十二分的精神驻守皇城。
玄武门是皇城北门的重中之重,若玄武门被攻破,就可以立刻控制太极宫与皇城。
太子殿下回宫,开门迎驾!城楼下忽然响起喊声。
太子殿下怎么会这么快回宫?他心中奇怪,冲着城楼下望去,却在昏沉的夜色间看不清楼下人的衣着,一时判断不出他们的身份。
校尉还是谨慎地向着身后士兵吩咐,不要贸然开门,先去核实身份,确认东宫令符后再开门。
但身后的士兵并没有听从他的吩咐,反而用一种阴冷的目光注视着他,开口道,宣王殿下奉命征讨逆贼,若是识相就速速投诚,开门迎驾。
校尉诧异,立刻追问,什么逆贼?又奉谁的命?
这就不是你该问的了。
事已至此,校尉也猜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立刻想要开口高呼有人逼宫,可惜周遭人的刀更快,月色下刀光一闪,他的头颅已经倏然滚落,鲜血溅上了城门冰冷的砖石。
血液滚烫,是这座冰冷宫城最炽热的温度。
、
慕容锦
元诩匆忙推开慕容锦宅院的屋门,就看见对方应当是刚沐浴完,外袍松松垮垮地披在周身,随意地坐在榻上擦拭一头乌发。
眼见他大半夜大呼小叫地闯入自己的寝房,慕容锦目光冰冷,但转念一想他或许的确有什么急事,遂还是忍耐下怒火道,有什么事就说。
计划有变,我们今晚就走。他气喘吁吁着道。
慕容锦微偏了下头,半点也不急,问道,出了什么事,突然改了主意?
有传言说玄若清突然暴毙,皇后封锁消息要去接在城郊祭祀的太子回宫,而宣王说皇后谋逆,现在起兵进宫护驾,两边已经打起来了。他语速飞快,现在皇帝暴毙,皇宫大乱,是逃出京城最好的时机,离开墨临后我们沿着沧江走水路去往边境,让斛律孤在边境接应我们回魏国。
慕容锦却细细咀嚼着元诩几句话中蕴含的信息,皇帝是突然暴毙的?
是,但看现在皇宫乱成一团他也没有出现,大概率的确是死了。
太子现在还在京城外?
是,他现在在京郊的皇陵,只带了仪仗用的千牛卫,就他手上这点人想回宫简直是天方夜谭。元诩见慕容锦气定神闲,没有半分动身的模样,心中更急,催促道,不管他们谁赢谁输,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机会了,赶紧准备走吧。
慕容锦斜睨他一眼,漫不经心地继续擦拭着发尾的水珠,不用走了,这只是个圈套,宣王脑子不好往里面跳,你也和他一样蠢。
看他一头雾水的样子,慕容锦知道自己又要浪费口舌同他解释,你也知道这只是宫变,无论谁赢谁输,最迟天明也会决出胜负。你在天明能走到玄朝边境吗?
皇帝暴毙这件事本就蹊跷,偏偏他死的时候太子还不在京城,哪有这样天降的好事,只可能是引诱宣王往里跳的圈套。慕容锦不知想起了什么,只垂眸意味不明地一笑,不过是有人希望京城乱起来,这只是一个起始,你不用担心,日后自然有更乱的时候让你逃出去的。
元诩也想起慕容锦前些时间和他提起过,说皇城中有人潜伏得更深,在偷偷毁坏皇宫内的阵法。只是他在追问时,这女人又是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样不愿再开口。
他虽讨厌慕容锦这目中无人的狂妄,却也不得不承认她有着近乎妖异的敏锐判断,从她口中所说出的话,未曾有不应验的。
权衡了片刻,他也觉得慕容锦言之有理,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慕容锦突然叫住了他。
元诩疑惑地回头看,慕容锦却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虽然今天这件事是个圈套,不过不代表你不可以浑水摸鱼。
对上他狐疑的眼神,这个女人笑意幽深,迷人却又危险,比如,你可以趁乱去杀几个仇人,最后把锅扣给宣王。反正,他一定会死的。
随着慕容锦在他耳边附耳低语几句,元诩恍然大悟,连忙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屋门。
而她坐在榻边,玩弄着发梢湿润的末尾,眉眼倏然含笑。
事情的发展要比她想象的精彩许多,在那天的宫宴上确认了祭司身上苏辞楹的气息后,她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从菱阳殿的那场爆炸让宣王失势,再到帝王多病让太子代为出城祭祀,每一步都是设计好的圈套。不把宣王逼到绝路再给他机会,他不会一步步走上预设的道路。
没想到这人早因为与龙脉同命同承被侵蚀得千疮百孔,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却还有着自毁的勇气去毁掉阵法。
墨怀徵的后人,还兼之流淌着苏辞楹的血脉,这样的身世玄朝也敢留着她,也不知是太自信还是太愚蠢不过也是迫不得已。
不过她向来爱看花火倏然即逝的绚烂,也爱看这种自毁的疯狂。
【作者有话说】
注:补充了慕容锦为元诩支招的剧情,抱歉,之前竟然被我写掉了,非常抱歉,为了连接下一章剧情,请重新阅读文章后半。
祝大家国庆快乐,国庆节有时间都会尽量多更,剧情高潮也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前面说过本文大概的一些背景参考是唐宋,再次强调这不是严格的权谋文,很多地方不一定严谨,我的脑子没有这么高级,当成什么玛丽苏文学两个漂亮女主搞搞事业然后谈恋爱的文就行了。
但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设定便于理解,<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禁军编制是南衙十六卫与北衙六军。
南衙十六卫里,左右监门卫顾名思义负责门禁(前文里卓连贺就是左监门卫的),左右千牛卫是仪仗队,基本是给贵族弟子镀金用的。
南衙禁军主要是负责守卫京城,北衙六军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负责守卫皇宫,守卫皇帝。
所以宫变主要的策反对象都是北衙禁军,等南衙军来估计黄花菜凉了。
至于从玄武门进攻的重要性,相信某位历史知名人士已经证明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王的进攻思路的确没什么错【目移】
历朝历代的禁军制度都很复杂,毕竟皇帝也害怕禁军反叛。就不多做讨论了,前面的也只是本人的理解,可能有疏漏,请理解。
127灼夜明
◎墨拂歌,你最好一辈子都这样深谋远虑。◎
洛祁殊是在深夜被来势汹汹的一队人惊醒的。
来人态度强硬,即使自己府上的下人一再说今日已晚,要见主人请明日再来,但他们竟然亮出刀刃强行要见洛祁殊。
无奈之下,洛祁殊只能穿衣执剑来到府门前。
府外围着的人全副武装,目光幽深,府门前的灯烛照得他们的眼瞳如同暗夜里潜伏的群狼,洛大人,我们主子请您共谋大事。
洛祁殊的手搭在剑柄上,做出随时准备出鞘的姿势,你们主人是谁?
宣王殿下,领头人顿了顿,又道,也是玄朝未来的皇帝陛下。
虽然不知道宣王又在做什么春秋大梦,洛祁殊还是面色平静地问,宣王殿下要我做什么?
陛下今日午后莫名崩逝,皇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隐藏消息,狼子野心,陛下的死定然与她和太子有关。宣王殿下已经起兵护驾擒贼了,临行前嘱咐我们,他欣赏洛大人的才干,望与洛大人共谋大事。
洛祁殊在听见这个消息后,面色也难掩震惊,许久后才冷静下来,追问,陛下向来康健,怎么会突然薨逝?
领头人回答,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定然与太子一党脱不了干系,等到殿下在宫内擒贼后审问,自然就知道真相了!
洛祁殊显然不会像宣王一党这群人一般异想天开,已经做起了拥立新帝升官发财的美梦。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件事的蹊跷之处,为什么偏偏就在太子不在京城内的时间,皇帝就崩逝了?
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两方的战力,影卫只忠心皇帝,现在应当是两不相帮,南衙卫基本也不用纳入考虑,羽林卫是周肃亲自统率,要对付并非铁板一块的龙武军和神武军,宣王到的确是有胜算的。
可是这件事还是太诡异了,事情发生的如此巧合,真的不是一个圈套吗?
此事很蹊跷,我觉得还是应当观望一番。沉吟片刻后,洛祁殊还是想要拒绝。
观望?洛大人真是说笑,现在还有时间观望吗?对方不耐地打断了他,难道要观望到太子回京登基?那宣王殿下就没有任何机会了。您与殿下也算亲厚,太子登基后若是清算起来,您也讨不到好,这其中利害您还掂量不清?
玄武门是皇城北门的重中之重,若玄武门被攻破,就可以立刻控制太极宫与皇城。
太子殿下回宫,开门迎驾!城楼下忽然响起喊声。
太子殿下怎么会这么快回宫?他心中奇怪,冲着城楼下望去,却在昏沉的夜色间看不清楼下人的衣着,一时判断不出他们的身份。
校尉还是谨慎地向着身后士兵吩咐,不要贸然开门,先去核实身份,确认东宫令符后再开门。
但身后的士兵并没有听从他的吩咐,反而用一种阴冷的目光注视着他,开口道,宣王殿下奉命征讨逆贼,若是识相就速速投诚,开门迎驾。
校尉诧异,立刻追问,什么逆贼?又奉谁的命?
这就不是你该问的了。
事已至此,校尉也猜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立刻想要开口高呼有人逼宫,可惜周遭人的刀更快,月色下刀光一闪,他的头颅已经倏然滚落,鲜血溅上了城门冰冷的砖石。
血液滚烫,是这座冰冷宫城最炽热的温度。
、
慕容锦
元诩匆忙推开慕容锦宅院的屋门,就看见对方应当是刚沐浴完,外袍松松垮垮地披在周身,随意地坐在榻上擦拭一头乌发。
眼见他大半夜大呼小叫地闯入自己的寝房,慕容锦目光冰冷,但转念一想他或许的确有什么急事,遂还是忍耐下怒火道,有什么事就说。
计划有变,我们今晚就走。他气喘吁吁着道。
慕容锦微偏了下头,半点也不急,问道,出了什么事,突然改了主意?
有传言说玄若清突然暴毙,皇后封锁消息要去接在城郊祭祀的太子回宫,而宣王说皇后谋逆,现在起兵进宫护驾,两边已经打起来了。他语速飞快,现在皇帝暴毙,皇宫大乱,是逃出京城最好的时机,离开墨临后我们沿着沧江走水路去往边境,让斛律孤在边境接应我们回魏国。
慕容锦却细细咀嚼着元诩几句话中蕴含的信息,皇帝是突然暴毙的?
是,但看现在皇宫乱成一团他也没有出现,大概率的确是死了。
太子现在还在京城外?
是,他现在在京郊的皇陵,只带了仪仗用的千牛卫,就他手上这点人想回宫简直是天方夜谭。元诩见慕容锦气定神闲,没有半分动身的模样,心中更急,催促道,不管他们谁赢谁输,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机会了,赶紧准备走吧。
慕容锦斜睨他一眼,漫不经心地继续擦拭着发尾的水珠,不用走了,这只是个圈套,宣王脑子不好往里面跳,你也和他一样蠢。
看他一头雾水的样子,慕容锦知道自己又要浪费口舌同他解释,你也知道这只是宫变,无论谁赢谁输,最迟天明也会决出胜负。你在天明能走到玄朝边境吗?
皇帝暴毙这件事本就蹊跷,偏偏他死的时候太子还不在京城,哪有这样天降的好事,只可能是引诱宣王往里跳的圈套。慕容锦不知想起了什么,只垂眸意味不明地一笑,不过是有人希望京城乱起来,这只是一个起始,你不用担心,日后自然有更乱的时候让你逃出去的。
元诩也想起慕容锦前些时间和他提起过,说皇城中有人潜伏得更深,在偷偷毁坏皇宫内的阵法。只是他在追问时,这女人又是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样不愿再开口。
他虽讨厌慕容锦这目中无人的狂妄,却也不得不承认她有着近乎妖异的敏锐判断,从她口中所说出的话,未曾有不应验的。
权衡了片刻,他也觉得慕容锦言之有理,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慕容锦突然叫住了他。
元诩疑惑地回头看,慕容锦却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虽然今天这件事是个圈套,不过不代表你不可以浑水摸鱼。
对上他狐疑的眼神,这个女人笑意幽深,迷人却又危险,比如,你可以趁乱去杀几个仇人,最后把锅扣给宣王。反正,他一定会死的。
随着慕容锦在他耳边附耳低语几句,元诩恍然大悟,连忙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屋门。
而她坐在榻边,玩弄着发梢湿润的末尾,眉眼倏然含笑。
事情的发展要比她想象的精彩许多,在那天的宫宴上确认了祭司身上苏辞楹的气息后,她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从菱阳殿的那场爆炸让宣王失势,再到帝王多病让太子代为出城祭祀,每一步都是设计好的圈套。不把宣王逼到绝路再给他机会,他不会一步步走上预设的道路。
没想到这人早因为与龙脉同命同承被侵蚀得千疮百孔,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却还有着自毁的勇气去毁掉阵法。
墨怀徵的后人,还兼之流淌着苏辞楹的血脉,这样的身世玄朝也敢留着她,也不知是太自信还是太愚蠢不过也是迫不得已。
不过她向来爱看花火倏然即逝的绚烂,也爱看这种自毁的疯狂。
【作者有话说】
注:补充了慕容锦为元诩支招的剧情,抱歉,之前竟然被我写掉了,非常抱歉,为了连接下一章剧情,请重新阅读文章后半。
祝大家国庆快乐,国庆节有时间都会尽量多更,剧情高潮也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前面说过本文大概的一些背景参考是唐宋,再次强调这不是严格的权谋文,很多地方不一定严谨,我的脑子没有这么高级,当成什么玛丽苏文学两个漂亮女主搞搞事业然后谈恋爱的文就行了。
但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设定便于理解,<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禁军编制是南衙十六卫与北衙六军。
南衙十六卫里,左右监门卫顾名思义负责门禁(前文里卓连贺就是左监门卫的),左右千牛卫是仪仗队,基本是给贵族弟子镀金用的。
南衙禁军主要是负责守卫京城,北衙六军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负责守卫皇宫,守卫皇帝。
所以宫变主要的策反对象都是北衙禁军,等南衙军来估计黄花菜凉了。
至于从玄武门进攻的重要性,相信某位历史知名人士已经证明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王的进攻思路的确没什么错【目移】
历朝历代的禁军制度都很复杂,毕竟皇帝也害怕禁军反叛。就不多做讨论了,前面的也只是本人的理解,可能有疏漏,请理解。
127灼夜明
◎墨拂歌,你最好一辈子都这样深谋远虑。◎
洛祁殊是在深夜被来势汹汹的一队人惊醒的。
来人态度强硬,即使自己府上的下人一再说今日已晚,要见主人请明日再来,但他们竟然亮出刀刃强行要见洛祁殊。
无奈之下,洛祁殊只能穿衣执剑来到府门前。
府外围着的人全副武装,目光幽深,府门前的灯烛照得他们的眼瞳如同暗夜里潜伏的群狼,洛大人,我们主子请您共谋大事。
洛祁殊的手搭在剑柄上,做出随时准备出鞘的姿势,你们主人是谁?
宣王殿下,领头人顿了顿,又道,也是玄朝未来的皇帝陛下。
虽然不知道宣王又在做什么春秋大梦,洛祁殊还是面色平静地问,宣王殿下要我做什么?
陛下今日午后莫名崩逝,皇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隐藏消息,狼子野心,陛下的死定然与她和太子有关。宣王殿下已经起兵护驾擒贼了,临行前嘱咐我们,他欣赏洛大人的才干,望与洛大人共谋大事。
洛祁殊在听见这个消息后,面色也难掩震惊,许久后才冷静下来,追问,陛下向来康健,怎么会突然薨逝?
领头人回答,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定然与太子一党脱不了干系,等到殿下在宫内擒贼后审问,自然就知道真相了!
洛祁殊显然不会像宣王一党这群人一般异想天开,已经做起了拥立新帝升官发财的美梦。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件事的蹊跷之处,为什么偏偏就在太子不在京城内的时间,皇帝就崩逝了?
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两方的战力,影卫只忠心皇帝,现在应当是两不相帮,南衙卫基本也不用纳入考虑,羽林卫是周肃亲自统率,要对付并非铁板一块的龙武军和神武军,宣王到的确是有胜算的。
可是这件事还是太诡异了,事情发生的如此巧合,真的不是一个圈套吗?
此事很蹊跷,我觉得还是应当观望一番。沉吟片刻后,洛祁殊还是想要拒绝。
观望?洛大人真是说笑,现在还有时间观望吗?对方不耐地打断了他,难道要观望到太子回京登基?那宣王殿下就没有任何机会了。您与殿下也算亲厚,太子登基后若是清算起来,您也讨不到好,这其中利害您还掂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