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你说霁清明?听闻夸奖,苏辞楹嘴角虽仍是惯常的弧度,眼底却半分笑意也无。
她眼神悠远地看着萧遥手中佩剑许久。萧遥手中剑,通体流澈,剑光胜雪,剑身内还铸有青碧竹叶,便是不识剑的凡人也能看出这是一柄绝世青锋。偏偏就是这样一柄宝剑,却配了根编织蹩脚的剑穗,好似美人脸上疤,格格不入。
比不得阿遥手中复来归,是墨姑娘费尽心力寻得天外陨铁求当世名家所铸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她只随手扬了扬手中剑,这柄霁清明,刚刚铸成,便斩了我亲人的头颅。这些年饮过无数苏家人之血,而我却唤它霁清明,是为以手中剑求得此心清明。而是否求得,却是不知,但它沾满至亲之血,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朱唇轻抿,萧遥难得露出斟酌神态,过了半晌才开口,它既是你的佩剑伴你左右,又是你亲手所铸,便不该如此评价它。
苏辞楹不答,却垂眸理好剑穗收剑入鞘,眼角仍是惯常盈盈清浅笑意,有闻萧渡舟爱剑如痴,辞楹庸人,在剑术上既无造诣也无天赋,自然也无这般见解。
如痴?萧遥余光瞥向手中剑,目光最终却仍然停留在剑柄的剑穗上,只在此刻她眼底终于流泻出几分温柔神色。几片青翠竹叶拂过她肩廓,缱绻缠过如瀑青丝,所谓剑痴,爱剑如痴,喜剑如狂,对剑胜于爱己。我如何算得上剑痴,只是一点爱好而已。
她听见苏辞楹的笑,泠泠清清,如珠玑落玉盘。以萧遥的剑术,却要说练剑只是爱好,那怕是要让天下用剑的人都自惭形秽了。
剑,杀戮之凶器,虽为百兵之首,却也是金石死物,而人是活物。太过迷信崇拜一柄剑,会迷失自我。她垂眼,纤长眼睫在青墨色的眸底落下一片阴影。我对外界的评价如何没有兴趣。天下第一二,都只是虚名。
这话自你口中说出多少太妄自菲薄了些。苏辞楹拂衣在石椅坐下,以手支颐,修长的手指轻点着手中花纹繁复的剑鞘。
妄自菲薄?风过林梢,树影婆娑落在她青衣,她执剑茕茕独立于竹林,仿佛天地间只剩她与她的佩剑,肃杀又寂寥。炼体习武者,能以一敌二三,已数佼佼,武功大成,能以一敌数十已是极致。就算剑术独步武林,又如何与千军万马相抗?天灾人祸命数,仅凭一柄剑如何相敌。笃信自己的剑,既会葬送自己,也护不住想护的人。
苏辞楹难得沉默,敛起笑意,她忽然觉得手中剑烫得有些灼人。在这乱世中她见过太多将刀剑与暴力奉为圭臬的人,而此刻执剑的强者却陈述着刀剑的无力。在她眼中,萧遥无疑冷静又强势,总是胸有成竹的模样。强者如她,却也在此刻说求不得。
她沉默了许久,双手信手背在身后,那柄名剑霁清明,也被随意地握在手间。万事万物,终有其不能及之处。剑之极致,难敌千军万马。富至极致,又可否买下一生随心所欲?你纵然看叶照临,身处如此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还要担忧自己的性命。林叶簌簌,风吹得她一头青丝与衣袂纠缠不清。远远望去,似花叶零落飘下。悠悠苍天,曷其有极。人生于世,你我都是天地一粟一孤舟,所作皆从心,于最后问心无愧便好。
可如何才算问心无愧?往后路途坎坷,每一步又是否真的出于本心?
连问心无愧,都是奢求。
花落如雨,似终生纷纭命数。
【作者有话说】
抱歉抱歉在赶榜单,这周太忙了临时有很多事,只能先放上从前写过的番外,番外中的故事应该也不需要什么前情提要。本来是打算在更后面拿出的北杓七子的故事。【罢了让我浅浅溺爱一下吧,我也确实挺想写的。】
晚点还有一更。【口吐白沫】
萧遥和苏辞楹纯粹的友谊关系,各自有cp。
119折桃花
◎赠与新桃。◎
斗指寅为立春,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东风吹散梅梢雪,冬末春初的时节,积雪还未融化,已有枝干发出新芽。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立春祭祀是每一年最重要的祭典,用以除旧迎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先于立春前三日,天子斋戒,于立春之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于京城东郊迎春。
天子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
车驾浩浩汤汤,叶晨晚身着青色礼服,妆容精致,于人群中如鹤立,自有一番风骨,引得无数人侧目而视。但她只面色平淡地站在诸侯王之间,等待着祭祀的开始。
春祭重大,连尚在禁足思过的太子与宣王都被特许参加。只是二人都被放出,众人看似平淡,实则心思各异地猜度着帝王的心思。
不过只这样瞧了半晌,叶晨晚便觉得索然无味地收回目光。从前她或许对这样的动向敏感,但现在于她而言,都像是蚊蝇飞动时一点恼人的声响。
横竖不过是两个输家,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倏然鼓点声响,氛围顿时肃穆,众人都自觉安静下来。
铜钟声声,伴随着祭乐演奏,有一人从容登上高台。白衣迤逦,有摇铃声清越,穿过古老乐声回响在耳畔。
似拂云踏月而来。
墨拂歌怀抱一束初开新叶的花枝,于高台上吟诵祭辞。伴随着祭乐声响,风送浮萍般悠悠传开。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叶晨晚仰头看向祭台,努力不愿错过任何一幕。墨拂歌仍是带着那张白玉面具,只露出清瘦颌骨,在祭祀时更添几分神秘之感。
她的舞步翩跹,四肢亦如花叶舒展盛放,有着春日蓬勃的生机。
叶晨晚又想起除夕夜时,墨拂歌询问她是否会来参加春日祭典。
当然是会来的除去这是一年最盛大的祭典这个原因,春祭时祭司本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她当然不会缺席。
墨拂歌为什么会问她这个问题呢?是想表达什么吗?
她更加专注地注视着台上之人。
再往后天子致辞,赐以牲畜五谷祈求丰收,叶晨晚都全然无心去看。只看向帝王身后从容伫立的祭司,她一袭繁复衣袍于春风中浮动,翩然如皎月,风姿更胜谪仙。
身边皇亲贵胄,都在她清绝风骨的映衬下如若尘泥。
迢迢相望,墨拂歌的目光似乎隔着人海准确地望向她,不知是不是错觉,面具下的唇角,似乎勾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春祭本还该由帝王亲率三公九卿于帝籍田间亲自耕种,不过随着帝王享乐奢靡,到了玄若清这一辈,君王万金之躯,自然是不肯屈尊去田间劳作的。
遂礼毕后,于祖庙宴饮,慰劳群臣,谓之劳酒。
王亲贵胄各自入座,却无人举杯动筷,因为期间还有一环。
天子身后的祭司得到首肯后,怀抱一支桃花木,自御座旁缓步走下。
只是她怀中的桃花木枝仍未绽放,只有几簇小小的花苞。
衣袂浮动,牵动玉珩珑璁。
历年春日劳酒之前,祭司都会取一种春日初开的花木,于宴上择一人赠之。赐福此人福泽护佑,万事顺遂此谓之赠春序。
送什么花木,皆看祭司的喜好,或有柳枝,亦有山茶迎春,或其他种种。而赠与之人,亦并无定数,无人知晓规则。
究竟是挑选上天青睐之人,或是帝王的首肯,亦或是祭司的喜好,众人不得而知。只是被祭司赠花之人,此年诚然万事亨通,一帆风顺。
久而久之,众人自然也相信了其中赐福。这之后多有人动了别样的心思,想通过关系贿赂得到春祭上的赠春序,可惜祭司八风不动,从未应允。
她便这样怀抱桃花蹁跹而行,任由众人的目光追随于她亦不曾停留。
明明台下人万千,但叶晨晚在看见她时,便笃定她会向自己行来。
一步一步,摇铃声回荡在偌大的祭台下。
终于,这一场纷飞的雪,最后飘落在叶晨晚的桌案前。
看见墨拂歌在叶晨晚的桌案前停下,周围人皆发出一声叹息,或是惋惜自己无缘,亦或是嫉妒她的好运。
毕竟这是近日朝堂上最炙手可热的新星,能得到祭司的赐福,也是意料之中。
祭司一言未发,只是微躬下身,姿态恭谨有礼,向她递出了怀中桃花枝。
叶晨晚并未立刻接过,而是与白玉面具下漆黑的双眸对视。她目光清明,几近能看见自己的倒影。
墨拂歌就这样从容地面对着叶晨晚的注视,面具下的眼眸漾开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只有她能看见其中漾开的满池春色。
她眼神悠远地看着萧遥手中佩剑许久。萧遥手中剑,通体流澈,剑光胜雪,剑身内还铸有青碧竹叶,便是不识剑的凡人也能看出这是一柄绝世青锋。偏偏就是这样一柄宝剑,却配了根编织蹩脚的剑穗,好似美人脸上疤,格格不入。
比不得阿遥手中复来归,是墨姑娘费尽心力寻得天外陨铁求当世名家所铸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她只随手扬了扬手中剑,这柄霁清明,刚刚铸成,便斩了我亲人的头颅。这些年饮过无数苏家人之血,而我却唤它霁清明,是为以手中剑求得此心清明。而是否求得,却是不知,但它沾满至亲之血,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朱唇轻抿,萧遥难得露出斟酌神态,过了半晌才开口,它既是你的佩剑伴你左右,又是你亲手所铸,便不该如此评价它。
苏辞楹不答,却垂眸理好剑穗收剑入鞘,眼角仍是惯常盈盈清浅笑意,有闻萧渡舟爱剑如痴,辞楹庸人,在剑术上既无造诣也无天赋,自然也无这般见解。
如痴?萧遥余光瞥向手中剑,目光最终却仍然停留在剑柄的剑穗上,只在此刻她眼底终于流泻出几分温柔神色。几片青翠竹叶拂过她肩廓,缱绻缠过如瀑青丝,所谓剑痴,爱剑如痴,喜剑如狂,对剑胜于爱己。我如何算得上剑痴,只是一点爱好而已。
她听见苏辞楹的笑,泠泠清清,如珠玑落玉盘。以萧遥的剑术,却要说练剑只是爱好,那怕是要让天下用剑的人都自惭形秽了。
剑,杀戮之凶器,虽为百兵之首,却也是金石死物,而人是活物。太过迷信崇拜一柄剑,会迷失自我。她垂眼,纤长眼睫在青墨色的眸底落下一片阴影。我对外界的评价如何没有兴趣。天下第一二,都只是虚名。
这话自你口中说出多少太妄自菲薄了些。苏辞楹拂衣在石椅坐下,以手支颐,修长的手指轻点着手中花纹繁复的剑鞘。
妄自菲薄?风过林梢,树影婆娑落在她青衣,她执剑茕茕独立于竹林,仿佛天地间只剩她与她的佩剑,肃杀又寂寥。炼体习武者,能以一敌二三,已数佼佼,武功大成,能以一敌数十已是极致。就算剑术独步武林,又如何与千军万马相抗?天灾人祸命数,仅凭一柄剑如何相敌。笃信自己的剑,既会葬送自己,也护不住想护的人。
苏辞楹难得沉默,敛起笑意,她忽然觉得手中剑烫得有些灼人。在这乱世中她见过太多将刀剑与暴力奉为圭臬的人,而此刻执剑的强者却陈述着刀剑的无力。在她眼中,萧遥无疑冷静又强势,总是胸有成竹的模样。强者如她,却也在此刻说求不得。
她沉默了许久,双手信手背在身后,那柄名剑霁清明,也被随意地握在手间。万事万物,终有其不能及之处。剑之极致,难敌千军万马。富至极致,又可否买下一生随心所欲?你纵然看叶照临,身处如此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还要担忧自己的性命。林叶簌簌,风吹得她一头青丝与衣袂纠缠不清。远远望去,似花叶零落飘下。悠悠苍天,曷其有极。人生于世,你我都是天地一粟一孤舟,所作皆从心,于最后问心无愧便好。
可如何才算问心无愧?往后路途坎坷,每一步又是否真的出于本心?
连问心无愧,都是奢求。
花落如雨,似终生纷纭命数。
【作者有话说】
抱歉抱歉在赶榜单,这周太忙了临时有很多事,只能先放上从前写过的番外,番外中的故事应该也不需要什么前情提要。本来是打算在更后面拿出的北杓七子的故事。【罢了让我浅浅溺爱一下吧,我也确实挺想写的。】
晚点还有一更。【口吐白沫】
萧遥和苏辞楹纯粹的友谊关系,各自有cp。
119折桃花
◎赠与新桃。◎
斗指寅为立春,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东风吹散梅梢雪,冬末春初的时节,积雪还未融化,已有枝干发出新芽。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立春祭祀是每一年最重要的祭典,用以除旧迎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先于立春前三日,天子斋戒,于立春之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于京城东郊迎春。
天子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
车驾浩浩汤汤,叶晨晚身着青色礼服,妆容精致,于人群中如鹤立,自有一番风骨,引得无数人侧目而视。但她只面色平淡地站在诸侯王之间,等待着祭祀的开始。
春祭重大,连尚在禁足思过的太子与宣王都被特许参加。只是二人都被放出,众人看似平淡,实则心思各异地猜度着帝王的心思。
不过只这样瞧了半晌,叶晨晚便觉得索然无味地收回目光。从前她或许对这样的动向敏感,但现在于她而言,都像是蚊蝇飞动时一点恼人的声响。
横竖不过是两个输家,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倏然鼓点声响,氛围顿时肃穆,众人都自觉安静下来。
铜钟声声,伴随着祭乐演奏,有一人从容登上高台。白衣迤逦,有摇铃声清越,穿过古老乐声回响在耳畔。
似拂云踏月而来。
墨拂歌怀抱一束初开新叶的花枝,于高台上吟诵祭辞。伴随着祭乐声响,风送浮萍般悠悠传开。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叶晨晚仰头看向祭台,努力不愿错过任何一幕。墨拂歌仍是带着那张白玉面具,只露出清瘦颌骨,在祭祀时更添几分神秘之感。
她的舞步翩跹,四肢亦如花叶舒展盛放,有着春日蓬勃的生机。
叶晨晚又想起除夕夜时,墨拂歌询问她是否会来参加春日祭典。
当然是会来的除去这是一年最盛大的祭典这个原因,春祭时祭司本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她当然不会缺席。
墨拂歌为什么会问她这个问题呢?是想表达什么吗?
她更加专注地注视着台上之人。
再往后天子致辞,赐以牲畜五谷祈求丰收,叶晨晚都全然无心去看。只看向帝王身后从容伫立的祭司,她一袭繁复衣袍于春风中浮动,翩然如皎月,风姿更胜谪仙。
身边皇亲贵胄,都在她清绝风骨的映衬下如若尘泥。
迢迢相望,墨拂歌的目光似乎隔着人海准确地望向她,不知是不是错觉,面具下的唇角,似乎勾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春祭本还该由帝王亲率三公九卿于帝籍田间亲自耕种,不过随着帝王享乐奢靡,到了玄若清这一辈,君王万金之躯,自然是不肯屈尊去田间劳作的。
遂礼毕后,于祖庙宴饮,慰劳群臣,谓之劳酒。
王亲贵胄各自入座,却无人举杯动筷,因为期间还有一环。
天子身后的祭司得到首肯后,怀抱一支桃花木,自御座旁缓步走下。
只是她怀中的桃花木枝仍未绽放,只有几簇小小的花苞。
衣袂浮动,牵动玉珩珑璁。
历年春日劳酒之前,祭司都会取一种春日初开的花木,于宴上择一人赠之。赐福此人福泽护佑,万事顺遂此谓之赠春序。
送什么花木,皆看祭司的喜好,或有柳枝,亦有山茶迎春,或其他种种。而赠与之人,亦并无定数,无人知晓规则。
究竟是挑选上天青睐之人,或是帝王的首肯,亦或是祭司的喜好,众人不得而知。只是被祭司赠花之人,此年诚然万事亨通,一帆风顺。
久而久之,众人自然也相信了其中赐福。这之后多有人动了别样的心思,想通过关系贿赂得到春祭上的赠春序,可惜祭司八风不动,从未应允。
她便这样怀抱桃花蹁跹而行,任由众人的目光追随于她亦不曾停留。
明明台下人万千,但叶晨晚在看见她时,便笃定她会向自己行来。
一步一步,摇铃声回荡在偌大的祭台下。
终于,这一场纷飞的雪,最后飘落在叶晨晚的桌案前。
看见墨拂歌在叶晨晚的桌案前停下,周围人皆发出一声叹息,或是惋惜自己无缘,亦或是嫉妒她的好运。
毕竟这是近日朝堂上最炙手可热的新星,能得到祭司的赐福,也是意料之中。
祭司一言未发,只是微躬下身,姿态恭谨有礼,向她递出了怀中桃花枝。
叶晨晚并未立刻接过,而是与白玉面具下漆黑的双眸对视。她目光清明,几近能看见自己的倒影。
墨拂歌就这样从容地面对着叶晨晚的注视,面具下的眼眸漾开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只有她能看见其中漾开的满池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