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第9节
虽然奶啥都没说,但是赵玉秀觉得奶肯定知道自己并没有去赤脚大夫那里花钱买药了。
不然奶也不会给自己抹脸的膏药。
黑暗中,赵玉秀的神色不明,她慢慢打开自己的手心,用手指从小贝壳里抠了一点膏药涂在了自己肿胀的左脸上。
一股淡淡的药香慢慢在鼻端散开。
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渐渐消散,满腹心事的赵玉秀也不知不觉睡着了。
赵玉秀手里的膏药,毋庸置疑,就是祁红豆在【便民医院】的药房里面买的。
不过药房里的那一管膏药是塑料包装,上面还有文字,为了谨慎起见,祁红豆在卧室的抽屉里面扒拉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容器。
她的确猜出来赵玉秀并没有花钱去找赤脚大夫买药,她也隐隐猜得出赵玉秀的打算。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来,她并没有点破。
只是把药先给了赵玉秀。
-
第二天一大早,祁红豆就在众人面前,提着家里攒的一篮子鸡蛋,背着一个盖着稻草的箩筐,去镇上了。
家里人对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反应,而且老太太昨天还说了要买肉,大家也不奇怪。
况且从前赵老太偶尔出门一趟,也都是自己一个人搞定。
老太太不主动开口要谁跟着,那就是大家都没份,老太太买什么,买多少,都是老太太一个人决定的。
一言堂的坏处肯定多多,但是也有好处,尤其是现在这会儿这些好处大大的方便了祁红豆。
从天蒙蒙亮走到天光大亮乃至艳阳高照,乡下泥土路蜿蜒曲折,路两边不是树丛就是田野,虫鸣鸟叫和蓝天白云下微弱的风儿,让人觉得视野清明,心情都好了许多。
祁红豆觉得要是换做自己原本的身体,这样一走几公里不停歇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是赵老太的身体却并没那么难受,虽然老太太身体一检查毛病一堆,但是以前也是干惯了农活的,这走几步路还真不是什么事。
或许还有这两天在【便民医院】做针灸吃药,中西合璧的效果,反正祁红豆一直走到镇子上,中间也只歇过两次。
当然,她没有傻傻地一路提着鸡蛋就是了,背篓里面除了稻草啥都没有,用布盖着的鸡蛋篮子里面的鸡蛋也早就被转移到【便民医院】的病房里面了。
68年南省青云市的偏远小镇,其实条件也就比乡下稍微好一点。
也就是比农村多了一些砖瓦房,超过三层楼的房子都是屈指可数。
这时候人从乡下到镇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粮站和供销社。
祁红豆一个乡下老太太,提着个篮子还背着背篓,在镇上没溜达几步,就有人假装路过,极小声地开口问了一句,
“有鸡蛋没?”
乡下人会积攒一些鸡蛋来镇上换东西这事也是镇上公开的秘密,而且因为物资贫乏,他们交换的最多的就是鸡蛋了。
第10章 一块布能换啥
毕竟这个时候乡下还有这‘鸡屁股银行’的说法。
一些小东小西几乎都是用鸡蛋做计量单位交换的。
家里能攒下九百来块钱,这里面可少不了赵老太太十几年如一日,去镇上去甚至是去县里换钱的积累。
祁红豆一边走一边答,脚步也没停。
这年头攒点鸡蛋不容易,何况现在的鸡蛋全是无污染的农家土鸡蛋,她提着鸡蛋出来只是做个样子,可没想过要把鸡蛋卖了换东西。
鸡蛋这会儿最多也就三毛钱一斤,卖了还不如吃了划算。
她本来今天是打算把手里的两张肉票花了买肉的,但是这不【猫猫裁缝铺】开放了吗?
她除了给自己定做了几身衣服买了两匹‘废布料’,还另外买了两匹便宜的细棉布。
一匹大红色,一匹灰色。
她昨晚上用赵老太生锈的大剪刀,咔嚓咔嚓把那两匹布料分了了大大小小十几来块。
没办法,考虑到布料的完整性和质量,太大的交易的时候容易惹眼。
当然,她也不是全部指望靠卖布料换钱的,她是希望能够借着交易布料能够多换一些票据。
鬼知道下一个图标什么时候开放,开放的又是什么类别的图标,她总不能把嘴扎起来,天天吃糠咽菜吧。
对不起,没自虐的爱好。
换些粮票啥的多好。
天天土里刨食,结果肚子都吃不饱,那干着有什么劲儿?
而且家里赵家的孩子们,几乎就没有一个有孩子样,什么胖嘟嘟什么奶膘,这些东西通通都是不存在的。
一个个都瘦的能看的肋骨。
真的比难民不差什么。
孩子又没犯罪,给一顿饱饭吃也不过分。
当然给吃饱饭也要管教的,免得一个个一不小心长大,又变成一个极品。
“有布要不要?”
跟着祁红豆走的中年男人听到这个,呆了一下。
很快就又回过神,“啥布料?”
两人靠着路边走着,步伐渐渐都慢了下来。
祁红豆把手伸进篮子里面,捏出一角鲜艳的红色。
这么好的布!还是红的!
男人上手摸了摸,细棉布!
这红布在这种时候是绝对的好东西,男人能够主动来问老太太有没有鸡蛋,就不是那种家里跌倒了油瓶都不扶的不识货的人。
他捏了捏口袋里的钱,快速地问道:“你有多少,怎么换的?”
“有一卷五尺的大的,还有两块一尺的小的,八毛一尺,不要布票要粮票,啥粮票都行。”
“太贵了。”
男人皱眉,一般一尺布也就四毛钱。
祁红豆眉毛都不带动一下的,四毛的那是粗布,她这个可是细布!
要是按四毛叫,人家估计以为她是傻子!
男人还价。
祁红豆以十分肉痛的表情给男人便宜了五分,卖给对方五尺红布,然后换了两斤粮票和一斤副食品票。
她倒是想要不要钱,全要票,但是人家也不可能答应啊。
这年头,天大地大,粮食最大。
不过好歹也算是开门红,证明布料极为好出手。
而且现在人交易都恨不得一分钟结束,压根就没人来唠嗑,关心她布料哪里来的。
这让已经准备好了理由的祁红豆愣是没机会说出来。
在镇上大街小巷转悠了一圈之后,祁红豆的手里已经有了一叠毛票和票据了。
八九斤的粮票,一些乱七八糟的其他票据,例如豆腐票、点心票、肥皂票、副食品票之类的。
去买肉的时候,已经没啥好肉了,就剩些排骨了。
祁红豆把花了两斤肉票,把剩下的排骨包圆。
正准备走的时候,她瞥见了肉案下面的一根带着点肉丝的筒骨。
“这大骨头怎么卖?”
这会儿肉案跟前就祁红豆一个人,所以她问的时候,还用手指了指装筒骨的筐子。
明明白白的表示自己看中了。
肉案前的屠夫是她来到这个世界来唯一一个和胖沾边的人,长得还有点凶狠。
“骨头不卖。”
朱大山一边收拾案板一边恶声恶气道。
这筒骨是他特意留的炖汤的。
人民的生活智慧体现在方方面面,人人都知道大肥肉好吃,但是不是人人天天都能吃得起大肥肉的。
就算是卖肉的也不见得天天有肉吃。
但是隔三差五弄点骨头汤补补还是可以的。
祁红豆听话听音就知道这人大概率是留着自家吃的,她从篮子里面摸出一块灰色的布料。
“不卖,那换不换?”
在这个讲究配给制,什么物资都紧俏的年代,一块好布真的是很吃香的。
祁红豆拿给朱大山仔细看了那布,为了上手摸,朱大山把自己的手擦了又擦,确定不脏了才去摸。
哎呦,好料子!
朱大山这才用正眼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看着平平无奇的老太太,这哪里是换,这么好的料子,她这是来自己这里赚钱来的!
“老婶儿,这布真不错啊。”
朱大山试探性的开口。
祁红豆笑眯眯地任凭他反复抚摸那一块灰色的布,用十分骄傲的语气道,
“我大姑娘嫁在县里,这是她和女婿孝敬给我这个老太婆的。”
不然奶也不会给自己抹脸的膏药。
黑暗中,赵玉秀的神色不明,她慢慢打开自己的手心,用手指从小贝壳里抠了一点膏药涂在了自己肿胀的左脸上。
一股淡淡的药香慢慢在鼻端散开。
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渐渐消散,满腹心事的赵玉秀也不知不觉睡着了。
赵玉秀手里的膏药,毋庸置疑,就是祁红豆在【便民医院】的药房里面买的。
不过药房里的那一管膏药是塑料包装,上面还有文字,为了谨慎起见,祁红豆在卧室的抽屉里面扒拉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容器。
她的确猜出来赵玉秀并没有花钱去找赤脚大夫买药,她也隐隐猜得出赵玉秀的打算。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来,她并没有点破。
只是把药先给了赵玉秀。
-
第二天一大早,祁红豆就在众人面前,提着家里攒的一篮子鸡蛋,背着一个盖着稻草的箩筐,去镇上了。
家里人对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反应,而且老太太昨天还说了要买肉,大家也不奇怪。
况且从前赵老太偶尔出门一趟,也都是自己一个人搞定。
老太太不主动开口要谁跟着,那就是大家都没份,老太太买什么,买多少,都是老太太一个人决定的。
一言堂的坏处肯定多多,但是也有好处,尤其是现在这会儿这些好处大大的方便了祁红豆。
从天蒙蒙亮走到天光大亮乃至艳阳高照,乡下泥土路蜿蜒曲折,路两边不是树丛就是田野,虫鸣鸟叫和蓝天白云下微弱的风儿,让人觉得视野清明,心情都好了许多。
祁红豆觉得要是换做自己原本的身体,这样一走几公里不停歇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是赵老太的身体却并没那么难受,虽然老太太身体一检查毛病一堆,但是以前也是干惯了农活的,这走几步路还真不是什么事。
或许还有这两天在【便民医院】做针灸吃药,中西合璧的效果,反正祁红豆一直走到镇子上,中间也只歇过两次。
当然,她没有傻傻地一路提着鸡蛋就是了,背篓里面除了稻草啥都没有,用布盖着的鸡蛋篮子里面的鸡蛋也早就被转移到【便民医院】的病房里面了。
68年南省青云市的偏远小镇,其实条件也就比乡下稍微好一点。
也就是比农村多了一些砖瓦房,超过三层楼的房子都是屈指可数。
这时候人从乡下到镇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粮站和供销社。
祁红豆一个乡下老太太,提着个篮子还背着背篓,在镇上没溜达几步,就有人假装路过,极小声地开口问了一句,
“有鸡蛋没?”
乡下人会积攒一些鸡蛋来镇上换东西这事也是镇上公开的秘密,而且因为物资贫乏,他们交换的最多的就是鸡蛋了。
第10章 一块布能换啥
毕竟这个时候乡下还有这‘鸡屁股银行’的说法。
一些小东小西几乎都是用鸡蛋做计量单位交换的。
家里能攒下九百来块钱,这里面可少不了赵老太太十几年如一日,去镇上去甚至是去县里换钱的积累。
祁红豆一边走一边答,脚步也没停。
这年头攒点鸡蛋不容易,何况现在的鸡蛋全是无污染的农家土鸡蛋,她提着鸡蛋出来只是做个样子,可没想过要把鸡蛋卖了换东西。
鸡蛋这会儿最多也就三毛钱一斤,卖了还不如吃了划算。
她本来今天是打算把手里的两张肉票花了买肉的,但是这不【猫猫裁缝铺】开放了吗?
她除了给自己定做了几身衣服买了两匹‘废布料’,还另外买了两匹便宜的细棉布。
一匹大红色,一匹灰色。
她昨晚上用赵老太生锈的大剪刀,咔嚓咔嚓把那两匹布料分了了大大小小十几来块。
没办法,考虑到布料的完整性和质量,太大的交易的时候容易惹眼。
当然,她也不是全部指望靠卖布料换钱的,她是希望能够借着交易布料能够多换一些票据。
鬼知道下一个图标什么时候开放,开放的又是什么类别的图标,她总不能把嘴扎起来,天天吃糠咽菜吧。
对不起,没自虐的爱好。
换些粮票啥的多好。
天天土里刨食,结果肚子都吃不饱,那干着有什么劲儿?
而且家里赵家的孩子们,几乎就没有一个有孩子样,什么胖嘟嘟什么奶膘,这些东西通通都是不存在的。
一个个都瘦的能看的肋骨。
真的比难民不差什么。
孩子又没犯罪,给一顿饱饭吃也不过分。
当然给吃饱饭也要管教的,免得一个个一不小心长大,又变成一个极品。
“有布要不要?”
跟着祁红豆走的中年男人听到这个,呆了一下。
很快就又回过神,“啥布料?”
两人靠着路边走着,步伐渐渐都慢了下来。
祁红豆把手伸进篮子里面,捏出一角鲜艳的红色。
这么好的布!还是红的!
男人上手摸了摸,细棉布!
这红布在这种时候是绝对的好东西,男人能够主动来问老太太有没有鸡蛋,就不是那种家里跌倒了油瓶都不扶的不识货的人。
他捏了捏口袋里的钱,快速地问道:“你有多少,怎么换的?”
“有一卷五尺的大的,还有两块一尺的小的,八毛一尺,不要布票要粮票,啥粮票都行。”
“太贵了。”
男人皱眉,一般一尺布也就四毛钱。
祁红豆眉毛都不带动一下的,四毛的那是粗布,她这个可是细布!
要是按四毛叫,人家估计以为她是傻子!
男人还价。
祁红豆以十分肉痛的表情给男人便宜了五分,卖给对方五尺红布,然后换了两斤粮票和一斤副食品票。
她倒是想要不要钱,全要票,但是人家也不可能答应啊。
这年头,天大地大,粮食最大。
不过好歹也算是开门红,证明布料极为好出手。
而且现在人交易都恨不得一分钟结束,压根就没人来唠嗑,关心她布料哪里来的。
这让已经准备好了理由的祁红豆愣是没机会说出来。
在镇上大街小巷转悠了一圈之后,祁红豆的手里已经有了一叠毛票和票据了。
八九斤的粮票,一些乱七八糟的其他票据,例如豆腐票、点心票、肥皂票、副食品票之类的。
去买肉的时候,已经没啥好肉了,就剩些排骨了。
祁红豆把花了两斤肉票,把剩下的排骨包圆。
正准备走的时候,她瞥见了肉案下面的一根带着点肉丝的筒骨。
“这大骨头怎么卖?”
这会儿肉案跟前就祁红豆一个人,所以她问的时候,还用手指了指装筒骨的筐子。
明明白白的表示自己看中了。
肉案前的屠夫是她来到这个世界来唯一一个和胖沾边的人,长得还有点凶狠。
“骨头不卖。”
朱大山一边收拾案板一边恶声恶气道。
这筒骨是他特意留的炖汤的。
人民的生活智慧体现在方方面面,人人都知道大肥肉好吃,但是不是人人天天都能吃得起大肥肉的。
就算是卖肉的也不见得天天有肉吃。
但是隔三差五弄点骨头汤补补还是可以的。
祁红豆听话听音就知道这人大概率是留着自家吃的,她从篮子里面摸出一块灰色的布料。
“不卖,那换不换?”
在这个讲究配给制,什么物资都紧俏的年代,一块好布真的是很吃香的。
祁红豆拿给朱大山仔细看了那布,为了上手摸,朱大山把自己的手擦了又擦,确定不脏了才去摸。
哎呦,好料子!
朱大山这才用正眼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看着平平无奇的老太太,这哪里是换,这么好的料子,她这是来自己这里赚钱来的!
“老婶儿,这布真不错啊。”
朱大山试探性的开口。
祁红豆笑眯眯地任凭他反复抚摸那一块灰色的布,用十分骄傲的语气道,
“我大姑娘嫁在县里,这是她和女婿孝敬给我这个老太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