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只把两人吓得脑上走了三魂,尤其是有了年纪又颇为迷信的赵妈妈,整个人都软了,嘴里还喊着:“咱们姑娘不中用了!”
苗丫头年纪小胆子大,对那些鬼神之说也没那么惧怕,虽然也被唬了一跳却还是反应迅速,忙从赵妈妈手里夺过常秋栾,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只往正堂冲,嘴里还喊着:“老爷夫人不好了,咱们姑娘上天了!”
后头的赵妈妈缓了一缓,见常荣一个劲要姐姐,伸手抱了两下都没抱起来,只得牵着他也跟着往那边赶。
刚给丈夫上好药的蓝氏正要教训丈夫几句,兜头就被那句“咱们姑娘上天了”给喊蒙了,待反应过来不免怒从心起,一掀帘子骂声已冲出了两里地了:
“嘴里胡沁什么!我看你们是越来越没王法了,敢说这种话,看我今天不叫人揭了你的皮!”
苗丫头却顾不上挨骂,抱着秋栾哭着撞了进来:“咱们小姐刚才、嘴,嘴里说着要跟元帅家的大少爷一起回天上,说完就、就没气息了……”
常遇春猛地扒开妻子,从苗丫头手里夺过女儿,果然见她小小一个气息全无。他在战场上见惯了死人,如何能分辨不出?只是女儿方才还在他怀里团团笑着,这还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他健健康康的孩子怎么可能就死了!
“定是你们这群刁仆没看好九儿,我要你们偿命!”
常遇春气得双目充血,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就要去拿搁在案上的大刀。
好在后头赶来的常荣一进屋就闹着喊道:“去天上,去天上,跟姐姐玩!不要标儿!要六儿!”
蓝宝连忙抱起跑进来的儿子:“谁跟你说姐姐去天上了?是不是她们?”
常荣却瘪着嘴,没有理会这话,只是自顾自委屈:“姐姐不要六儿。”
夫妻两个面面相觑,常遇春皱着眉头仔细检查了一番,见女儿的身上一点外伤没受,另一边妻子再三询问也从儿子口里得了准信,他们这才生了两分犹疑。
“你去上位那儿看一眼吧,若真如她们所说,标儿也应当跟咱们的孩子情况一样。若不是就找个郎中来给孩子好好看看。”
蓝宝也不知自己现在该是什么心情,抱着女儿已经有些泛凉的身体,只是催促着丈夫去看一眼。
还没等常遇春答应,就见朱元璋的外甥朱文忠跑了进来,着急忙慌地喊:“常叔,舅舅急唤你带着九儿过去!”
常遇春猛地看向他:“上位怎么突然叫我过去,还让带着九儿?”
却见朱文忠的眼神落在了他的怀里,眼中满是“果真如此”的震惊。他再抬起头时,语气便不由复杂起来:“就是常叔想得那样,标儿他与九儿一道……去天上了。”
最后几个字被他压得极低,却叫在场众人都浑身一颤,室内气氛一时静得吓人。
第461章 常秋栾4
宽敞的卧室内头一次如此拥挤,朱元璋看了眼自个的心腹团,又瞧了眼正坐在一处眼圈红红的两位夫人,再看看床上并头躺着的两个小孩。
这辈子自觉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的朱元璋头一次张开了嘴不知道该说啥。
实在是这事儿吧,忒邪乎了。
比他从一个破乞丐当上现在的大元帅都邪乎。
“几位先生可有什么看法?”
对这种神异事,头一次遇见的朱元璋觉得自己或许该请教一下读书人,看看书里有没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李善长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即便是素日不和的两人对这种事也一时不好开口。
主要这事儿他们也是头一回啊。
要不是两人还算了解朱元璋的为人,且如今的形势也没到那地步,两人都要以为这是朱元璋故意拿两个孩子来给自己包装正统了。
当然,这哪儿都说不通,毕竟他就算真要包装也不会捎带上常老十的姑娘嘛。
可是他们的话也实在是……
“这,郎中怎么说?”
“郎中说两个孩子没有受过任何外伤,也没有中毒或是生病的痕迹,怀疑是心悸。可你们看,标儿和九丫头这模样,要不是没了脉息和体温,跟睡着了有什么两样?怎么会是心悸嘛!”
朱元璋看了眼床上那对小儿女,尤其是九丫头,大半年没见,自己今儿进城都没认出来。身上簇新的棉袄还带着虎头帽,正好把她额头上那颗胭脂痣给遮住了。跟自家儿子睡在一块,就跟那画上的金童玉女一样。
再看常遇春,跟在他身边作战一向是最勇猛最悍不畏死的那一个,如今却绷得紧紧地坐在那儿,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自己对标儿又何尝不是如此担心呢?
他是自己的长子,是妹子给他生的嫡长子,将来要继承他的一切。他甚至都想好了要如何培养这个孩子!
“我听说有些神仙会托生在气运深厚的家里,他们专为应劫而生,出生的时候还会引动异象,还有的天生特异,标儿和九丫头是不是有什么来历啊?”
朱文正瞟了眼床上两个小人,怎么看都是两个普通的娃娃嘛,最多就是生得更白更好看点。但想到小时候在田间地头听的那些奇人异事,只觉得可能是自己一介凡夫俗子,看不出来也正常。
朱元璋眼睛一瞪:“尽说屁话,咱管他俩什么来历,都托生到咱家了,那就是咱的娃儿,哪还能长到三两岁就回去的?你们给咱想想办法!”
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可话又说回来,他朱重八本来也不是个讲理的人啊。何况谁不知道他把朱标当眼珠子似的,这还有个同样难缠的常十万,他们疯了才会开口。
就在朱元璋等的不耐烦了,要强迫他们每人出个主意的时候,却见从屋外突然飞进来只东西。
一屋子武将忙起身看去,只见那竟是一只五色鸟,飞进来后看也不看屋子里这群人,只是灵巧的绕开他们,飞到了床上。
那雀鸟不知是什么种类,身上五颜六色也不发出一点叫声。
到了床上站在两个孩子脸颊中间,不急不缓地梳了下自己的羽毛,这才优雅地伸长翅膀,弯着头在常秋栾的嘴上啄了一下。
“……唔,爹?娘?”
就见原本还气息全无的女孩突然恢复了呼吸坐了起来。满脸懵懂地看着面前呜呜泱泱的一堆人。
偏她睡在外边挡住了里头朱标的身影,朱元璋性急地走过去,正好看见他儿子睁开眼。
两个母亲反应亦非常迅速,蓝宝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已是泪流满面。
马秀英更是流着泪从丈夫手里把孩子抢了过来,朱标见母亲哭了,便也瘪了瘪嘴没忍住跟着一起哭。
他一哭常秋栾也不好不合群,只得也陪着哭起来,四人登时哭作一团。
朱元璋的目光却放在了床上突然出现的某些东西上。方才他把标儿抱起来时这些东西就压在标儿身下。
“这是什么?”
朱元璋拿了起来,一个瞧不出什么材质的瓶子和一个同样瞧不出什么材质的折子。
可惜此时唯二可能知道的是两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娃娃,朱元璋挠了挠头,还是没再声张,只是叫了信得过的郎中来给两个孩子看过,确定他们都无事了,这才叫众人都散了去。
但常遇春夫妇和常九儿自然是留了下来。
终于平复好心情的两家父母看着排排坐在一起的两个小娃娃,见他们还在那儿无忧无虑地玩着,四人四目相望,都有些不知该从哪儿问起。
最后还是朱元璋率先开口:“咳咳,标儿啊,这些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朱标看了眼那个瓶子,待要摇头,脑子里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开口便道:“给爹吃饱饭。”
“标儿你说什么?”
“我要让爹吃饱饭!娘、秋秋、弟弟……都吃饱饭!”
朱标边说边将瓶子打开往外头倒去,常秋栾也拍着手咯咯笑着也去抓那瓶子,两人一起随手一扬,只见那瓶里竟倾斜出一堆粮种。
朱元璋眼睛瞬间瞪得又大又圆,很不讲武德地从孩子们手里抢了过来也试着往外倒,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他把瓶子又塞进儿子手里,还很是细心地将九丫头的手也放了上去,两人果然又倒了好些。
直到差不多倒够能种一亩的粮种后,那瓶子才彻底空了,不论怎么倒都倒不出一点东西了。
“就这点啊?这也不够…咳咳,妹子咱不是在说标儿。”朱元璋见妻子给了眼刀,忙转移了话题,“来标儿,说说这又是个什么玩意?这上面写的,这是什么狗屁倒灶的?”
谁知标儿却拿起折子指着第一页数着写的那堆符号慢慢念道:“民、生、大、全。”
见他们没喊停,很好脾气的继续往后念:“目录:一卷,农耕篇……”
朱元璋默默地听儿子念着,眼睛也越来越亮,等听完了那个目录,朱元璋抱起儿子哈哈大笑:“好,若这书上所述为真,咱何愁拿不下这天下!”
苗丫头年纪小胆子大,对那些鬼神之说也没那么惧怕,虽然也被唬了一跳却还是反应迅速,忙从赵妈妈手里夺过常秋栾,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只往正堂冲,嘴里还喊着:“老爷夫人不好了,咱们姑娘上天了!”
后头的赵妈妈缓了一缓,见常荣一个劲要姐姐,伸手抱了两下都没抱起来,只得牵着他也跟着往那边赶。
刚给丈夫上好药的蓝氏正要教训丈夫几句,兜头就被那句“咱们姑娘上天了”给喊蒙了,待反应过来不免怒从心起,一掀帘子骂声已冲出了两里地了:
“嘴里胡沁什么!我看你们是越来越没王法了,敢说这种话,看我今天不叫人揭了你的皮!”
苗丫头却顾不上挨骂,抱着秋栾哭着撞了进来:“咱们小姐刚才、嘴,嘴里说着要跟元帅家的大少爷一起回天上,说完就、就没气息了……”
常遇春猛地扒开妻子,从苗丫头手里夺过女儿,果然见她小小一个气息全无。他在战场上见惯了死人,如何能分辨不出?只是女儿方才还在他怀里团团笑着,这还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他健健康康的孩子怎么可能就死了!
“定是你们这群刁仆没看好九儿,我要你们偿命!”
常遇春气得双目充血,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就要去拿搁在案上的大刀。
好在后头赶来的常荣一进屋就闹着喊道:“去天上,去天上,跟姐姐玩!不要标儿!要六儿!”
蓝宝连忙抱起跑进来的儿子:“谁跟你说姐姐去天上了?是不是她们?”
常荣却瘪着嘴,没有理会这话,只是自顾自委屈:“姐姐不要六儿。”
夫妻两个面面相觑,常遇春皱着眉头仔细检查了一番,见女儿的身上一点外伤没受,另一边妻子再三询问也从儿子口里得了准信,他们这才生了两分犹疑。
“你去上位那儿看一眼吧,若真如她们所说,标儿也应当跟咱们的孩子情况一样。若不是就找个郎中来给孩子好好看看。”
蓝宝也不知自己现在该是什么心情,抱着女儿已经有些泛凉的身体,只是催促着丈夫去看一眼。
还没等常遇春答应,就见朱元璋的外甥朱文忠跑了进来,着急忙慌地喊:“常叔,舅舅急唤你带着九儿过去!”
常遇春猛地看向他:“上位怎么突然叫我过去,还让带着九儿?”
却见朱文忠的眼神落在了他的怀里,眼中满是“果真如此”的震惊。他再抬起头时,语气便不由复杂起来:“就是常叔想得那样,标儿他与九儿一道……去天上了。”
最后几个字被他压得极低,却叫在场众人都浑身一颤,室内气氛一时静得吓人。
第461章 常秋栾4
宽敞的卧室内头一次如此拥挤,朱元璋看了眼自个的心腹团,又瞧了眼正坐在一处眼圈红红的两位夫人,再看看床上并头躺着的两个小孩。
这辈子自觉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的朱元璋头一次张开了嘴不知道该说啥。
实在是这事儿吧,忒邪乎了。
比他从一个破乞丐当上现在的大元帅都邪乎。
“几位先生可有什么看法?”
对这种神异事,头一次遇见的朱元璋觉得自己或许该请教一下读书人,看看书里有没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李善长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即便是素日不和的两人对这种事也一时不好开口。
主要这事儿他们也是头一回啊。
要不是两人还算了解朱元璋的为人,且如今的形势也没到那地步,两人都要以为这是朱元璋故意拿两个孩子来给自己包装正统了。
当然,这哪儿都说不通,毕竟他就算真要包装也不会捎带上常老十的姑娘嘛。
可是他们的话也实在是……
“这,郎中怎么说?”
“郎中说两个孩子没有受过任何外伤,也没有中毒或是生病的痕迹,怀疑是心悸。可你们看,标儿和九丫头这模样,要不是没了脉息和体温,跟睡着了有什么两样?怎么会是心悸嘛!”
朱元璋看了眼床上那对小儿女,尤其是九丫头,大半年没见,自己今儿进城都没认出来。身上簇新的棉袄还带着虎头帽,正好把她额头上那颗胭脂痣给遮住了。跟自家儿子睡在一块,就跟那画上的金童玉女一样。
再看常遇春,跟在他身边作战一向是最勇猛最悍不畏死的那一个,如今却绷得紧紧地坐在那儿,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自己对标儿又何尝不是如此担心呢?
他是自己的长子,是妹子给他生的嫡长子,将来要继承他的一切。他甚至都想好了要如何培养这个孩子!
“我听说有些神仙会托生在气运深厚的家里,他们专为应劫而生,出生的时候还会引动异象,还有的天生特异,标儿和九丫头是不是有什么来历啊?”
朱文正瞟了眼床上两个小人,怎么看都是两个普通的娃娃嘛,最多就是生得更白更好看点。但想到小时候在田间地头听的那些奇人异事,只觉得可能是自己一介凡夫俗子,看不出来也正常。
朱元璋眼睛一瞪:“尽说屁话,咱管他俩什么来历,都托生到咱家了,那就是咱的娃儿,哪还能长到三两岁就回去的?你们给咱想想办法!”
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可话又说回来,他朱重八本来也不是个讲理的人啊。何况谁不知道他把朱标当眼珠子似的,这还有个同样难缠的常十万,他们疯了才会开口。
就在朱元璋等的不耐烦了,要强迫他们每人出个主意的时候,却见从屋外突然飞进来只东西。
一屋子武将忙起身看去,只见那竟是一只五色鸟,飞进来后看也不看屋子里这群人,只是灵巧的绕开他们,飞到了床上。
那雀鸟不知是什么种类,身上五颜六色也不发出一点叫声。
到了床上站在两个孩子脸颊中间,不急不缓地梳了下自己的羽毛,这才优雅地伸长翅膀,弯着头在常秋栾的嘴上啄了一下。
“……唔,爹?娘?”
就见原本还气息全无的女孩突然恢复了呼吸坐了起来。满脸懵懂地看着面前呜呜泱泱的一堆人。
偏她睡在外边挡住了里头朱标的身影,朱元璋性急地走过去,正好看见他儿子睁开眼。
两个母亲反应亦非常迅速,蓝宝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已是泪流满面。
马秀英更是流着泪从丈夫手里把孩子抢了过来,朱标见母亲哭了,便也瘪了瘪嘴没忍住跟着一起哭。
他一哭常秋栾也不好不合群,只得也陪着哭起来,四人登时哭作一团。
朱元璋的目光却放在了床上突然出现的某些东西上。方才他把标儿抱起来时这些东西就压在标儿身下。
“这是什么?”
朱元璋拿了起来,一个瞧不出什么材质的瓶子和一个同样瞧不出什么材质的折子。
可惜此时唯二可能知道的是两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娃娃,朱元璋挠了挠头,还是没再声张,只是叫了信得过的郎中来给两个孩子看过,确定他们都无事了,这才叫众人都散了去。
但常遇春夫妇和常九儿自然是留了下来。
终于平复好心情的两家父母看着排排坐在一起的两个小娃娃,见他们还在那儿无忧无虑地玩着,四人四目相望,都有些不知该从哪儿问起。
最后还是朱元璋率先开口:“咳咳,标儿啊,这些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朱标看了眼那个瓶子,待要摇头,脑子里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开口便道:“给爹吃饱饭。”
“标儿你说什么?”
“我要让爹吃饱饭!娘、秋秋、弟弟……都吃饱饭!”
朱标边说边将瓶子打开往外头倒去,常秋栾也拍着手咯咯笑着也去抓那瓶子,两人一起随手一扬,只见那瓶里竟倾斜出一堆粮种。
朱元璋眼睛瞬间瞪得又大又圆,很不讲武德地从孩子们手里抢了过来也试着往外倒,却发现什么也没有,他把瓶子又塞进儿子手里,还很是细心地将九丫头的手也放了上去,两人果然又倒了好些。
直到差不多倒够能种一亩的粮种后,那瓶子才彻底空了,不论怎么倒都倒不出一点东西了。
“就这点啊?这也不够…咳咳,妹子咱不是在说标儿。”朱元璋见妻子给了眼刀,忙转移了话题,“来标儿,说说这又是个什么玩意?这上面写的,这是什么狗屁倒灶的?”
谁知标儿却拿起折子指着第一页数着写的那堆符号慢慢念道:“民、生、大、全。”
见他们没喊停,很好脾气的继续往后念:“目录:一卷,农耕篇……”
朱元璋默默地听儿子念着,眼睛也越来越亮,等听完了那个目录,朱元璋抱起儿子哈哈大笑:“好,若这书上所述为真,咱何愁拿不下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