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剪秋连忙宽慰:“娘娘这也是没法子,祖宗定下的规矩,何况您不是特意指了染冬去照顾?如今福晋那儿瓜熟蒂落,您也总算能松下这口气了。”
宜修叹了口气,继而又笑道:“好在弘晖回来的及时,要不他媳妇生孩子,他这个为夫为父的却不在,倒叫人遗憾了。”
“是呀,这一个月真是喜事不断。咱们弘晖阿哥这半年越发得皇上看重,如今都已是亲王了,福晋也平安生下嫡子,阿弥陀佛真是佛祖保佑。”
说到最后,剪秋这个一向不信佛的都在心里乞求佛祖能让皇后娘娘一直这么顺遂下去。
“外头这些荣耀自有外人去说,到了咱们宫里就不必说了,心中有数就好。”
宜修今儿难得起了兴致,给儿媳妇挑完东西,干脆自己也逛起她的库房,此刻她正在专放衣料布匹的房子里,一眼便瞧见了一其中一匹:“这是江宁织造进贡的吧?”
剪秋连忙点头:“应是九月重阳节前后送来的,奴婢记得这一批只明黄、正红还有黑地三种颜色各四匹一共十二匹。明黄和黑地的皇上都送去了寿康宫太后那儿,正红的都给了娘娘。”
“那把这四匹都拿来我瞧瞧。”
不一会儿她眼前的大长方桌上便搁了四匹大红地妆花锦,一匹八团云蝠、一匹松鹤延年、一匹福寿安康再还有一匹就是她方才看中的一匹鸾凤穿花。
“这两匹给敏容送去,我之前和她聊起亲子装,瞧那孩子似是感兴趣的,等孩子满月正好给母子俩做一身。”
宜修指着那匹鸾凤穿花和福寿安康叫人装好了,这才心满意足打算回去歇着了。
一旁的剪秋笑着扶住她的手说道:“奴婢只听说这民间有句俗话叫:有了媳妇忘了娘,倒您这可成了有了媳妇忘了儿。”
“怎么叫忘了,他不是白得一大胖儿子嘛。”宜修嘴上这样说,却还是叫人一起送了匹宝蓝色的过去。
高高兴兴地回了正殿,宜修才打算歇息会儿便听得寿康宫派人来寻,说是要商议后日新人入宫的事宜。
她只好穿戴齐整坐上步辇往寿康宫去。
说来这次的新人便如当年的瓜尔佳氏一样,算是因功入宫,自然她们的位份也不会很低,尤其这次进宫的三人出身都很有些讲头:瓜尔佳氏,和上一世出身旁枝的瓜尔佳文鸳不同,她的出身显耀不少,最关键是她其中一位嫡亲姐姐,正是废太子的嫡福晋。
吴氏,其父与此次随恂亲王出征的护军都统吴世巴乃亲兄弟。
再便是又一位年氏,只她是年遐龄庶弟的女儿。
这些都是陌生的新人,不过对宜修来说却反而添了几分乐趣。不仅是因为她地位稳固,更因为她们无需忌惮。
实在这次进宫的人选政治性实在太强,宜修看着名单,倒好像看见了几个将要被皇帝折腾的可怜家族。
她们若是幸运能在皇帝对家族下刀前生个孩子也就罢了,要不然,等家族一倒,只怕下场凄惨。
“娘娘……”
听见剪秋的呼唤,她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地方。等宜修下了步辇,竹息正好迎了出来,两人说笑着走进去便见太后靠在窗下笑容慈祥地招手唤她。
“臣妾参见皇额娘。”
“快起来,坐吧。哀”
两人对坐在火炕上,太后先不忙着说正题,而是笑得开怀:“哀家听说弘晖福晋生了?”
“是,给皇额娘道喜,生了个大胖小子,听说足有六斤八两!”
说到这个话题,两人脸上的笑容都真心实意了不少。
“好好好,今儿得了消息,哀家心里不知如何欢喜呢,到底还是叫人把你喊来再听一遍才安心。”
宜修忙笑道:“可见臣妾与皇额娘的心是一样的,今儿见了通报的下人满脸喜色我都不放心,非按着他问了三四遍才把这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太后感慨万千地看着她:“唉,哀家是真高兴,托了你的福让哀家也能享一会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这话可真是折煞臣妾了,都是皇额娘的福气深厚,再者也是弘晖的福晋争气。”
“你这话说得很是,这想要子孙昌盛,最要紧的还是得那些女孩子们争气。模样家世都是其次,最要紧是脾性好身体康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见太后终于进了正题,宜修接过剪秋递来的手炉这才笑看向太后:“皇额娘说得是。对了,今岁宫里要进新人,臣妾已经拟好了位份和住所,皇额娘可要瞧瞧?也帮着臣妾斟酌一二。”
“哀家年纪大了,这事儿交给你办,哀家再放心不过,哪还需要再斟酌。”
见太后推辞,一旁的竹息便适时地接道:“知道您对皇后娘娘放心,只皇后娘娘难得开口,也不费什么功夫,您老看一遍叫皇后娘娘求个安心罢了。”
“竹息姑姑说得是。”
宜修自然是附和着,她身边的剪秋便立刻将拟好的单子拿出来,宜修便接过又仔细摊开放在太后面前。
太后这才笑着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倒是一起来哄我这个老太太玩了。”
说着将单子拿远了细细看去,上头字迹一看便是刻意写得大了些,再见那三个新人的位份和住所,太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回是小人之心了。
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
从前觉得宜修这个侄女虽然各方面都比柔则更适合做老四福晋的太后,唯独担心的,就是她那个拧巴性子。
现今虽不知她是不是改了,但至少她城府和眼界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便很好,如此她对乌那拉那氏和乌雅氏也再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第383章 宜修61
“你的安排很好,虽说这次的秀女出身各不同,但都是功臣之女,再者皇帝一向提倡满汉一家,自然不好显得差距太大,平白惹人生怨。”
但把一个满洲大姓的姑娘和一个汉军旗女孩同样放在贵人位上,却又只给另一个汉军旗常在的位份就隐晦多了。
这分化的手段倒是高明。
“哀家记得年嫔现在是不是住在钟粹宫?怎地没把这个年贵人也分去?”
今年自打老十四打了个漂亮的胜仗班师回朝,胤禛一直没什么动静,好似对弟弟一切如常,只是却对年家又慢慢重用起来,不仅给年世兰升了位份,还对年羹尧有所倚重,他本也是个有实才的,只是性子狷狂,之前倒还一直收着,最近却隐隐有要翘辫子的征兆,与恂亲王很是不睦。
不过虽说年世兰成了嫔位,但皇帝还是一步都没有踏进过钟粹宫,太后这意思便是要把小年氏扔进去跟她姐姐凑伴添堵了。
“钟粹宫到底太偏了些,倒是齐妃之前开了口,说她一个住着长春宫怪孤单的,臣妾便定了年贵人住进去了。”
主要这一两年弘时也该娶妻了,宜修瞧着李氏那糊涂脑子又堵了,最近很有些不安分,这会儿开口,话里的意思是想将瓜尔佳氏要去她宫里,打量谁不知道她的主意呢,宜修干脆把年贵人和吴常在都丢了给她,凑一对更热闹。
再者她可还想看看这大小年氏的戏唱不唱得起来呢,自然还是先把两人分开的好。
“承乾宫位置有些偏了,不过瓜尔佳贵人一个人住着倒也宽敞,且与钟粹宫离得也近,以后年嫔出来请安倒也有个顺路的伴儿了。”
嗯,对比也更加惨烈。不论是对年世兰还是对三个新人来说。
“行,这安排的都很妥帖,哀家瞧着再没有什么需要改的了,就照着这么办吧。”
宜修见过了太后这关,脸上的笑意也真心实意不少,又陪着太后聊了会儿家常,她便带着剪秋回了永寿宫,接着派人去养心殿请了皇帝,等胤禛那儿也点了头,她这才能吩咐下去。
这些新人十一月底就要进宫了,接着就是皇帝的万寿节,因着今年这些喜事,皇上已经定了要大办,她这个皇后即便叫了裕妃、齐妃和懋嫔来帮忙,她也再不能躲懒。
此刻宜修只庆幸欣嫔这第二胎预产期在二月,她为人也妥当,自打满了七个月就一直老实待着自己宫里,真是给她少了许多事。
………
转眼已是新人入宫的三天后,宜修忙里偷闲空出了这一天上午来迎接这些新鲜花朵的初次亮相。
“今儿可算能见到新人了,天天看我这张老脸,真是看也看腻歪了。”
裕妃坐在右手边第一把交椅上,脸上是她一贯的爽朗笑容。她斜对面的懋嫔闻言却笑道:“去去去,在我面前说老脸,讽刺谁呢?我可觉得自己还年轻呢。”
这些年许是女儿一直健健康康陪着她,宋氏反倒性格开朗不少,对着相熟的裕妃也能开两句玩笑了。
“哎呦姐姐,什么觉得呀,您可不就越活越年轻了?等一会儿新人进来,只怕还分不清咱俩谁年纪大呢。”
齐妃见她们说得火热,便也跟着插进话去:“不就是宫里进新人,倒把你高兴成这样。”
宜修叹了口气,继而又笑道:“好在弘晖回来的及时,要不他媳妇生孩子,他这个为夫为父的却不在,倒叫人遗憾了。”
“是呀,这一个月真是喜事不断。咱们弘晖阿哥这半年越发得皇上看重,如今都已是亲王了,福晋也平安生下嫡子,阿弥陀佛真是佛祖保佑。”
说到最后,剪秋这个一向不信佛的都在心里乞求佛祖能让皇后娘娘一直这么顺遂下去。
“外头这些荣耀自有外人去说,到了咱们宫里就不必说了,心中有数就好。”
宜修今儿难得起了兴致,给儿媳妇挑完东西,干脆自己也逛起她的库房,此刻她正在专放衣料布匹的房子里,一眼便瞧见了一其中一匹:“这是江宁织造进贡的吧?”
剪秋连忙点头:“应是九月重阳节前后送来的,奴婢记得这一批只明黄、正红还有黑地三种颜色各四匹一共十二匹。明黄和黑地的皇上都送去了寿康宫太后那儿,正红的都给了娘娘。”
“那把这四匹都拿来我瞧瞧。”
不一会儿她眼前的大长方桌上便搁了四匹大红地妆花锦,一匹八团云蝠、一匹松鹤延年、一匹福寿安康再还有一匹就是她方才看中的一匹鸾凤穿花。
“这两匹给敏容送去,我之前和她聊起亲子装,瞧那孩子似是感兴趣的,等孩子满月正好给母子俩做一身。”
宜修指着那匹鸾凤穿花和福寿安康叫人装好了,这才心满意足打算回去歇着了。
一旁的剪秋笑着扶住她的手说道:“奴婢只听说这民间有句俗话叫:有了媳妇忘了娘,倒您这可成了有了媳妇忘了儿。”
“怎么叫忘了,他不是白得一大胖儿子嘛。”宜修嘴上这样说,却还是叫人一起送了匹宝蓝色的过去。
高高兴兴地回了正殿,宜修才打算歇息会儿便听得寿康宫派人来寻,说是要商议后日新人入宫的事宜。
她只好穿戴齐整坐上步辇往寿康宫去。
说来这次的新人便如当年的瓜尔佳氏一样,算是因功入宫,自然她们的位份也不会很低,尤其这次进宫的三人出身都很有些讲头:瓜尔佳氏,和上一世出身旁枝的瓜尔佳文鸳不同,她的出身显耀不少,最关键是她其中一位嫡亲姐姐,正是废太子的嫡福晋。
吴氏,其父与此次随恂亲王出征的护军都统吴世巴乃亲兄弟。
再便是又一位年氏,只她是年遐龄庶弟的女儿。
这些都是陌生的新人,不过对宜修来说却反而添了几分乐趣。不仅是因为她地位稳固,更因为她们无需忌惮。
实在这次进宫的人选政治性实在太强,宜修看着名单,倒好像看见了几个将要被皇帝折腾的可怜家族。
她们若是幸运能在皇帝对家族下刀前生个孩子也就罢了,要不然,等家族一倒,只怕下场凄惨。
“娘娘……”
听见剪秋的呼唤,她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地方。等宜修下了步辇,竹息正好迎了出来,两人说笑着走进去便见太后靠在窗下笑容慈祥地招手唤她。
“臣妾参见皇额娘。”
“快起来,坐吧。哀”
两人对坐在火炕上,太后先不忙着说正题,而是笑得开怀:“哀家听说弘晖福晋生了?”
“是,给皇额娘道喜,生了个大胖小子,听说足有六斤八两!”
说到这个话题,两人脸上的笑容都真心实意了不少。
“好好好,今儿得了消息,哀家心里不知如何欢喜呢,到底还是叫人把你喊来再听一遍才安心。”
宜修忙笑道:“可见臣妾与皇额娘的心是一样的,今儿见了通报的下人满脸喜色我都不放心,非按着他问了三四遍才把这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太后感慨万千地看着她:“唉,哀家是真高兴,托了你的福让哀家也能享一会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这话可真是折煞臣妾了,都是皇额娘的福气深厚,再者也是弘晖的福晋争气。”
“你这话说得很是,这想要子孙昌盛,最要紧的还是得那些女孩子们争气。模样家世都是其次,最要紧是脾性好身体康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见太后终于进了正题,宜修接过剪秋递来的手炉这才笑看向太后:“皇额娘说得是。对了,今岁宫里要进新人,臣妾已经拟好了位份和住所,皇额娘可要瞧瞧?也帮着臣妾斟酌一二。”
“哀家年纪大了,这事儿交给你办,哀家再放心不过,哪还需要再斟酌。”
见太后推辞,一旁的竹息便适时地接道:“知道您对皇后娘娘放心,只皇后娘娘难得开口,也不费什么功夫,您老看一遍叫皇后娘娘求个安心罢了。”
“竹息姑姑说得是。”
宜修自然是附和着,她身边的剪秋便立刻将拟好的单子拿出来,宜修便接过又仔细摊开放在太后面前。
太后这才笑着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倒是一起来哄我这个老太太玩了。”
说着将单子拿远了细细看去,上头字迹一看便是刻意写得大了些,再见那三个新人的位份和住所,太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回是小人之心了。
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
从前觉得宜修这个侄女虽然各方面都比柔则更适合做老四福晋的太后,唯独担心的,就是她那个拧巴性子。
现今虽不知她是不是改了,但至少她城府和眼界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便很好,如此她对乌那拉那氏和乌雅氏也再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第383章 宜修61
“你的安排很好,虽说这次的秀女出身各不同,但都是功臣之女,再者皇帝一向提倡满汉一家,自然不好显得差距太大,平白惹人生怨。”
但把一个满洲大姓的姑娘和一个汉军旗女孩同样放在贵人位上,却又只给另一个汉军旗常在的位份就隐晦多了。
这分化的手段倒是高明。
“哀家记得年嫔现在是不是住在钟粹宫?怎地没把这个年贵人也分去?”
今年自打老十四打了个漂亮的胜仗班师回朝,胤禛一直没什么动静,好似对弟弟一切如常,只是却对年家又慢慢重用起来,不仅给年世兰升了位份,还对年羹尧有所倚重,他本也是个有实才的,只是性子狷狂,之前倒还一直收着,最近却隐隐有要翘辫子的征兆,与恂亲王很是不睦。
不过虽说年世兰成了嫔位,但皇帝还是一步都没有踏进过钟粹宫,太后这意思便是要把小年氏扔进去跟她姐姐凑伴添堵了。
“钟粹宫到底太偏了些,倒是齐妃之前开了口,说她一个住着长春宫怪孤单的,臣妾便定了年贵人住进去了。”
主要这一两年弘时也该娶妻了,宜修瞧着李氏那糊涂脑子又堵了,最近很有些不安分,这会儿开口,话里的意思是想将瓜尔佳氏要去她宫里,打量谁不知道她的主意呢,宜修干脆把年贵人和吴常在都丢了给她,凑一对更热闹。
再者她可还想看看这大小年氏的戏唱不唱得起来呢,自然还是先把两人分开的好。
“承乾宫位置有些偏了,不过瓜尔佳贵人一个人住着倒也宽敞,且与钟粹宫离得也近,以后年嫔出来请安倒也有个顺路的伴儿了。”
嗯,对比也更加惨烈。不论是对年世兰还是对三个新人来说。
“行,这安排的都很妥帖,哀家瞧着再没有什么需要改的了,就照着这么办吧。”
宜修见过了太后这关,脸上的笑意也真心实意不少,又陪着太后聊了会儿家常,她便带着剪秋回了永寿宫,接着派人去养心殿请了皇帝,等胤禛那儿也点了头,她这才能吩咐下去。
这些新人十一月底就要进宫了,接着就是皇帝的万寿节,因着今年这些喜事,皇上已经定了要大办,她这个皇后即便叫了裕妃、齐妃和懋嫔来帮忙,她也再不能躲懒。
此刻宜修只庆幸欣嫔这第二胎预产期在二月,她为人也妥当,自打满了七个月就一直老实待着自己宫里,真是给她少了许多事。
………
转眼已是新人入宫的三天后,宜修忙里偷闲空出了这一天上午来迎接这些新鲜花朵的初次亮相。
“今儿可算能见到新人了,天天看我这张老脸,真是看也看腻歪了。”
裕妃坐在右手边第一把交椅上,脸上是她一贯的爽朗笑容。她斜对面的懋嫔闻言却笑道:“去去去,在我面前说老脸,讽刺谁呢?我可觉得自己还年轻呢。”
这些年许是女儿一直健健康康陪着她,宋氏反倒性格开朗不少,对着相熟的裕妃也能开两句玩笑了。
“哎呦姐姐,什么觉得呀,您可不就越活越年轻了?等一会儿新人进来,只怕还分不清咱俩谁年纪大呢。”
齐妃见她们说得火热,便也跟着插进话去:“不就是宫里进新人,倒把你高兴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