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今年福晋病倒了,年世兰倒想跟着,但她也只能想想。便是胤禛不喜欢宜修,这日子他肯定也是选宜修,更别说宜修如今在他那儿还颇有分量。
既然如此,年世兰便想在家宴上动动脑筋。她的意思是,既然王爷没这个兴致,那今年不如就设一席在她的来仪堂,只邀大家去她那儿同乐便是,也是取团团圆圆的好意头,再今年府里有了她和两个新人,大家也借着这个机会加深了解,促进感情。
“妹妹好热闹我也理解,只是今年事情多,我看除夕这天还是清净些的好,让她们关起门自乐,她们自在咱们也清闲些,不好么?”
宜修随手翻了翻账目,柔则聪慧,这些年管家虽然手段略有欠缺,但总得还算差强人意。今年交到她们手里,宜修又慢慢捋了一遍府里的人事,管理起来更是举重若轻,年世兰提出的那些也都是不痛不痒的小事,大事几乎都被宜修撅回来了,这次也不例外。
当然,年世兰的个性也不会轻易就认输。听宜修是一点都不打算同意,便端起桌上的雨前龙井喝了一口:“姐姐也忒谨慎了,不知道的还当姐姐您禁不住事呢。”
“大节下的哪家不乐一乐,咱们又没破例,也没饶着福晋,就在我自己院里怕什么?你若是怕费钱,这银子我自个掏腰包就是了。”
“那就更不行,这不是钱的事儿,今日若开这个口子,以后她也拿钱我也拿钱,府里的规矩岂不成了摆手,时日久了只怕还会纵得下面人钻了钱眼儿,只肯认钱办事,你让府里其他格格怎么办?”
宜修笑看她,话说的直接。年世兰更直接,当即呛道:“凡是世家大族的下人,哪个不是富贵眼?更不用说咱们王府。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便是从前福晋当家对下面那群拉帮结派的、刮油水的、挣脸的,难不成个个都查过去?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拘着他们不过分也就罢了。”
“难不成旁人这样就无事,偏我就不行?”
说着,作势就要发作起来。
第357章 宜修34
“妹妹要置席设宴,花自己的银子,便是千斤百两的撒出去,姐姐我也管不着。但除夕不行,这是正日子,由不得咱们混闹。妹妹你也别在我这儿搅缠,若真定了主意,你自去和王爷说。”
宜修将手里的茶盏重重磕在了红木桌面上,年世兰那一套娇蛮手段,搁这儿装傻充愣来逼她可就错了主意。
宜修已不复从前,虽然当妾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她也再不会为此事耿耿于怀,甚至不愿提及。
“这话我原是不想说的,可惜妹妹年纪轻,做事实在不够稳重,又总起些可笑的主意,为着免得你日后犯了忌,姐姐便只能提上一提:”
“咱们管家,原是替福晋这位女主子暂且打理着,过后等福晋好了,仍要交回。除夕这样的日子,妹妹你要寻些乐子原不过分,只别拉着后宅子其他姐妹和你胡闹。到时若惊动了福晋,仔细爷真恼了你。”
说完带着剪秋和绘春两个直出了花厅,一径回了持心斋。
花厅在花园南面,每日往来回话的媳妇婆子一大堆,再有伺候洒扫的,自然不算十分隐蔽。旁人若有心总能探查个两分,也正因如此年世兰才总要在这儿寻事。
若成了,不必她再做什么,别人自然知道该偏向谁,便是没成,只看她这样便知道不是个好惹的,也能让下面人有个惧怕。
不过话是这样说,气还是要生的。
年世兰见对方劈头盖脸一顿说教完,头都不回地走了,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之前偶尔被宜修撅回来,也都是不轻不重地,不管怎么说,话都是她一贯熟悉的后宅妇人特有的委婉,顶多那拉氏更滴水不漏点也就是了。
这么疾言厉色还是第一次,若抛开自己对她的敌意,方才那拉氏发作的这一回,还真有几分她在家时见母亲训斥姨娘的风范。
呸呸呸,我怎么能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
年世兰狠狠地站起来,好歹知道不能现在就发脾气,直忍到回了来仪堂将屋子里砸了个稀烂。
宜修对年氏这奢侈的发泄方式不置可否,反正后头人家自然会掏钱再弄一批,这点小爱好她自然不会干涉。
当然了,原本在福晋这的一份账目,宜修并没有将它拿过来,只每个月从怜星那儿取了,查漏补缺完仍放去福晋那儿,所以她过后会不会看,宜修是一概不知的。
听着年氏被禁足三日的消息,宜修盘腿坐在炕床上,默默地喝了口热茶,深藏功与名。
“王爷有段日子没来咱们这儿了,三日后您就要跟着王爷一道入宫,您看是不是给前面递个信儿,好歹咱们得个准信也能准备齐全些。”
剪秋垂手站在一旁,见宜修怔怔出神,想了想还是试探着说了。
宜修捧着杯子,看着上面“柿柿如意”的图案嘴角噙一抹淡淡笑意:“你说得是,这些天王爷日日都要去陪福晋,剩下的日子也都是去年氏那儿,也不知怎么就惹恼了王爷,是她自己不警醒啊,还是遭人害了。”
剪秋会意,也笑道:“甭管为了什么,反正爷没来过咱们院儿,便是真被害了,想必年侧福晋心里也清楚究竟是谁。”
“也未必,她那个军师尽心也是有限的。不过好在福晋那儿有良善人愿意给年妹妹指点个迷津。”
宜修笑着取下了自己身上的荷包,这正是那日在福晋房里,怜星帮着分线,她亲手做得“吉庆有余”。
“这些年她做事也算用心,您这回可是帮着她搭了个好线,听说她家如今连铺子都买下了。”
“这不就起来了。她原是外头买的,我记得还有个哥哥,听说是个读书种子,若这丫头再聪明点,保不齐还有翻身的日子呢。”
她一贯欣赏有本事有野心的丫头,当然了,若她们不够运道不够聪明倒在了这女人窝里,宜修也不会理会。
不过是撞上了,给个机会罢了。
“今儿想吃点酸的,咱们之前弄的番柿酱还有吗?”
“有的,这酱酸甜可口,咱们小厨房试着弄出来后,做了许多呢。”
“那就用这炖个番柿黄鱼汤,再弄个糖醋里脊,把我酿的菊花酒取一小坛出来。其他的让小厨房看着准备,主食多备几样。”
又让江福海去前面递了话,问问苏培盛今日王爷忙不忙,不一会儿江福海便带着信儿回来了。
自然王爷今日虽不清闲,但来吃顿饭的功夫总是有的。
得了准话,宜修手指在装着鸟食的碗里轻轻一划,就这么斜倚在窗边素手一扬,外头很快响起了鸟雀扑棱翅膀的声音。
那些成群的鸟儿来得快去得更快,只因宜修平日不过闲来无事喂一喂,那些鸟儿见碰瓷不成,只好学机灵点赶着打秋风。
它们还不敢将窝搭在这儿,若有雀鸟不守这女人的规矩,她就不肯再喂。
宜修是一概不管,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了,养些小监控器,又不费事又好用,至于负责?负什么责,坏人和好鸟的关系有什么需要负责的吗?我们难道不是各取所需?
听着外头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渐渐远去,她将手里空了的食盒随手递给剪秋,慢悠悠晃荡出去。
四方的天幕又窄又小,她却每日都会这么站着看一会儿,瞧瞧天上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变化。
【统啊,等任务做完,咱们接点别的类型吧。】
总是在清朝背景里显得格外沉默的系统悄悄冒了个泡:【好哦。】
“侧福晋,王爷往这边过来了。”
熟悉的话,熟悉的人。
宜修复有扬起温婉的微笑:“咱们快去院子里迎一迎。”
第358章 宜修36
“妾给王爷请安。”
胤禛照例伸手扶起她,只是今日明显兴致不高,拉着她一路走进去始终沉默不语,随着宜修的动作换了身轻便衣服,两人又去了饭厅。
主子不说话,下人们就更小心了。因胤禛素日内敛,他们这些下人里即便是贴身伺候胤禛的,也唯有苏培盛能摸着两分脉。
从前王爷来持心斋心情总是不错,便是原先不大好,只要侧福晋开口天南地北的聊上几句,总能让气氛轻松起来。
可今日宜修瞧着胤禛的神色却并未开口,由着这种寂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用饭。
“柔则那儿的账册……还是交给你保管吧。”
坐在餐桌前久久不语的胤禛拿起筷子,第一句竟是这个。
宜修只扫了眼他此时的神色,镇定自若地回他:“这怎么好,我和年妹妹只是代福晋暂管,账册自然还是该归在姐姐手里。”
“她身子不好,太医也说是一点心都不许操,那账册放在她那儿,不但你们每日都要派人取放,来回耽误功夫不说,还搅得她不能安下心休养。”
胤禛却是主意已定,不由宜修拒绝:“年氏……年轻,性子也不稳重。若平时也罢了,这几年千万不能出了岔子。”
既然如此,年世兰便想在家宴上动动脑筋。她的意思是,既然王爷没这个兴致,那今年不如就设一席在她的来仪堂,只邀大家去她那儿同乐便是,也是取团团圆圆的好意头,再今年府里有了她和两个新人,大家也借着这个机会加深了解,促进感情。
“妹妹好热闹我也理解,只是今年事情多,我看除夕这天还是清净些的好,让她们关起门自乐,她们自在咱们也清闲些,不好么?”
宜修随手翻了翻账目,柔则聪慧,这些年管家虽然手段略有欠缺,但总得还算差强人意。今年交到她们手里,宜修又慢慢捋了一遍府里的人事,管理起来更是举重若轻,年世兰提出的那些也都是不痛不痒的小事,大事几乎都被宜修撅回来了,这次也不例外。
当然,年世兰的个性也不会轻易就认输。听宜修是一点都不打算同意,便端起桌上的雨前龙井喝了一口:“姐姐也忒谨慎了,不知道的还当姐姐您禁不住事呢。”
“大节下的哪家不乐一乐,咱们又没破例,也没饶着福晋,就在我自己院里怕什么?你若是怕费钱,这银子我自个掏腰包就是了。”
“那就更不行,这不是钱的事儿,今日若开这个口子,以后她也拿钱我也拿钱,府里的规矩岂不成了摆手,时日久了只怕还会纵得下面人钻了钱眼儿,只肯认钱办事,你让府里其他格格怎么办?”
宜修笑看她,话说的直接。年世兰更直接,当即呛道:“凡是世家大族的下人,哪个不是富贵眼?更不用说咱们王府。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便是从前福晋当家对下面那群拉帮结派的、刮油水的、挣脸的,难不成个个都查过去?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拘着他们不过分也就罢了。”
“难不成旁人这样就无事,偏我就不行?”
说着,作势就要发作起来。
第357章 宜修34
“妹妹要置席设宴,花自己的银子,便是千斤百两的撒出去,姐姐我也管不着。但除夕不行,这是正日子,由不得咱们混闹。妹妹你也别在我这儿搅缠,若真定了主意,你自去和王爷说。”
宜修将手里的茶盏重重磕在了红木桌面上,年世兰那一套娇蛮手段,搁这儿装傻充愣来逼她可就错了主意。
宜修已不复从前,虽然当妾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她也再不会为此事耿耿于怀,甚至不愿提及。
“这话我原是不想说的,可惜妹妹年纪轻,做事实在不够稳重,又总起些可笑的主意,为着免得你日后犯了忌,姐姐便只能提上一提:”
“咱们管家,原是替福晋这位女主子暂且打理着,过后等福晋好了,仍要交回。除夕这样的日子,妹妹你要寻些乐子原不过分,只别拉着后宅子其他姐妹和你胡闹。到时若惊动了福晋,仔细爷真恼了你。”
说完带着剪秋和绘春两个直出了花厅,一径回了持心斋。
花厅在花园南面,每日往来回话的媳妇婆子一大堆,再有伺候洒扫的,自然不算十分隐蔽。旁人若有心总能探查个两分,也正因如此年世兰才总要在这儿寻事。
若成了,不必她再做什么,别人自然知道该偏向谁,便是没成,只看她这样便知道不是个好惹的,也能让下面人有个惧怕。
不过话是这样说,气还是要生的。
年世兰见对方劈头盖脸一顿说教完,头都不回地走了,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之前偶尔被宜修撅回来,也都是不轻不重地,不管怎么说,话都是她一贯熟悉的后宅妇人特有的委婉,顶多那拉氏更滴水不漏点也就是了。
这么疾言厉色还是第一次,若抛开自己对她的敌意,方才那拉氏发作的这一回,还真有几分她在家时见母亲训斥姨娘的风范。
呸呸呸,我怎么能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
年世兰狠狠地站起来,好歹知道不能现在就发脾气,直忍到回了来仪堂将屋子里砸了个稀烂。
宜修对年氏这奢侈的发泄方式不置可否,反正后头人家自然会掏钱再弄一批,这点小爱好她自然不会干涉。
当然了,原本在福晋这的一份账目,宜修并没有将它拿过来,只每个月从怜星那儿取了,查漏补缺完仍放去福晋那儿,所以她过后会不会看,宜修是一概不知的。
听着年氏被禁足三日的消息,宜修盘腿坐在炕床上,默默地喝了口热茶,深藏功与名。
“王爷有段日子没来咱们这儿了,三日后您就要跟着王爷一道入宫,您看是不是给前面递个信儿,好歹咱们得个准信也能准备齐全些。”
剪秋垂手站在一旁,见宜修怔怔出神,想了想还是试探着说了。
宜修捧着杯子,看着上面“柿柿如意”的图案嘴角噙一抹淡淡笑意:“你说得是,这些天王爷日日都要去陪福晋,剩下的日子也都是去年氏那儿,也不知怎么就惹恼了王爷,是她自己不警醒啊,还是遭人害了。”
剪秋会意,也笑道:“甭管为了什么,反正爷没来过咱们院儿,便是真被害了,想必年侧福晋心里也清楚究竟是谁。”
“也未必,她那个军师尽心也是有限的。不过好在福晋那儿有良善人愿意给年妹妹指点个迷津。”
宜修笑着取下了自己身上的荷包,这正是那日在福晋房里,怜星帮着分线,她亲手做得“吉庆有余”。
“这些年她做事也算用心,您这回可是帮着她搭了个好线,听说她家如今连铺子都买下了。”
“这不就起来了。她原是外头买的,我记得还有个哥哥,听说是个读书种子,若这丫头再聪明点,保不齐还有翻身的日子呢。”
她一贯欣赏有本事有野心的丫头,当然了,若她们不够运道不够聪明倒在了这女人窝里,宜修也不会理会。
不过是撞上了,给个机会罢了。
“今儿想吃点酸的,咱们之前弄的番柿酱还有吗?”
“有的,这酱酸甜可口,咱们小厨房试着弄出来后,做了许多呢。”
“那就用这炖个番柿黄鱼汤,再弄个糖醋里脊,把我酿的菊花酒取一小坛出来。其他的让小厨房看着准备,主食多备几样。”
又让江福海去前面递了话,问问苏培盛今日王爷忙不忙,不一会儿江福海便带着信儿回来了。
自然王爷今日虽不清闲,但来吃顿饭的功夫总是有的。
得了准话,宜修手指在装着鸟食的碗里轻轻一划,就这么斜倚在窗边素手一扬,外头很快响起了鸟雀扑棱翅膀的声音。
那些成群的鸟儿来得快去得更快,只因宜修平日不过闲来无事喂一喂,那些鸟儿见碰瓷不成,只好学机灵点赶着打秋风。
它们还不敢将窝搭在这儿,若有雀鸟不守这女人的规矩,她就不肯再喂。
宜修是一概不管,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了,养些小监控器,又不费事又好用,至于负责?负什么责,坏人和好鸟的关系有什么需要负责的吗?我们难道不是各取所需?
听着外头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渐渐远去,她将手里空了的食盒随手递给剪秋,慢悠悠晃荡出去。
四方的天幕又窄又小,她却每日都会这么站着看一会儿,瞧瞧天上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变化。
【统啊,等任务做完,咱们接点别的类型吧。】
总是在清朝背景里显得格外沉默的系统悄悄冒了个泡:【好哦。】
“侧福晋,王爷往这边过来了。”
熟悉的话,熟悉的人。
宜修复有扬起温婉的微笑:“咱们快去院子里迎一迎。”
第358章 宜修36
“妾给王爷请安。”
胤禛照例伸手扶起她,只是今日明显兴致不高,拉着她一路走进去始终沉默不语,随着宜修的动作换了身轻便衣服,两人又去了饭厅。
主子不说话,下人们就更小心了。因胤禛素日内敛,他们这些下人里即便是贴身伺候胤禛的,也唯有苏培盛能摸着两分脉。
从前王爷来持心斋心情总是不错,便是原先不大好,只要侧福晋开口天南地北的聊上几句,总能让气氛轻松起来。
可今日宜修瞧着胤禛的神色却并未开口,由着这种寂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用饭。
“柔则那儿的账册……还是交给你保管吧。”
坐在餐桌前久久不语的胤禛拿起筷子,第一句竟是这个。
宜修只扫了眼他此时的神色,镇定自若地回他:“这怎么好,我和年妹妹只是代福晋暂管,账册自然还是该归在姐姐手里。”
“她身子不好,太医也说是一点心都不许操,那账册放在她那儿,不但你们每日都要派人取放,来回耽误功夫不说,还搅得她不能安下心休养。”
胤禛却是主意已定,不由宜修拒绝:“年氏……年轻,性子也不稳重。若平时也罢了,这几年千万不能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