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明眼人都瞧出来王氏如今也不行了,就靠大中大夫撑着,偏王家也是一堆扶不起来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赵合德笑着推倒了牌:“这便是当局者迷了。”
“哎呀,只差一手!”
张宓叫了一声,又抓了把钱递过去,咬牙切齿,一副赌红了眼的样子:“我还不信了,今儿难道连一把也赢不了?再来!”
“好啊,今儿就陪咱们的散财童子好好打几圈。”
赵合德三人相视而笑,纤纤细指搓得这些象牙配哗哗作响,直到深夜。
……
翌日直到日上三竿,合德才缓缓从床上起身。
看了眼床里边熟睡的飞燕,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于客子伺候着她收拾停当了才低声道:“已经查到了,张家果然还是不肯安分,死了张博几个都没长记性,竟然还惦记着皇位。”
“想也知道,张家这是根上就有的。当日张柴的叔叔张博便忽悠着先淮阳王造反,先帝看在先淮阳王的份上饶了这些子孙一命,只是把他们流放服役已经是大恩了。”
赵合德将女儿给她挑的牡丹花样的华胜递给于客子,看着镜中还是那样美丽的自己,笑得讽刺:“可你瞧,他们先是受了先皇大恩,后又靠着先淮阳王的不忍从边塞去了淮阳,若老老实实,何愁没有安生日子,可你看他们像是要安生吗?”
“张柴当日落魄时,他妻子可是不离不弃,结果呢?后头娶的这个更是言听计从,张家更是蹬鼻子上脸,直接拿卓家当自己的钱袋子了。”
于客子梳好最后一绺发,闻言也笑了:“不过是贪心不足,王家不也是如此?”
“哼,我赵家如日中天,他们想联合起来却又都蛇鼠两端,一个张家一边送两个女儿入宫,盼着她们肚子争气,一边又挑拨新的淮阳王,盼着自己也能像王、张两家一样一步登天。”
“王家呢,想挑拨别人来害我,最好向当年的霍家一样,到时候他们就能借着皇太后名正言顺地和炤儿打好关系,正好王家这代有个不错的女孩子,打得主意也太好了。”
赵合德理了理衣裙,确定一切都收拾好了,才缓缓走了出去:“王莽这孩子这几年倒被调教出来了,聪明也有本事,真是可惜偏在王家那艘沉船上,只怕此事以后要沉寂几年了。”
“有殿下这话,他就总有起来的时候。”
“就你聪明,行了,时间差不多了。把张昭仪带上,那些人都押去宣政殿,交给陛下处置吧。”
“殿下您不去吗?”
合德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外头一片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陛下会处理妥当的,我还没用朝食呢,一会儿叫上姐姐,去给皇太后请安吧。”
“奴婢明白了。”
这一磨蹭就到了正午,好在如今不过初春,这个点出行也不怎么炎热。
赵合德坐在车里,看飞燕还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伸手拍在了她的肩上,把飞燕吓了一跳:“哎呀!做什么吓人,不知道我不禁吓呀!”
“活该,都多大人了,还和当利似的喜欢熬夜,玩起牌来没个节制。我和班婕妤昨儿各自睡了,你跟张昭仪玩儿到了什么时候?说实话。”
“……夜半吧,也就。”
合德瞪了她一眼,看车驾已经到了才没说什么,只给了一个你给我等着的眼神。
等两人进去,飞燕瞧见王政君那青黑的眼圈一个没忍住:“皇太后昨晚也在打叶子牌吗?”
“什么?”
“我姐姐昨儿和张昭仪玩儿久了,这会儿脑子还没清醒呢。她是问,皇太后最近没休息好吗?瞧着脸色不大好呢。”
第377章 赵合德38
王政君听这话也没生气,只是面容更加苦涩。自从王音去后,王商、王根这两个继任者便越来越放肆,她有心劝他们收敛,却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敷衍。
后头赵家起来了,原本一直在王氏手里握着的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也丢了,他们倒肯觍着脸来寻她了,可也不是认识到了错误想要弥补改正,而是求着她去向皇帝要回他们王家的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
就算是王政君这种八风不动跟个万年王八一样的老人都控制不住露出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她这一生,对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不理解傅瑶的执念和仇恨、不理解皇帝的叛逆和愤怒、不理解皇后的讥讽和不屑……
好吧,她就没几个能理解的。
但是今天,她却第一次开始不理解家人的愚蠢和贪婪。
什么叫“王家的大司马大将军?”
什么叫“赵家擅权,太后该指点陛下,早日拨乱反正?”
她虽不大懂政治,但这些年赵家的作为可都有人或直接或间接的告诉她呢。
不论皇后是不是一个手段过于偏激的女人,至少她的家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这一点就连现在被她看好的王莽都是这样说得。
想到那个孩子对赵家,尤其是赵钦的推崇,王政君再看看这个兄弟。
王商死后,他迫不及待想要接受对方的位置,却没想到皇上转头任命赵钦为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归了赵克,两人都是论功行赏,朝中无人置喙。
他一直心有不甘,这些王政君都知道,但她什么也没说也没做,只想着日子久了,他总能想通。
可偏偏,或许到底不是一母同胞,虽说是同父,但到底不同,王商的心大了,大到王政君都护不住他了。
可父亲和哥哥临死前的嘱托……
虽然王商有罪,可王家数不尽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总不能让他们都没了下场。
“孤是有年纪的人了,近来常常觉短,精神便不大好了。”
王政君说着,看向赵飞燕:“恭王妃,哀家今日有些事要与皇后商议,还请你先行回去。”
赵飞燕偏过头,见见妹妹冲她颔首,多余的话便不说了,行了礼又是两句客套话,转头走得很利索。
毕竟底气足嘛,他们赵家如今本就是外戚,还是实实在在得皇帝重用,个个都有才干的外戚。
她妹妹又给皇上生了二子一女,独得恩宠十数年。
皇太后,呵~
想想她背后那一堆比蚂蚁还多的王家人,这么大一个家族就出了一个王莽,其他的要不都指望太后做靠山,他们好狐假虎威;要不就是像王商那样的……还不如前面呢。
“皇太后特意叫臣妾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赵飞燕估计的不错,王政君态度的确和蔼:“听说大将军开了春又有好消息。”
“这些妾也不大懂,不过最近陛下心情的确不错。”
“今天听说皇后将张美人和她殿里的下人都扣住了,不知为的是什么事?”
王政君话风突然一转,赵合德立刻跟上:“皇太后消息灵通,隔着两座宫都知道的这么快。”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是张美人的妹妹发现的,说是她姐姐宫里近来有人私相授受。这种事到底不光彩,臣妾便没声张,只将她殿里守住,倒的确搜出些东西。”
说到搜出了东西,王政君心里一紧,可低头见皇后正瞧着她,那眼睛里是不加遮掩,明晃晃的嘲讽,便也叹了口气:
“你如今该是很高兴了。”
“皇太后这话不通,张美人一个无宠无子的美人,她做这种事臣妾只会脸上无光,怎会高兴呢。”
虽如此说,但赵合德脸上分明是直白的愉悦。
“张美人自然不算什么,只是她这次牵涉出的,恐怕不只她自己吧。”
“谁知道呢~”
见王政君明显不信,她摊开手很是实诚:“臣妾搜了东西便直接连人带物都交给陛下了,至于陛下查到什么……”
合德冲着王政君笑得很是乖巧:“臣妾只是皇后,怎好插手前朝。”
这话还是去年王政君一时忘情,又犯了好说教的毛病,在生辰宴上对合德说得,没想到她竟记到现在。
王政君自知她说不过赵合德,但她也有一向好处,并不和人争口舌之快,也习惯永远保持庄重的仪态和雍容的气度。
反正只要她对别人的辱骂没有表情,别人就有可能比自己更生气,比如之前死了的傅瑶。
所以此刻她只是一点头,仍是八风不动:“皇后这话说得不错,只是此事也涉及了张美人,恐怕不仅是前朝,后宫同样不能脱了干系。”
“这便不劳母后费心,臣妾自会处理,若臣妾做得不好,陛下自有处置。”
这话就差指着皇太后让她少多管闲事了,毕竟天下人谁不知道皇帝疼爱皇后入骨,还处置,处置那些胆敢生事惹皇后不快的人才对吧。
这样一来一回,王政君始终找不到切口过问此事,只好看着皇后袅袅婷婷的走了,深深叹了口气。一旁公孙夫人见状连忙安慰道:
“殿下不必忧心,正如皇后所说,此事关系甚大,肯定是陛下亲自处理,到时候怎么都会看在您的面子上,好歹能饶了一部分不曾涉事的人。”
赵合德笑着推倒了牌:“这便是当局者迷了。”
“哎呀,只差一手!”
张宓叫了一声,又抓了把钱递过去,咬牙切齿,一副赌红了眼的样子:“我还不信了,今儿难道连一把也赢不了?再来!”
“好啊,今儿就陪咱们的散财童子好好打几圈。”
赵合德三人相视而笑,纤纤细指搓得这些象牙配哗哗作响,直到深夜。
……
翌日直到日上三竿,合德才缓缓从床上起身。
看了眼床里边熟睡的飞燕,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于客子伺候着她收拾停当了才低声道:“已经查到了,张家果然还是不肯安分,死了张博几个都没长记性,竟然还惦记着皇位。”
“想也知道,张家这是根上就有的。当日张柴的叔叔张博便忽悠着先淮阳王造反,先帝看在先淮阳王的份上饶了这些子孙一命,只是把他们流放服役已经是大恩了。”
赵合德将女儿给她挑的牡丹花样的华胜递给于客子,看着镜中还是那样美丽的自己,笑得讽刺:“可你瞧,他们先是受了先皇大恩,后又靠着先淮阳王的不忍从边塞去了淮阳,若老老实实,何愁没有安生日子,可你看他们像是要安生吗?”
“张柴当日落魄时,他妻子可是不离不弃,结果呢?后头娶的这个更是言听计从,张家更是蹬鼻子上脸,直接拿卓家当自己的钱袋子了。”
于客子梳好最后一绺发,闻言也笑了:“不过是贪心不足,王家不也是如此?”
“哼,我赵家如日中天,他们想联合起来却又都蛇鼠两端,一个张家一边送两个女儿入宫,盼着她们肚子争气,一边又挑拨新的淮阳王,盼着自己也能像王、张两家一样一步登天。”
“王家呢,想挑拨别人来害我,最好向当年的霍家一样,到时候他们就能借着皇太后名正言顺地和炤儿打好关系,正好王家这代有个不错的女孩子,打得主意也太好了。”
赵合德理了理衣裙,确定一切都收拾好了,才缓缓走了出去:“王莽这孩子这几年倒被调教出来了,聪明也有本事,真是可惜偏在王家那艘沉船上,只怕此事以后要沉寂几年了。”
“有殿下这话,他就总有起来的时候。”
“就你聪明,行了,时间差不多了。把张昭仪带上,那些人都押去宣政殿,交给陛下处置吧。”
“殿下您不去吗?”
合德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外头一片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陛下会处理妥当的,我还没用朝食呢,一会儿叫上姐姐,去给皇太后请安吧。”
“奴婢明白了。”
这一磨蹭就到了正午,好在如今不过初春,这个点出行也不怎么炎热。
赵合德坐在车里,看飞燕还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伸手拍在了她的肩上,把飞燕吓了一跳:“哎呀!做什么吓人,不知道我不禁吓呀!”
“活该,都多大人了,还和当利似的喜欢熬夜,玩起牌来没个节制。我和班婕妤昨儿各自睡了,你跟张昭仪玩儿到了什么时候?说实话。”
“……夜半吧,也就。”
合德瞪了她一眼,看车驾已经到了才没说什么,只给了一个你给我等着的眼神。
等两人进去,飞燕瞧见王政君那青黑的眼圈一个没忍住:“皇太后昨晚也在打叶子牌吗?”
“什么?”
“我姐姐昨儿和张昭仪玩儿久了,这会儿脑子还没清醒呢。她是问,皇太后最近没休息好吗?瞧着脸色不大好呢。”
第377章 赵合德38
王政君听这话也没生气,只是面容更加苦涩。自从王音去后,王商、王根这两个继任者便越来越放肆,她有心劝他们收敛,却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敷衍。
后头赵家起来了,原本一直在王氏手里握着的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也丢了,他们倒肯觍着脸来寻她了,可也不是认识到了错误想要弥补改正,而是求着她去向皇帝要回他们王家的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
就算是王政君这种八风不动跟个万年王八一样的老人都控制不住露出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她这一生,对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不理解傅瑶的执念和仇恨、不理解皇帝的叛逆和愤怒、不理解皇后的讥讽和不屑……
好吧,她就没几个能理解的。
但是今天,她却第一次开始不理解家人的愚蠢和贪婪。
什么叫“王家的大司马大将军?”
什么叫“赵家擅权,太后该指点陛下,早日拨乱反正?”
她虽不大懂政治,但这些年赵家的作为可都有人或直接或间接的告诉她呢。
不论皇后是不是一个手段过于偏激的女人,至少她的家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这一点就连现在被她看好的王莽都是这样说得。
想到那个孩子对赵家,尤其是赵钦的推崇,王政君再看看这个兄弟。
王商死后,他迫不及待想要接受对方的位置,却没想到皇上转头任命赵钦为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归了赵克,两人都是论功行赏,朝中无人置喙。
他一直心有不甘,这些王政君都知道,但她什么也没说也没做,只想着日子久了,他总能想通。
可偏偏,或许到底不是一母同胞,虽说是同父,但到底不同,王商的心大了,大到王政君都护不住他了。
可父亲和哥哥临死前的嘱托……
虽然王商有罪,可王家数不尽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总不能让他们都没了下场。
“孤是有年纪的人了,近来常常觉短,精神便不大好了。”
王政君说着,看向赵飞燕:“恭王妃,哀家今日有些事要与皇后商议,还请你先行回去。”
赵飞燕偏过头,见见妹妹冲她颔首,多余的话便不说了,行了礼又是两句客套话,转头走得很利索。
毕竟底气足嘛,他们赵家如今本就是外戚,还是实实在在得皇帝重用,个个都有才干的外戚。
她妹妹又给皇上生了二子一女,独得恩宠十数年。
皇太后,呵~
想想她背后那一堆比蚂蚁还多的王家人,这么大一个家族就出了一个王莽,其他的要不都指望太后做靠山,他们好狐假虎威;要不就是像王商那样的……还不如前面呢。
“皇太后特意叫臣妾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赵飞燕估计的不错,王政君态度的确和蔼:“听说大将军开了春又有好消息。”
“这些妾也不大懂,不过最近陛下心情的确不错。”
“今天听说皇后将张美人和她殿里的下人都扣住了,不知为的是什么事?”
王政君话风突然一转,赵合德立刻跟上:“皇太后消息灵通,隔着两座宫都知道的这么快。”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是张美人的妹妹发现的,说是她姐姐宫里近来有人私相授受。这种事到底不光彩,臣妾便没声张,只将她殿里守住,倒的确搜出些东西。”
说到搜出了东西,王政君心里一紧,可低头见皇后正瞧着她,那眼睛里是不加遮掩,明晃晃的嘲讽,便也叹了口气:
“你如今该是很高兴了。”
“皇太后这话不通,张美人一个无宠无子的美人,她做这种事臣妾只会脸上无光,怎会高兴呢。”
虽如此说,但赵合德脸上分明是直白的愉悦。
“张美人自然不算什么,只是她这次牵涉出的,恐怕不只她自己吧。”
“谁知道呢~”
见王政君明显不信,她摊开手很是实诚:“臣妾搜了东西便直接连人带物都交给陛下了,至于陛下查到什么……”
合德冲着王政君笑得很是乖巧:“臣妾只是皇后,怎好插手前朝。”
这话还是去年王政君一时忘情,又犯了好说教的毛病,在生辰宴上对合德说得,没想到她竟记到现在。
王政君自知她说不过赵合德,但她也有一向好处,并不和人争口舌之快,也习惯永远保持庄重的仪态和雍容的气度。
反正只要她对别人的辱骂没有表情,别人就有可能比自己更生气,比如之前死了的傅瑶。
所以此刻她只是一点头,仍是八风不动:“皇后这话说得不错,只是此事也涉及了张美人,恐怕不仅是前朝,后宫同样不能脱了干系。”
“这便不劳母后费心,臣妾自会处理,若臣妾做得不好,陛下自有处置。”
这话就差指着皇太后让她少多管闲事了,毕竟天下人谁不知道皇帝疼爱皇后入骨,还处置,处置那些胆敢生事惹皇后不快的人才对吧。
这样一来一回,王政君始终找不到切口过问此事,只好看着皇后袅袅婷婷的走了,深深叹了口气。一旁公孙夫人见状连忙安慰道:
“殿下不必忧心,正如皇后所说,此事关系甚大,肯定是陛下亲自处理,到时候怎么都会看在您的面子上,好歹能饶了一部分不曾涉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