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皇帝和太后齐齐暗中调查,嘉妃身边的贞淑、冰室的艾儿还有那个捡到东西的侍卫身上几乎没了好地儿。
可惜贞淑是个忠心的,艾儿是个痴情种,唯有那个侍卫撑不住,承认了是有人贿赂的他,可毓瑚找到那个与其交易的人时,那个小太监已经跌进井中淹死了。
再查下去就又如富察皇后之死一般,隐隐约约似乎谁都牵涉其中。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反倒让弘历暂且放弃,对着如懿和卫嬿婉也都装作不欲再追究的模样,只在无人处默默拿出了一方小巧的木匣,里面装着的正是那日毓瑚在素练尸身四周发现的珠子和残破的白玉茉莉。
宫中除了关起来一位莫名其妙被贬为贵人的孕妇以外,再无其他风波,久而久之,竟是无人再去在意了。
如今宫里,倒是皇帝的新旧宠妃双双怀孕更引人注目得多。
弘历心中不论如何想,面上却都是得意之色,抬手便将舒嫔晋为舒妃,玫妃虽未晋封,赏赐却比舒妃厚了足足三层。
幸好她们三人本是好友,玫妃也不过嘴上嘟囔两句,过后还是欢欢喜喜一同拉着手去永寿宫寻贵妃一道玩乐。
且因着怀孕时间相近,两人的关系反倒更胜从前了。
“意欢底子到底薄些,反应也比蕊姬大了不少,还是得更小心些。”
意欢支在榻上,懒洋洋地看着就没什么精神,听了这话也只是缓缓叹气:“有什么法子?江太医和齐太医都看过了,用了这么些法子我也没什么胃口,且头晕得狠,歪着还好些。”
说着还有些羡慕地瞟了眼旁边的蕊姬,她正拿着嬿婉特特给两人做的葡萄奶糕吃得香甜,看得意欢都忍不住也跟着拿了一块,吃了两口就搁下了。
“她是胃口太好了,整个永和宫都得了令守着她,生怕她吃得过量了。你们两个就该综合一下,省得我劳累。”
卫嬿婉装模作样地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脸蛋,在那儿唉声叹气:“真是欠你们两个的,一人一个样,劝完这边哄那边,这些天磨得我脸上都要长皱纹了。”
“要不人家说能者多劳呢,贵妃娘娘您费心,等咱们生了孩子,以后都得排着队认您当姨母呢。”
“吓,这是让伺候完大的还得伺候小的?田里的老黄牛也不敢这么使唤啊,两位娘娘还是收了神通吧。”
三个人嬉笑打闹着竟就这么又过了一冬,在两人自己的小心防范和卫嬿婉的照看下于春日双双平安产子。
舒妃生下五公主璟娢,玫妃如愿生下了十一阿哥永琛。
这反倒让弘历真心高兴起来,对两个孩子更是真心疼爱起来。
至于嘉妃生下的十阿哥却并不为其所喜,甚至连名字都只给了个璇字。
宫里一下多了这么多婴孩的啼哭声,不论怎么说总是喜事,也让弘历近日的心情都很不错。
这时候跑来养心殿的如懿说出的话就有些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了。
“皇上,自开春以后,永璜的身子就越发不好了,您真的不去看看他吗?”
“他的身子不好,无非是因为自己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被朕叫破,所以心虚害怕。”
弘历有些不耐,但看见如懿不赞同的表情还是缓了声音道:“朕已经派齐汝去给他好好医治了,只要他以后安分守己,朕自然也不会再怪罪于他。”
如懿虽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却也知道不能再劝了,只好自己私下多去关心那个可怜的孩子。
这日卫嬿婉在翊坤宫与如懿闲聊,如懿取过一枝鲜花摆弄了一阵,转头见嬿婉正倚在窗下临帖,忽地笑出了声。
“娘娘这是怎么了,忽然这么高兴?”
卫嬿婉抬起头,有些迷茫地看着她。如懿摇了摇头,脸上还挂着开怀的笑意:“只是方才看你在窗下临帖的样子,竟有几分像皇上。”
“臣妾何德何能啊,娘娘惯会取笑。”
两人互相打趣了两句,如懿不由感慨:“自她被关在启祥宫里,这后宫竟安宁下来,咱们这样凑在一处倒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模样。”
可惜人总是经不住念叨,如懿刚感慨完最近的太平日子,下一秒就见一个人冲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去的惊惶:“主儿,大阿哥府里传了话进来,说是大阿哥要不行了。”
如懿怔怔地听完这个消息,虽然神情仍在恍惚,身体却已经下意识地做出反应:“通知纯妃了吗?”
“大阿哥福晋先派人给您托的话,奴才已经派人去禀告纯妃娘娘了。”
“好,给我备轿,再赶快派人去禀告皇上。”
如懿看向嬿婉,却见她已经起身:“娘娘快去吧……”
望着如懿急切的背影,卫嬿婉对那个自己曾照顾过的孩子将要死去也只是微微叹息。
她的心已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冷酷了,比如现在,她在为这个孩子短短地默哀了三秒后,心里却在想着,这一次从翊坤宫去养心殿的路短了许多,皇帝会不会听到永璜临死前最后一句揭秘呢?
第304章 卫嬿婉44
大阿哥的薨逝给弘历带来的影响比他活着的时候高的多,这难说是不是一种讽刺。
更加讽刺的是,如懿曾经扶养真心疼爱过的孩子死了,却反而让为此愈发感到孤寒的弘历下定决心要迎娶如懿为后。
卫嬿婉作为协理六宫事的贵妃,按理应当为帝后大殿忙着张罗的,然而她并没有这种兴致,于是就在皇帝下旨的第三天,太医为她诊出了喜脉。
于是这项任务被光荣的分摊给了几个妃位娘娘,而她只用陪着如懿和皇帝吃吃喝喝,做个吉祥物。
封后大典一如当年那般宏大,她们这些嫔妃跪在御阶之上,看着那对站在至高位的天家夫妻,心思各异。
一朝天子一朝臣,从此以后宫中关于富察皇后的痕迹便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继后乌那拉那氏如懿的时代。
嘉贵人也趁此机会被放了出来,又被复位成了嘉嫔。
宫中势力再次洗牌,新的皇后,新的斗争又要开始了。
“臣妾请皇后娘娘万安。”
如懿端坐在翊坤宫主位之上,看着下面齐齐行礼的妃嫔,心中思绪万千,片刻才开口道:“都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众人纷纷谢恩坐下,都静静等着咱们这位新皇后先发话。
却听如懿第一句不是训斥或是立规矩,而是先命容佩将她准备的礼物送于在场众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见如懿如此和善,原本还有些紧绷的气氛也不由松弛下来。
“如今炩贵妃、纯妃……还有嘉嫔的孩子都是上学的年纪,本宫给他们准备了湖笔一套,等下你们带回去给孩子们用吧。”
“臣妾多谢皇后娘娘赏赐。”
几人自然是由卫嬿婉领着向皇后谢恩,接着如懿也照顾到了宫中其他皇子和公主,最后才是给妃嫔们备下的礼物,都是实用的好东西,众人便又跟着起身道谢。
此时皇后已经开了口,她们这些妃嫔收了礼,自然也该搭起话来。卫嬿婉便接着皇后送的礼物与身旁的纯妃聊了起来,却没想到苏绿筠为了讨好皇后,再者与嘉嫔又有宿怨,此刻见她穿着一身红便没忍住挑起刺来。
“今日为贺皇后娘娘之喜,嘉嫔穿得还真是娇艳啊。”
玫妃看热闹不嫌事大,当即笑了:“纯妃姐姐怎知嘉嫔就是为了庆贺皇后娘娘大喜?若真为了贺喜,不是该有眼色些,穿得合身份才对吗?您看她穿的,哪儿像个嫔位啊?”
嘉嫔自然不甘示弱:“臣妾心中可没那么多想头,只是臣妾一直记得皇上说过喜欢臣妾穿红色。”
“那该是嘉嫔为妃的时候吧?那会儿你也还年轻,如今宫里这些鲜嫩的新人都进了几茬,你怎么倒没有长进?”
“你!”嘉妃气恼,指着玫妃到底没说出什么话来,反而笑道:“皇后娘娘都没说什么,哪里轮得到你来多管闲事。皇后娘娘,您不介意吧?”
如懿见嘉嫔点到自己也不好继续沉默下去,只是礼貌地笑了笑:“皇上与本宫夫妻一体,皇上没有意见,本宫自然也没有。”
“皇后娘娘是新后,可这翊坤宫是旧宫。臣妾记得,翊为辅佐之意,辅佐中宫坤宁这样的意头……您如今都已经是皇后了,怎么还没搬出去?”
“嘉嫔身居嫔位,倒是心怀六宫啊?连本宫住在何处都要关怀,还真是费尽心思。”
眼见嘉嫔明里暗里要贬低如懿这皇后的地位,愉妃哪里还肯再忍,当即冷笑道:“皇后就是皇后,不管居住在哪儿都是中宫之主,皇上正妻,嘉嫔还是顾好自己,好自为之吧。”
“虽说都是正妻,但这续娶和元妻总是不一样的。”嘉嫔却像是抓住了她们的痛点,得意起来:“对了纯妃,我记得民间可是有一种说法,是叫续弦还是填房来着?你是汉军旗出身,想必比我清楚。”
“想不到你一个玉氏贡女倒对我大清这些民间规矩也懂的颇多啊。”
可惜贞淑是个忠心的,艾儿是个痴情种,唯有那个侍卫撑不住,承认了是有人贿赂的他,可毓瑚找到那个与其交易的人时,那个小太监已经跌进井中淹死了。
再查下去就又如富察皇后之死一般,隐隐约约似乎谁都牵涉其中。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反倒让弘历暂且放弃,对着如懿和卫嬿婉也都装作不欲再追究的模样,只在无人处默默拿出了一方小巧的木匣,里面装着的正是那日毓瑚在素练尸身四周发现的珠子和残破的白玉茉莉。
宫中除了关起来一位莫名其妙被贬为贵人的孕妇以外,再无其他风波,久而久之,竟是无人再去在意了。
如今宫里,倒是皇帝的新旧宠妃双双怀孕更引人注目得多。
弘历心中不论如何想,面上却都是得意之色,抬手便将舒嫔晋为舒妃,玫妃虽未晋封,赏赐却比舒妃厚了足足三层。
幸好她们三人本是好友,玫妃也不过嘴上嘟囔两句,过后还是欢欢喜喜一同拉着手去永寿宫寻贵妃一道玩乐。
且因着怀孕时间相近,两人的关系反倒更胜从前了。
“意欢底子到底薄些,反应也比蕊姬大了不少,还是得更小心些。”
意欢支在榻上,懒洋洋地看着就没什么精神,听了这话也只是缓缓叹气:“有什么法子?江太医和齐太医都看过了,用了这么些法子我也没什么胃口,且头晕得狠,歪着还好些。”
说着还有些羡慕地瞟了眼旁边的蕊姬,她正拿着嬿婉特特给两人做的葡萄奶糕吃得香甜,看得意欢都忍不住也跟着拿了一块,吃了两口就搁下了。
“她是胃口太好了,整个永和宫都得了令守着她,生怕她吃得过量了。你们两个就该综合一下,省得我劳累。”
卫嬿婉装模作样地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脸蛋,在那儿唉声叹气:“真是欠你们两个的,一人一个样,劝完这边哄那边,这些天磨得我脸上都要长皱纹了。”
“要不人家说能者多劳呢,贵妃娘娘您费心,等咱们生了孩子,以后都得排着队认您当姨母呢。”
“吓,这是让伺候完大的还得伺候小的?田里的老黄牛也不敢这么使唤啊,两位娘娘还是收了神通吧。”
三个人嬉笑打闹着竟就这么又过了一冬,在两人自己的小心防范和卫嬿婉的照看下于春日双双平安产子。
舒妃生下五公主璟娢,玫妃如愿生下了十一阿哥永琛。
这反倒让弘历真心高兴起来,对两个孩子更是真心疼爱起来。
至于嘉妃生下的十阿哥却并不为其所喜,甚至连名字都只给了个璇字。
宫里一下多了这么多婴孩的啼哭声,不论怎么说总是喜事,也让弘历近日的心情都很不错。
这时候跑来养心殿的如懿说出的话就有些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了。
“皇上,自开春以后,永璜的身子就越发不好了,您真的不去看看他吗?”
“他的身子不好,无非是因为自己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被朕叫破,所以心虚害怕。”
弘历有些不耐,但看见如懿不赞同的表情还是缓了声音道:“朕已经派齐汝去给他好好医治了,只要他以后安分守己,朕自然也不会再怪罪于他。”
如懿虽然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却也知道不能再劝了,只好自己私下多去关心那个可怜的孩子。
这日卫嬿婉在翊坤宫与如懿闲聊,如懿取过一枝鲜花摆弄了一阵,转头见嬿婉正倚在窗下临帖,忽地笑出了声。
“娘娘这是怎么了,忽然这么高兴?”
卫嬿婉抬起头,有些迷茫地看着她。如懿摇了摇头,脸上还挂着开怀的笑意:“只是方才看你在窗下临帖的样子,竟有几分像皇上。”
“臣妾何德何能啊,娘娘惯会取笑。”
两人互相打趣了两句,如懿不由感慨:“自她被关在启祥宫里,这后宫竟安宁下来,咱们这样凑在一处倒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模样。”
可惜人总是经不住念叨,如懿刚感慨完最近的太平日子,下一秒就见一个人冲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去的惊惶:“主儿,大阿哥府里传了话进来,说是大阿哥要不行了。”
如懿怔怔地听完这个消息,虽然神情仍在恍惚,身体却已经下意识地做出反应:“通知纯妃了吗?”
“大阿哥福晋先派人给您托的话,奴才已经派人去禀告纯妃娘娘了。”
“好,给我备轿,再赶快派人去禀告皇上。”
如懿看向嬿婉,却见她已经起身:“娘娘快去吧……”
望着如懿急切的背影,卫嬿婉对那个自己曾照顾过的孩子将要死去也只是微微叹息。
她的心已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冷酷了,比如现在,她在为这个孩子短短地默哀了三秒后,心里却在想着,这一次从翊坤宫去养心殿的路短了许多,皇帝会不会听到永璜临死前最后一句揭秘呢?
第304章 卫嬿婉44
大阿哥的薨逝给弘历带来的影响比他活着的时候高的多,这难说是不是一种讽刺。
更加讽刺的是,如懿曾经扶养真心疼爱过的孩子死了,却反而让为此愈发感到孤寒的弘历下定决心要迎娶如懿为后。
卫嬿婉作为协理六宫事的贵妃,按理应当为帝后大殿忙着张罗的,然而她并没有这种兴致,于是就在皇帝下旨的第三天,太医为她诊出了喜脉。
于是这项任务被光荣的分摊给了几个妃位娘娘,而她只用陪着如懿和皇帝吃吃喝喝,做个吉祥物。
封后大典一如当年那般宏大,她们这些嫔妃跪在御阶之上,看着那对站在至高位的天家夫妻,心思各异。
一朝天子一朝臣,从此以后宫中关于富察皇后的痕迹便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继后乌那拉那氏如懿的时代。
嘉贵人也趁此机会被放了出来,又被复位成了嘉嫔。
宫中势力再次洗牌,新的皇后,新的斗争又要开始了。
“臣妾请皇后娘娘万安。”
如懿端坐在翊坤宫主位之上,看着下面齐齐行礼的妃嫔,心中思绪万千,片刻才开口道:“都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众人纷纷谢恩坐下,都静静等着咱们这位新皇后先发话。
却听如懿第一句不是训斥或是立规矩,而是先命容佩将她准备的礼物送于在场众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见如懿如此和善,原本还有些紧绷的气氛也不由松弛下来。
“如今炩贵妃、纯妃……还有嘉嫔的孩子都是上学的年纪,本宫给他们准备了湖笔一套,等下你们带回去给孩子们用吧。”
“臣妾多谢皇后娘娘赏赐。”
几人自然是由卫嬿婉领着向皇后谢恩,接着如懿也照顾到了宫中其他皇子和公主,最后才是给妃嫔们备下的礼物,都是实用的好东西,众人便又跟着起身道谢。
此时皇后已经开了口,她们这些妃嫔收了礼,自然也该搭起话来。卫嬿婉便接着皇后送的礼物与身旁的纯妃聊了起来,却没想到苏绿筠为了讨好皇后,再者与嘉嫔又有宿怨,此刻见她穿着一身红便没忍住挑起刺来。
“今日为贺皇后娘娘之喜,嘉嫔穿得还真是娇艳啊。”
玫妃看热闹不嫌事大,当即笑了:“纯妃姐姐怎知嘉嫔就是为了庆贺皇后娘娘大喜?若真为了贺喜,不是该有眼色些,穿得合身份才对吗?您看她穿的,哪儿像个嫔位啊?”
嘉嫔自然不甘示弱:“臣妾心中可没那么多想头,只是臣妾一直记得皇上说过喜欢臣妾穿红色。”
“那该是嘉嫔为妃的时候吧?那会儿你也还年轻,如今宫里这些鲜嫩的新人都进了几茬,你怎么倒没有长进?”
“你!”嘉妃气恼,指着玫妃到底没说出什么话来,反而笑道:“皇后娘娘都没说什么,哪里轮得到你来多管闲事。皇后娘娘,您不介意吧?”
如懿见嘉嫔点到自己也不好继续沉默下去,只是礼貌地笑了笑:“皇上与本宫夫妻一体,皇上没有意见,本宫自然也没有。”
“皇后娘娘是新后,可这翊坤宫是旧宫。臣妾记得,翊为辅佐之意,辅佐中宫坤宁这样的意头……您如今都已经是皇后了,怎么还没搬出去?”
“嘉嫔身居嫔位,倒是心怀六宫啊?连本宫住在何处都要关怀,还真是费尽心思。”
眼见嘉嫔明里暗里要贬低如懿这皇后的地位,愉妃哪里还肯再忍,当即冷笑道:“皇后就是皇后,不管居住在哪儿都是中宫之主,皇上正妻,嘉嫔还是顾好自己,好自为之吧。”
“虽说都是正妻,但这续娶和元妻总是不一样的。”嘉嫔却像是抓住了她们的痛点,得意起来:“对了纯妃,我记得民间可是有一种说法,是叫续弦还是填房来着?你是汉军旗出身,想必比我清楚。”
“想不到你一个玉氏贡女倒对我大清这些民间规矩也懂的颇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