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椒房殿里那对亲人如何谈心暂且不提,巧慧从殿内走出来原想随处逛逛散心,但看宫人如此紧张,自己也没了兴致。
“罢了,咱们去瞧瞧姪儿。”
巧慧一路去到偏殿,殿里却没看见姪儿的身影。倒是乐尺手里端着糕点和茶水正要出去,见巧慧进来连忙行礼。
“姪儿去哪儿了?”
“女公子她……去后头海棠林练武了。”
乐尺说起这个也精神有些恍惚,显然没料到在她心中完美如神祇般的皇后娘娘,她的妹妹竟然如此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
“姪儿还在练武?真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有韧性,还真能在大哥手底下坚持到现在。”
薄巧慧对此事心知肚明,并不奇怪。大约是第一个养父给她留下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在发现薄家上下身手皆不错后,姪儿思虑再三才小心翼翼和她提了这个请求。
从此以后跟着大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都不曾懈怠。但她虽然聪慧却在武学一途上天分有限,且她练功也有些晚了。巧慧入宫时她已经萌生退意,没想到还是坚持了下来。
去了海棠林,只见簇簇海棠随风而落,姪儿挥着一把木制长剑,动若惊鸿,舞若游龙,真有几分女侠的飒爽豪气。
啪——啪——啪——
薄巧慧站在树后,等姪儿将一套剑法练完才走了出来,一边鼓掌一边夸赞:“好,我离家这些年,姪儿的武艺大有长进啊!”
“姊姊!”姪儿舞了个剑花儿蹦蹦跳跳跑了过来,很是得意地冲她笑道,“怎么样,惊喜吧?我在家里苦练了好久呢。”
“惊喜,姪儿果然成大人了,别的不说,与武道你已算开了窍了。”
巧慧这话并没有夸大,若以这个世界来论,王姪此时的武力大约可以媲美刘启和梁王这种从小有武学师傅教大的好手了。
这已经很是难得,毕竟王姪十岁才开始练武,如今也才六七年的光景。
“嘿嘿,那是当然,我如今可厉害了,以后若谁欺负阿姊,阿姊便跟我说,我定把那些人打个落花流水。”
要不说侠以武犯禁,连姪儿这个从前秀气的小姑娘练了武后做事都肆意了些。
“罢了罢了,现如今能给你阿姊我罪受的,也不是你能打上门去的。”薄巧慧摸了摸她的脑袋,“你有这份心阿姊就很感动了,只是你要记住,不要忘记自己学武的初心,可别仗着自己会点拳脚就任性妄为。”
姪儿先是被她姐前面话语中的霸气飒到,听见后面这话又忙肃了神色:“阿姊放心,姪儿明白咱们家走到如今有多不容易,必定不会堕了我薄家名声。”
“有你这话,阿姊没什么不放心。”巧慧张开手,由着姪儿还似儿时那样倚靠在她的怀里,两人有一搭没一搭,也说起各自的趣事。
等整理好心情的雪鸢和莫离找到她们姐妹时,两人不知从哪儿寻了根红绳,正在那儿玩几岁孩子才爱的翻花绳。
“错了错了,我弄错了,阿姊在给我个机会!”
“这就是你在家研究了半个月的大招?”巧慧看了眼她手里的一团乱麻,翻了个白眼:“放弃吧,从小玩这个你就没赢过,而且我们都多大了还玩这个?”
“那阿姊你刚才还用了五六种我没见过的花样逼我认输?你明明也有在悄悄准备大招!”
“咳咳,欸!母亲和雪鸢姑姑来啦~”
第224章 薄巧慧36
自那日莫离姑侄两人相认后,莫雪鸢是如何在心中默默感激皇后一家暂且不提。只说当晚她潜入太后宫中不知说了什么,窦太后几乎是第二天一早便派了人来说要见一见皇后家人。
“像,太像了……”
窦漪房凝视着这张熟悉的脸,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太后近来眼睛越发坏了,此刻姪儿正坐在太后不远处,自然也瞧见了她的脸色,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多。
从入宫前母亲便不对劲,入了宫,那位雪鸢姑姑还有这位太后娘娘一个比一个古怪。
“母后在说什么?”
薄巧慧佯装不知,将窦漪房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哦,我是说,姪儿很想我的一位故人。”窦漪房与莫离对视一眼,默契地选择隐瞒,只因这事过去许久,又容易牵扯出吕氏和慎夫人,不如就这样将往事埋葬,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只向前看。
或许是因为窦漪房对慎儿仍有愧疚,她对姪儿的疼爱程度不亚于馆陶。听说莫离正为她相看人家,甚至主动出面,寻了不少王公贵族里品格上佳的青年才俊,还特意让姪儿自己挑选,可惜小姑娘还没开窍,对这事不太上心,那些翩翩公子她也没什么兴趣。
莫离和薄姪在宫中住了一个月,见皇后政务繁忙,再者姪儿也不喜宫中拘束,便要告辞离宫。窦太后见挽留不住竟然给了姪儿一块令牌,允许她自由进出宫中。
自此,薄巧慧过了最称心如意的几个月。宫里从上到下人人都小心照顾她的情绪,别说再寻新人送皇帝了,就连未央宫那些旧人都被窦太后严词呵斥,不许她们去皇后面前碍眼。宫务大部分都由雪鸢尽心尽力替她完成,少数绕不开她的,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
“娘娘,这表演可还有趣?”雪鸢指着高台上翩翩起舞的伶人笑着问起上首的皇后。薄巧慧并没有正襟危坐,而是有些随意地倚在那儿,看起来有几分落拓不羁。跪在旁边的乐尺将剥好的葡萄喂给她,巧慧嘴角含笑,抬眸间风姿尽显。
“劳烦姑姑为我费心,这舞的确不错,赏。”
虽如此说,可看她困顿的双眼显然这个表演并没有引起她的兴致。果然,说完这句她便伸出了手,一旁的阿蛮忙将皇后小心翼翼的扶起。
“今儿也有些累了,剩下的明日再看吧。”说实话,这些表演虽然好看,但薄巧慧三个世界,每个世界都不缺这些。她需要的是乐子,可惜了,现在宫里大概只有不怕死的傻子会把事儿犯到她面前来。
扶着肚子,巧慧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有的没的,却差点和人迎面相撞。一抬头,巧慧乐了。这不是面纱姐李怀虚吗?
欸?她今天居然没戴面纱?不走神秘感这条路了?还是说,这条路她已经走成功了?
“大胆,你走路不知道看路吗?竟敢冲撞皇后娘娘!”雪鸢从后面忙快步走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见皇后无事才有心情去看那个跪在地上的乐师,眉头皱得死紧,“是你啊,怎么?乐府的人没好好教你宫中的规矩吗?还是说你仗着自己琴技尚可就敢无视宫规?”
李怀虚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声音还算平稳:“奴婢不敢,只是陛下传召,奴婢怕误了时辰。”
雪鸢立刻冷下脸,先看了眼皇后,见她面色平静冲自己微微颔首这才转头:“既然是陛下传召那你自去便是,”不等李怀虚放松,雪鸢又悠悠补了句,“等忙完,自己去领罚。”
李怀虚身子一顿,还是乖乖应诺。
“娘娘陛下他不是……”
“我知道陛下召她是为了什么。”
薄巧慧的确知道,刘启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行动。这些天刘启经常招人去宣室殿,多是年轻貌美宫人且有家人拖累的。
宫里许多人都猜测是因为皇后怀孕不能照顾陛下,所以陛下才又对宫里这些花容起了兴致。未央宫其他几个妃嫔也曾动过心思,却都铩羽而归。于是宫里又说是陛下看腻了旧色,要选新欢。
瞧方才李怀虚的样子便知她也起了心思,只是大约第一次出场的失败给她造成了不小的阴影,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她便直接将自己最大的依仗露出来了。
不得不说,若论姿色,宫中除了皇后,的确无人可与她媲美。
可惜,皇帝这次甄选美人是为了明年的太后寿诞。宫里这些只是开胃小菜,就刘启所透露,他这次可是要为远道而来的兄弟叔伯每人配四个。一是配合由薄庠提出的推恩令,鼓励她们大生特生;二是恶心下他们,毕竟皇帝送的女人自然会怀疑是不是探子,足足四个还不能齐齐暴毙。关键是刘启还真会往这些人里安插细作,不愧是刘家子孙,恶心自家人也很有一手。
当然,刘启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次宴会试探下除了吴王刘濞,还有谁怀着不臣之心。这一世他不曾直言削藩,所以私心里,他希望最好再有两三个不怕死的,到时候借着大义,他能干净利落弄死他们还不会脏了手,推恩令也能更顺利的施行。
毕竟他和阿巧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孩子多了,封地不够多不够好可怎么行?难不成我们的孩子倒过得比那几个鳖孙还拮据?
刘启看了眼舆图上几个富庶之地,盼望着此处的几个堂叔伯兄弟能识相一点。到时候最好自觉有负圣恩,自尽赎罪。
“陛下,您宣召的几位伶人乐师已经到了,陛下可要召见她们?”
刘启整理好舆图从书房出来,便见他最看好的几个正跪在大殿上。
“罢了,咱们去瞧瞧姪儿。”
巧慧一路去到偏殿,殿里却没看见姪儿的身影。倒是乐尺手里端着糕点和茶水正要出去,见巧慧进来连忙行礼。
“姪儿去哪儿了?”
“女公子她……去后头海棠林练武了。”
乐尺说起这个也精神有些恍惚,显然没料到在她心中完美如神祇般的皇后娘娘,她的妹妹竟然如此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
“姪儿还在练武?真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有韧性,还真能在大哥手底下坚持到现在。”
薄巧慧对此事心知肚明,并不奇怪。大约是第一个养父给她留下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在发现薄家上下身手皆不错后,姪儿思虑再三才小心翼翼和她提了这个请求。
从此以后跟着大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都不曾懈怠。但她虽然聪慧却在武学一途上天分有限,且她练功也有些晚了。巧慧入宫时她已经萌生退意,没想到还是坚持了下来。
去了海棠林,只见簇簇海棠随风而落,姪儿挥着一把木制长剑,动若惊鸿,舞若游龙,真有几分女侠的飒爽豪气。
啪——啪——啪——
薄巧慧站在树后,等姪儿将一套剑法练完才走了出来,一边鼓掌一边夸赞:“好,我离家这些年,姪儿的武艺大有长进啊!”
“姊姊!”姪儿舞了个剑花儿蹦蹦跳跳跑了过来,很是得意地冲她笑道,“怎么样,惊喜吧?我在家里苦练了好久呢。”
“惊喜,姪儿果然成大人了,别的不说,与武道你已算开了窍了。”
巧慧这话并没有夸大,若以这个世界来论,王姪此时的武力大约可以媲美刘启和梁王这种从小有武学师傅教大的好手了。
这已经很是难得,毕竟王姪十岁才开始练武,如今也才六七年的光景。
“嘿嘿,那是当然,我如今可厉害了,以后若谁欺负阿姊,阿姊便跟我说,我定把那些人打个落花流水。”
要不说侠以武犯禁,连姪儿这个从前秀气的小姑娘练了武后做事都肆意了些。
“罢了罢了,现如今能给你阿姊我罪受的,也不是你能打上门去的。”薄巧慧摸了摸她的脑袋,“你有这份心阿姊就很感动了,只是你要记住,不要忘记自己学武的初心,可别仗着自己会点拳脚就任性妄为。”
姪儿先是被她姐前面话语中的霸气飒到,听见后面这话又忙肃了神色:“阿姊放心,姪儿明白咱们家走到如今有多不容易,必定不会堕了我薄家名声。”
“有你这话,阿姊没什么不放心。”巧慧张开手,由着姪儿还似儿时那样倚靠在她的怀里,两人有一搭没一搭,也说起各自的趣事。
等整理好心情的雪鸢和莫离找到她们姐妹时,两人不知从哪儿寻了根红绳,正在那儿玩几岁孩子才爱的翻花绳。
“错了错了,我弄错了,阿姊在给我个机会!”
“这就是你在家研究了半个月的大招?”巧慧看了眼她手里的一团乱麻,翻了个白眼:“放弃吧,从小玩这个你就没赢过,而且我们都多大了还玩这个?”
“那阿姊你刚才还用了五六种我没见过的花样逼我认输?你明明也有在悄悄准备大招!”
“咳咳,欸!母亲和雪鸢姑姑来啦~”
第224章 薄巧慧36
自那日莫离姑侄两人相认后,莫雪鸢是如何在心中默默感激皇后一家暂且不提。只说当晚她潜入太后宫中不知说了什么,窦太后几乎是第二天一早便派了人来说要见一见皇后家人。
“像,太像了……”
窦漪房凝视着这张熟悉的脸,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太后近来眼睛越发坏了,此刻姪儿正坐在太后不远处,自然也瞧见了她的脸色,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多。
从入宫前母亲便不对劲,入了宫,那位雪鸢姑姑还有这位太后娘娘一个比一个古怪。
“母后在说什么?”
薄巧慧佯装不知,将窦漪房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哦,我是说,姪儿很想我的一位故人。”窦漪房与莫离对视一眼,默契地选择隐瞒,只因这事过去许久,又容易牵扯出吕氏和慎夫人,不如就这样将往事埋葬,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只向前看。
或许是因为窦漪房对慎儿仍有愧疚,她对姪儿的疼爱程度不亚于馆陶。听说莫离正为她相看人家,甚至主动出面,寻了不少王公贵族里品格上佳的青年才俊,还特意让姪儿自己挑选,可惜小姑娘还没开窍,对这事不太上心,那些翩翩公子她也没什么兴趣。
莫离和薄姪在宫中住了一个月,见皇后政务繁忙,再者姪儿也不喜宫中拘束,便要告辞离宫。窦太后见挽留不住竟然给了姪儿一块令牌,允许她自由进出宫中。
自此,薄巧慧过了最称心如意的几个月。宫里从上到下人人都小心照顾她的情绪,别说再寻新人送皇帝了,就连未央宫那些旧人都被窦太后严词呵斥,不许她们去皇后面前碍眼。宫务大部分都由雪鸢尽心尽力替她完成,少数绕不开她的,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
“娘娘,这表演可还有趣?”雪鸢指着高台上翩翩起舞的伶人笑着问起上首的皇后。薄巧慧并没有正襟危坐,而是有些随意地倚在那儿,看起来有几分落拓不羁。跪在旁边的乐尺将剥好的葡萄喂给她,巧慧嘴角含笑,抬眸间风姿尽显。
“劳烦姑姑为我费心,这舞的确不错,赏。”
虽如此说,可看她困顿的双眼显然这个表演并没有引起她的兴致。果然,说完这句她便伸出了手,一旁的阿蛮忙将皇后小心翼翼的扶起。
“今儿也有些累了,剩下的明日再看吧。”说实话,这些表演虽然好看,但薄巧慧三个世界,每个世界都不缺这些。她需要的是乐子,可惜了,现在宫里大概只有不怕死的傻子会把事儿犯到她面前来。
扶着肚子,巧慧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有的没的,却差点和人迎面相撞。一抬头,巧慧乐了。这不是面纱姐李怀虚吗?
欸?她今天居然没戴面纱?不走神秘感这条路了?还是说,这条路她已经走成功了?
“大胆,你走路不知道看路吗?竟敢冲撞皇后娘娘!”雪鸢从后面忙快步走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见皇后无事才有心情去看那个跪在地上的乐师,眉头皱得死紧,“是你啊,怎么?乐府的人没好好教你宫中的规矩吗?还是说你仗着自己琴技尚可就敢无视宫规?”
李怀虚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声音还算平稳:“奴婢不敢,只是陛下传召,奴婢怕误了时辰。”
雪鸢立刻冷下脸,先看了眼皇后,见她面色平静冲自己微微颔首这才转头:“既然是陛下传召那你自去便是,”不等李怀虚放松,雪鸢又悠悠补了句,“等忙完,自己去领罚。”
李怀虚身子一顿,还是乖乖应诺。
“娘娘陛下他不是……”
“我知道陛下召她是为了什么。”
薄巧慧的确知道,刘启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行动。这些天刘启经常招人去宣室殿,多是年轻貌美宫人且有家人拖累的。
宫里许多人都猜测是因为皇后怀孕不能照顾陛下,所以陛下才又对宫里这些花容起了兴致。未央宫其他几个妃嫔也曾动过心思,却都铩羽而归。于是宫里又说是陛下看腻了旧色,要选新欢。
瞧方才李怀虚的样子便知她也起了心思,只是大约第一次出场的失败给她造成了不小的阴影,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她便直接将自己最大的依仗露出来了。
不得不说,若论姿色,宫中除了皇后,的确无人可与她媲美。
可惜,皇帝这次甄选美人是为了明年的太后寿诞。宫里这些只是开胃小菜,就刘启所透露,他这次可是要为远道而来的兄弟叔伯每人配四个。一是配合由薄庠提出的推恩令,鼓励她们大生特生;二是恶心下他们,毕竟皇帝送的女人自然会怀疑是不是探子,足足四个还不能齐齐暴毙。关键是刘启还真会往这些人里安插细作,不愧是刘家子孙,恶心自家人也很有一手。
当然,刘启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次宴会试探下除了吴王刘濞,还有谁怀着不臣之心。这一世他不曾直言削藩,所以私心里,他希望最好再有两三个不怕死的,到时候借着大义,他能干净利落弄死他们还不会脏了手,推恩令也能更顺利的施行。
毕竟他和阿巧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孩子多了,封地不够多不够好可怎么行?难不成我们的孩子倒过得比那几个鳖孙还拮据?
刘启看了眼舆图上几个富庶之地,盼望着此处的几个堂叔伯兄弟能识相一点。到时候最好自觉有负圣恩,自尽赎罪。
“陛下,您宣召的几位伶人乐师已经到了,陛下可要召见她们?”
刘启整理好舆图从书房出来,便见他最看好的几个正跪在大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