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陵容却端详着母亲的脸色,忽然笑了:“可我瞧着,母亲似乎已经有了人选?”
“什么也瞒不过娘娘。”林秀有些不好意思,“今儿臣妇是与甄家小小姐,名唤玉娆的那个姑娘一起进宫的。”
“您瞧上了她?”陵容有些惊讶,一旁的林秀怕她误会忙解释:“我是真喜欢那姑娘的个性,又爽利又聪慧。且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脸上却不见愁色,可见是个心胸开阔的。”
“模样恐怕也是难得的绝色吧?”陵容打断了母亲的话语,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才情也不熟她姐姐。”
“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人物,如今又进了宫,哪里是咱们能肖想的。何况就安柯那个老实头,人家姑娘也未必瞧的上。”陵容温和地拍了拍母亲的手,“咱们家根基浅,虽是劣处,但也未尝不是好处。娶妇是大事,切不能心急。”
“大丈夫何患无妻?慢慢看着,若有缘分只怕立时便成,若无缘强求才更不好。咱们可没那个结怨的底子。”
“娘娘说得是,倒是臣妇心急了。”
陵容一劝,林秀自然无有不应。其实也是她习惯看低自家。虽说她们家门丁不够兴旺,只有两个儿子撑门户。
但眼看着这两个儿子可不是泛泛之辈。长子十来岁便考上进士,虽然只是同进士出身,也能称一句少年才俊。
且眼看也是个有本事的,初入朝堂还不显,但据当时的户部官员传言,其颇有些特异处,深受当时户部尚书张廷玉的喜爱。只可惜后来争储一事闹成那样,安柯也回乡为父守孝三年,如今的户部尚书蒋廷锡是个文人才子,对安柯这种埋头做事的小伙虽然不讨厌,却也没那样偏爱。
倒是二子安柏,如今跟在六阿哥身边做哈哈珠子,如今颇得皇帝宠爱。日常相处起来简直将他当作自家子侄。
再有宫里两位阿哥做靠山,倒真不缺有心人,只是还在观望,斟酌态度。
劝服住母亲,陵容又命人收拾了些东西,将母亲送出宫去。
“娘娘回去吧,日后见面的日子还多着呢。”蓉露在一旁轻声劝着,陵容却还目送着车马远去才回过神来,“是啊,如今家里人都住在京城,以后总能再见的。”
“额娘不必担心,儿子以后也会照看两位舅舅。”
弘曜不知何时已经来到她的身边扶住了陵容。
七八岁的年纪,在现代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在这紫禁城里却已经能算半个大人了。
最早十二岁,最迟十五岁这个孩子就将走进婚姻,迈入成人的队列。而依照雍正的寿命来说,为了保证儿子能顺利继承大典,他结婚的日子只能早不能晚。
如此,只好选个年纪大些的姑娘,以免伤了人家女孩的身体。
可雍正活着,儿子结婚的事儿必然轮不着后宫插手。
陵容摸着弘曜的脑袋,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总归皇子选福晋得挑上不少好女孩,其中应当还是有操作余地的。再不就接了婚先不生育。
“额娘,儿子昨儿得了把好弓……”
弘曜适时打断了陵容越想越远的脑洞,滔滔不绝说起自己得的这把弓有多好,能射多远。少见的露出了一股少年气,倒让陵容不禁嘲笑自己心态老了,母亲一提议亲她竟然就忍不住想起儿子来了。
都还是没影的事儿呢。
“是吗?那你们兄弟几个谁骑射功夫最好……”
母子两个相携走进宫中,金灿的阳光穿透了枫叶落在两人身上,竟消弭了秋日的寂寥,只余淡淡温情。
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这边母子情深,满是温情。另一边就更显得虚与委蛇,全是算计。
宝雀穿过宫室,眼看四下无人,这才咬牙敲开了面前的宫门。
吱呀——
厚重的宫门被打开,阳光却都被拦在了门外。宝雀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但随后却又想到了什么,浑身打了个寒颤:“原来是你?”
“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门内人的疑惑声并不像作假,但她也没有细究宝雀话里的意思,她只是迫不及待开了口:“是……派你来的吗?”
“你果然知道!”宝雀语气里难免露出怨恨,但深深的恐惧让她立刻找回理智:“我这儿有一桩天大的好事,不知道姑娘有没有那份心气?”
那人眼光一闪,不由将门打开,残余的夕阳终于照了进去,却只勉强照亮了对方的半张脸。
“出去说吧,”顺心脸上仍旧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如同一棵沉默的枯树,“娘娘带着吉祥去碎玉轩了,我正要去内务府取这个月的月俸。”
她如此说着,手却指向了一处隐秘的角落。
第174章 安陵容115
“贵妃姐姐,我来找你玩啦。”
一大清早,小姑娘充满活力的声音就传到了内室。陵容坐在梳妆台前脸上下意识露出了笑容:“一听这儿声就知道是我们玉娆姑奶奶。”
正给她梳头的碧青也是一笑:“可不是,满宫里也只有这位能这样开心。”
正说着,蓉露已经引着她走了进来。玉娆蹦蹦跳跳跑了过来,笑嘻嘻地冲碧青道:“碧青姐姐在说我什么呢?”
“在说你整日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羡慕你呢。”陵容正梳着头不好动,便招手让她过来。两张各有千秋的绝色容颜都映照在铜镜里,分明没有相似的地方,却又让人觉得分外和谐。
“贵妃姐姐真好看。”
她下意识地夸赞着,眼里满是惊艳和赞叹。
“你也很好看,还很招人喜欢。”陵容说着取了支和头上类似的芙蓉花簪插进她的发髻里,两人今儿可巧都穿着黄色系的衣衫,只陵容是秋香色的宫装旗袍,玉娆却是鹅黄的汉人服侍,瞧着更像一对姐妹了。
玉娆狡黠地眨巴起眼睛,笑得不怀好意:“姐姐若看见我们两个,准要吃醋。”
陵容顺着她伸出来的手站了起来,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尖:“那咱们可得早点去显摆显摆。”
两人一路溜达到千鲤池,果然见甄嬛、眉庄等人坐在亭子里,正肆意玩笑。
还是襄嫔眼利,一打眼就瞧见了她们两个,自然也注意到两人颜色相似的衣衫,当即摆着手帕笑弯了狐狸眼:“快瞧啊,这是哪家的姐妹俩儿长得这样标致。”
众人跟着她的手指也看见了陵容和玉娆,饶是惠嫔都忍不住玩笑:“哎呀,这样一看她俩倒真像是一家子姐妹了。”
甄嬛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听了惠嫔的话忙摸了摸自己的脸:“唉……可见我是人老珠黄,容颜不胜当年了,连妹子都输给别人家喽。”
“这有什么,玉娆不要你,我要你呀,她们两个做一对姐妹,咱们两个也做一对姐妹可好不好?”
惠嫔这话说完,甄嬛还没开口,陵容便拉着玉娆拍手笑了起来:“这可好,大家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了,也免得某人吃飞醋,淹了我的承乾宫。”
甄嬛一面起身让她坐下,一面没好气地拍了两下:“做你的春秋大梦,我们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姑娘你就想空着手摘桃子?”
“可是呢,这样好齐整的孩子,不知能落到谁家去?”敬妃一面夸,一面暗示性地看着甄嬛。
玉娆一听这话,只好低下头绞起自己的手帕,耳垂泛起了淡淡的红色,随即想到什么,又不免神色恹恹地靠在陵容怀里。
只因连陵容也没想到,这一世甄嬛似乎也有意将妹妹嫁进她家。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先不说甄家落魄后有多少落井下石之辈,看破世态炎凉的甄嬛如今对这个妹妹唯一的期望就是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
陵容家知根知底,人品教养自林秀和陵容身上也可见一斑。更不必说两家如今兜兜转转仍是邻居,安柯这样不结婚前始终洁身自好的男子在这时代可不多见。
最重要是甄母曾带玉娆隔着屏风见过,显然丈母娘很满意,玉娆也不讨厌。
按说这样一桩婚事陵容倒也乐见其成,关键是,一进宫甄玉娆都没来得及避开就在姐姐宫碰见了皇帝,而且一见面就说要让甄嬛晚几年再嫁姑娘,明摆了是动心思了。
自然甄嬛也明白,此事恐怕是做不成了。但碰见皇帝的前两日到底放出了些风声,皇帝嘴上没说什么,却明显还是有所不满。所以近来陵容和玉娆相处的日子比和甄嬛还多,逢人便夸这孩子入了她的眼缘,要认作妹妹。
“咱们家的姑娘自然是金玉般的人,多留几年慢慢挑,总能找一个四角齐全的好孩子。”陵容摸着玉娆的长发,对这个饱经沧桑不损气节又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是真的喜欢,也不建议帮着说两句话。
襄嫔对这话是打心眼里赞同:“女儿家婚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模样、人品、家世,样样都要紧,自然得精挑细选才是正理。”
在座的几位娘娘个个都养着公主,对这话自然无有不应。
“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什么也瞒不过娘娘。”林秀有些不好意思,“今儿臣妇是与甄家小小姐,名唤玉娆的那个姑娘一起进宫的。”
“您瞧上了她?”陵容有些惊讶,一旁的林秀怕她误会忙解释:“我是真喜欢那姑娘的个性,又爽利又聪慧。且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脸上却不见愁色,可见是个心胸开阔的。”
“模样恐怕也是难得的绝色吧?”陵容打断了母亲的话语,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才情也不熟她姐姐。”
“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人物,如今又进了宫,哪里是咱们能肖想的。何况就安柯那个老实头,人家姑娘也未必瞧的上。”陵容温和地拍了拍母亲的手,“咱们家根基浅,虽是劣处,但也未尝不是好处。娶妇是大事,切不能心急。”
“大丈夫何患无妻?慢慢看着,若有缘分只怕立时便成,若无缘强求才更不好。咱们可没那个结怨的底子。”
“娘娘说得是,倒是臣妇心急了。”
陵容一劝,林秀自然无有不应。其实也是她习惯看低自家。虽说她们家门丁不够兴旺,只有两个儿子撑门户。
但眼看着这两个儿子可不是泛泛之辈。长子十来岁便考上进士,虽然只是同进士出身,也能称一句少年才俊。
且眼看也是个有本事的,初入朝堂还不显,但据当时的户部官员传言,其颇有些特异处,深受当时户部尚书张廷玉的喜爱。只可惜后来争储一事闹成那样,安柯也回乡为父守孝三年,如今的户部尚书蒋廷锡是个文人才子,对安柯这种埋头做事的小伙虽然不讨厌,却也没那样偏爱。
倒是二子安柏,如今跟在六阿哥身边做哈哈珠子,如今颇得皇帝宠爱。日常相处起来简直将他当作自家子侄。
再有宫里两位阿哥做靠山,倒真不缺有心人,只是还在观望,斟酌态度。
劝服住母亲,陵容又命人收拾了些东西,将母亲送出宫去。
“娘娘回去吧,日后见面的日子还多着呢。”蓉露在一旁轻声劝着,陵容却还目送着车马远去才回过神来,“是啊,如今家里人都住在京城,以后总能再见的。”
“额娘不必担心,儿子以后也会照看两位舅舅。”
弘曜不知何时已经来到她的身边扶住了陵容。
七八岁的年纪,在现代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在这紫禁城里却已经能算半个大人了。
最早十二岁,最迟十五岁这个孩子就将走进婚姻,迈入成人的队列。而依照雍正的寿命来说,为了保证儿子能顺利继承大典,他结婚的日子只能早不能晚。
如此,只好选个年纪大些的姑娘,以免伤了人家女孩的身体。
可雍正活着,儿子结婚的事儿必然轮不着后宫插手。
陵容摸着弘曜的脑袋,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总归皇子选福晋得挑上不少好女孩,其中应当还是有操作余地的。再不就接了婚先不生育。
“额娘,儿子昨儿得了把好弓……”
弘曜适时打断了陵容越想越远的脑洞,滔滔不绝说起自己得的这把弓有多好,能射多远。少见的露出了一股少年气,倒让陵容不禁嘲笑自己心态老了,母亲一提议亲她竟然就忍不住想起儿子来了。
都还是没影的事儿呢。
“是吗?那你们兄弟几个谁骑射功夫最好……”
母子两个相携走进宫中,金灿的阳光穿透了枫叶落在两人身上,竟消弭了秋日的寂寥,只余淡淡温情。
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这边母子情深,满是温情。另一边就更显得虚与委蛇,全是算计。
宝雀穿过宫室,眼看四下无人,这才咬牙敲开了面前的宫门。
吱呀——
厚重的宫门被打开,阳光却都被拦在了门外。宝雀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但随后却又想到了什么,浑身打了个寒颤:“原来是你?”
“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门内人的疑惑声并不像作假,但她也没有细究宝雀话里的意思,她只是迫不及待开了口:“是……派你来的吗?”
“你果然知道!”宝雀语气里难免露出怨恨,但深深的恐惧让她立刻找回理智:“我这儿有一桩天大的好事,不知道姑娘有没有那份心气?”
那人眼光一闪,不由将门打开,残余的夕阳终于照了进去,却只勉强照亮了对方的半张脸。
“出去说吧,”顺心脸上仍旧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如同一棵沉默的枯树,“娘娘带着吉祥去碎玉轩了,我正要去内务府取这个月的月俸。”
她如此说着,手却指向了一处隐秘的角落。
第174章 安陵容115
“贵妃姐姐,我来找你玩啦。”
一大清早,小姑娘充满活力的声音就传到了内室。陵容坐在梳妆台前脸上下意识露出了笑容:“一听这儿声就知道是我们玉娆姑奶奶。”
正给她梳头的碧青也是一笑:“可不是,满宫里也只有这位能这样开心。”
正说着,蓉露已经引着她走了进来。玉娆蹦蹦跳跳跑了过来,笑嘻嘻地冲碧青道:“碧青姐姐在说我什么呢?”
“在说你整日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羡慕你呢。”陵容正梳着头不好动,便招手让她过来。两张各有千秋的绝色容颜都映照在铜镜里,分明没有相似的地方,却又让人觉得分外和谐。
“贵妃姐姐真好看。”
她下意识地夸赞着,眼里满是惊艳和赞叹。
“你也很好看,还很招人喜欢。”陵容说着取了支和头上类似的芙蓉花簪插进她的发髻里,两人今儿可巧都穿着黄色系的衣衫,只陵容是秋香色的宫装旗袍,玉娆却是鹅黄的汉人服侍,瞧着更像一对姐妹了。
玉娆狡黠地眨巴起眼睛,笑得不怀好意:“姐姐若看见我们两个,准要吃醋。”
陵容顺着她伸出来的手站了起来,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尖:“那咱们可得早点去显摆显摆。”
两人一路溜达到千鲤池,果然见甄嬛、眉庄等人坐在亭子里,正肆意玩笑。
还是襄嫔眼利,一打眼就瞧见了她们两个,自然也注意到两人颜色相似的衣衫,当即摆着手帕笑弯了狐狸眼:“快瞧啊,这是哪家的姐妹俩儿长得这样标致。”
众人跟着她的手指也看见了陵容和玉娆,饶是惠嫔都忍不住玩笑:“哎呀,这样一看她俩倒真像是一家子姐妹了。”
甄嬛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听了惠嫔的话忙摸了摸自己的脸:“唉……可见我是人老珠黄,容颜不胜当年了,连妹子都输给别人家喽。”
“这有什么,玉娆不要你,我要你呀,她们两个做一对姐妹,咱们两个也做一对姐妹可好不好?”
惠嫔这话说完,甄嬛还没开口,陵容便拉着玉娆拍手笑了起来:“这可好,大家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了,也免得某人吃飞醋,淹了我的承乾宫。”
甄嬛一面起身让她坐下,一面没好气地拍了两下:“做你的春秋大梦,我们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姑娘你就想空着手摘桃子?”
“可是呢,这样好齐整的孩子,不知能落到谁家去?”敬妃一面夸,一面暗示性地看着甄嬛。
玉娆一听这话,只好低下头绞起自己的手帕,耳垂泛起了淡淡的红色,随即想到什么,又不免神色恹恹地靠在陵容怀里。
只因连陵容也没想到,这一世甄嬛似乎也有意将妹妹嫁进她家。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先不说甄家落魄后有多少落井下石之辈,看破世态炎凉的甄嬛如今对这个妹妹唯一的期望就是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
陵容家知根知底,人品教养自林秀和陵容身上也可见一斑。更不必说两家如今兜兜转转仍是邻居,安柯这样不结婚前始终洁身自好的男子在这时代可不多见。
最重要是甄母曾带玉娆隔着屏风见过,显然丈母娘很满意,玉娆也不讨厌。
按说这样一桩婚事陵容倒也乐见其成,关键是,一进宫甄玉娆都没来得及避开就在姐姐宫碰见了皇帝,而且一见面就说要让甄嬛晚几年再嫁姑娘,明摆了是动心思了。
自然甄嬛也明白,此事恐怕是做不成了。但碰见皇帝的前两日到底放出了些风声,皇帝嘴上没说什么,却明显还是有所不满。所以近来陵容和玉娆相处的日子比和甄嬛还多,逢人便夸这孩子入了她的眼缘,要认作妹妹。
“咱们家的姑娘自然是金玉般的人,多留几年慢慢挑,总能找一个四角齐全的好孩子。”陵容摸着玉娆的长发,对这个饱经沧桑不损气节又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是真的喜欢,也不建议帮着说两句话。
襄嫔对这话是打心眼里赞同:“女儿家婚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模样、人品、家世,样样都要紧,自然得精挑细选才是正理。”
在座的几位娘娘个个都养着公主,对这话自然无有不应。
“说什么呢,这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