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等他们两个走远了陵容才松了口气,让下人给她换了身衣裳,褪去钗环去榻上歇息一会儿。
不知睡了多久,陵容醒来时似乎感觉到身边有人,下意识地唤道:“蓉露,给我倒杯水来。”
却不见人动弹,一睁眼不知皇帝已经在她身边坐了多久。见她醒来才笑着道:“醒的倒及时,不然朕该让人将你唤醒,免得走了困就不好了。”
“皇上来了怎么不早点将臣妾叫起,倒让皇上好等,岂不失礼?”陵容嗔了他一眼,反引得皇上笑起来,“满宫里也只有你敢对朕说这种倒打一耙的话来。”
说着一伸手,将陵容拉到身边:“朕瞧着你睡得香甜,倒不忍心将你叫起来了。”
“皇上是在为何事烦恼吗?”陵容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抚平皇帝不自觉皱起的眉头。
“都是些不知所谓的话,说出来倒累得你跟着一起生气。”皇帝闭上眼睛,任由她的手指描摹自己的五官,虽说着不愿讲,可若真不愿陵容知道,也就不必特意趁着心情不好来承乾宫了。
陵容将手放在皇上心口,声音又轻又柔:“皇上一直这样将烦心事压在心里才让陵容担心,陵容即便不能为皇上分忧,至少能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
“若无容儿,此间何趣?”皇帝执起她的手感叹一声,才勉为其难说起自己今日的烦心事:“原是想着甄氏出宫多年,到底是胧月生母,朕才去探望一番。”
“……不料她竟有了身孕。”皇帝说到这儿眉头又高高皱起,陵容竟从他的目光中还看出了一丝不耐:“毕竟有了皇嗣,倒不好让她继续待在甘露寺,不然像什么样子。可她如今是废妃,又星宿不利,朕一时倒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样一说,倒真是件为难事。”
“陵容可有主意?”
“臣妾愚见,她如今毕竟身怀有孕,皇家血脉无论如何是不好流落在外的。”陵容说着,看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便知道他还是属意将甄嬛迎回宫去。
“星宿一事,事关太后与皇后,臣妾不好妄议。倒是废妃的身份,臣妾觉得皇上可以另拟封号,再为她换一姓氏。一则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二者也是抛却旧事,重新再来的好意头。”
皇帝听着她的话仔细想了想,越想眼神越亮:“容儿这法子好,既然从前是汉军旗,朕便赐满姓马佳氏,此后便是马佳氏甄嬛,隶属满军旗镶红旗,与汉军旗甄氏再无瓜葛。”
“至于封号……”皇帝想了想,“便定为柔吧。”
“柔?”
“你与她久不相见,她在佛寺中清修几年,如今性子倒恭顺和缓了许多。”皇帝眼中似有满意,“若当初她能如此,也不至走到那步田地,白吃了这许多年苦楚,取这个封号既是夸赞,也是让她时时警醒,莫在辜负朕一片苦心。”
“说来她如今这性子倒更适合教导四阿哥,朕便再给她添上十岁,称作是四阿哥生母。”
皇帝越说眼睛越亮,这样一来既能更好遮掩甄嬛的身份,还能给被他视为羞辱的四阿哥换一位生母,简直一箭双雕。
陵容忙低下头轻叹一声:“想来姐姐这些年恐怕过得十分不易,如今总算与皇上苦尽甘来。”
边说边拿帕子遮住脸,好遮掩自己此时扭曲的表情。
【受不了了,等老大一娶妻就让甄嬛给他毒死吧。】
【都听宿主的!】系统立刻响应,甚至开始扒拉自己有什么东西能不着痕迹钻规则的空子,助她宿主一臂之力。
正在陵容快听不下去的时候,她大儿子清朗的少年声简直如同仙乐响在耳边: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起来吧,你额娘和弟弟妹妹也有阵子没见你了,快过来让你额娘看看。”
皇帝招了招手,弘曜立刻走向前来,被陵容拉住手前后转着仔细看了看,“瞧着精神倒好,就是更瘦了,阿哥所的膳食吃不惯吗?”
“没有,儿臣在阿哥所一切都好,只是最近在长个子,所以看着瘦了些。”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你健健康康的额娘就放心了。”陵容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高兴地拉起儿子就要往外走:“今儿你回来,额娘特地让小厨房做了你爱吃的,你弟弟妹妹一大早还念叨着哥哥呢……”
说着母子两个已经走远了,倒把皇帝丢在了后头。偏他也不生气,反而跟在他们后头,听着陵容有些唠叨的关心,心里反觉得温情。
第165章 安陵容106
用了膳不多久皇帝便从陵容宫里出来,特意留了时间给他们母子独处。
皇帝站在承乾宫外,想起陵容方才见弘曜时的眼神,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太后身体近来如何?”
一旁的苏培盛忙佝了腰:“太后的身体原已见好了,前些天寿康宫走水后受了惊吓,听说又难起身了。”
皇帝坐在轿辇上犹豫了下,还是道:“去寿康宫。”
一进去便见惠嫔正细心地服侍着太后喂药,比皇后那个正牌媳妇还要小心殷勤。当下对皇后就又添了两分不满。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皇上来了,快起来,地下潮湿,可要仔细。”太后一见皇帝,便缓声唤他,还不忘关心起皇帝的身子,倒让他心里一时有些愧疚。
“儿子忙于朝政,倒是疏忽了皇额娘的身体。”皇帝坐到太后床边,言语也不再冷硬。
太后一瞧他的神色,心中便安定三分,当即摆手笑道:“皇帝以国事为重是应该的,何况我身边有惠嫔这孩子,日日悉心照料皇帝不必忧心。”
“惠嫔侍奉太后,的确勤勉,便是皇后也不及她。”皇帝看向一旁安静侍立的眉庄,温言夸赞了一句。
眉庄不紧不慢地行了一礼:“伺候太后是臣妾的福分,臣妾自然不敢不尽心。皇上与太后还有话说,臣妾先去厨房瞧一眼炜着的粥好了没有。”
说完便安静退下,既不居功也不媚主。不仅太后满意,便是皇帝也一时被这样的眉庄所吸引。
两人正要说话,忽闻皇后到了。
看着以往都快不记得寿康宫门从哪开的皇后娘娘,今儿竟然破天荒踏进她这儿的地板,太后便知道这是追着皇帝来的。
心里只摇头:这般行事,也太小气了些,哪里是皇后的气度。
宜修却不在乎太后如何想,她之所以过来,也是觉得这会儿在太后宫里,劝皇上放弃迎回甄嬛估计能更顺利些,毕竟姑母应该也不希望皇帝为了一个废妃大动干戈、费尽心力,甚至不惜和群臣作对。
“今儿倒稀奇,你们两口子是约好了,一前一后都来了哀家的寿康宫。”
太后这话一说,宜修还没开口便被皇帝抢了去:“儿子忙完了政务便赶来见皇额娘,倒不知皇后也选在这会儿拜见。”
“……臣妾也是忧心太后身体,头风刚好些就来探望皇额娘了。”
“皇后既然身子不好,就该好好歇着。”太后瞟了眼坐在绣凳上皇后,不咸不淡地开口:“这也难怪,你身子总不见好,底下人自然就胆大了,连皇子都不放在眼里。”
说着无视了宜修一瞬间变得僵硬的脸,转而对皇帝说道:“皇帝还不知道吧?昨儿竟然有人给四阿哥下毒,好在那毒粥被他身边的嬷嬷用了,否则宫闱之内,堂堂皇子竟被人明目张胆下毒戕害,说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说着又缓和了语气:“哀家也知道皇帝正为了菀嫔和她腹中的皇嗣而头疼。”
“皇额娘明见,儿子虽有心迎她回宫,不使皇家血脉流落在外,可她星宿不利,若损伤皇额娘凤体岂非朕的罪过。”
“皇子是大事,星宿不利不过是一时,何况便是妨碍也妨碍不到什么。皇上迎她回宫也是应该的,只一样,皇帝且不可偏宠她太过。另外,还请皇上费心为四阿哥挑选一位养母细心教养。”
“儿子都听皇额娘的。”这时候的皇帝倒低着头,显出一副孝子模样。
太后扫了眼旁边一言不发的皇后,这才缓缓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宜修忙起身行礼:“太后理事明晰,臣妾自愧弗如,自然谨遵太后懿旨。”
“好,此事哀家便不过问了,等她进了宫哀家再瞧一眼便是。”
说完,帝后夫妻这才双双行完了礼,从寿康宫退了出去。却又在宫门外分道扬镳,皇帝自去养心殿批他的奏折,宜修也忙着回去准备甄嬛入宫的事宜。
接下来不论是封妃的仪式还是永寿宫的整修都被皇帝扔给了宜修,一并传到宫里的还有甄嬛被改了满姓和封号的消息。
听着这个“柔”字,即便皇后都一时有些摸不着皇帝的脉。看这一连串的动静,皇上待甄嬛真是少有的重视,可“柔”这个字又实在微妙。
皇后想到这儿,命人将永寿宫打造的极度奢华,虽比不上承乾宫,却比景仁宫还要富丽堂皇。
可皇帝瞧了,却也没什么表示。既没有皱眉嫌太奢华,也没有不满尚觉不够。
不知睡了多久,陵容醒来时似乎感觉到身边有人,下意识地唤道:“蓉露,给我倒杯水来。”
却不见人动弹,一睁眼不知皇帝已经在她身边坐了多久。见她醒来才笑着道:“醒的倒及时,不然朕该让人将你唤醒,免得走了困就不好了。”
“皇上来了怎么不早点将臣妾叫起,倒让皇上好等,岂不失礼?”陵容嗔了他一眼,反引得皇上笑起来,“满宫里也只有你敢对朕说这种倒打一耙的话来。”
说着一伸手,将陵容拉到身边:“朕瞧着你睡得香甜,倒不忍心将你叫起来了。”
“皇上是在为何事烦恼吗?”陵容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抚平皇帝不自觉皱起的眉头。
“都是些不知所谓的话,说出来倒累得你跟着一起生气。”皇帝闭上眼睛,任由她的手指描摹自己的五官,虽说着不愿讲,可若真不愿陵容知道,也就不必特意趁着心情不好来承乾宫了。
陵容将手放在皇上心口,声音又轻又柔:“皇上一直这样将烦心事压在心里才让陵容担心,陵容即便不能为皇上分忧,至少能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
“若无容儿,此间何趣?”皇帝执起她的手感叹一声,才勉为其难说起自己今日的烦心事:“原是想着甄氏出宫多年,到底是胧月生母,朕才去探望一番。”
“……不料她竟有了身孕。”皇帝说到这儿眉头又高高皱起,陵容竟从他的目光中还看出了一丝不耐:“毕竟有了皇嗣,倒不好让她继续待在甘露寺,不然像什么样子。可她如今是废妃,又星宿不利,朕一时倒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样一说,倒真是件为难事。”
“陵容可有主意?”
“臣妾愚见,她如今毕竟身怀有孕,皇家血脉无论如何是不好流落在外的。”陵容说着,看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便知道他还是属意将甄嬛迎回宫去。
“星宿一事,事关太后与皇后,臣妾不好妄议。倒是废妃的身份,臣妾觉得皇上可以另拟封号,再为她换一姓氏。一则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二者也是抛却旧事,重新再来的好意头。”
皇帝听着她的话仔细想了想,越想眼神越亮:“容儿这法子好,既然从前是汉军旗,朕便赐满姓马佳氏,此后便是马佳氏甄嬛,隶属满军旗镶红旗,与汉军旗甄氏再无瓜葛。”
“至于封号……”皇帝想了想,“便定为柔吧。”
“柔?”
“你与她久不相见,她在佛寺中清修几年,如今性子倒恭顺和缓了许多。”皇帝眼中似有满意,“若当初她能如此,也不至走到那步田地,白吃了这许多年苦楚,取这个封号既是夸赞,也是让她时时警醒,莫在辜负朕一片苦心。”
“说来她如今这性子倒更适合教导四阿哥,朕便再给她添上十岁,称作是四阿哥生母。”
皇帝越说眼睛越亮,这样一来既能更好遮掩甄嬛的身份,还能给被他视为羞辱的四阿哥换一位生母,简直一箭双雕。
陵容忙低下头轻叹一声:“想来姐姐这些年恐怕过得十分不易,如今总算与皇上苦尽甘来。”
边说边拿帕子遮住脸,好遮掩自己此时扭曲的表情。
【受不了了,等老大一娶妻就让甄嬛给他毒死吧。】
【都听宿主的!】系统立刻响应,甚至开始扒拉自己有什么东西能不着痕迹钻规则的空子,助她宿主一臂之力。
正在陵容快听不下去的时候,她大儿子清朗的少年声简直如同仙乐响在耳边: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起来吧,你额娘和弟弟妹妹也有阵子没见你了,快过来让你额娘看看。”
皇帝招了招手,弘曜立刻走向前来,被陵容拉住手前后转着仔细看了看,“瞧着精神倒好,就是更瘦了,阿哥所的膳食吃不惯吗?”
“没有,儿臣在阿哥所一切都好,只是最近在长个子,所以看着瘦了些。”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你健健康康的额娘就放心了。”陵容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高兴地拉起儿子就要往外走:“今儿你回来,额娘特地让小厨房做了你爱吃的,你弟弟妹妹一大早还念叨着哥哥呢……”
说着母子两个已经走远了,倒把皇帝丢在了后头。偏他也不生气,反而跟在他们后头,听着陵容有些唠叨的关心,心里反觉得温情。
第165章 安陵容106
用了膳不多久皇帝便从陵容宫里出来,特意留了时间给他们母子独处。
皇帝站在承乾宫外,想起陵容方才见弘曜时的眼神,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太后身体近来如何?”
一旁的苏培盛忙佝了腰:“太后的身体原已见好了,前些天寿康宫走水后受了惊吓,听说又难起身了。”
皇帝坐在轿辇上犹豫了下,还是道:“去寿康宫。”
一进去便见惠嫔正细心地服侍着太后喂药,比皇后那个正牌媳妇还要小心殷勤。当下对皇后就又添了两分不满。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皇上来了,快起来,地下潮湿,可要仔细。”太后一见皇帝,便缓声唤他,还不忘关心起皇帝的身子,倒让他心里一时有些愧疚。
“儿子忙于朝政,倒是疏忽了皇额娘的身体。”皇帝坐到太后床边,言语也不再冷硬。
太后一瞧他的神色,心中便安定三分,当即摆手笑道:“皇帝以国事为重是应该的,何况我身边有惠嫔这孩子,日日悉心照料皇帝不必忧心。”
“惠嫔侍奉太后,的确勤勉,便是皇后也不及她。”皇帝看向一旁安静侍立的眉庄,温言夸赞了一句。
眉庄不紧不慢地行了一礼:“伺候太后是臣妾的福分,臣妾自然不敢不尽心。皇上与太后还有话说,臣妾先去厨房瞧一眼炜着的粥好了没有。”
说完便安静退下,既不居功也不媚主。不仅太后满意,便是皇帝也一时被这样的眉庄所吸引。
两人正要说话,忽闻皇后到了。
看着以往都快不记得寿康宫门从哪开的皇后娘娘,今儿竟然破天荒踏进她这儿的地板,太后便知道这是追着皇帝来的。
心里只摇头:这般行事,也太小气了些,哪里是皇后的气度。
宜修却不在乎太后如何想,她之所以过来,也是觉得这会儿在太后宫里,劝皇上放弃迎回甄嬛估计能更顺利些,毕竟姑母应该也不希望皇帝为了一个废妃大动干戈、费尽心力,甚至不惜和群臣作对。
“今儿倒稀奇,你们两口子是约好了,一前一后都来了哀家的寿康宫。”
太后这话一说,宜修还没开口便被皇帝抢了去:“儿子忙完了政务便赶来见皇额娘,倒不知皇后也选在这会儿拜见。”
“……臣妾也是忧心太后身体,头风刚好些就来探望皇额娘了。”
“皇后既然身子不好,就该好好歇着。”太后瞟了眼坐在绣凳上皇后,不咸不淡地开口:“这也难怪,你身子总不见好,底下人自然就胆大了,连皇子都不放在眼里。”
说着无视了宜修一瞬间变得僵硬的脸,转而对皇帝说道:“皇帝还不知道吧?昨儿竟然有人给四阿哥下毒,好在那毒粥被他身边的嬷嬷用了,否则宫闱之内,堂堂皇子竟被人明目张胆下毒戕害,说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说着又缓和了语气:“哀家也知道皇帝正为了菀嫔和她腹中的皇嗣而头疼。”
“皇额娘明见,儿子虽有心迎她回宫,不使皇家血脉流落在外,可她星宿不利,若损伤皇额娘凤体岂非朕的罪过。”
“皇子是大事,星宿不利不过是一时,何况便是妨碍也妨碍不到什么。皇上迎她回宫也是应该的,只一样,皇帝且不可偏宠她太过。另外,还请皇上费心为四阿哥挑选一位养母细心教养。”
“儿子都听皇额娘的。”这时候的皇帝倒低着头,显出一副孝子模样。
太后扫了眼旁边一言不发的皇后,这才缓缓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宜修忙起身行礼:“太后理事明晰,臣妾自愧弗如,自然谨遵太后懿旨。”
“好,此事哀家便不过问了,等她进了宫哀家再瞧一眼便是。”
说完,帝后夫妻这才双双行完了礼,从寿康宫退了出去。却又在宫门外分道扬镳,皇帝自去养心殿批他的奏折,宜修也忙着回去准备甄嬛入宫的事宜。
接下来不论是封妃的仪式还是永寿宫的整修都被皇帝扔给了宜修,一并传到宫里的还有甄嬛被改了满姓和封号的消息。
听着这个“柔”字,即便皇后都一时有些摸不着皇帝的脉。看这一连串的动静,皇上待甄嬛真是少有的重视,可“柔”这个字又实在微妙。
皇后想到这儿,命人将永寿宫打造的极度奢华,虽比不上承乾宫,却比景仁宫还要富丽堂皇。
可皇帝瞧了,却也没什么表示。既没有皱眉嫌太奢华,也没有不满尚觉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