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愿各位陛下,武运昌隆。”
  第17章
  秦国作为天下强国,一举一动都有探子盯着,几乎白起前脚踏出秦国,后脚消息就都传出去了。
  “秦国难道又要开战?”平原君赵胜盯着传讯,惊怒交加。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是元气大伤,决计不能再来一次。
  “公子如何看待此事?”他忧心忡忡的看向对面的人。
  这世上能让平原君如此尊者的称呼一声公子,自然就是他的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
  若不是魏无忌窃符救赵,今日的赵国还不知道是什么处境。
  也正因为如此,魏无忌害怕被魏王怪罪,于是留在了赵国。
  魏无忌皱眉,“秦国才受挫不久,长平一战,赵国固然损失惨重,可他秦国也需要时间休生养息,这时再出兵,实为不智,秦国也多有智者,难道没有人劝说秦王吗?”
  “无论如何,白起出兵,已是事实。”赵胜面色忧虑,“看其方向,是冲着我赵国来的。”
  “若是如此,我赵国恐怕难以抵抗。”
  “您想要出使各国,请求支援?”魏无忌听出他的意思。
  “只能如此。”赵胜吐了口气,“我想请求您的帮助。”
  魏无忌长长一叹,“我既身在赵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只是魏国那边,怕是无能为力。”
  赵胜见状道:“秦国暴虐强大,各国都难以独自抗衡,正所谓唇亡齿寒,想来魏王当能理解您的用心良苦。”
  “我盼能如此。”魏无忌起身,“若果真确定白起是要发兵掀起兵戈,就该早点决断。”
  “我这就去请示王上。”赵胜点头。
  合纵连横的事情在这几百年间时常可以看见,可是秦国强大起来后,慢慢就变成了秦国攻打哪一国,然后那一国就到处找援兵。
  到了现在,合纵连横的固定对抗对象基本是秦国了。
  战国大魔王赢小米的威力可见一斑。
  而被严阵以待的大魔王正饶有兴趣的研究五五头上的弹幕。
  他真的好奇很久了。
  于是为了不被烦,五五顺手把弹幕字体改成秦文。
  能看看,不能看就算了。
  而能看懂弹幕后,赢小米果然没有烦她了,因为他一直盯着弹幕,目不转睛的。
  五五真担心他人老眼花还要再添上个近视的毛病。
  这抽卡能抽到眼镜吗?她以前还真没这个烦恼。
  不过,说到眼镜她突然就想起了望远镜,万花筒等一系产品。
  望远镜可是那些年穿越文必备的军事神器,而万花筒小孩子应该会喜欢。
  五五立刻翻了库存,经过两个世界,她的库存是非常充裕的,基本上想要的东西都有的,不用再去抽卡或者费劲脑筋的找弹幕求助。
  所以现在都可以直接翻出来,倒是便宜了秦国。
  不对,怎么能这么说呢。
  应该说,前两个世界的练手就是为了这个世界成熟的辅佐政哥统一地球啊!
  五五大言不惭的给自己脸上添光。
  谁敢反驳,你就说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吧?
  不过,说到望远镜,她又想起了水泥玻璃肥皂白糖等大杀器。
  不是她说,这年代商业发展虽然还可以,但是比起唐宋就差多了。
  想要国库有钱,就必须发展商业,想要发展商业,就要发展手工业纺织业等,最重要的是要修路!
  毕竟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嘛。
  可恶,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政哥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啊。
  五五立刻就盯上赢小米,以及他儿子他孙子。
  岂有此理,后面两个你们是来凑数的嘛?
  三代人努努力,在政哥长大前给他留下一个民富兵强的国家没问题吧?在政哥上位前把得罪人的事情都干完没问题吧?嗯,出事了就换个秦王顶锅盖继续。
  反正你们老秦家三代就有两个短命的,咱们争取废物(划掉)咳咳,争取在嘎之前利用一下,背背锅,没问题吧?
  等政哥一上位就可以哐哐哐的打遍六国,统一华夏,冲向世界。
  五五幻想一下那一幕,立刻身板挺直,觉得她还能在秦国大干特干二十年!
  “王上,我有一事。”五五开口,秦王终于舍得挪开眼,丝毫不知道以后这句话就会成为某人的口头禅,然后秦国会开始新一轮改革,差点让他头秃并且阴沟里翻车。
  谁能想到,人到老年,不是退休养老,没有变得昏聩,反而焕发事业第二春?呢。
  五五:没办法,昭襄王战绩可查,还贼能活,不逮着他多干点活,还要指望后面两个哪怕有卡牌加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噶的家伙吗?
  在命硬和狠辣方面,五五还是很相信战国大魔王的。
  深信他哪怕死,都一定会带走他一波妨碍秦国发展的老顽固的。
  五五眼里闪过一丝漠然。无论是不是历史名人,妨碍政哥和大秦发展的都要嘎。
  从这一方面来说,赢小米一定能比政哥更心狠手辣。
  政哥......她当然不是说他会心软,但是不得不说,政哥对六国余孽,麾下的文臣武将都挺好的。
  有时候得说,斩草除根不是没道理的。
  换成昭襄王,王翦敢拒绝的那一刻,他的结局都可以注定了。
  至于六国那些亡国之人,呵呵,消消乐了解一下,还想被牵到一块好吃好喝的住着,想得美。
  白起坑杀几十万赵军,难道真的是他那么践踏人命,不顾降军吗?
  都知道杀降不祥,可是白起不能放,因为那些都是赵国的有生力量,如果放了,回去之后,赵国一召,就又成军队来妨碍秦国。
  俘虏当囚犯?这么多人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当秦国很富裕吗?
  何况要管理这么多囚犯,又要用多少人手去管理。
  可是,秦王不能杀也不能放,所以白起为解君忧,才担了这个罪名。
  实际上,秦国君臣彼此心知肚明,白起为谁而杀。
  而最后,白起也死了。
  论狠,昭襄王当然更心狠。
  所以,他也更适合做一些事情。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改革是不需要流血的,秦国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五五私心,在政哥上位前,一些事情就能做完。
  而他的目光,只需要投向秦国之外的敌人。
  第18章
  五五从多方面规划了接下来二十年秦国的发展,首先农业肯定要保证的,所以高产作物必须有。
  然而东西种出来,也要收得过来啊,不得不说一点就是,这年头的人口比起后世真的就是个零头……鼓励生育真的很有必要性。
  而生育就得分为生和育,也就医学方面的发展和养不养得起这两个问题了。
  古代百姓倒是不用鼓励都热衷生孩子,主要也没其他娱乐,晚上一到,被窝一盖,有了就生,根本不知道要做点什么措施。
  当然,这也是因为古代孩子夭折率高,所以要多生几个,以确保最后能有几个能养大有关。
  至于百姓饭都吃不饱,孩子怎么养,那当然是有口吃,饿不死就行了呗。
  这当然不行啦,改,必须改。
  但是,先吃饱才能说其他,这一点古今一样。
  所以还是得改善作物。
  秦国肯定要有自己的农科院,但是五五有点赶时间,所以肯定是先拿现成的高产作物出来推广。
  然后有了作物,农具也要改善,争取最大程度的解放百姓的劳动力。
  百姓从田地里解放出来,才能去动脑子,思考怎么改变生活,过得更好。
  古有四民,士农工商。
  农要改,工和商也要大改特改。
  其实这些行业本就是息息相关,共同发展的。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又有不同,粮食作物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经济作物则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变成各种商品,制造经济效益,促进各个行业发展。
  换而言之,农业的良性发展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最后又反哺农业。
  这些是大的层面,而具体下来,就是要从衣食住行才着手。
  人总是离不开这四样的。
  所以,改善作物,发展纺织业,修建道路这些都要一起进行。
  考虑到二十年有点久,五五先琢磨出一个五年计划。
  再心急,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想到政崽的年纪,五五觉得还是有点时间的。
  首先,她翻出几袋种子。
  嗯,今年朝廷先在试验田种一种,明年推广到咸阳及周边城镇,然后五年内推广到秦国全国。
  秦国现在也不大,五年也够推广了吧?
  等六国百姓知道秦国有高产作物,以后还会那么抵触成为秦人吗?
  不会,因为人都是现实的,存活才是第一要务。
  说到底,六国的君王和贵族高官对百姓有多好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