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她开始主动提问,不再是被动接受。她问三七为何不能内服,问白芨为何不能直接敷骨,问葛根在热毒内陷时还能不能用……问题虽然天真甚至可笑,却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渴望——渴望弄懂“为什么”,渴望追求“更厉害的效果”!
王太医惊讶于她的转变,开始有意引导。
当她提出用蜂蜜调和三七粉增强附着力的想法时,王太医眼中不加掩饰的欣赏让她心头猛地一跳。
那句“格格心思灵动!前途不可限量!”比之前所有刻板的夸奖都更让她心头发烫,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当作一个“可造之材”看待的尊重。
她不再满足于分装成药,她开始笨拙地尝试配伍,把三七粉用熬得稠厚的蜂蜜调和,涂在羊肠模拟的伤口上观察效果;把白芨粉混进葛根浆糊里,试图增强附着性……静怡斋里时常飘出古怪的焦糊味或诡异的粘稠混合物,充满了匪夷所思的“黑暗料理”和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实验的冲劲,让王太医都开始刮目相看。
而真正让她脱胎换骨的,是磺胺的震撼!
当木苔太后牵着她的手,走进那充满霉味的暖棚,当她亲眼看到那白瓷碟上,凶悍的黄色毒菌(葡萄球菌)在中央一小撮灰白霉粉周围退缩、空出一个清晰的“洁净之圆”时,孟古青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
“看清楚了,青儿。这是一场无形的战争。那黄色的,是能侵蚀血肉、夺人性命的毒物。而这中央的灰白,哀家叫它——磺胺。它,是哀家在这无边毒瘴中,寻到的一缕克制毒物的微光。”木苔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击在她的心弦上!
这缕微光,来自那不起眼、甚至惹人厌恶的霉变豆腐,就*像她那罐“霸血散”,源于莽撞加量,源于不甘束缚的尝试,撕开黑暗,抓住那道光!这念头如同火山熔岩般在她心中喷发。
“姑母,这灰白……这磺胺!我能……我也能试试弄出来吗?”她脱口而出,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被迫学医的格格,她依然被新医学迷住了。
太医院的日子,让孟古青的涅槃重生,她褪去了华丽的旗装,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素色工服。
她跟着王太医和医官们,一头扎进了那充满霉味、酸味和各种古怪气味的实验室。
培养霉变豆腐,观察菌落生长,提取有效物质,测试抑菌效果……每一步都繁琐枯燥,充满失败。
她的手被药汁染得发黄,衣服上沾着洗不掉的霉点,眼睛里常常布满血丝。
但她从未退缩,那股草原儿女的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头,在此刻化作了惊人的韧性。
一次次的失败,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为什么这次没长好?”“温度不对?湿度不够?还是豆腐坯子太老了?”她像一头执着的小狼,死死咬住问题不放,反复试验,记录数据,寻找规律。
当她第一次独立培养出合格的磺胺,看到它在培养皿上成功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时,她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这不是侥幸,不是歪打正着,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失败和坚持换来的!她真的抓住了。
牛痘接种法的推广,是她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天花疫情爆发,人心惶惶。木苔力排众议,决定在安全地区试点接种。
孟古青主动请缨,带领太医院的医官和妇幼会的骨干,深入疫区边缘。
面对惊恐的百姓,面对愚昧的谣言,“种痘会变成牛!”“这是妖术!”,孟古青没有退缩。她穿着特制的防护服,亲自示范,第一个在自己手臂上划下了接种刀痕!
“看!我种了!没事!”她举起手臂,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坦荡和勇气,“这东西,能救命!能让大家不再怕天花!信我!”
她的勇敢和真诚,如同定心丸。
在妇幼会成员的协助下,试点接种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当第一批接种成功的孩童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开,孟古青的名字,连同“牛痘仙子”的美誉,传遍了京城。
如今的孟古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摔药杵的娇蛮格格。
她是皇家医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太医院的实际负责人,防疫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她依旧会穿着利落的骑装,偶尔去京郊骑马,但更多时候,她身着素雅的医师袍,穿梭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讲堂和慈济院的病房之间。
她的眼神锐利而专注,言谈举止沉稳干练,唯有眉宇间偶尔闪过的一丝属于草原的锐气,提醒着她的出身。
她依旧会和顺崽斗嘴,嫌弃他那些“异想天开”的新点子(比如用蒸汽煮药),但当他拿着新发现的植物图谱或奇怪的矿物样本来找她,询问药用价值时,她总会放下手头的事,认真研究,给出最专业的意见。
她知道,这个看似不着调的表哥,是真正将她引入这片广阔天地、给予她信任和舞台的人。
夜深人静,孟古青有时会独自坐在医学院顶楼的露台,望着满天繁星。她会想起科尔沁草原的辽阔,想起纵马驰骋的快意。但此刻,她心中涌动的,不再是离乡的愁绪或被束缚的愤懑,而是一种更深沉、更辽阔的满足。
她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药草的清香和实验室里各种试剂的味道。
这双手,不再只会挽弓射箭,更能研磨救命的药粉,操控精密的仪器,握住病患求生的希望。
她守护的,不再仅仅是科尔沁的荣耀,而是这片土地上万千生灵的健康与安宁。
药香淬骨,金针砺锋。
从抗拒的囚鸟,到翱翔的雄鹰,孟古青在这弥漫着药香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比草原更辽阔的天空,也书写下了一段属于蒙古格格的、刚柔并济的传奇。
她,是科尔沁的骄傲,更是这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新式医药奠基人。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
王太医惊讶于她的转变,开始有意引导。
当她提出用蜂蜜调和三七粉增强附着力的想法时,王太医眼中不加掩饰的欣赏让她心头猛地一跳。
那句“格格心思灵动!前途不可限量!”比之前所有刻板的夸奖都更让她心头发烫,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当作一个“可造之材”看待的尊重。
她不再满足于分装成药,她开始笨拙地尝试配伍,把三七粉用熬得稠厚的蜂蜜调和,涂在羊肠模拟的伤口上观察效果;把白芨粉混进葛根浆糊里,试图增强附着性……静怡斋里时常飘出古怪的焦糊味或诡异的粘稠混合物,充满了匪夷所思的“黑暗料理”和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实验的冲劲,让王太医都开始刮目相看。
而真正让她脱胎换骨的,是磺胺的震撼!
当木苔太后牵着她的手,走进那充满霉味的暖棚,当她亲眼看到那白瓷碟上,凶悍的黄色毒菌(葡萄球菌)在中央一小撮灰白霉粉周围退缩、空出一个清晰的“洁净之圆”时,孟古青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
“看清楚了,青儿。这是一场无形的战争。那黄色的,是能侵蚀血肉、夺人性命的毒物。而这中央的灰白,哀家叫它——磺胺。它,是哀家在这无边毒瘴中,寻到的一缕克制毒物的微光。”木苔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击在她的心弦上!
这缕微光,来自那不起眼、甚至惹人厌恶的霉变豆腐,就*像她那罐“霸血散”,源于莽撞加量,源于不甘束缚的尝试,撕开黑暗,抓住那道光!这念头如同火山熔岩般在她心中喷发。
“姑母,这灰白……这磺胺!我能……我也能试试弄出来吗?”她脱口而出,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被迫学医的格格,她依然被新医学迷住了。
太医院的日子,让孟古青的涅槃重生,她褪去了华丽的旗装,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素色工服。
她跟着王太医和医官们,一头扎进了那充满霉味、酸味和各种古怪气味的实验室。
培养霉变豆腐,观察菌落生长,提取有效物质,测试抑菌效果……每一步都繁琐枯燥,充满失败。
她的手被药汁染得发黄,衣服上沾着洗不掉的霉点,眼睛里常常布满血丝。
但她从未退缩,那股草原儿女的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头,在此刻化作了惊人的韧性。
一次次的失败,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为什么这次没长好?”“温度不对?湿度不够?还是豆腐坯子太老了?”她像一头执着的小狼,死死咬住问题不放,反复试验,记录数据,寻找规律。
当她第一次独立培养出合格的磺胺,看到它在培养皿上成功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时,她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这不是侥幸,不是歪打正着,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失败和坚持换来的!她真的抓住了。
牛痘接种法的推广,是她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天花疫情爆发,人心惶惶。木苔力排众议,决定在安全地区试点接种。
孟古青主动请缨,带领太医院的医官和妇幼会的骨干,深入疫区边缘。
面对惊恐的百姓,面对愚昧的谣言,“种痘会变成牛!”“这是妖术!”,孟古青没有退缩。她穿着特制的防护服,亲自示范,第一个在自己手臂上划下了接种刀痕!
“看!我种了!没事!”她举起手臂,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坦荡和勇气,“这东西,能救命!能让大家不再怕天花!信我!”
她的勇敢和真诚,如同定心丸。
在妇幼会成员的协助下,试点接种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当第一批接种成功的孩童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开,孟古青的名字,连同“牛痘仙子”的美誉,传遍了京城。
如今的孟古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摔药杵的娇蛮格格。
她是皇家医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太医院的实际负责人,防疫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她依旧会穿着利落的骑装,偶尔去京郊骑马,但更多时候,她身着素雅的医师袍,穿梭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讲堂和慈济院的病房之间。
她的眼神锐利而专注,言谈举止沉稳干练,唯有眉宇间偶尔闪过的一丝属于草原的锐气,提醒着她的出身。
她依旧会和顺崽斗嘴,嫌弃他那些“异想天开”的新点子(比如用蒸汽煮药),但当他拿着新发现的植物图谱或奇怪的矿物样本来找她,询问药用价值时,她总会放下手头的事,认真研究,给出最专业的意见。
她知道,这个看似不着调的表哥,是真正将她引入这片广阔天地、给予她信任和舞台的人。
夜深人静,孟古青有时会独自坐在医学院顶楼的露台,望着满天繁星。她会想起科尔沁草原的辽阔,想起纵马驰骋的快意。但此刻,她心中涌动的,不再是离乡的愁绪或被束缚的愤懑,而是一种更深沉、更辽阔的满足。
她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药草的清香和实验室里各种试剂的味道。
这双手,不再只会挽弓射箭,更能研磨救命的药粉,操控精密的仪器,握住病患求生的希望。
她守护的,不再仅仅是科尔沁的荣耀,而是这片土地上万千生灵的健康与安宁。
药香淬骨,金针砺锋。
从抗拒的囚鸟,到翱翔的雄鹰,孟古青在这弥漫着药香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比草原更辽阔的天空,也书写下了一段属于蒙古格格的、刚柔并济的传奇。
她,是科尔沁的骄傲,更是这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新式医药奠基人。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