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顺崽听他这么一说,放心了不少,嘴角也开始扬起了笑,他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将桌子上的图纸放到了范文程手中,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地说道:“此事就劳烦老师了!”
  “臣遵命。”范文程怔忪了一下,面对他这种甩包袱的样子,笑着将事情揽了下来,这事接下来对他也有利。
  将科举改革的事交给了范文程,顺崽显然是松了一口气,这文官的事就得文官自己想办法,他的小脑瓜给一个基本章程就很不错了。
  范文程将画纸收到了自己怀中,看着小皇帝的样子,眼中带着几分笑意地问道:“不知道皇上想把什么作为主科目?”
  顺崽沉吟了片刻,又想起了一件事,当官的确是时务策、明法最重要,但他也听他额娘提过,当官其实最重要还有为民的一颗心,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不过这个为民,要考什么呢?这有些难到顺崽,好在范文程就在他身边,他自然是选择弄不懂的问老师。
  但是顺崽口中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显然是有些惊到范文程了,尽管知晓小皇帝的确有颗为老百姓的心,但他更多以为是皇太后教授的。现在看来显然并不止。
  摊上了这样的皇帝,范文程觉得自己似乎也找到了应该忠心的明君。
  倒不是说他之前不忠心先帝,只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之前忠心是因为想更好的活着,想当高官,现在则是真想和小皇帝一条心,为民为国。
  他不禁哑然失笑了起来,好一会才柔和地对小皇帝说道:“那就在加一门道德科如何?又或是皇帝有什么好的建议?”
  “道德科?”顺崽有点懵,不大懂这个科目主要是什么。
  范文程点了点头,解释道:“《后汉书种岱传》中有一局,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是不是很像皇上说的那一句?在臣看来,道德自然讲究的就是对人、对事的看法,不过此话有些玄,还真有些不好做为科目考核。”
  顺崽听懂了,就是他额娘所说的思想品德吧?这个好像的确很难考,就好像一个人说的话和做的事并不一定会相符。
  正如他们考试时肯定会写的为民为国,实际上上任后就不一定了,就算开了这个科目说不定也是糊弄人的,这就让人有些苦恼了。
  思考了半天后,顺崽也有些转不动脑了,索性他自己思考不了,还能去慈宁宫求助。
  于是和范文程约好明天在商议,两人都再想想后,他就送走了范文程,自己迈着小腿匆匆跑去慈宁宫了。
  慈宁宫这会倒是安静,趁着乌云娜想去南书房跟着学习,木苔索性将阿图一干人都送过去读书了,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这不刚躺在贵妇椅上休息,就听见顺崽喊着额娘进来了,瞧着他急切的样子,木苔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得了,今天是休息不成了。
  第46章
  “额娘!”
  隔老远,木苔就能听见他倒腾着小腿,从门口直奔偏殿的声音,和苏茉儿对视了一眼后,只能无奈的起身,应道:“在这呢。”
  听到回应的顺崽自然而然就直奔声原处,看着木苔起身,略带迟疑地问道:“额娘在休息吗?”
  “只是躺会,来,做。”木苔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顺崽坐下,拿着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渍,忍不住叮嘱道:“额娘不会跑,急什么,要是摔着了怎么办?”
  顺崽仰着小脸乖巧的给木苔擦,听到这话时,没有丝毫犹豫地回道:“因为想早点见到额娘哇!”说着又用自己的手比划了一下。
  “原来额娘就住在我旁边,现在额娘离我老远了,不过还好,只要我跑快点就能早点见到你啦~”
  这话说的木苔脸上的笑都止不住了,要不然顾及着顺崽现在的身份,她高低得留顺崽就在慈宁宫住下。
  老实说,一开始她也很不习惯顺崽离她住的远,此前两母子可都是住在一个宫里的,就算顺崽登基后,也因为年纪小没搬出去。
  到了京城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来顺崽已有六岁,二来则是京城皇宫里有专门的皇帝居所,不像盛京时,皇太极的住处其实一直都和国主福晋在一块。
  这种情况下,顺崽也只能按照规矩,移居乾清宫。
  而木苔自然也是要带领着太妃们入住慈宁宫,跟随她来的太妃都是有子女的,因割舍不了子女,索性木苔就都带来了,剩下无子女的太妃则是和母后皇太后哲哲一起留在盛京了。
  刚入住的时候,好一阵顺崽还觉得新鲜,但面对空荡荡,只有宫女、太监的大殿,顺崽抱着被子就往慈宁宫跑。
  好一段时间,才养成只是白日三餐去木苔那边,当然也借着吃饭,在慈宁宫赖上不少时辰。
  不过也没人敢多说什么,毕竟幼帝还小,依赖生母是正常的,更何况在皇太后的教育下,他们这位皇帝似乎变得更称职了,只是偶尔调皮了些。
  如今听见顺崽这么说,木苔就不免对他有些心疼,大人对于分开住没什么,但小孩子就免不了会彷徨。
  想到这,木苔就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一边安抚一边转移者话题。“额娘也想每天早点见到你,对了,听说你这几天格外忙,在忙些什么?能不能和额娘说说?”
  闻言,顺崽讲思绪拉到自己找木苔的原因上,他眼神一亮,掰着小手将刚刚和范文程讨论的科举一事说了出来。
  “我和范老师都对这个道德科目有些摸不准,不知道该怎么弄才好,额娘你有没有办法呀。”说到这,木苔就对上了顺崽满是期待的眼神。
  她拿起一旁的糕点递到了顺崽手上,思虑了片刻后,提到了现代对于道德这一类做出的人才筛选。
  “说不难也难,说难也不难,主要得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顺崽吃着糕点,眼神疑惑了起来,要从两方面着手吗?
  木苔也顺手拿了一块糕点,一边吃着一边和顺崽说起怎么双管齐下。
  道德这两个词,说简单点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让人起码有一定的约束感,没有道德的人就等同于动物一样,甚至可能还不如动物。
  在现代社会里,就常常讨论这个字眼,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却又能抛开,可以说是一个很难解的题。
  但在古代来说,反而比较好发挥,就好比古代一直推崇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道德。
  这也是在古代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尤其是孝字可谓是能压死人的存在。
  早期科举里也的确用这个筛选,但并不严格,不会进行详细筛选,若有高位者举荐情况下,基本都是直接通过的。
  而顺崽现在想要进行初步筛选的话,就可以用到现代社会常用的背调,这一套刚好现在木苔手中的妇幼会是完全能帮他做到的。
  妇幼会如今已经遍地全国,等到一段时间,国家律法定论后,她可能就会将这个组织改名为妇儿部,正式成为国家部门一员,只是其中部门的划分也需要详细斟酌。
  至于另外一条,就是得通过科举改革时,教育的改革中也可以增加道德课的存在,主要就是用于给读书人一个基础的概念,让他们知晓社会各阶层所应该做的,当官后应该做到的,从根本上压一压他们当官后就能高能一等的心态。
  尤其是,木苔觉得每隔一年或是三年就可以对,朝中无论大小官员进行一次民意调研,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背地里则是由妇幼会来进行。
  虽不能保证朝廷就此变得清澈,但至少不会有大奸大恶之人还凭借着拍须溜马留在位置上。
  “不过,教育改革这事也得慢慢推进,正如范大人说的,分科考也得等到下下届。”说到这,木苔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开了口。“此次科举你就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态度,重用策论一类的人才,要是还想再快点,可以将一些计划提前透漏出去。”
  “额娘是说提前让他们知道要改科举吗”顺崽这个有些不解,那些人要是知道要改,不会反对吗?
  木苔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笑着解释道:“如今是皇权时代,他们反对就能阻止吧?到头来还不是得妥协,只是这个妥协的度就得我们把牢,好在现在朝中文臣还不多,正是好改革的好时候。”
  “也可以先在京城进行新教育的试点,正好新朝新贵多,他们接受的程度可比那些前朝秀才好多了。”看出顺崽还在犹豫,木苔索性将事情仔细给他剖析了一番。
  早在明朝时期,其实底下的老百姓就对这些书生秀才开始不满了,都说读书人文化高,可只会背赋、堆砌辞藻的书生秀才又怎么是当官的好料子?
  读书人读到最后不就是为了当官,改变自己、改变家族?但这些人多数人都是糊涂官,难得有青天,苦的自然也是底下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