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郑清春看着木之本樱,心中明白她差点说漏嘴提及库洛牌相关,不过他只是宠溺地笑笑,并未点破:“喜欢就买吧,确实很适合你。”
离开笔记本摊位,他们来到手工陶艺区域。这里摆放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陶艺作品,小巧玲珑的茶杯、造型独特的花瓶、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摆件,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位陶艺师傅正专注地坐在陶轮前,双手熟练地转动着陶轮,指尖下的陶土逐渐幻化成一个漂亮的碗。
木之本樱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忍不住问道:“师傅,我可以试试吗?”
陶艺师傅微笑着点头,热情地说道:“当然可以,小姑娘,来,我教你。”
木之本樱兴奋地坐到陶轮前,依照师傅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陶土上。
起初,陶土在她手中并不听话,总是难以成型,木之本樱没有丝毫气馁,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做出了一个虽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小杯子。
“二哥,你看我做的!”木之本樱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郑清春看着那个小杯子,由衷地夸赞道:“木之本樱好厉害,这可是独一无二的杯子呢。”
他们继续在集市中闲逛,忽然,一阵悠扬悦耳的小提琴声传入耳中。
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一位街头艺人正全情投入地演奏着小提琴。他的演奏如行云流水般美妙,音符在空气中肆意流淌,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聆听。
木之本樱和郑清春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静静地站在一旁,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喧嚣。
一曲终了,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木之本樱意犹未尽地感叹道:“二哥,他拉得真好,听着心里都变得好平静。”
郑清春点头表示赞同:“确实,音乐的魅力就是如此强大。”
离开街头艺人的表演区域,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摊位。
游戏是用套圈的方式去套取摆在远处的各种小礼品,有可爱的毛绒玩具、精致的小饰品等等。
木之本樱跃跃欲试,交了钱后,拿起几个套圈,站在指定位置,眼神专注地认真瞄准目标。
她的第一个套圈扔出去,差一点就套中了一个毛绒小熊,木之本樱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懊恼,但很快又振作精神,继续尝试。
第二个套圈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套住了一个小钥匙链。
“我套中啦!”木之本樱兴奋地跳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般跑过去拿起自己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地向郑清春展示:“二哥,你看!”
郑清春看着木之本樱开心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小樱真厉害。”
在集市的另一边,有一个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区。这里展示着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竹编等。木之本樱和郑清春走进展示区,立刻被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深深吸引。
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在剪纸艺人的剪刀下活灵活现;刺绣作品色彩鲜艳,针法细腻,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情感;竹编作品造型精巧,既有实用的竹篮、竹篓,也有精致的摆件,充分展现了竹编技艺的独特魅力。
木之本樱仔细地欣赏着每一件作品,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手工艺品都太漂亮了,做这些的人一定很厉害。”
郑清春也感慨道:“是啊,这些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非常珍贵的。”
他们在展示区里遇到了一位剪纸艺人,他正在现场展示剪纸技艺。艺人手中的剪刀在红纸上快速地穿梭舞动,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双喜字就出现在他的手中。
木之本樱好奇地问道:“师傅,您能教我剪纸吗?”木之本樱可以说得上,只要好奇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可以,她立马就想学会。
艺人笑着答应了,他拿出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刀,耐心地教木之本樱剪纸的基本技巧。
木之本樱学得十分认真,虽然一开始剪得有些歪歪扭扭,但在艺人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最后成功剪出了一个简单的小花图案。
“二哥,你看我剪的小花!”木之本樱兴奋地把自己的作品递给郑清春。
郑清春接过小花,仔细端详着,夸奖道:“小樱学得真快,剪得真好看。”
逛了大半天,木之本樱和郑清春都感到有些疲惫,他们找了一个休息区,坐下来吃点东西,喝点饮料。
休息区旁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荷叶田田,荷花绽放,几只小鸭子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为这个热闹的集市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木之本樱看着池塘里的小鸭子,笑着说:“二哥,今天真开心,好久没有这么放松地玩了。”
郑清春看着木之本樱,眼中满是宠溺:“只要你开心就好,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一起来。”
休息过后,他们又在集市里逛了一会儿。
走着走着,木之本樱突然指着前方一个摊位惊喜地喊道:“二哥,你看,那是不是大哥?”
郑清春顺着木之本樱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木之本桃矢穿着一身摊主的围裙,正熟练地招呼着顾客,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手工制作的小物件,有木质的小摆件、手工绘制的明信片等等。
他们走上前去,木之本桃矢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笑着说:“你们怎么逛到这儿来了?”
木之本樱好奇地打量着摊位:“大哥,你在这里打工兼职呀?这些都是你做的吗?”
木之本桃矢耸耸肩,笑着说:“大部分是我做的,还有一些是从其他手艺人那里收来的。最近想赚点零花钱,就来这儿摆摊了。”
真是万能的解释方式啊。
郑清春拿起一个木质的小摆件,仔细端详着,做工十分精致:“手艺不错啊,大哥。”
木之本桃矢得意地笑了笑:“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
这时,有顾客过来询问商品,木之本桃矢连忙去招呼,木之本樱和郑清春也在摊位前帮忙,向顾客介绍着商品。
过了一会儿,顾客离开,木之本桃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他们说:“今天生意还不错,多亏了你们来帮忙。”
木之本樱笑着说:“那我们就多帮你一会儿吧。”于是,三人一起在摊位前忙碌起来,有说有笑。
随着夕阳西下,集市上的人渐渐少了起来,木之本桃矢也开始收拾摊位。木之本樱和郑清春帮着他把剩下的商品整理好,然后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三人分享着今天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欢声笑语回荡在街道上。
回到家后,木之本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在集市上的收获展示给家人看,还讲述了木之本桃矢在集市上打工兼职的事情。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木之本樱绘声绘色的描述,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晚饭后,木之本樱回到房间,小心翼翼地将手工制作的小杯子、剪纸小花以及买到的星空笔记本放在书桌上,看着这些充满回忆的物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心里想着,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要是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时光就好了。
而郑清春回到房间,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又飘回到了与月的那次交谈,他隐隐觉得,平静的生活或许即将泛起新的波澜。
第88章
清晨,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木之本樱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
郑清春坐在轮椅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看着活力满满的小樱,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心里暖烘烘的。
两人来到学校,校园里已经热闹起来。走进教室,同学们陆陆续续都到了。
大道寺知世像往常一样,拿着精心制作的便当,走到木之本樱身边,温柔地说:“小樱, 今天我做了好多你喜欢吃的, 我们一起吃吧。”
“知世,你真好!”木之本樱开心地抱住知世, 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郑清春看着这两个好朋友亲密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同桌柳泽奈绪子凑过来, 好奇地问:“和也, 你周末有没有去哪里玩呀?”
“去了手工集市, 还挺有意思的。”郑清春耐心回答。
“哇, 好羡慕, 我周末都在写作业。”柳泽奈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上课铃响了,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古诗词, 木之本樱听得认真, 还不时和老师互动。
郑清春坐在教室后排, 假装专注地做笔记, 实际上笔记写的都是和课堂无关的东西。
好在他态度认真,老师看着满意,他也就成功摸鱼度过了一节语文课。
离开笔记本摊位,他们来到手工陶艺区域。这里摆放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陶艺作品,小巧玲珑的茶杯、造型独特的花瓶、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摆件,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位陶艺师傅正专注地坐在陶轮前,双手熟练地转动着陶轮,指尖下的陶土逐渐幻化成一个漂亮的碗。
木之本樱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忍不住问道:“师傅,我可以试试吗?”
陶艺师傅微笑着点头,热情地说道:“当然可以,小姑娘,来,我教你。”
木之本樱兴奋地坐到陶轮前,依照师傅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陶土上。
起初,陶土在她手中并不听话,总是难以成型,木之本樱没有丝毫气馁,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做出了一个虽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的小杯子。
“二哥,你看我做的!”木之本樱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郑清春看着那个小杯子,由衷地夸赞道:“木之本樱好厉害,这可是独一无二的杯子呢。”
他们继续在集市中闲逛,忽然,一阵悠扬悦耳的小提琴声传入耳中。
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一位街头艺人正全情投入地演奏着小提琴。他的演奏如行云流水般美妙,音符在空气中肆意流淌,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聆听。
木之本樱和郑清春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静静地站在一旁,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喧嚣。
一曲终了,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木之本樱意犹未尽地感叹道:“二哥,他拉得真好,听着心里都变得好平静。”
郑清春点头表示赞同:“确实,音乐的魅力就是如此强大。”
离开街头艺人的表演区域,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摊位。
游戏是用套圈的方式去套取摆在远处的各种小礼品,有可爱的毛绒玩具、精致的小饰品等等。
木之本樱跃跃欲试,交了钱后,拿起几个套圈,站在指定位置,眼神专注地认真瞄准目标。
她的第一个套圈扔出去,差一点就套中了一个毛绒小熊,木之本樱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懊恼,但很快又振作精神,继续尝试。
第二个套圈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套住了一个小钥匙链。
“我套中啦!”木之本樱兴奋地跳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般跑过去拿起自己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地向郑清春展示:“二哥,你看!”
郑清春看着木之本樱开心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小樱真厉害。”
在集市的另一边,有一个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区。这里展示着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竹编等。木之本樱和郑清春走进展示区,立刻被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深深吸引。
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在剪纸艺人的剪刀下活灵活现;刺绣作品色彩鲜艳,针法细腻,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情感;竹编作品造型精巧,既有实用的竹篮、竹篓,也有精致的摆件,充分展现了竹编技艺的独特魅力。
木之本樱仔细地欣赏着每一件作品,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手工艺品都太漂亮了,做这些的人一定很厉害。”
郑清春也感慨道:“是啊,这些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非常珍贵的。”
他们在展示区里遇到了一位剪纸艺人,他正在现场展示剪纸技艺。艺人手中的剪刀在红纸上快速地穿梭舞动,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双喜字就出现在他的手中。
木之本樱好奇地问道:“师傅,您能教我剪纸吗?”木之本樱可以说得上,只要好奇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可以,她立马就想学会。
艺人笑着答应了,他拿出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刀,耐心地教木之本樱剪纸的基本技巧。
木之本樱学得十分认真,虽然一开始剪得有些歪歪扭扭,但在艺人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最后成功剪出了一个简单的小花图案。
“二哥,你看我剪的小花!”木之本樱兴奋地把自己的作品递给郑清春。
郑清春接过小花,仔细端详着,夸奖道:“小樱学得真快,剪得真好看。”
逛了大半天,木之本樱和郑清春都感到有些疲惫,他们找了一个休息区,坐下来吃点东西,喝点饮料。
休息区旁边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荷叶田田,荷花绽放,几只小鸭子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为这个热闹的集市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木之本樱看着池塘里的小鸭子,笑着说:“二哥,今天真开心,好久没有这么放松地玩了。”
郑清春看着木之本樱,眼中满是宠溺:“只要你开心就好,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一起来。”
休息过后,他们又在集市里逛了一会儿。
走着走着,木之本樱突然指着前方一个摊位惊喜地喊道:“二哥,你看,那是不是大哥?”
郑清春顺着木之本樱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木之本桃矢穿着一身摊主的围裙,正熟练地招呼着顾客,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手工制作的小物件,有木质的小摆件、手工绘制的明信片等等。
他们走上前去,木之本桃矢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笑着说:“你们怎么逛到这儿来了?”
木之本樱好奇地打量着摊位:“大哥,你在这里打工兼职呀?这些都是你做的吗?”
木之本桃矢耸耸肩,笑着说:“大部分是我做的,还有一些是从其他手艺人那里收来的。最近想赚点零花钱,就来这儿摆摊了。”
真是万能的解释方式啊。
郑清春拿起一个木质的小摆件,仔细端详着,做工十分精致:“手艺不错啊,大哥。”
木之本桃矢得意地笑了笑:“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
这时,有顾客过来询问商品,木之本桃矢连忙去招呼,木之本樱和郑清春也在摊位前帮忙,向顾客介绍着商品。
过了一会儿,顾客离开,木之本桃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他们说:“今天生意还不错,多亏了你们来帮忙。”
木之本樱笑着说:“那我们就多帮你一会儿吧。”于是,三人一起在摊位前忙碌起来,有说有笑。
随着夕阳西下,集市上的人渐渐少了起来,木之本桃矢也开始收拾摊位。木之本樱和郑清春帮着他把剩下的商品整理好,然后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三人分享着今天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欢声笑语回荡在街道上。
回到家后,木之本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在集市上的收获展示给家人看,还讲述了木之本桃矢在集市上打工兼职的事情。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木之本樱绘声绘色的描述,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晚饭后,木之本樱回到房间,小心翼翼地将手工制作的小杯子、剪纸小花以及买到的星空笔记本放在书桌上,看着这些充满回忆的物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心里想着,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要是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时光就好了。
而郑清春回到房间,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又飘回到了与月的那次交谈,他隐隐觉得,平静的生活或许即将泛起新的波澜。
第88章
清晨,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木之本樱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
郑清春坐在轮椅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看着活力满满的小樱,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心里暖烘烘的。
两人来到学校,校园里已经热闹起来。走进教室,同学们陆陆续续都到了。
大道寺知世像往常一样,拿着精心制作的便当,走到木之本樱身边,温柔地说:“小樱, 今天我做了好多你喜欢吃的, 我们一起吃吧。”
“知世,你真好!”木之本樱开心地抱住知世, 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郑清春看着这两个好朋友亲密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同桌柳泽奈绪子凑过来, 好奇地问:“和也, 你周末有没有去哪里玩呀?”
“去了手工集市, 还挺有意思的。”郑清春耐心回答。
“哇, 好羡慕, 我周末都在写作业。”柳泽奈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上课铃响了,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古诗词, 木之本樱听得认真, 还不时和老师互动。
郑清春坐在教室后排, 假装专注地做笔记, 实际上笔记写的都是和课堂无关的东西。
好在他态度认真,老师看着满意,他也就成功摸鱼度过了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