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夏氏眼泪一滚,埋在枕头里泣不成声了,孟瑶哭着安慰母亲。
  永康牵走妹妹,与夏氏身边的嬷嬷打声招呼,这便告辞了,人病成那样,并不适合过多的应酬。
  大公主的马车一直跟在小公主的马车后面,出来后永康坐上自己的车驾回府了。
  庆阳被二哥送回后宫,先去跟父皇打声招呼,再去咸福宫找母妃。
  丽妃听说夏氏的病容,叹息道:“红颜薄命啊,京城这些官夫人们最羡慕的就是她与肃哥儿的母亲,丈夫英俊威风又只守着她们一个,没想到侯夫人还没到四十岁,竟得了这不治之症。”
  庆阳靠在母妃肩上,看着远处的窗户没有出声。
  她已经明白这些地方大将将大部分家人都留在京城单独去赴任的原因了,并不是他们真的不愿意,而是皇帝们需要用这种办法防范将军们拥兵自立,让将军们顾忌家人的安危不敢造反。
  庆阳还知道,很多将军到了地方都会养几房小妾,所以他们也未必会思念京城的妻子。
  “威远侯在辽州也没有妾室吗?”庆阳问。
  丽妃:“应该没有,否则早有消息传过来了。”
  庆阳看看母妃,凑到母妃耳边问:“那为什么别的官员都要纳妾?”包括她的父皇。
  丽妃笑笑,拍着女儿的肩膀道:“你看花园里那些桃花海棠牡丹芍药,哪一种都好看,所以咱们都喜欢赏花。男人看女人便跟赏花一样,只要有钱有势能得到更多的美人,大多数男人都会去得,只有那种对喜欢的姑娘一心一意的,才不会去沾惹别的女人。”
  庆阳:“公主养男宠会伤驸马的心,那些男人养妾室就不怕伤了妻子的心?”
  丽妃:“有的男人本来就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有的男人虽然喜欢,可是纳妾会让他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开心更重要,就不在乎妻子怎么想了。”
  小公主抿了抿唇。
  丽妃不想才九岁的女儿早早琢磨男女之事,提起了张家:“卫国公要远行了,今晚让肃哥儿出宫住吧,明早再跟着卫国公一起进宫。”
  庆阳:“嗯,下午我去跟他说。”
  .
  初二下午是小公主去前朝游逛的日子,歇了半个时辰的晌,庆阳坐上步辇,道:“去太医署。”
  跟在旁边的解玉:“……”
  太医署里面很大,有专门晒制药材的院子,有存放药材的库房,有御医们当差的署房,也有仍在学习尚未出师的年轻医生。
  太医署的医术分十三科,年轻的医生们也被十三科的御医们带着边练边学,庆阳只带着解玉四处走动,哪边的医理都听听,站着听累了就坐下,反正她不打扰御医们,御医们也不敢驱逐这位快被兴武帝宠到天上的小公主。
  快到黄昏,庆阳再搭步辇去了演武堂。
  秦仁、张肃今日的武课就快结束了,以为小公主不会过来,两人都脱了外袍只穿一件白色的贴身单衣,偷懒耍滑的秦仁都被汗水打湿了胸口,张肃的单衣更是紧紧地贴在身上,无意勾出少年郎特有的薄肌线条。
  秦仁自然不会欣赏伴读的身体,仗着武先生不敢打他盘腿坐地喘着气,张肃继续蹲最后一刻钟的马步。
  明亮柔和的夕阳从西方洒照过来,张肃垂着眼帘避免被阳光直射,所以小公主离得足够近了,张肃才被熟悉的脚步声惊动,第一次不等武先生喊停便跑向远处的一处横杆,取下外袍背对小公主迅速穿好。
  秦仁实在懒得动,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妹妹,看一眼就看吧,他又没袒胸露背。
  “妹妹怎么来了?”秦仁舔舔晒干的嘴唇,眯着眼睛仰头问道。
  庆阳:“等你们练完再说。”
  衣袍整齐的张肃重新走了过来,继续蹲马步。
  庆阳看看他晒得微红的脸,看看他挺直的鼻梁,再去看他好看的薄唇。
  张肃迅速完成了一次抬眸与垂眸,以前小公主也看过他练武,但此时小公主的眼神似乎有些奇怪。
  秦仁也觉得妹妹好像在挑剔张肃什么,疑惑地来回打量二人。
  武先生终于喊了停。
  秦仁一跃而起,恭恭敬敬地与张肃一起向武先生行礼。
  武先生瞪他一眼,再朝小公主拱拱手,转身走了。
  庆阳让三哥去穿外袍,又不许解玉跟着,单独带着张肃走到北面的观武台前。不想绕过去走台阶,庆阳张开双臂道:“你抱我上去。”
  张肃便掐着小公主的腋窝将人举了上去。
  庆阳指指积了一层灰土的台面,看着张肃道:“太脏了,把你的外袍铺上来,我要坐着跟你说话。”
  张肃沉默片刻,背过去解开外袍,按照小公主的吩咐铺好,随即退后五步。
  庆阳坐了下去,抬头时正好能直视张肃的脖颈,不知道为什么,二哥汗流浃背的样子会让她很嫌弃,张肃里衣紧紧贴着胸口的样子就还挺好看的,大概与她知道张肃平时很干净有关?
  没想太多,庆阳先说了卫国公因为她的话要前往辽州戍边的事:“你会怪我吗?”
  张肃:“能为皇上效力,是家父的荣耀,微臣还要替家父感谢殿下举荐。”
  庆阳笑了:“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
  尽管张肃垂着眼,身高在那,他还是能看见小公主垂下来调皮晃动的两只脚。
  然后,他就听小公主提起了一件出乎他预料的事:“我听说,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官家子弟,长辈会安排通房伺候你们了,你有通房吗?”
  她从母妃那里偷听来的,二哥搬进他的府邸后,贵妃送了两个通房宫女给二哥。
  去年二哥十六岁,只比眼前的张肃大一岁而已。
  张肃耳根微热,道:“张家有男子不得贪色的家规,所以家中长辈并不会给小辈安排通房,微臣两位兄长没有,微臣也没有。”
  庆阳:“那你想要吗?”
  张肃摇头。
  小公主满意了,警告他道:“你敢养通房,我就再也不要理你了。”
  解玉劝过她不能把要张肃当驸马的话挂在嘴边,庆阳知道利害,但在她心里,张肃一直都是她的驸马。
  张肃:“……”
  庆阳:“好了,抱我下去吧。”
  第29章
  拒绝了一身汗气的三哥的晚饭邀约, 庆阳去乾元殿找父皇吃晚饭了,明日有早朝, 所以今晚庆阳会睡在父皇专门留给她的后殿耳房,免得明早还得从九华宫穿过一道宫门赶过来。
  目送妹妹走远,秦仁问重新穿好外袍的张肃:“妹妹跟你说什么了?”
  张肃只提了威远侯夫人的病情、父亲要前往辽州接替威远侯一事,换来三皇子一声长长的叹息。
  回承明宫取了皇子伴读的腰牌,张肃这就出宫了。
  卫国公府,国公爷张玠还没回来,长子张坚三年前被兴武帝调去冀州边军历练,徐氏让大儿媳也跟去了,留下长孙她帮忙带。次子张恒年方二十一,在北营当差, 三月初刚娶进门的妻子童心未泯,带了侄子去花园玩耍。
  所以,张肃单独在厅堂里见到了母亲。
  徐氏这才从儿子口中知晓丈夫即将远行的事, 不舍归不舍, 想到卧病在床的威远侯夫人, 徐氏就觉得丈夫跑这一趟也挺好的,立志报国的将门子弟,又何尝喜欢长年守在京城只能练兵?
  待暮色四合,张玠、张恒都回来了, 一家人共聚一堂吃晚饭。
  张恒:“父亲能不能跟皇上说说, 让我也随您去辽州?”
  坐在婆母身边的二太太睫毛一颤。
  张玠:“为官者,听君命尽臣责,皇上让你在京营任职,你便只需做好份内之事,岂可擅自讨要差事?”
  本想提点一句就够了, 见孙子大郎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自己,张玠又道:“皇上看重我,那是皇上给臣子的恩宠,我若仗着这份恩宠请求皇上格外关照张家的子孙,便成了恃功自傲得寸进尺,纵观史书,恃功自傲的臣子从来都不得善终,你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杜绝任何僭越之祸根。”
  张恒顿时面露惭色,与三弟同时表态定会将父亲的教导铭记在心。
  三岁半的大郎便也学二叔、三叔点点头。
  徐氏默默地给儿媳妇夹菜。
  饭后,张玠把两个儿子叫到书房,嘱咐一番让儿子们专心当差、孝敬母亲、照顾妻侄儿的话,窗外天黑透了,父子三个才分开。
  两位兄长都已成家,十五岁的张肃早不再去兄长们的屋子里睡了,独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因为六岁就常住在宫里与家人聚少离多,对于父亲这次的远行,张肃并没有太多不舍,父亲凭一身才学与开国之功加封国公,张肃也不是很担心父亲到了辽州的安危。真说起来,今日给他最大震撼的其实是小公主的那两句话。
  为何要在意他有没有通房?
  难道小公主还记得她三岁时所说的选他当驸马的孩子话?
  .
  早朝于卯时开始,臣子们基本会提前一刻钟到齐,只有比较懒散的官员才会踩着点赶到乾元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