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这倒是让长乐眸光一亮:“邺城有佛寺吗?”
“没有,父王只信归墟府,城中唯有天师观。”
那就好!长乐眼睛亮闪闪的,一副恨不得要发卖他的样子。
“既然星铸谷关不住他,不如寻个隔绝之地将他软禁,派重兵看守。”
季临渊沉吟数日后,终以邺王震后雩祀、需观星象为由,遣贺兰澈往天师观清修,命他为天师重塑金躯。也顺带解释了近日宫中披红备绸,调遣三牲的怪异举动。
终算是清净了。
*
再过一些时日,长乐收到了药王谷的回信。
师父潦草的笔墨间,淋漓地透出一个大大的困惑。
仿佛能想见,药王读完她要嫁给季临渊的亲笔书信,那张国字脸又惊得皱成了一个“囧”字。
她提笔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便将请帖寄去,却只写了日期“十月十八”。这样待师父动身时,婚期应当已经过了。
但愿吧。
也算报答他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邀林霁与镜大人的喜帖,要经季临渊过目,她写得很含蓄委婉,他们回信时的恭贺之语也没有异常,只说一定前往,却都心照不宣。
邺城礼节遵前魏旧制,流程繁琐,由礼监操办六礼。
纳采,以雁为礼,被长乐拒绝了。
问名,八字合婚,早被长乐拒绝了。
纳吉,正式定亲,两人当日已在太华山上自行解决。
纳征时,长公子欲铺十里红绸、妆点栖梧宫满树金铃,再造雕花八抬轿,却被长乐以“麻烦”“不实用”“上山坐什么轿子”为由,通通否决。
最终聘礼折成金子,狠狠讹了季临渊一笔,准备送往药王谷。
药王来信,又要在原聘礼上,像模像样地添上不小一笔,叫长乐自行压箱底。
长乐嫌麻烦——走个流程而已,这些人还当真了,到时反成累赘,于是她提出“互免”。
此举令邺王对她刮目相看,颇为夸赞其懂事,又觉她对季临渊痴心一片。
如今只剩大婚当日的亲迎了。
*
邺城彻底步入八月后,邺王亲自遣人来栖梧宫,按世子妃仪制为长乐开蒙训礼。
栖梧宫亦拨来一众侍女,严令此后须依宫规侍奉,再不许她拒人于外。
最后便是让她学习《世子妃的准则》。
因为长乐神医自幼父母双亡,无教养嬷嬷教导,珍夫人便亲自前来,教授她照料夫君的规矩。
首要便是穿衣须有宫中气象。
浮光锦裁就的新衣送至,长乐被迫褪下惯常的小青衣,换上华艳织金的宫装,其规制在邺城仅次珍夫人。
“对嘛,这才显出尊贵气度,与临渊果真天生一对。”
珍夫人笑意盈盈,亲自为她绾了半披髻,簪上金丝步摇与珍珠钗环,在铜镜前细细端详,啧啧称赏:“乐儿这骨相与身段,当真是天下独一份的标致。”
婚前指导,珍夫人便神神秘秘地将她请到西宫中。
这几日除了要学却扇礼、合卺酒这些正规东西。
更有一些糟粕。
譬如:新妇须晓三从四德,事夫如事天。
要求单方面擅长操持家务,包括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等。
以及婚前守贞,婚后对丈夫绝对忠诚,丈夫死后守节不改嫁。
她自幼生于山野,前有未央宫放养,后有药王谷庇护,更何况晋国女子有独步天下的《男德经》罩着,只当这些教条是前朝旧闻。
真要将这些《女德》捧读奉行,她的脸一阵抽搐。
还好前朝亡了。
……
终于熬到礼仪培习的最后一日,长乐面不改色地翻完了春宫小册子。
都是些很落后的东西:《这九个姿势没有哪个男人受得了》《学会十五个小心机,夫君真的难以抵挡》,只教导女子做小伏低,却不教导男人。
比《黄楼梦》差远了。
珍夫人却笑意款款,要对她说一些掏心掏肺的话,教一些压箱底的“绝技”。
“你若与渊儿成婚,那世子之位便是他囊中之物。将来他父王蹬腿走了,他便是邺王,你与这些王侯相处,迟早得学会称呼他们的精髓。”
长乐正在震惊,她为何突然如此与自己这般说话,珍夫人一脸坦诚:“继母难当,你们父王到底年长我那么多,这些都是逃不了的,我知晓他的孩子都靠不住,只你以后罩着母妃就行。我很好养活,就是对吃、穿、住有些要求……”
长乐暂时理解季临渊为什么看见珍夫人就头疼。
不过,若是她真的嫁给季临渊,会答应她的。可惜这珍夫人比她还小,邺王马上就是死人了,不知道她以后怎么办。
“你才二十岁,为何一定要嫁给王上呢?”
“傻孩子。”珍夫人心道:你以为我有得选?她嘴上却说的是:“他长得好看呀,嫁人不就是首先得好看,赏心悦目。”
“嫁人只图好看么?”
“我听过你在晋国的时候,”珍夫人笑道,“你就是吃太好了,才挑食。”
“当然,你们父王,也不止好看,还有钱有权。虽然事儿多,还克妻。但他这样高位的人,能对女人温柔说话,已经很可贵了。多少男人既不好看又没钱,心猿意马,脏得很,比他事儿还多。”
“克妻?”
珍夫人以为长乐担心她:“所以续弦封我为妃么,我可不是他的王后,克不着我。”
长乐暗叹,可惜珍夫人不生在晋国,以后让她体验下女官制和男德经的普照,大概就不会……
“来,先不提这些,你跟着我念——”
“臣~妾~”
“殿~下~”
“王~上~”
珍夫人再三鼓励:“来试试——”
长乐表情复杂:“王上!”
“念得不够软糯,重新来,王~上~”
“王上。”
“再试试。”
“王…王上……”
珍夫人笑得抚腹。
这些“学问”都是她在药王谷接触不到的阴暗面。她不想再学了,其实这些话她本就会说,蛊惑季临渊时驾轻就熟。
作为半个魅者,她当即将那笔记撕得粉碎。
王妃见状,又循循善诱:“都是为了周全生活嘛。出于个人领悟,母妃再教你些旁的。”
这次教的,是如何在惹怒了他们、面临责罚时,减轻惩处。
首先要故作懵懂,面带疑惑,先仰头看天,眼眉轻转,再带动脸颊微动,最后才缓缓发声——
“嗯~?!”
长乐沉着脸,拒不配合。
“妹妹莫要小瞧这本事。他们嘴上说着爱你这冷性桀骜的模样,实则软声娇语一出,没有不立刻服软的。男人啊,皆如此,无一例外。”
珍夫人叹道,“他们姓季的更吃这一套,将来若想讨要点什么,哄着他们,就得这般。”
“非是天下疆土皆有女官制、男德经,也非天下女子都是药王之女,能有妹妹这般福气……纵是有这些,也不代表女子便不必受半分委屈。”
“其实以妹妹如今的身份,这些自是用不上。我教你,不过是备着万一,纵有福气,亦需懂得屈伸……偶尔用上一次,比时时用,更显威力。”
最后,珍夫人又附耳过去,对着长乐嘀嘀咕咕叨叨半天,尽是些闺闱秘辛。
“啊?!”
无数没用的知识瞬间塞满了她的脑子。
从珍夫人处出来,长乐整个人都不好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从此以后,“冷”要说“冷冷了”,“疼”唤作“疼疼了”。
每晚入睡前需为夫君按头,坐在床榻上时要沉胯,头回集合时掉眼泪的姿势亦有讲究,被窝里还可以玩成语接龙,居然摸喉结也是擦边……
她甚至还知道了那些妖娆系带的小衣该如何穿,一根带子能穿出八百种花样!
这些口口相传的技术,比《黄楼梦》更细节。
当然,技术本没有高低贵贱,奈何用非其人。她接受不了。
这份别扭,甚至暂时压过了面对邺王时,想捅死他却要强颜欢笑的不适。
让她这个从小因流浪而没有什么家国情怀的人,硬是想念晋国了。
*
长乐回栖梧宫时,注意到殿外添了一架秋千,刚巧季临渊坐在上面等她。
他来的时候,就可以把栖梧宫所有婢女都清空,反倒让她落个清净。
她立刻变了一张脸,笑着走过去。
“今日学了什么?怎么学这么晚?”
他照例将她揽入怀中,仿佛怎么也抱不够。
“学了往后如何侍奉你。”她说着,手已自然而然地抚上他额角,“据说嫁给你,每日需为你按头。”
长乐忽觉心酸无比,遗憾从前对贺兰澈是太狠心,太粗鲁了些,也不知日后还能不能给她机会弥补……
“确实头疼,哪有新娘子连嫁衣都由夫君选定的?你对婚仪一点也不上心。”
“没有,父王只信归墟府,城中唯有天师观。”
那就好!长乐眼睛亮闪闪的,一副恨不得要发卖他的样子。
“既然星铸谷关不住他,不如寻个隔绝之地将他软禁,派重兵看守。”
季临渊沉吟数日后,终以邺王震后雩祀、需观星象为由,遣贺兰澈往天师观清修,命他为天师重塑金躯。也顺带解释了近日宫中披红备绸,调遣三牲的怪异举动。
终算是清净了。
*
再过一些时日,长乐收到了药王谷的回信。
师父潦草的笔墨间,淋漓地透出一个大大的困惑。
仿佛能想见,药王读完她要嫁给季临渊的亲笔书信,那张国字脸又惊得皱成了一个“囧”字。
她提笔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便将请帖寄去,却只写了日期“十月十八”。这样待师父动身时,婚期应当已经过了。
但愿吧。
也算报答他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邀林霁与镜大人的喜帖,要经季临渊过目,她写得很含蓄委婉,他们回信时的恭贺之语也没有异常,只说一定前往,却都心照不宣。
邺城礼节遵前魏旧制,流程繁琐,由礼监操办六礼。
纳采,以雁为礼,被长乐拒绝了。
问名,八字合婚,早被长乐拒绝了。
纳吉,正式定亲,两人当日已在太华山上自行解决。
纳征时,长公子欲铺十里红绸、妆点栖梧宫满树金铃,再造雕花八抬轿,却被长乐以“麻烦”“不实用”“上山坐什么轿子”为由,通通否决。
最终聘礼折成金子,狠狠讹了季临渊一笔,准备送往药王谷。
药王来信,又要在原聘礼上,像模像样地添上不小一笔,叫长乐自行压箱底。
长乐嫌麻烦——走个流程而已,这些人还当真了,到时反成累赘,于是她提出“互免”。
此举令邺王对她刮目相看,颇为夸赞其懂事,又觉她对季临渊痴心一片。
如今只剩大婚当日的亲迎了。
*
邺城彻底步入八月后,邺王亲自遣人来栖梧宫,按世子妃仪制为长乐开蒙训礼。
栖梧宫亦拨来一众侍女,严令此后须依宫规侍奉,再不许她拒人于外。
最后便是让她学习《世子妃的准则》。
因为长乐神医自幼父母双亡,无教养嬷嬷教导,珍夫人便亲自前来,教授她照料夫君的规矩。
首要便是穿衣须有宫中气象。
浮光锦裁就的新衣送至,长乐被迫褪下惯常的小青衣,换上华艳织金的宫装,其规制在邺城仅次珍夫人。
“对嘛,这才显出尊贵气度,与临渊果真天生一对。”
珍夫人笑意盈盈,亲自为她绾了半披髻,簪上金丝步摇与珍珠钗环,在铜镜前细细端详,啧啧称赏:“乐儿这骨相与身段,当真是天下独一份的标致。”
婚前指导,珍夫人便神神秘秘地将她请到西宫中。
这几日除了要学却扇礼、合卺酒这些正规东西。
更有一些糟粕。
譬如:新妇须晓三从四德,事夫如事天。
要求单方面擅长操持家务,包括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等。
以及婚前守贞,婚后对丈夫绝对忠诚,丈夫死后守节不改嫁。
她自幼生于山野,前有未央宫放养,后有药王谷庇护,更何况晋国女子有独步天下的《男德经》罩着,只当这些教条是前朝旧闻。
真要将这些《女德》捧读奉行,她的脸一阵抽搐。
还好前朝亡了。
……
终于熬到礼仪培习的最后一日,长乐面不改色地翻完了春宫小册子。
都是些很落后的东西:《这九个姿势没有哪个男人受得了》《学会十五个小心机,夫君真的难以抵挡》,只教导女子做小伏低,却不教导男人。
比《黄楼梦》差远了。
珍夫人却笑意款款,要对她说一些掏心掏肺的话,教一些压箱底的“绝技”。
“你若与渊儿成婚,那世子之位便是他囊中之物。将来他父王蹬腿走了,他便是邺王,你与这些王侯相处,迟早得学会称呼他们的精髓。”
长乐正在震惊,她为何突然如此与自己这般说话,珍夫人一脸坦诚:“继母难当,你们父王到底年长我那么多,这些都是逃不了的,我知晓他的孩子都靠不住,只你以后罩着母妃就行。我很好养活,就是对吃、穿、住有些要求……”
长乐暂时理解季临渊为什么看见珍夫人就头疼。
不过,若是她真的嫁给季临渊,会答应她的。可惜这珍夫人比她还小,邺王马上就是死人了,不知道她以后怎么办。
“你才二十岁,为何一定要嫁给王上呢?”
“傻孩子。”珍夫人心道:你以为我有得选?她嘴上却说的是:“他长得好看呀,嫁人不就是首先得好看,赏心悦目。”
“嫁人只图好看么?”
“我听过你在晋国的时候,”珍夫人笑道,“你就是吃太好了,才挑食。”
“当然,你们父王,也不止好看,还有钱有权。虽然事儿多,还克妻。但他这样高位的人,能对女人温柔说话,已经很可贵了。多少男人既不好看又没钱,心猿意马,脏得很,比他事儿还多。”
“克妻?”
珍夫人以为长乐担心她:“所以续弦封我为妃么,我可不是他的王后,克不着我。”
长乐暗叹,可惜珍夫人不生在晋国,以后让她体验下女官制和男德经的普照,大概就不会……
“来,先不提这些,你跟着我念——”
“臣~妾~”
“殿~下~”
“王~上~”
珍夫人再三鼓励:“来试试——”
长乐表情复杂:“王上!”
“念得不够软糯,重新来,王~上~”
“王上。”
“再试试。”
“王…王上……”
珍夫人笑得抚腹。
这些“学问”都是她在药王谷接触不到的阴暗面。她不想再学了,其实这些话她本就会说,蛊惑季临渊时驾轻就熟。
作为半个魅者,她当即将那笔记撕得粉碎。
王妃见状,又循循善诱:“都是为了周全生活嘛。出于个人领悟,母妃再教你些旁的。”
这次教的,是如何在惹怒了他们、面临责罚时,减轻惩处。
首先要故作懵懂,面带疑惑,先仰头看天,眼眉轻转,再带动脸颊微动,最后才缓缓发声——
“嗯~?!”
长乐沉着脸,拒不配合。
“妹妹莫要小瞧这本事。他们嘴上说着爱你这冷性桀骜的模样,实则软声娇语一出,没有不立刻服软的。男人啊,皆如此,无一例外。”
珍夫人叹道,“他们姓季的更吃这一套,将来若想讨要点什么,哄着他们,就得这般。”
“非是天下疆土皆有女官制、男德经,也非天下女子都是药王之女,能有妹妹这般福气……纵是有这些,也不代表女子便不必受半分委屈。”
“其实以妹妹如今的身份,这些自是用不上。我教你,不过是备着万一,纵有福气,亦需懂得屈伸……偶尔用上一次,比时时用,更显威力。”
最后,珍夫人又附耳过去,对着长乐嘀嘀咕咕叨叨半天,尽是些闺闱秘辛。
“啊?!”
无数没用的知识瞬间塞满了她的脑子。
从珍夫人处出来,长乐整个人都不好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从此以后,“冷”要说“冷冷了”,“疼”唤作“疼疼了”。
每晚入睡前需为夫君按头,坐在床榻上时要沉胯,头回集合时掉眼泪的姿势亦有讲究,被窝里还可以玩成语接龙,居然摸喉结也是擦边……
她甚至还知道了那些妖娆系带的小衣该如何穿,一根带子能穿出八百种花样!
这些口口相传的技术,比《黄楼梦》更细节。
当然,技术本没有高低贵贱,奈何用非其人。她接受不了。
这份别扭,甚至暂时压过了面对邺王时,想捅死他却要强颜欢笑的不适。
让她这个从小因流浪而没有什么家国情怀的人,硬是想念晋国了。
*
长乐回栖梧宫时,注意到殿外添了一架秋千,刚巧季临渊坐在上面等她。
他来的时候,就可以把栖梧宫所有婢女都清空,反倒让她落个清净。
她立刻变了一张脸,笑着走过去。
“今日学了什么?怎么学这么晚?”
他照例将她揽入怀中,仿佛怎么也抱不够。
“学了往后如何侍奉你。”她说着,手已自然而然地抚上他额角,“据说嫁给你,每日需为你按头。”
长乐忽觉心酸无比,遗憾从前对贺兰澈是太狠心,太粗鲁了些,也不知日后还能不能给她机会弥补……
“确实头疼,哪有新娘子连嫁衣都由夫君选定的?你对婚仪一点也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