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长乐平时收敛压抑着,此时乍一显露的怨毒,让药王都有些心惊。可他想到时,亦觉得畅快。笑自己白日里悬壶济世,亲手救下无数性命,隐痛却只能于夜里筹谋。
试过了,忘不了,原谅不了。
远远望见月洞门处,有个人端着药过来了,他满眼只盯着冒着热气儿的碗有没有洒。药王不想让人看见他此时流过泪的眼睛,便最后叮嘱长乐:“那就……先这么办,为师现在就回去写信。你千万缓缓,莫冲动,莫要让人生疑,明早,师父将东西准备好了,你注意身子,莫要忧心,有师父在呢!”
药王擦着墙边,从右侧的长廊中悄悄走了。
长乐站在门口,送走他,接来贺兰澈。
“你醒了!”
这是贺兰澈第二回遇见她晕过去又醒过来,此生都不想再经历第三回。
她不仅醒了,还下了轮椅,自己能走动如常。
只是又变得冷冷的,透着疏离:“我没事了,方才师父为我扎过针,反而彻底逼出淤血,比之前好上不少。”
她端过药,分不清烫不烫,一口饮下,打发贺兰澈道:“今日,也多谢你了。早些回去,早些休息吧……”
贺兰澈还有话想问,有话想说,不肯走。
长乐鼻头眼尾都红红的,于是他问:“你哭过了?”
这一问,长乐就急眼了,连推带关门的将他请出去,见他站在门口作迷惑状,长乐又打开门,想将那把轮椅也请出去。
贺兰澈三步并作两步踏进门内,按下她的手,自己去接轮椅,不让她使劲,嘴里还在关心:“这东西重,你小心台阶!小心伤口!”
这下长乐彻底憋不住了,仿若鬼使神差,她扯着贺兰澈的袖子,踮起脚尖抱了他一下。
“你所图,不就是这些么,两不相欠。”
只抱了一瞬间而已,她却抱得很紧。贺兰澈脑子一懵,还未来得及回应这突然轻薄他的坏女人,连人带着轮椅又被长乐推出去了。
贺兰澈彻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喊了几声后,长乐将门窗全关了,只剩屋中大片琉璃灯还亮着。
他只好推着空轮椅回去了,一腔困惑只能对着木头倾诉:“女子的心思好难猜。”
第70章
长夜难捱。
今夜是在折磨贺兰澈。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不成眠。
他承认,起初还在琢磨那个拥抱。
扪心自问,他珍重长乐,视她如神女般不可侵犯,尽管心里已经爱她得不行,也从不会不顾她心意,随意逾矩。
可两次稍显亲密的接触……都是长乐主动掀起,又亲手掐灭。
他有过一瞬间的赌气——为何自己总要愣住?面对长乐时,神思能否更机灵些?刚刚未曾发挥好,能否重来一回?
于是他咬牙切齿,像抱着她一般,狠狠搂住被子往自己怀里塞。
再有下次……再有下次,他不要这么被动了。
后半夜,贺兰澈还是睡不着,心中的不安渐渐涌上来,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
又琢磨起那四个字:“两不相欠。”
谁和谁两不相欠?他欠她什么?她又欠他什么?
听说民间有个法子,若右眼皮跳动不止,可取红纸贴住,或能化解灾祸。
他信了,立刻去找红纸。寻不着,便取朱墨在纸上涂了块红,糊弄在右眼上。
却还是糊弄不住心慌。
贺兰澈立刻穿衣,也顾不得更深露重,再探长乐院中,却发现她的门窗大开着——人不见了。
人确实不见了。
那一刻贺兰澈的心跳到嗓子眼,那句“两不相欠”登时变得无比可怖,他什么也顾不了,只差敲锣打鼓地喊醒药王,药王好似才睡下不久,也吓得不行,又去喊醒辛夷。
他们先在义诊堂的各棵树上、墙角下寻人,却发现长乐并不在院中。
这动静很快将季临渊也唤醒了。星星灯笼下,长乐的房门前很快聚了一干人。
只听药王没头没尾地大喊一声:“难道……”
大家都以为药王想起她去了哪里,纷纷看向他,岂料药王的下半句话一直出不来。
贺兰澈提醒道:“我走时,见她仿若才哭过。前辈,她为什么哭?”
“啊,那个……她确实是哭了。因老夫为她施了针,突然气血充盈,她能站起来走动了,激动得哭了……”
药王瞎编出这番说辞来后,转头问辛夷。
“辛夷,你不是最了解你师妹吗?你想想她会去哪里,快说呀!”
辛夷的哈欠卡在胸腔中,一直打不出来,只看着房间内——师妹的被褥凌乱,小药箱整齐,衣服一件未少,连妆匣都在!
师妹连去旧庙时,妆匣都不忘要带的。
那一定是没走远。
于是辛夷断定:“她会回来的。”
药王灵光一闪,突然有了说辞:“想起来了,昨晚我同她说,京中有旧友来信,突发恶疾,请我前去京陵,你那师妹醒来觉得自己能下地走动了,就与我争了一歇,想是担心我的身体,便非要替我去。我批评了她!她就哭了!”
贺兰澈怕药王还迷糊着:“前辈,你方才说她是激动得哭的。”
“啊!”药王是真的心急则乱,又补道:“她又激动,又被我责骂,我是害怕她逞强,真不管不顾自己偷偷动身了。”
“师妹平时就很神,这确实是她做得出来的事。”辛夷点头担保,丝毫不作怀疑。
只是师父会责骂师妹?哈哈,笑死。
这不是最要紧的,辛夷细细思考后:“可是师父,鹤州前往京陵,要先往北行航渡,再往东转马驿,这是半夜,半夜哪来的航渡?”
“非要走野道!小路去京陵也行的!”贺兰澈提醒道,他难得知道此事,毕竟当日乌席雪与赵鉴锋从京陵赶来旧庙,就是两日两夜未歇脚。
“可是……长乐会骑马吗?”他忧心地问辛夷师兄。
辛夷师兄摇摇头,这件事他还真不知。
季临渊当机立断:“无论如何,咱们先去码头、馆驿之处各自寻一寻人。”
辛夷还是坚持认为:长乐许是半夜梦魇,去哪里闲逛了,天明会回来的。
可惜没人理他的结论。
药王招呼辛夷一起往渡口去寻人。
又指挥糜侯桃师兄往北边寻人,担心糜侯桃犯迷糊不靠谱,又找长公子借了半队精御卫同行。
贺兰澈与季临渊则一个往东寻,一个往南寻。
众人刚走出济世堂大门,各自分作四头,那敲更的更夫正在上夜,一见到贺兰澈便认出他来。
“这是……昭天楼小公子?!”
之前还送过他夜灯。
贺兰澈急匆匆地,险些从他身边掠过,终是转身返回,拉着更夫问了一问。
幸好问了,更夫明白他的意图后,往南山方向一指:“方才有位小姑娘,出了义诊堂,披头散发,跟女鬼似的,往那山上飘去了!我看得真切,绝不会有错。”
又问过见到她的时间,更夫说:“应当去了有一个时辰!”
鹤州地貌多丘陵山脉,兼有水域、平原,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更夫所指之处,为上双郡的三峰山,这两位外地人从未去过,贺兰澈便托请更夫细解地形。
那三峰山,本属怀玉山脉的峰林地貌,前山后山共分有三座奇峰,供春季游人赏花,每峰登顶各设一条步道,因而有三条路可走。
于是贺兰澈不做遐想,施展出一阵一阵的幻形引路,往那小山上冲去。
巧得很,正值季临渊从马厩中策马疾驰,被贺兰澈拦下,蹬身与他大哥同乘一匹马,便往三峰山寻去。
策马很快就到了,想来步行之路应该也不会很长,可是长乐会轻功,就不知道她何时上去的。
见山脚下立着三块指路木牌,分别标注着三条徒步赏景路线:
巨蟒峰为小环线,奇峰怪石,重峦叠嶂,登顶需用一个时辰,适合偏好紧凑行程的登高客;
女神峰属中环线,登禹皇顶可俯瞰杜鹃谷云海全景,登顶需用两个时辰,多为登高客青睐之线。
玉帘峰则为大环线,沿途串联起瀑布群与碧潭交织的山水画卷,登顶需四个时辰,往往需要一整天探寻,适合热衷徒步的登高客。
“真亏她有闲情逸致,夜半登山……”季临渊脸色晦暗难明,若长乐真是半夜发神经陟山观景,倒不如回去等她。
贺兰澈不依:“不会的,她今夜举止反常……”
他按下被她“轻薄”的事不提,像季临渊解释:“她又拒了我一回,还说什么‘两不相欠’。大哥,我只怕她出事!”
季临渊指尖敲了敲木牌,语气冷静:
“若说她突然寻短见,理由是什么?被你烦到对世间再无眷恋?可她今日明明能下地行走,分明是喜事,太久没活动,兴致来了想看日出也不无可能——罢了,暂且按最坏的可能想,先看这三峰地形。”
试过了,忘不了,原谅不了。
远远望见月洞门处,有个人端着药过来了,他满眼只盯着冒着热气儿的碗有没有洒。药王不想让人看见他此时流过泪的眼睛,便最后叮嘱长乐:“那就……先这么办,为师现在就回去写信。你千万缓缓,莫冲动,莫要让人生疑,明早,师父将东西准备好了,你注意身子,莫要忧心,有师父在呢!”
药王擦着墙边,从右侧的长廊中悄悄走了。
长乐站在门口,送走他,接来贺兰澈。
“你醒了!”
这是贺兰澈第二回遇见她晕过去又醒过来,此生都不想再经历第三回。
她不仅醒了,还下了轮椅,自己能走动如常。
只是又变得冷冷的,透着疏离:“我没事了,方才师父为我扎过针,反而彻底逼出淤血,比之前好上不少。”
她端过药,分不清烫不烫,一口饮下,打发贺兰澈道:“今日,也多谢你了。早些回去,早些休息吧……”
贺兰澈还有话想问,有话想说,不肯走。
长乐鼻头眼尾都红红的,于是他问:“你哭过了?”
这一问,长乐就急眼了,连推带关门的将他请出去,见他站在门口作迷惑状,长乐又打开门,想将那把轮椅也请出去。
贺兰澈三步并作两步踏进门内,按下她的手,自己去接轮椅,不让她使劲,嘴里还在关心:“这东西重,你小心台阶!小心伤口!”
这下长乐彻底憋不住了,仿若鬼使神差,她扯着贺兰澈的袖子,踮起脚尖抱了他一下。
“你所图,不就是这些么,两不相欠。”
只抱了一瞬间而已,她却抱得很紧。贺兰澈脑子一懵,还未来得及回应这突然轻薄他的坏女人,连人带着轮椅又被长乐推出去了。
贺兰澈彻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喊了几声后,长乐将门窗全关了,只剩屋中大片琉璃灯还亮着。
他只好推着空轮椅回去了,一腔困惑只能对着木头倾诉:“女子的心思好难猜。”
第70章
长夜难捱。
今夜是在折磨贺兰澈。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不成眠。
他承认,起初还在琢磨那个拥抱。
扪心自问,他珍重长乐,视她如神女般不可侵犯,尽管心里已经爱她得不行,也从不会不顾她心意,随意逾矩。
可两次稍显亲密的接触……都是长乐主动掀起,又亲手掐灭。
他有过一瞬间的赌气——为何自己总要愣住?面对长乐时,神思能否更机灵些?刚刚未曾发挥好,能否重来一回?
于是他咬牙切齿,像抱着她一般,狠狠搂住被子往自己怀里塞。
再有下次……再有下次,他不要这么被动了。
后半夜,贺兰澈还是睡不着,心中的不安渐渐涌上来,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
又琢磨起那四个字:“两不相欠。”
谁和谁两不相欠?他欠她什么?她又欠他什么?
听说民间有个法子,若右眼皮跳动不止,可取红纸贴住,或能化解灾祸。
他信了,立刻去找红纸。寻不着,便取朱墨在纸上涂了块红,糊弄在右眼上。
却还是糊弄不住心慌。
贺兰澈立刻穿衣,也顾不得更深露重,再探长乐院中,却发现她的门窗大开着——人不见了。
人确实不见了。
那一刻贺兰澈的心跳到嗓子眼,那句“两不相欠”登时变得无比可怖,他什么也顾不了,只差敲锣打鼓地喊醒药王,药王好似才睡下不久,也吓得不行,又去喊醒辛夷。
他们先在义诊堂的各棵树上、墙角下寻人,却发现长乐并不在院中。
这动静很快将季临渊也唤醒了。星星灯笼下,长乐的房门前很快聚了一干人。
只听药王没头没尾地大喊一声:“难道……”
大家都以为药王想起她去了哪里,纷纷看向他,岂料药王的下半句话一直出不来。
贺兰澈提醒道:“我走时,见她仿若才哭过。前辈,她为什么哭?”
“啊,那个……她确实是哭了。因老夫为她施了针,突然气血充盈,她能站起来走动了,激动得哭了……”
药王瞎编出这番说辞来后,转头问辛夷。
“辛夷,你不是最了解你师妹吗?你想想她会去哪里,快说呀!”
辛夷的哈欠卡在胸腔中,一直打不出来,只看着房间内——师妹的被褥凌乱,小药箱整齐,衣服一件未少,连妆匣都在!
师妹连去旧庙时,妆匣都不忘要带的。
那一定是没走远。
于是辛夷断定:“她会回来的。”
药王灵光一闪,突然有了说辞:“想起来了,昨晚我同她说,京中有旧友来信,突发恶疾,请我前去京陵,你那师妹醒来觉得自己能下地走动了,就与我争了一歇,想是担心我的身体,便非要替我去。我批评了她!她就哭了!”
贺兰澈怕药王还迷糊着:“前辈,你方才说她是激动得哭的。”
“啊!”药王是真的心急则乱,又补道:“她又激动,又被我责骂,我是害怕她逞强,真不管不顾自己偷偷动身了。”
“师妹平时就很神,这确实是她做得出来的事。”辛夷点头担保,丝毫不作怀疑。
只是师父会责骂师妹?哈哈,笑死。
这不是最要紧的,辛夷细细思考后:“可是师父,鹤州前往京陵,要先往北行航渡,再往东转马驿,这是半夜,半夜哪来的航渡?”
“非要走野道!小路去京陵也行的!”贺兰澈提醒道,他难得知道此事,毕竟当日乌席雪与赵鉴锋从京陵赶来旧庙,就是两日两夜未歇脚。
“可是……长乐会骑马吗?”他忧心地问辛夷师兄。
辛夷师兄摇摇头,这件事他还真不知。
季临渊当机立断:“无论如何,咱们先去码头、馆驿之处各自寻一寻人。”
辛夷还是坚持认为:长乐许是半夜梦魇,去哪里闲逛了,天明会回来的。
可惜没人理他的结论。
药王招呼辛夷一起往渡口去寻人。
又指挥糜侯桃师兄往北边寻人,担心糜侯桃犯迷糊不靠谱,又找长公子借了半队精御卫同行。
贺兰澈与季临渊则一个往东寻,一个往南寻。
众人刚走出济世堂大门,各自分作四头,那敲更的更夫正在上夜,一见到贺兰澈便认出他来。
“这是……昭天楼小公子?!”
之前还送过他夜灯。
贺兰澈急匆匆地,险些从他身边掠过,终是转身返回,拉着更夫问了一问。
幸好问了,更夫明白他的意图后,往南山方向一指:“方才有位小姑娘,出了义诊堂,披头散发,跟女鬼似的,往那山上飘去了!我看得真切,绝不会有错。”
又问过见到她的时间,更夫说:“应当去了有一个时辰!”
鹤州地貌多丘陵山脉,兼有水域、平原,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更夫所指之处,为上双郡的三峰山,这两位外地人从未去过,贺兰澈便托请更夫细解地形。
那三峰山,本属怀玉山脉的峰林地貌,前山后山共分有三座奇峰,供春季游人赏花,每峰登顶各设一条步道,因而有三条路可走。
于是贺兰澈不做遐想,施展出一阵一阵的幻形引路,往那小山上冲去。
巧得很,正值季临渊从马厩中策马疾驰,被贺兰澈拦下,蹬身与他大哥同乘一匹马,便往三峰山寻去。
策马很快就到了,想来步行之路应该也不会很长,可是长乐会轻功,就不知道她何时上去的。
见山脚下立着三块指路木牌,分别标注着三条徒步赏景路线:
巨蟒峰为小环线,奇峰怪石,重峦叠嶂,登顶需用一个时辰,适合偏好紧凑行程的登高客;
女神峰属中环线,登禹皇顶可俯瞰杜鹃谷云海全景,登顶需用两个时辰,多为登高客青睐之线。
玉帘峰则为大环线,沿途串联起瀑布群与碧潭交织的山水画卷,登顶需四个时辰,往往需要一整天探寻,适合热衷徒步的登高客。
“真亏她有闲情逸致,夜半登山……”季临渊脸色晦暗难明,若长乐真是半夜发神经陟山观景,倒不如回去等她。
贺兰澈不依:“不会的,她今夜举止反常……”
他按下被她“轻薄”的事不提,像季临渊解释:“她又拒了我一回,还说什么‘两不相欠’。大哥,我只怕她出事!”
季临渊指尖敲了敲木牌,语气冷静:
“若说她突然寻短见,理由是什么?被你烦到对世间再无眷恋?可她今日明明能下地行走,分明是喜事,太久没活动,兴致来了想看日出也不无可能——罢了,暂且按最坏的可能想,先看这三峰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