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暴富:我在军营撩汉99次 第173节
第 233章 巧计换新生
热气腾腾的饺子出了锅,白胖的挤在搪瓷盆里,香气扑鼻。
叶国强给叶笑笑和母亲一人盛了一碗,自己则端着盆,就着灶台大口吃了起来。
叶奶奶抱着小承安,用小勺刮了点饺子皮,蘸上汤汁,小心地喂到小家伙嘴边。
小承安砸吧着嘴,居然咽了下去,逗得老太太脸上笑开了花。
“慢点吃,锅里还有。”叶奶奶看孙女吃得香,心里踏实不少。
叶笑笑夹起一个饺子,咬开,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嘴里爆开。
她满足地应了一声:“奶奶包的饺子,还是那个味儿。”
一句话,让屋里的气氛又暖了几分。
吃了几个饺子垫肚子,叶奶奶怀里的小承安己经昏昏欲睡,她轻轻晃了晃,打破了沉默。
“笑笑的身份,你们爷俩,咋想的?”
声音不大,却让刚刚暖起来的气氛瞬间严肃。
叶国强吞下嘴里的饺子,放下筷子:“我想了一晚上,说是从外地投奔过来的远房亲戚,行不行?”
“远房亲戚?”叶奶奶眉头一拧,一针见血,“哪房的亲戚?你爹妈这边,还是笑笑她娘那边?村里那些老家伙,谁家有几门亲戚,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一问三不知,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这里头有鬼?”
叶国强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只想找个由头,却没想过后面那些盘根错节的追问。
“那……那可咋办?”
这个在村里说一不二的大队长,此刻一脸无措。
叶笑笑也停下筷子,她明白,这才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奶奶,爹,我也想过。”叶笑笑分析道,“凭空捏造身份,难点在于‘根’。远房亲戚经不起盘问,容易露馅。如果说成外嫁归来,一个无依无靠还带着孩子的残疾女人,反而会成为全村的焦点,引来数不清的窥探和麻烦。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实存在过,但又绝对不会有人深究的‘身份空壳’。”
“胡闹!”叶奶奶立刻打断她,“你一个黄花大闺女,平白无故背上这种名声,以后还想不想过日子了?”
堂屋里再次陷入死寂。
只有灶膛里偶尔爆开的火星,发出轻微的毕剥声。
叶奶奶抱着睡熟的小承安,目光在堂屋里缓缓扫过,最终,定格在墙角那个蒙尘的旧木箱上。
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国强,”她沉声开口,“你还记不记得,早些年,从南边过来咱们村,后来又跟着男人去了矿上的那户人家?”
叶国强心头一震,在记忆里搜寻:“娘,你说的是……陈家!”
“对,就是陈家。”叶奶奶点头,思绪仿佛回到多年前,“他家那个闺女,叫陈晓芬。当年报户口的时候报了,可没过两年,闹饥荒,那孩子没养活,病没了。后来他们一家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去销户口。”
叶国强的心猛地一跳,瞬间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娘,你是说……”
“陈晓芬这个名字,户口还在咱们大队上。人早就没了,谁都不知道她长啥样。”叶奶奶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从今天起,你,叶笑笑,就是陈晓芬。”
陈晓芬。
这个陌生的名字,让叶笑笑有些恍惚。
叶奶奶没给她恍惚的机会,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来路也好说。就说陈家在矿上遭了难,夫妻俩都没了,只剩下这个闺女。她在矿区无依无靠,后来辗转打听到自个儿的户口还在下河村,这才千里迢迢找了回来。腿脚不方便,就说是在矿上出的事。”
这套说辞,天衣无缝。
陈家人都不在了,死无对证。
叶国强心中的阴霾被一扫而空,他用力一拍大腿:“娘,这法子好!”
“至于承安,”叶奶奶的目光落在怀里的小人儿身上,“就说是你大哥牺牲战友的孩子。你大哥临终前托付给了‘陈晓芬’,让她务必把孩子带回下河村交给叶家。所以,‘陈晓芬’才千里迢迢找过来。这样一来,她不仅是回来投靠户口,更是为了完成英雄的遗愿,我们家收留她、照顾她,就变得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这个安排,更是绝妙!
“我就是陈晓芬,一个在矿难里受伤,回来投靠户口所在地的孤女。”叶笑笑轻声重复这个新身份,“承安是哥哥战友的遗孤,我只是代为抚养。”
她看向奶奶,心中翻江倒海。
这正是她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在精神海里推演了一夜都未能找到的最优解——一个根植于这片土地,充满了人情世故与时代烙印的完美身份。
“对。”叶奶奶重重点头,看着孙女,“笑笑,从今天起,你就要把叶笑笑这个人,彻底忘了。你是陈晓芬,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奶奶。”叶笑笑郑重地应道。
“国强,”叶奶奶又转向儿子,语气严厉,“这两天,你先别声张。我去老陈家那个荒了的院子看看,收拾收拾。等过两天,你再把‘陈晓芬’回村的消息放出去。戏要做全套,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哎,我明白!”叶国强响亮地应着,整个人像是重新注入了主心骨。
一场天大的危机,就在这顿早饭的工夫,被叶奶奶用朴素的智慧化解。
她不仅给了叶笑笑一个活下去的身份,更给了这个家,一个可以继续运转下去的秩序。
叶笑笑低头,将碗里剩下的最后一个饺子,慢慢地,认真地吃完。
从今往后,她就是陈晓芬了。
天光大亮,寒气未散。
吃完饺子,叶奶奶将熟睡的小承安交给叶国强,自己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角。
“我去村西头看看。”
她丢下这句话,披上旧棉袄,头也不回地朝外走去。
那并不高大、此刻却无比坚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堂屋里,只剩下父女二人和空气中未散尽的饺子香。
“爹,我来吧。”叶笑笑转动轮椅,来到叶国强身边,朝他怀里的小承安伸出手。
叶国强沉默地,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温软的小包裹递到她的怀里。
叶笑笑熟练地接过侄子,轻轻颠了颠,小承安在她怀里哼唧了两声,又沉沉睡去。
她抱着孩子,转动轮椅,回到自己房间门口,那里阳光正好,能晒到一角。
“晒晒太阳,去去寒气。”她轻声对怀里的孩子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叶国强默默地收拾了碗筷,将堂屋打扫干净。
他走到门边,蹲下身,犹豫了半晌,才用一种别扭又试探的语气,低声叫道:“淑芬?”
叶笑笑的身体微不可查地一僵。
陈晓芬。
这个名字,像一件陌生的外衣,从今天起,她就要穿在身上了。
她缓缓转过头,迎上父亲的视线,然后,轻轻点头,嘴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
“爹,有事吗?”
这一声“爹”,叫得自然而然。
叶国强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他粗糙的大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没,没事。”他摇摇头,站起身,“就是……就是叫叫看。你安心坐着,缺啥就跟爹说。”
说完,他像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转身大步走进院子,拿起墙角的斧头,对着一截木桩,一下一下,用力地劈了起来。
“哐!”
“哐!”
沉重而富有节奏的劈柴声,宣泄着一个男人所有无处安放的情绪。
叶笑笑抱着小承安,静静地听着。
她的父亲,她的奶奶,正在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为她铺就一条活下去的路。
她低头看着怀中安睡的侄子,这出戏,她不仅要演,还要演得天衣无缝。
第234 章 尘封户籍新生
村西头,陈家荒废多年的院子。
这里是下河村最偏僻的角落,院墙塌了半边,一扇烂木门斜挂在门框上,风一吹就发出刺耳的呻吟。
院里齐腰深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
叶奶奶推开那扇一碰就掉渣的破门,径首走了进去。
她环顾西周,没有半分嫌弃,只有冷静的审视。
屋顶的茅草被风卷走大半,黑漆漆的房梁椽子暴露在外。
泥坯墙体被雨水冲出道道沟壑,但主体的梁木和承重墙,瞅着还算结实。
“能住。”
她一脚踢开脚下的一丛枯草,露出一口被破木板盖住的石井。
走过去,费力挪开木板,朝下探了探。
井不深,没干。
“有水就行。”
她心里有了谱,在这里站了许久,将每一处需要修补的地方都刻在脑子里,这才转身,步履沉稳地往家走。
当她回到自家院子时,叶国强己经劈好了足够烧几天的柴,正蹲在门槛上,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
“娘,咋样?”
见母亲回来,他立刻起身,掐灭了烟锅。
“房子骨架还在,收拾收拾能住人。”
叶奶奶走进屋,自己倒了碗热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她放下碗,这才开口。
热气腾腾的饺子出了锅,白胖的挤在搪瓷盆里,香气扑鼻。
叶国强给叶笑笑和母亲一人盛了一碗,自己则端着盆,就着灶台大口吃了起来。
叶奶奶抱着小承安,用小勺刮了点饺子皮,蘸上汤汁,小心地喂到小家伙嘴边。
小承安砸吧着嘴,居然咽了下去,逗得老太太脸上笑开了花。
“慢点吃,锅里还有。”叶奶奶看孙女吃得香,心里踏实不少。
叶笑笑夹起一个饺子,咬开,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嘴里爆开。
她满足地应了一声:“奶奶包的饺子,还是那个味儿。”
一句话,让屋里的气氛又暖了几分。
吃了几个饺子垫肚子,叶奶奶怀里的小承安己经昏昏欲睡,她轻轻晃了晃,打破了沉默。
“笑笑的身份,你们爷俩,咋想的?”
声音不大,却让刚刚暖起来的气氛瞬间严肃。
叶国强吞下嘴里的饺子,放下筷子:“我想了一晚上,说是从外地投奔过来的远房亲戚,行不行?”
“远房亲戚?”叶奶奶眉头一拧,一针见血,“哪房的亲戚?你爹妈这边,还是笑笑她娘那边?村里那些老家伙,谁家有几门亲戚,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一问三不知,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这里头有鬼?”
叶国强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只想找个由头,却没想过后面那些盘根错节的追问。
“那……那可咋办?”
这个在村里说一不二的大队长,此刻一脸无措。
叶笑笑也停下筷子,她明白,这才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奶奶,爹,我也想过。”叶笑笑分析道,“凭空捏造身份,难点在于‘根’。远房亲戚经不起盘问,容易露馅。如果说成外嫁归来,一个无依无靠还带着孩子的残疾女人,反而会成为全村的焦点,引来数不清的窥探和麻烦。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实存在过,但又绝对不会有人深究的‘身份空壳’。”
“胡闹!”叶奶奶立刻打断她,“你一个黄花大闺女,平白无故背上这种名声,以后还想不想过日子了?”
堂屋里再次陷入死寂。
只有灶膛里偶尔爆开的火星,发出轻微的毕剥声。
叶奶奶抱着睡熟的小承安,目光在堂屋里缓缓扫过,最终,定格在墙角那个蒙尘的旧木箱上。
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国强,”她沉声开口,“你还记不记得,早些年,从南边过来咱们村,后来又跟着男人去了矿上的那户人家?”
叶国强心头一震,在记忆里搜寻:“娘,你说的是……陈家!”
“对,就是陈家。”叶奶奶点头,思绪仿佛回到多年前,“他家那个闺女,叫陈晓芬。当年报户口的时候报了,可没过两年,闹饥荒,那孩子没养活,病没了。后来他们一家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去销户口。”
叶国强的心猛地一跳,瞬间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娘,你是说……”
“陈晓芬这个名字,户口还在咱们大队上。人早就没了,谁都不知道她长啥样。”叶奶奶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从今天起,你,叶笑笑,就是陈晓芬。”
陈晓芬。
这个陌生的名字,让叶笑笑有些恍惚。
叶奶奶没给她恍惚的机会,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来路也好说。就说陈家在矿上遭了难,夫妻俩都没了,只剩下这个闺女。她在矿区无依无靠,后来辗转打听到自个儿的户口还在下河村,这才千里迢迢找了回来。腿脚不方便,就说是在矿上出的事。”
这套说辞,天衣无缝。
陈家人都不在了,死无对证。
叶国强心中的阴霾被一扫而空,他用力一拍大腿:“娘,这法子好!”
“至于承安,”叶奶奶的目光落在怀里的小人儿身上,“就说是你大哥牺牲战友的孩子。你大哥临终前托付给了‘陈晓芬’,让她务必把孩子带回下河村交给叶家。所以,‘陈晓芬’才千里迢迢找过来。这样一来,她不仅是回来投靠户口,更是为了完成英雄的遗愿,我们家收留她、照顾她,就变得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这个安排,更是绝妙!
“我就是陈晓芬,一个在矿难里受伤,回来投靠户口所在地的孤女。”叶笑笑轻声重复这个新身份,“承安是哥哥战友的遗孤,我只是代为抚养。”
她看向奶奶,心中翻江倒海。
这正是她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在精神海里推演了一夜都未能找到的最优解——一个根植于这片土地,充满了人情世故与时代烙印的完美身份。
“对。”叶奶奶重重点头,看着孙女,“笑笑,从今天起,你就要把叶笑笑这个人,彻底忘了。你是陈晓芬,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奶奶。”叶笑笑郑重地应道。
“国强,”叶奶奶又转向儿子,语气严厉,“这两天,你先别声张。我去老陈家那个荒了的院子看看,收拾收拾。等过两天,你再把‘陈晓芬’回村的消息放出去。戏要做全套,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哎,我明白!”叶国强响亮地应着,整个人像是重新注入了主心骨。
一场天大的危机,就在这顿早饭的工夫,被叶奶奶用朴素的智慧化解。
她不仅给了叶笑笑一个活下去的身份,更给了这个家,一个可以继续运转下去的秩序。
叶笑笑低头,将碗里剩下的最后一个饺子,慢慢地,认真地吃完。
从今往后,她就是陈晓芬了。
天光大亮,寒气未散。
吃完饺子,叶奶奶将熟睡的小承安交给叶国强,自己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角。
“我去村西头看看。”
她丢下这句话,披上旧棉袄,头也不回地朝外走去。
那并不高大、此刻却无比坚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堂屋里,只剩下父女二人和空气中未散尽的饺子香。
“爹,我来吧。”叶笑笑转动轮椅,来到叶国强身边,朝他怀里的小承安伸出手。
叶国强沉默地,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温软的小包裹递到她的怀里。
叶笑笑熟练地接过侄子,轻轻颠了颠,小承安在她怀里哼唧了两声,又沉沉睡去。
她抱着孩子,转动轮椅,回到自己房间门口,那里阳光正好,能晒到一角。
“晒晒太阳,去去寒气。”她轻声对怀里的孩子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叶国强默默地收拾了碗筷,将堂屋打扫干净。
他走到门边,蹲下身,犹豫了半晌,才用一种别扭又试探的语气,低声叫道:“淑芬?”
叶笑笑的身体微不可查地一僵。
陈晓芬。
这个名字,像一件陌生的外衣,从今天起,她就要穿在身上了。
她缓缓转过头,迎上父亲的视线,然后,轻轻点头,嘴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
“爹,有事吗?”
这一声“爹”,叫得自然而然。
叶国强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他粗糙的大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没,没事。”他摇摇头,站起身,“就是……就是叫叫看。你安心坐着,缺啥就跟爹说。”
说完,他像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转身大步走进院子,拿起墙角的斧头,对着一截木桩,一下一下,用力地劈了起来。
“哐!”
“哐!”
沉重而富有节奏的劈柴声,宣泄着一个男人所有无处安放的情绪。
叶笑笑抱着小承安,静静地听着。
她的父亲,她的奶奶,正在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为她铺就一条活下去的路。
她低头看着怀中安睡的侄子,这出戏,她不仅要演,还要演得天衣无缝。
第234 章 尘封户籍新生
村西头,陈家荒废多年的院子。
这里是下河村最偏僻的角落,院墙塌了半边,一扇烂木门斜挂在门框上,风一吹就发出刺耳的呻吟。
院里齐腰深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
叶奶奶推开那扇一碰就掉渣的破门,径首走了进去。
她环顾西周,没有半分嫌弃,只有冷静的审视。
屋顶的茅草被风卷走大半,黑漆漆的房梁椽子暴露在外。
泥坯墙体被雨水冲出道道沟壑,但主体的梁木和承重墙,瞅着还算结实。
“能住。”
她一脚踢开脚下的一丛枯草,露出一口被破木板盖住的石井。
走过去,费力挪开木板,朝下探了探。
井不深,没干。
“有水就行。”
她心里有了谱,在这里站了许久,将每一处需要修补的地方都刻在脑子里,这才转身,步履沉稳地往家走。
当她回到自家院子时,叶国强己经劈好了足够烧几天的柴,正蹲在门槛上,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
“娘,咋样?”
见母亲回来,他立刻起身,掐灭了烟锅。
“房子骨架还在,收拾收拾能住人。”
叶奶奶走进屋,自己倒了碗热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她放下碗,这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