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顿了顿,她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太子特意嘱咐的,他一直记挂着瑜儿这个皇弟。
明灿没接,笑着拒绝道:如此厚赐,妾身与殿下实在受之有愧
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张皇后强硬地将锦盒递给明灿,保养得宜,雍容华贵的面容上虽带着慈和的笑意,但眼底,却藏着带着冷意的锋芒,十日后太子侧妃所生的二皇孙满月,东宫设宴,五王妃务必同瑜儿同来,切莫忘记。
离开昭阳宫时,太子妃崔氏与明灿一道离开。
五弟妹。太子妃崔氏忽然压低声音,瞧着一道离开的明灿道,陛下的宣室殿上月死了个内侍,说是失足落井。
她站定脚步,为明灿理了理交领衣襟,温柔端庄地笑吟吟道:这宫中啊,站错队,或者不站队,皆会死人的。
面对张皇后与太子妃崔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威胁与拉拢,明灿仍旧口风很紧,滴水不漏。
对面前的太子妃崔氏笑笑,明灿什么皆不曾说,只是曲膝行礼道:谢皇嫂提点。
......
马车转过宫墙,明灿方才松开一直紧握的手指。
指甲自柔软的掌心留下四个月牙形的血痕,明灿淡淡垂眸,瞧了一眼,然后抬手掀开车窗的车帘。
车窗外,正午的日光刺得眼睛发疼。
车轱辘碾过巷子的青石板,不远处传来年轻的卖花女郎嗓音清亮的吆喝,鲜活真实的声音,教明灿的心神,方才稍稍恢复稳定下来。
明灿放下手中的车窗车帘,垂眸,瞧着面前的锦盒,老参的苦味,透过紫檀匣子弥漫出来。
明灿想,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现在,她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恐惧,拖谢瑜的后腿。
第52章 拜帖
◎◎
早晨的晨光透过帐幔,自被帐幔遮掩的床榻上,洒下斑驳柔和的光影。
醒来的明灿方才轻轻支起身体,盈盈不堪一握的腰间,便缠上了一只有力的手臂。
殿下,您该准备上早朝了明灿轻声推拒,却被背后的谢瑜一把拉进怀中。
谢瑜的唇贴在明灿的后颈,声音中带着晨起的沙哑,对明灿道:再陪本王睡会。
他的长指,顺着她白嫩光滑的肌肤往下滑
明灿及时按住谢瑜不安分的手,有些警惕地以双手环胸,对谢瑜说道:殿下该起来梳洗,准备上朝了。
父皇近来皆不上朝谢瑜说着,长指灵活地钻进明灿寝衣的衣襟,一面作乱,一面道,不如
明灿转身,抵住谢瑜的胸膛,正色瞧着面前的谢瑜道:胡闹。
她故意板起面容,问道:是谁说要勤勉政务,为国为民的?
谢瑜埋首自明灿纤白的颈间轻嗅,像只黏人的大宠物,充耳不闻一般道:王妃身上真香。
谢瑜!觉察到谢瑜不安分地处处惹火,明灿红着面容推他,羞赧至极道,您再不起来,妾身叫人进来了。
闻言,谢瑜方才有些不情不愿地松手,指节却仍旧缠着她鬓间的一缕乌发,有些缱绻地纠缠明灿,撒娇似的道:亲一下才起。
明灿有些无奈瞧谢瑜一眼,飞快自他唇上轻点一下。
谢瑜不满地皱眉,正要加深这个吻,外面忽然传来侍女小心翼翼的叩门声。
殿下,热水备好了。
明灿趁机挣脱谢瑜,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一面系着寝衣有些凌乱的衣带,一面对谢瑜催促道:殿下快些更衣。
说着,她取过挂在屏风上的朝服,对谢瑜笑道:今日天凉,殿下多加件里衣。
懒洋洋地自床榻上支起身体,谢瑜托腮瞧着明灿,浅浅笑道:王妃这般贤惠,为夫都不舍得走了。
走到床榻边上坐下,明灿拍开谢瑜不安分的手,有些嗔怪道:正经些。
谢瑜见明灿认真,无奈地起身。
明灿踮起脚尖,帮谢瑜穿朝服,忽然想到了什么,她抬眸,问道:听说今日尚书台要奏报摘星楼的进度?
闻言,谢瑜不由得面色一沉。
想到近年来受术士蛊惑,沉迷于修炼丹药成仙,与大兴土木,兴修摘星楼的承昭帝,谢瑜道:又是那妖道的主意。
他握了握明灿的手指,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方才继续道:上月为修那摘星楼,父皇竟强征了京城四县的民夫,如今实在是民不聊生
明灿抬眸,瞧着面前的谢瑜,轻叹道:殿下慎言。
说着,她将玉佩系在他的腰间,说道:殿下去罢,午膳给殿下备你爱吃的清蒸鲈鱼。
谢瑜垂首,自明灿的唇角轻轻亲了一下,明灿有些嗔怪地抬手,拍了他一下。
......
金銮殿中,龙椅上空空如也。
崔丞相念完奏折,殿中一片寂静。
陛下又未临朝?太尉忍不住出声问道。
崔丞相轻咳一声,说道:陛下夜观星象,正在静修。
站在皇子列中,谢瑜不经意侧眸,瞧见六皇子谢琛唇畔划过一抹带着冷意的讥诮。
他这位军功赫赫的六皇弟,今日身着玄色织金朝服,腰间悬着一柄镶宝石的短刃。
那是承昭帝特赐的,准许他佩刀上朝。
正在这时,王尚书出列,说道:摘星楼需再加派五万两白银
荒唐!王尚书一语未毕,御史中丞怒喝着打断了他的话,对他怒目而视道,边境叛乱方才平息,不休养生息,反而大兴土木,你们尚书台是何居心!
朝堂中顿时喧哗起来,半晌,太子轻咳一声,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此事容后再议。太子温声但不容置喙道,今日早朝,先处理劄子。
结束早朝后,谢瑜方才要离开,忽听身后有人唤他。
五皇兄留步。
顿了下脚步,谢瑜转身瞧去。
只见谢琛大步走来,腰间玉佩纹丝不动,显是军中练就的仪态。
依照长幼,谢琛对谢瑜拱手行礼,身姿如松。
谢琛军功甚伟,但并不是个莽夫,反而是个淡漠清冷,聪敏冷静的人。
亦无怪乎太子将他视为心腹大患。
六皇弟有事?谢瑜微微颔首,问道。
谢琛方才要开口,一个侍从匆匆跑来,自他耳畔低语几句。
谢瑜瞧见这位向来冷静的六皇子,破天荒变了面色。
五皇兄见谅,府中有急事。谢琛匆匆拱手离开,转身时,玄色衣角掀起凌厉的风。
因为谢琛十六岁便立有军功,所以,他尚还不曾成婚,甚早之前,便被赏赐了一座很大的王府,搬出宫住。
这是多年以前,承昭帝为他开的特例,以示赏赐与恩宠。
谢瑜想到谢琛远去时,神色克制的气急败坏,与眼中骤然升起的冷怒,忽然想起一桩旧闻。
几年前,谢琛自山林遇伏,被一个山野郎中所救。
传闻那郎中有一个生得极美的女儿,被谢琛恩将仇报掳回王府,却性子刚烈,宁死不肯为谢琛的妾室。
殿下?身旁的侍从有些纳罕,轻声提醒谢瑜。
谢瑜收回目光,颔首道:回府罢。
......
六皇子府后院,侍女侍从们跪了一地。
第几次了?目光冰冷,如瞧死人一般瞧着他们,谢琛冷声问道。
回殿下,第六次侍卫首领额头抵地,声音有些发颤地禀报道,徐娘子这一次,打晕了送早膳的侍女
谢琛大步走向徐青萝的院子。
狗洞旁还丢着一只绣鞋,狗洞边缘上,挂着一缕沾染了血迹的浅棠色绸料。
弯腰,捡起那只绣鞋,谢琛的指腹摩挲过绣鞋的绸缎鞋面上龙眼大小,已经有些歪歪扭扭的大颗珍珠。
那是他特意为她寻来,讨她欢心的。
加派人手。谢琛的声音冰冷平静得可怖,将王府中,所有狗洞皆堵上。
六殿下老管家欲言又止地瞧了谢琛一眼,踌躇道,徐娘子性情刚烈,喜爱自由,不如这次
谢琛闻言,冰冷的眼刀扫过,老管家立刻噤声。
备马。将绣鞋收入宽大的衣袖中,谢琛一身冷戾道,本王亲自去抓。
......
谢瑜回到王府时,明灿正在修剪一盆晚香玉。
见谢瑜回来,明灿放下手中的剪刀,有些纳罕问道:今日这般早?
明灿没接,笑着拒绝道:如此厚赐,妾身与殿下实在受之有愧
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张皇后强硬地将锦盒递给明灿,保养得宜,雍容华贵的面容上虽带着慈和的笑意,但眼底,却藏着带着冷意的锋芒,十日后太子侧妃所生的二皇孙满月,东宫设宴,五王妃务必同瑜儿同来,切莫忘记。
离开昭阳宫时,太子妃崔氏与明灿一道离开。
五弟妹。太子妃崔氏忽然压低声音,瞧着一道离开的明灿道,陛下的宣室殿上月死了个内侍,说是失足落井。
她站定脚步,为明灿理了理交领衣襟,温柔端庄地笑吟吟道:这宫中啊,站错队,或者不站队,皆会死人的。
面对张皇后与太子妃崔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威胁与拉拢,明灿仍旧口风很紧,滴水不漏。
对面前的太子妃崔氏笑笑,明灿什么皆不曾说,只是曲膝行礼道:谢皇嫂提点。
......
马车转过宫墙,明灿方才松开一直紧握的手指。
指甲自柔软的掌心留下四个月牙形的血痕,明灿淡淡垂眸,瞧了一眼,然后抬手掀开车窗的车帘。
车窗外,正午的日光刺得眼睛发疼。
车轱辘碾过巷子的青石板,不远处传来年轻的卖花女郎嗓音清亮的吆喝,鲜活真实的声音,教明灿的心神,方才稍稍恢复稳定下来。
明灿放下手中的车窗车帘,垂眸,瞧着面前的锦盒,老参的苦味,透过紫檀匣子弥漫出来。
明灿想,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现在,她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恐惧,拖谢瑜的后腿。
第52章 拜帖
◎◎
早晨的晨光透过帐幔,自被帐幔遮掩的床榻上,洒下斑驳柔和的光影。
醒来的明灿方才轻轻支起身体,盈盈不堪一握的腰间,便缠上了一只有力的手臂。
殿下,您该准备上早朝了明灿轻声推拒,却被背后的谢瑜一把拉进怀中。
谢瑜的唇贴在明灿的后颈,声音中带着晨起的沙哑,对明灿道:再陪本王睡会。
他的长指,顺着她白嫩光滑的肌肤往下滑
明灿及时按住谢瑜不安分的手,有些警惕地以双手环胸,对谢瑜说道:殿下该起来梳洗,准备上朝了。
父皇近来皆不上朝谢瑜说着,长指灵活地钻进明灿寝衣的衣襟,一面作乱,一面道,不如
明灿转身,抵住谢瑜的胸膛,正色瞧着面前的谢瑜道:胡闹。
她故意板起面容,问道:是谁说要勤勉政务,为国为民的?
谢瑜埋首自明灿纤白的颈间轻嗅,像只黏人的大宠物,充耳不闻一般道:王妃身上真香。
谢瑜!觉察到谢瑜不安分地处处惹火,明灿红着面容推他,羞赧至极道,您再不起来,妾身叫人进来了。
闻言,谢瑜方才有些不情不愿地松手,指节却仍旧缠着她鬓间的一缕乌发,有些缱绻地纠缠明灿,撒娇似的道:亲一下才起。
明灿有些无奈瞧谢瑜一眼,飞快自他唇上轻点一下。
谢瑜不满地皱眉,正要加深这个吻,外面忽然传来侍女小心翼翼的叩门声。
殿下,热水备好了。
明灿趁机挣脱谢瑜,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一面系着寝衣有些凌乱的衣带,一面对谢瑜催促道:殿下快些更衣。
说着,她取过挂在屏风上的朝服,对谢瑜笑道:今日天凉,殿下多加件里衣。
懒洋洋地自床榻上支起身体,谢瑜托腮瞧着明灿,浅浅笑道:王妃这般贤惠,为夫都不舍得走了。
走到床榻边上坐下,明灿拍开谢瑜不安分的手,有些嗔怪道:正经些。
谢瑜见明灿认真,无奈地起身。
明灿踮起脚尖,帮谢瑜穿朝服,忽然想到了什么,她抬眸,问道:听说今日尚书台要奏报摘星楼的进度?
闻言,谢瑜不由得面色一沉。
想到近年来受术士蛊惑,沉迷于修炼丹药成仙,与大兴土木,兴修摘星楼的承昭帝,谢瑜道:又是那妖道的主意。
他握了握明灿的手指,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方才继续道:上月为修那摘星楼,父皇竟强征了京城四县的民夫,如今实在是民不聊生
明灿抬眸,瞧着面前的谢瑜,轻叹道:殿下慎言。
说着,她将玉佩系在他的腰间,说道:殿下去罢,午膳给殿下备你爱吃的清蒸鲈鱼。
谢瑜垂首,自明灿的唇角轻轻亲了一下,明灿有些嗔怪地抬手,拍了他一下。
......
金銮殿中,龙椅上空空如也。
崔丞相念完奏折,殿中一片寂静。
陛下又未临朝?太尉忍不住出声问道。
崔丞相轻咳一声,说道:陛下夜观星象,正在静修。
站在皇子列中,谢瑜不经意侧眸,瞧见六皇子谢琛唇畔划过一抹带着冷意的讥诮。
他这位军功赫赫的六皇弟,今日身着玄色织金朝服,腰间悬着一柄镶宝石的短刃。
那是承昭帝特赐的,准许他佩刀上朝。
正在这时,王尚书出列,说道:摘星楼需再加派五万两白银
荒唐!王尚书一语未毕,御史中丞怒喝着打断了他的话,对他怒目而视道,边境叛乱方才平息,不休养生息,反而大兴土木,你们尚书台是何居心!
朝堂中顿时喧哗起来,半晌,太子轻咳一声,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此事容后再议。太子温声但不容置喙道,今日早朝,先处理劄子。
结束早朝后,谢瑜方才要离开,忽听身后有人唤他。
五皇兄留步。
顿了下脚步,谢瑜转身瞧去。
只见谢琛大步走来,腰间玉佩纹丝不动,显是军中练就的仪态。
依照长幼,谢琛对谢瑜拱手行礼,身姿如松。
谢琛军功甚伟,但并不是个莽夫,反而是个淡漠清冷,聪敏冷静的人。
亦无怪乎太子将他视为心腹大患。
六皇弟有事?谢瑜微微颔首,问道。
谢琛方才要开口,一个侍从匆匆跑来,自他耳畔低语几句。
谢瑜瞧见这位向来冷静的六皇子,破天荒变了面色。
五皇兄见谅,府中有急事。谢琛匆匆拱手离开,转身时,玄色衣角掀起凌厉的风。
因为谢琛十六岁便立有军功,所以,他尚还不曾成婚,甚早之前,便被赏赐了一座很大的王府,搬出宫住。
这是多年以前,承昭帝为他开的特例,以示赏赐与恩宠。
谢瑜想到谢琛远去时,神色克制的气急败坏,与眼中骤然升起的冷怒,忽然想起一桩旧闻。
几年前,谢琛自山林遇伏,被一个山野郎中所救。
传闻那郎中有一个生得极美的女儿,被谢琛恩将仇报掳回王府,却性子刚烈,宁死不肯为谢琛的妾室。
殿下?身旁的侍从有些纳罕,轻声提醒谢瑜。
谢瑜收回目光,颔首道:回府罢。
......
六皇子府后院,侍女侍从们跪了一地。
第几次了?目光冰冷,如瞧死人一般瞧着他们,谢琛冷声问道。
回殿下,第六次侍卫首领额头抵地,声音有些发颤地禀报道,徐娘子这一次,打晕了送早膳的侍女
谢琛大步走向徐青萝的院子。
狗洞旁还丢着一只绣鞋,狗洞边缘上,挂着一缕沾染了血迹的浅棠色绸料。
弯腰,捡起那只绣鞋,谢琛的指腹摩挲过绣鞋的绸缎鞋面上龙眼大小,已经有些歪歪扭扭的大颗珍珠。
那是他特意为她寻来,讨她欢心的。
加派人手。谢琛的声音冰冷平静得可怖,将王府中,所有狗洞皆堵上。
六殿下老管家欲言又止地瞧了谢琛一眼,踌躇道,徐娘子性情刚烈,喜爱自由,不如这次
谢琛闻言,冰冷的眼刀扫过,老管家立刻噤声。
备马。将绣鞋收入宽大的衣袖中,谢琛一身冷戾道,本王亲自去抓。
......
谢瑜回到王府时,明灿正在修剪一盆晚香玉。
见谢瑜回来,明灿放下手中的剪刀,有些纳罕问道:今日这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