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谢璃对明灿道:五五嫂嫂
张皇后的嫡次子谢璃,与明灿同母异父的弟弟林轩年纪相仿,皆是方才长成的小小少年。
但与性情开朗明快的林轩不同的是,谢璃平素有些严肃疏离,喜欢扮大人与深沉。
瞧着面前笼着袍袖,向自己行礼的谢璃,明灿笑道:阿璃今日这身真俊,已经同大人似的。
听到明灿夸赞自己,谢璃猛地后退,险些撞到身后摆着双耳梅瓶的几案。
反应过来自己的窘相百出,谢璃有些面红耳赤,却镇定下来,说道:五嫂嫂莫要开玩笑。
他的声音绷得有些紧,手指,却不自觉攥住了自己的衣袖。
在明灿这位五皇嫂面前,谢璃每每见到她可称为倾国倾城亦不为过,太过貌美出众的容貌,明灿笑着与他说话时,皆会有些面红耳赤,心跳如擂鼓。
瞧着谢璃,张皇后有些忍俊不禁,对明灿道:这孩子,平日装得老成,一见你便露破绽。
太子妃以帕掩口,亦笑道:五弟妹莫要逗阿璃了,阿璃面皮薄。
小小少年身姿挺拔如松,眼眸盯着地面,对张皇后认真轻声道:母后,儿臣是来取书的,太傅说下午要讲
明灿笑着示意身后的侍女奉上食盒,说道:正好,这次进宫给你带了桂花糖,是你从前说喜欢的那家铺子的。
掩于袖中的手指微蜷了蜷,面上却不显,谢璃强作镇定,有些别扭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那我自己吃了?明灿作势要收回去。
谢璃上前,接过明灿身后的侍女手中的食盒,抱在怀中,扭头便往殿外跑,跑到门口方才想起礼仪,硬生生刹住脚步,说道:多谢五嫂嫂!
话音未落,谢璃已经消失在殿门拐角。
张皇后摇头笑道:这孩子,自从上个月过了十四岁生辰,便天天嚷着不是小孩子了。
太子妃抿唇一笑,对张皇后道:十弟弟这是急着长大呢,前几日内侍们还见他在东宫外偷瞧太子练剑,被发现了亦不肯承认。
明灿正要接话,昭阳宫外,忽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长公主到
宫女们垂首,退到两侧,张皇后唇角的笑意,亦淡了几分。
长公主扶着侍女的手缓步进来,金线绣牡丹的裙摆,扫过昭阳宫冰冷坚硬的地砖。
目光自昭阳宫中转了一圈,最终,落在明灿身上,长公主眼波流转,嫣然笑道:本宫来得巧,五王妃亦在。
皇姐今日怎么有空?张皇后示意宫女奉茶。
听说皇后这新得了南方进贡的白毫银针。长公主自顾自在上首坐下,凝脂玉腕间玉镯碰在案几上轻轻一响,本宫来讨一盏茶喝。
瞧着平日里喜欢来昭阳宫找茬的长公主,太子妃崔氏起身,亲自斟茶,笑道:姑母请用。
长公主接过茶盏,却并不喝,指腹在茶盏边沿轻轻抚着,微有些上挑的丹凤眼瞧向明灿,忽然问道:五王妃近来可好?本宫听说五皇子自尚书台甚得陛下赏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明灿垂眸,眼睫自眼下瓷白肌肤投下一小片阴影,她答道:殿下只是尽为人子,为父解忧的本分,长公主谬赞了。
太过谦逊了。长公主轻笑一声,眼波流转地瞧着明灿,丹凤眼锐利而含情脉脉,你父亲明大人亦是能臣,虎父无犬女,亦难怪自从你嫁了我那五侄子,他便平步青云,你亦真是旺父旺夫命啊。
长公主刻意加重了能臣二字,自明灿面前夸赞她的父亲明修远。
听到长公主这般说,明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和平静地浅浅一笑,未曾言语。
茶水温润,却压不下喉间的涩意。
想到了什么,长公主忽然拍了下手,候在门外的侍女立刻捧上一个锦盒。
好整以暇笑着托腮,长公主瞧着明灿,笑道:这是外邦进贡来的雪莲,最是养人,五皇子身子弱,正合用。
明灿笑道:如此贵重,侄媳不敢当。
一家人何必这般见外,倒显得生疏了。长公主慢条斯理,有些漫不经心站起身来,走到明灿身旁,将锦盒放到明灿手中,指甲在她掌心不轻不重地刮了一下,改日来公主府坐坐,驸马还收藏了不少古籍,五皇子聪敏善学,定然会喜欢。
太子妃崔氏适时插话,声音柔和却不容忽视,只听她笑着对明灿道:五弟妹,母后方才不是说教你去挑绸缎吗?再晚尚衣局该下钥了。
明灿顺势起身,锦盒在手中沉甸甸的。
她垂眸,仪态中规中矩,不恭不卑向张皇后与长公主曲膝行礼道:儿臣先行告退。
长公主眯起眼眸,却忽然亦站起身来,眼眸别有深意地笑道:本宫送送你。
离开昭阳宫,走到廊檐下,长公主忽然压低声音,对身畔的明灿道:王家自城东有处挺大的庄园,若你父亲明大人有意
城东是京城最好的地界,汇集了顶级的皇家贵胄,对明家这种方才在朝中展露头角十数年的新贵来说,是难以触及的地方。
长公主的夫婿家王家,是世家大族,与清河崔氏分庭抗礼,所以,一直以来,长公主与张皇后还有太子妃她们甚是不对付。
王家的女儿,长公主的姑妹是皇帝的王贵妃,生有六皇子。
如今长公主人到中年,与王驸马早已经感情平淡,她有个姓丁的年轻面首,传闻中宠幸得很,但在家族利益面前,她与王驸马却还是一条船上的。
长公主想要拉拢明灿,是因为觉得明灿这位五王妃的父亲明修远有用,明灿的丈夫谢瑜虽然病殃殃的,生母是宫女,出身卑微,但现在在尚书台,而且展露头角,将来皆可以为六皇子所用。
冬风拂过游廊,吹起明灿鬓边一缕碎发。
明灿有些无奈地想,莫说她现在出阁了,是明家的外嫁女,便是从前,她在明府,是明家的闺阁在室女,明修远亦不会允许他们这些年幼的子女,去插手他的政事与人情往来。
停下脚步,曲膝行礼时恰到好处地拉开了距离,明灿垂眸,对面前的长公主道:朝堂之事,侄媳一介后宅妇人不懂,姑母见谅。
瞧着面前面对自己的拉拢,不粘锅,打太极的明灿,长公主的面色不由得微沉。
你与皇后还有崔家那个丫头走得近,可是莫要忘了趋炎附势,锦上添花简单,却亦容易教人不珍惜,还有,风险越大,回报越大,若你与五皇子愿意支持六皇子为皇嗣,本宫保证将来
五嫂嫂!你的帕子掉了!少年清亮澄澈的声音打断了长公主的话。
谢璃有些气喘吁吁跑来,掌心躺着一条绣着祥云纹的淡青色帕子,发冠皆跑得有些歪了。
接过帕子,明灿笑了笑,轻轻颔首道:多谢阿璃。
警惕瞧了长公主一眼,谢璃不着痕迹挡在两人之间,笑着说道:姑母,母后教我送五皇嫂出宫。
他特意加重了母后二字。
瞧出谢璃对自己的警惕防备,长公主冷笑一声,金线绣的大袖一甩,睥睨扫了面前的谢璃一眼,有些不屑一顾与这小孩子言语,只对明灿道:本宫改日再与五王妃叙话。
寒冷的空气中,馥郁的香风拂过,长公主带着侍女扬长而去。
走到宫门外,谢璃方才松了口气。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对明灿道:五嫂嫂莫理姑母,上月她还想往东宫塞人,只不过被太子哥哥拒了。
明灿揉揉谢璃的发冠,少年束发的缎带已经松了,她对谢璃笑道:阿璃长大了,知道护着嫂嫂了。
谢璃红着面容躲开,有些手忙脚乱整理发冠,磕绊道:我我去练箭了,太傅说君子六艺,射箭可以强身健体,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最最要紧。
说罢,像只受惊的兔子,谢璃一溜烟跑开。
离开宫中,马车车帘放下,明灿方才松开衣袖中,一直紧攥的手指。
她打开那盒雪莲,层层丝绢下,最底下压着一张字条:三日后酉时,陈楼见。
车窗外日光正好,冬日里鲜见有这般明媚温暖的天气,明灿垂眸,慢慢地将手中的纸条撕得粉碎。
手指探出车窗,指尖一搓,碎纸屑如雪花般飘散自风中。
王妃,直接回府吗?侍女在外问道。
明灿阖了阖眼眸,心中有些倦怠道:去城西御医馆,殿下该换药了。
张皇后的嫡次子谢璃,与明灿同母异父的弟弟林轩年纪相仿,皆是方才长成的小小少年。
但与性情开朗明快的林轩不同的是,谢璃平素有些严肃疏离,喜欢扮大人与深沉。
瞧着面前笼着袍袖,向自己行礼的谢璃,明灿笑道:阿璃今日这身真俊,已经同大人似的。
听到明灿夸赞自己,谢璃猛地后退,险些撞到身后摆着双耳梅瓶的几案。
反应过来自己的窘相百出,谢璃有些面红耳赤,却镇定下来,说道:五嫂嫂莫要开玩笑。
他的声音绷得有些紧,手指,却不自觉攥住了自己的衣袖。
在明灿这位五皇嫂面前,谢璃每每见到她可称为倾国倾城亦不为过,太过貌美出众的容貌,明灿笑着与他说话时,皆会有些面红耳赤,心跳如擂鼓。
瞧着谢璃,张皇后有些忍俊不禁,对明灿道:这孩子,平日装得老成,一见你便露破绽。
太子妃以帕掩口,亦笑道:五弟妹莫要逗阿璃了,阿璃面皮薄。
小小少年身姿挺拔如松,眼眸盯着地面,对张皇后认真轻声道:母后,儿臣是来取书的,太傅说下午要讲
明灿笑着示意身后的侍女奉上食盒,说道:正好,这次进宫给你带了桂花糖,是你从前说喜欢的那家铺子的。
掩于袖中的手指微蜷了蜷,面上却不显,谢璃强作镇定,有些别扭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那我自己吃了?明灿作势要收回去。
谢璃上前,接过明灿身后的侍女手中的食盒,抱在怀中,扭头便往殿外跑,跑到门口方才想起礼仪,硬生生刹住脚步,说道:多谢五嫂嫂!
话音未落,谢璃已经消失在殿门拐角。
张皇后摇头笑道:这孩子,自从上个月过了十四岁生辰,便天天嚷着不是小孩子了。
太子妃抿唇一笑,对张皇后道:十弟弟这是急着长大呢,前几日内侍们还见他在东宫外偷瞧太子练剑,被发现了亦不肯承认。
明灿正要接话,昭阳宫外,忽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长公主到
宫女们垂首,退到两侧,张皇后唇角的笑意,亦淡了几分。
长公主扶着侍女的手缓步进来,金线绣牡丹的裙摆,扫过昭阳宫冰冷坚硬的地砖。
目光自昭阳宫中转了一圈,最终,落在明灿身上,长公主眼波流转,嫣然笑道:本宫来得巧,五王妃亦在。
皇姐今日怎么有空?张皇后示意宫女奉茶。
听说皇后这新得了南方进贡的白毫银针。长公主自顾自在上首坐下,凝脂玉腕间玉镯碰在案几上轻轻一响,本宫来讨一盏茶喝。
瞧着平日里喜欢来昭阳宫找茬的长公主,太子妃崔氏起身,亲自斟茶,笑道:姑母请用。
长公主接过茶盏,却并不喝,指腹在茶盏边沿轻轻抚着,微有些上挑的丹凤眼瞧向明灿,忽然问道:五王妃近来可好?本宫听说五皇子自尚书台甚得陛下赏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明灿垂眸,眼睫自眼下瓷白肌肤投下一小片阴影,她答道:殿下只是尽为人子,为父解忧的本分,长公主谬赞了。
太过谦逊了。长公主轻笑一声,眼波流转地瞧着明灿,丹凤眼锐利而含情脉脉,你父亲明大人亦是能臣,虎父无犬女,亦难怪自从你嫁了我那五侄子,他便平步青云,你亦真是旺父旺夫命啊。
长公主刻意加重了能臣二字,自明灿面前夸赞她的父亲明修远。
听到长公主这般说,明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和平静地浅浅一笑,未曾言语。
茶水温润,却压不下喉间的涩意。
想到了什么,长公主忽然拍了下手,候在门外的侍女立刻捧上一个锦盒。
好整以暇笑着托腮,长公主瞧着明灿,笑道:这是外邦进贡来的雪莲,最是养人,五皇子身子弱,正合用。
明灿笑道:如此贵重,侄媳不敢当。
一家人何必这般见外,倒显得生疏了。长公主慢条斯理,有些漫不经心站起身来,走到明灿身旁,将锦盒放到明灿手中,指甲在她掌心不轻不重地刮了一下,改日来公主府坐坐,驸马还收藏了不少古籍,五皇子聪敏善学,定然会喜欢。
太子妃崔氏适时插话,声音柔和却不容忽视,只听她笑着对明灿道:五弟妹,母后方才不是说教你去挑绸缎吗?再晚尚衣局该下钥了。
明灿顺势起身,锦盒在手中沉甸甸的。
她垂眸,仪态中规中矩,不恭不卑向张皇后与长公主曲膝行礼道:儿臣先行告退。
长公主眯起眼眸,却忽然亦站起身来,眼眸别有深意地笑道:本宫送送你。
离开昭阳宫,走到廊檐下,长公主忽然压低声音,对身畔的明灿道:王家自城东有处挺大的庄园,若你父亲明大人有意
城东是京城最好的地界,汇集了顶级的皇家贵胄,对明家这种方才在朝中展露头角十数年的新贵来说,是难以触及的地方。
长公主的夫婿家王家,是世家大族,与清河崔氏分庭抗礼,所以,一直以来,长公主与张皇后还有太子妃她们甚是不对付。
王家的女儿,长公主的姑妹是皇帝的王贵妃,生有六皇子。
如今长公主人到中年,与王驸马早已经感情平淡,她有个姓丁的年轻面首,传闻中宠幸得很,但在家族利益面前,她与王驸马却还是一条船上的。
长公主想要拉拢明灿,是因为觉得明灿这位五王妃的父亲明修远有用,明灿的丈夫谢瑜虽然病殃殃的,生母是宫女,出身卑微,但现在在尚书台,而且展露头角,将来皆可以为六皇子所用。
冬风拂过游廊,吹起明灿鬓边一缕碎发。
明灿有些无奈地想,莫说她现在出阁了,是明家的外嫁女,便是从前,她在明府,是明家的闺阁在室女,明修远亦不会允许他们这些年幼的子女,去插手他的政事与人情往来。
停下脚步,曲膝行礼时恰到好处地拉开了距离,明灿垂眸,对面前的长公主道:朝堂之事,侄媳一介后宅妇人不懂,姑母见谅。
瞧着面前面对自己的拉拢,不粘锅,打太极的明灿,长公主的面色不由得微沉。
你与皇后还有崔家那个丫头走得近,可是莫要忘了趋炎附势,锦上添花简单,却亦容易教人不珍惜,还有,风险越大,回报越大,若你与五皇子愿意支持六皇子为皇嗣,本宫保证将来
五嫂嫂!你的帕子掉了!少年清亮澄澈的声音打断了长公主的话。
谢璃有些气喘吁吁跑来,掌心躺着一条绣着祥云纹的淡青色帕子,发冠皆跑得有些歪了。
接过帕子,明灿笑了笑,轻轻颔首道:多谢阿璃。
警惕瞧了长公主一眼,谢璃不着痕迹挡在两人之间,笑着说道:姑母,母后教我送五皇嫂出宫。
他特意加重了母后二字。
瞧出谢璃对自己的警惕防备,长公主冷笑一声,金线绣的大袖一甩,睥睨扫了面前的谢璃一眼,有些不屑一顾与这小孩子言语,只对明灿道:本宫改日再与五王妃叙话。
寒冷的空气中,馥郁的香风拂过,长公主带着侍女扬长而去。
走到宫门外,谢璃方才松了口气。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对明灿道:五嫂嫂莫理姑母,上月她还想往东宫塞人,只不过被太子哥哥拒了。
明灿揉揉谢璃的发冠,少年束发的缎带已经松了,她对谢璃笑道:阿璃长大了,知道护着嫂嫂了。
谢璃红着面容躲开,有些手忙脚乱整理发冠,磕绊道:我我去练箭了,太傅说君子六艺,射箭可以强身健体,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最最要紧。
说罢,像只受惊的兔子,谢璃一溜烟跑开。
离开宫中,马车车帘放下,明灿方才松开衣袖中,一直紧攥的手指。
她打开那盒雪莲,层层丝绢下,最底下压着一张字条:三日后酉时,陈楼见。
车窗外日光正好,冬日里鲜见有这般明媚温暖的天气,明灿垂眸,慢慢地将手中的纸条撕得粉碎。
手指探出车窗,指尖一搓,碎纸屑如雪花般飘散自风中。
王妃,直接回府吗?侍女在外问道。
明灿阖了阖眼眸,心中有些倦怠道:去城西御医馆,殿下该换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