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而今年,”瑾玉转回头,眼中映着月光,也映着裴雪樵有些怔忡的脸庞,“正是那六十年方能一遇的机缘。此时此刻,此地此山。”
她张开双臂,“在这灵气刚开始复苏的微末之世,也只有像云岫山这样地气纯净的所在,能引渡足够纯粹的帝流浆。”
“所以呀,这些小家伙们,哦,还有那些大家伙们,可是眼巴巴地盼了好久呢。”
似在印证她的话,周围倏而响起轻微的动静,陆续有兽形迥异的精怪探头探脑,随后,几道气息修成人形的精怪,从不同的方向悄然出现在这片月光空地边缘。
玉京子、山君、老龟……都是云岫山中有名有姓,道行深厚的大精怪。
它们收敛自身的气息,姿态恭敬地朝着瑾玉的方向,作揖行礼。
瑾玉含笑点头回应。
随着她的示意,周围那些恍若背景的高耸树木也动了动,它们开始无声生长、扭曲、组合。
坚韧的藤蔓交织成舒适的座椅,宽大的叶片舒展成天然的桌案,地面也迅速被一层柔软发光的苔藓覆盖。
一个由灵木和自然之力临时构建的,充满野趣又不失庄重的小小宴会广场成了型。
大精怪们悠然落座,小精怪们则聚在稍外围的地方,或趴在叶片上,或躲在长辈身后,兽鸣阵阵,目光好奇又热切地聚焦在场地的正中央。
那里,几株散发着浓郁灵光的古藤正疯狂地向上生长、缠绕、融合。
不过片刻功夫,竟形成了一座足有一人多高、造型古朴自然的木鼎。
“时辰将至。”瑾玉端坐于主位,朗声道。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如同开启了某个神秘的仪式。
首先是最强大的几位精怪。
老龟张口,吐出一枚氤氲着淡淡金光的奇异果实,投入木鼎。
玉京子素手轻挥,一片流淌着浓郁生机的翠绿叶飘入鼎中。
山君则从蓬松尾巴掏出一颗赤红如火的晶石。
紧接着,其他稍次一些的精怪也纷纷上前:有捧出珍藏百年的灵蜜,有献上凝聚月露的花瓣……
轮到那些懵懂的小精怪时,它们显得既兴奋又有些局促,有的捧着一捧特别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有的献上一把沾染了晨曦露珠的野果种子,有的只是投入一片自己最喜欢的叶子。
没有精怪露出不满或轻视,它们都知晓,这已经是这些小不点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整个献宝的过程安静而有序,只有宝物落入木鼎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裴雪樵坐在瑾玉侧后方,看得入神。
这一切再次超出他过往的认知范畴,恍若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奇幻的神话之中。
当最后一个小精怪蹦蹦跳跳献完它的野花种子后,无数双目光投向自己,他眨眨眼,忽而明白:大家都献了礼,就他没有。
但他没有任何能称得上宝物的东西。
他有些无措地看向瑾玉,瑾玉似乎早有所料,对他眨了眨眼,眼神示意了一下他腕上的手环。
裴雪樵霎时明白了。
略作不舍地摩挲一下手环,他这才解下,学着精怪们的样子,走近木鼎,带着一种自己也说不清的郑重,将它轻轻放入。
手环落入鼎内的瞬间,碧绿的鼎身光华大盛。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宝物都要浓郁精纯的温和灵气爆发开来。
那几个道行高深的大精怪,尤其是玉京子,目光顿时变得锐利,紧紧盯了一会裴雪樵,冷哼一声,才移开了视线。
裴雪樵不善神鬼之事,但对察言观色极为熟稔,当即就从玉京子的眼神里读懂了两件事:
第一,这个手环蕴含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
第二,这显然是瑾玉特意为他准备,用来在此刻充作他的天材地宝。
“……”他静静捏住了身前的裙角。
这时,一群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小花精,扑扇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从四面八方聚集,随后穿梭在临时形成的座位间。
它们手中捧着用叶片叠成的酒杯,还有各方树木贡献的新鲜瓜果,为精怪们挨个奉上。
裴雪樵好奇地拿起酒杯,又环顾四周。
月光如纱,灵木生辉,奇形怪状却又透着和谐可爱的精怪们,草木清香、果香的空气,如此种种,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
它们似乎,在等待什么?裴雪樵暗自心道。
直到月亮升到了天穹的最高处。
圆满无缺,光华大盛。
清冷的月辉宛若凝成实质,将整座云岫山都笼罩在一层神圣的银纱之中。
几位大精怪,连同场中所有开了灵智的生灵,齐齐转向端坐主位的瑾玉,躬身长揖,姿态恭敬到了极点。
“恭请娘娘出手,引渡帝流浆,泽被苍生。”
瑾玉笑意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的神情。
她此次前来,并非仅仅观赏,而是应了几位大精怪的再三恳求——对精怪们来说,六十年一次的帝流浆已是机缘,而对瑾玉这等存在而言,亲自出手引渡帝流浆,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机缘。
神明颔首,向前走了几步,想起什么,转身对在场唯一的人类安抚笑笑,继而抬头望月。
没有念诵冗长的咒语,甚至没有飞身上天。
她只是抬起双手,掌心向上,似要承接自九天垂落的月华。
就在这一刹那。
天穹之上,那轮圆满的明月,恍若回应神明的动作,光华大盛,紧接着,令人永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
无数道细密的、璀璨夺目的金色丝线,如同拥有生命一般,从月轮中心垂落。
它们初时细如牛毫,随即在坠落过程中迅速凝聚壮大,最终凝结成一滴滴光华流转、近乎液态的橄榄大小的金色光珠。
这些光珠并非静止,而是拖曳着璀璨夺目的金色光尾,如同亿万条闪耀着光辉的金丝绦带,自九天之上,浩浩荡荡垂落人间。
目标,正是被瑾玉神力笼罩的云岫山顶。
裴雪樵望着这不似人间的一幕,屏住了呼吸,喃喃自语。
“清代袁枚《子不语》载:‘庚申夜月华,其中有帝流浆,其形如无数橄榄,万道金丝,纍纍贯串,垂下人间’,若仅看文字,只觉夸张,但身临其境……”
——只会比任何特效都要震撼人心。
金色的光瀑无声地垂落,滴在瑾玉手掌,而后顺着那只手的弧度滑落,坠下,汇聚到场地中央的灵木鼎中。
木鼎似乎被帝流浆激活了。
璀璨的金光与翠色交融,鼎身发出低沉的嗡鸣,浓郁到极致的灵气混合着月华的清冷、草木的生机、以及各种天材地宝的独特气息,形成氤氲的雾气,将整个小广场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光雾之中。
精怪们贪婪地吸吮着这逸散出来的气息,脸上露出无比陶醉的神情。
引渡的过程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
神明望一眼皎洁如初的月轮,再遥望人间的几个方向,感知到几道气息,她微微一笑,主动停下引渡。
金色的光瀑消失无踪,木鼎随之安静下来。
鼎口处,原本投入其中的各种天材地宝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一鼎荡漾着柔和金色光泽,粘稠如蜜的醉人液体。
“酒,成了!”老龟的声音带着激动。
无需吩咐,那些小小的草木精灵再次忙碌起来。
它们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叶片卷成勺状,舀起金色琼浆,再分注入每个精怪的酒杯中。
一杯杯美酒被传递下去,无论是最强大的老龟,还是刚开灵智的小草精,分到的酒液都一般多,一般清澈,一般散发着诱人的光华。
裴雪樵端起面前这杯传说中的帝流浆。
酒液在杯中晃动着,泛起灿烈金色的波浪,还有一种奇异醇香钻入鼻腔,清香扑鼻,仅仅是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通体舒泰。
他忍不住好奇,低声问身边的瑾玉,“这酒有名吗?”他依旧记得那场云舆降瑞宴,最后出场的“瓮中天”,其名其物足以让人铭记一生,而这更加奇幻的酒水,名字应当更为绮丽吧?
瑾玉慵懒答道:“就唤作帝流浆哦。”
“嗯?不是已经加工过了,还叫这个名字?”
瑾玉欣赏着自己杯中流转的光华,“帝流浆本身,已是天地间最纯净的造化精华,是绝品中的绝品。”
她抿了一口,喟叹道:“若非为了让所有生灵都能尝到此物,直接饮用原浆,才真是神仙也难求的琼浆玉露。唤它帝流浆,都是攀了此名呢。”
“原来如此。”裴雪樵点头,不再犹豫,学着瑾玉的样子,抿了口金黄酒液。
酒液入喉的瞬间,裴雪樵感觉像是吞下了一口最清冽的甘泉,又像是含住了一块最纯净的冰晶。
没有想象中的辛辣或灼热,只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清气在口中化开,温润而磅礴,顺喉而下。
她张开双臂,“在这灵气刚开始复苏的微末之世,也只有像云岫山这样地气纯净的所在,能引渡足够纯粹的帝流浆。”
“所以呀,这些小家伙们,哦,还有那些大家伙们,可是眼巴巴地盼了好久呢。”
似在印证她的话,周围倏而响起轻微的动静,陆续有兽形迥异的精怪探头探脑,随后,几道气息修成人形的精怪,从不同的方向悄然出现在这片月光空地边缘。
玉京子、山君、老龟……都是云岫山中有名有姓,道行深厚的大精怪。
它们收敛自身的气息,姿态恭敬地朝着瑾玉的方向,作揖行礼。
瑾玉含笑点头回应。
随着她的示意,周围那些恍若背景的高耸树木也动了动,它们开始无声生长、扭曲、组合。
坚韧的藤蔓交织成舒适的座椅,宽大的叶片舒展成天然的桌案,地面也迅速被一层柔软发光的苔藓覆盖。
一个由灵木和自然之力临时构建的,充满野趣又不失庄重的小小宴会广场成了型。
大精怪们悠然落座,小精怪们则聚在稍外围的地方,或趴在叶片上,或躲在长辈身后,兽鸣阵阵,目光好奇又热切地聚焦在场地的正中央。
那里,几株散发着浓郁灵光的古藤正疯狂地向上生长、缠绕、融合。
不过片刻功夫,竟形成了一座足有一人多高、造型古朴自然的木鼎。
“时辰将至。”瑾玉端坐于主位,朗声道。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如同开启了某个神秘的仪式。
首先是最强大的几位精怪。
老龟张口,吐出一枚氤氲着淡淡金光的奇异果实,投入木鼎。
玉京子素手轻挥,一片流淌着浓郁生机的翠绿叶飘入鼎中。
山君则从蓬松尾巴掏出一颗赤红如火的晶石。
紧接着,其他稍次一些的精怪也纷纷上前:有捧出珍藏百年的灵蜜,有献上凝聚月露的花瓣……
轮到那些懵懂的小精怪时,它们显得既兴奋又有些局促,有的捧着一捧特别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有的献上一把沾染了晨曦露珠的野果种子,有的只是投入一片自己最喜欢的叶子。
没有精怪露出不满或轻视,它们都知晓,这已经是这些小不点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整个献宝的过程安静而有序,只有宝物落入木鼎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裴雪樵坐在瑾玉侧后方,看得入神。
这一切再次超出他过往的认知范畴,恍若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奇幻的神话之中。
当最后一个小精怪蹦蹦跳跳献完它的野花种子后,无数双目光投向自己,他眨眨眼,忽而明白:大家都献了礼,就他没有。
但他没有任何能称得上宝物的东西。
他有些无措地看向瑾玉,瑾玉似乎早有所料,对他眨了眨眼,眼神示意了一下他腕上的手环。
裴雪樵霎时明白了。
略作不舍地摩挲一下手环,他这才解下,学着精怪们的样子,走近木鼎,带着一种自己也说不清的郑重,将它轻轻放入。
手环落入鼎内的瞬间,碧绿的鼎身光华大盛。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宝物都要浓郁精纯的温和灵气爆发开来。
那几个道行高深的大精怪,尤其是玉京子,目光顿时变得锐利,紧紧盯了一会裴雪樵,冷哼一声,才移开了视线。
裴雪樵不善神鬼之事,但对察言观色极为熟稔,当即就从玉京子的眼神里读懂了两件事:
第一,这个手环蕴含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
第二,这显然是瑾玉特意为他准备,用来在此刻充作他的天材地宝。
“……”他静静捏住了身前的裙角。
这时,一群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小花精,扑扇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从四面八方聚集,随后穿梭在临时形成的座位间。
它们手中捧着用叶片叠成的酒杯,还有各方树木贡献的新鲜瓜果,为精怪们挨个奉上。
裴雪樵好奇地拿起酒杯,又环顾四周。
月光如纱,灵木生辉,奇形怪状却又透着和谐可爱的精怪们,草木清香、果香的空气,如此种种,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
它们似乎,在等待什么?裴雪樵暗自心道。
直到月亮升到了天穹的最高处。
圆满无缺,光华大盛。
清冷的月辉宛若凝成实质,将整座云岫山都笼罩在一层神圣的银纱之中。
几位大精怪,连同场中所有开了灵智的生灵,齐齐转向端坐主位的瑾玉,躬身长揖,姿态恭敬到了极点。
“恭请娘娘出手,引渡帝流浆,泽被苍生。”
瑾玉笑意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的神情。
她此次前来,并非仅仅观赏,而是应了几位大精怪的再三恳求——对精怪们来说,六十年一次的帝流浆已是机缘,而对瑾玉这等存在而言,亲自出手引渡帝流浆,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机缘。
神明颔首,向前走了几步,想起什么,转身对在场唯一的人类安抚笑笑,继而抬头望月。
没有念诵冗长的咒语,甚至没有飞身上天。
她只是抬起双手,掌心向上,似要承接自九天垂落的月华。
就在这一刹那。
天穹之上,那轮圆满的明月,恍若回应神明的动作,光华大盛,紧接着,令人永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
无数道细密的、璀璨夺目的金色丝线,如同拥有生命一般,从月轮中心垂落。
它们初时细如牛毫,随即在坠落过程中迅速凝聚壮大,最终凝结成一滴滴光华流转、近乎液态的橄榄大小的金色光珠。
这些光珠并非静止,而是拖曳着璀璨夺目的金色光尾,如同亿万条闪耀着光辉的金丝绦带,自九天之上,浩浩荡荡垂落人间。
目标,正是被瑾玉神力笼罩的云岫山顶。
裴雪樵望着这不似人间的一幕,屏住了呼吸,喃喃自语。
“清代袁枚《子不语》载:‘庚申夜月华,其中有帝流浆,其形如无数橄榄,万道金丝,纍纍贯串,垂下人间’,若仅看文字,只觉夸张,但身临其境……”
——只会比任何特效都要震撼人心。
金色的光瀑无声地垂落,滴在瑾玉手掌,而后顺着那只手的弧度滑落,坠下,汇聚到场地中央的灵木鼎中。
木鼎似乎被帝流浆激活了。
璀璨的金光与翠色交融,鼎身发出低沉的嗡鸣,浓郁到极致的灵气混合着月华的清冷、草木的生机、以及各种天材地宝的独特气息,形成氤氲的雾气,将整个小广场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光雾之中。
精怪们贪婪地吸吮着这逸散出来的气息,脸上露出无比陶醉的神情。
引渡的过程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
神明望一眼皎洁如初的月轮,再遥望人间的几个方向,感知到几道气息,她微微一笑,主动停下引渡。
金色的光瀑消失无踪,木鼎随之安静下来。
鼎口处,原本投入其中的各种天材地宝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一鼎荡漾着柔和金色光泽,粘稠如蜜的醉人液体。
“酒,成了!”老龟的声音带着激动。
无需吩咐,那些小小的草木精灵再次忙碌起来。
它们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叶片卷成勺状,舀起金色琼浆,再分注入每个精怪的酒杯中。
一杯杯美酒被传递下去,无论是最强大的老龟,还是刚开灵智的小草精,分到的酒液都一般多,一般清澈,一般散发着诱人的光华。
裴雪樵端起面前这杯传说中的帝流浆。
酒液在杯中晃动着,泛起灿烈金色的波浪,还有一种奇异醇香钻入鼻腔,清香扑鼻,仅仅是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通体舒泰。
他忍不住好奇,低声问身边的瑾玉,“这酒有名吗?”他依旧记得那场云舆降瑞宴,最后出场的“瓮中天”,其名其物足以让人铭记一生,而这更加奇幻的酒水,名字应当更为绮丽吧?
瑾玉慵懒答道:“就唤作帝流浆哦。”
“嗯?不是已经加工过了,还叫这个名字?”
瑾玉欣赏着自己杯中流转的光华,“帝流浆本身,已是天地间最纯净的造化精华,是绝品中的绝品。”
她抿了一口,喟叹道:“若非为了让所有生灵都能尝到此物,直接饮用原浆,才真是神仙也难求的琼浆玉露。唤它帝流浆,都是攀了此名呢。”
“原来如此。”裴雪樵点头,不再犹豫,学着瑾玉的样子,抿了口金黄酒液。
酒液入喉的瞬间,裴雪樵感觉像是吞下了一口最清冽的甘泉,又像是含住了一块最纯净的冰晶。
没有想象中的辛辣或灼热,只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清气在口中化开,温润而磅礴,顺喉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