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只见晴空之上,极其突兀地悬浮着一大团白云。
  它不像其他云彩那样丝丝缕缕或层层叠叠,而是异常厚实圆润,是漫画书上那种很标准的云朵,正孤零零地悬在那里,与空荡荡的蓝天格格不入。
  “稀奇,天上就它一朵。”旁边的大姐凑过来,眯着眼看。
  “好像棉花糖哦。”有个小女孩舔了舔嘴唇。
  “这是伪装云吧?”一个穿着冲锋衣,背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年轻小伙压低声音,“说不定里面藏着什么外星飞船呢。”
  “哈哈哈,科幻片看多了吧你!”有人笑着打趣。
  车厢里因为这朵奇特的云,气氛活络了些。你一言我一语,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就在这时,靠窗坐着的一个年轻男人擦了擦嘴角不小心沾到的饼干屑,盯着那云看了半晌,慢悠悠地开口:“像菌子。”
  车厢里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响亮的笑声。
  “菌子?别说,还真有点像那种肥厚的菌盖。”
  “对对对!像松茸!又大又壮实!”
  “怎么没人提牛肝菌?我投一票!”
  笑声冲淡了沉闷,车厢里许多天南海北的面孔,皆洋溢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期待——他们都是奔着云南超级菌子季而来。
  而高高的,被众人议论的那朵菌子云深处,是另一番光景。
  云团内部并非虚无缥缈的水汽,更像一个被柔和白光包裹的温暖气泡。
  裴雪樵初时的眩晕和失重感早已消失,此刻他半蹲下身,好奇戳戳脚下云团,只觉指尖陷入一阵绵软,又带着奇异的湿润水汽。
  “太神奇了。”
  他像个第一次坐过山车后缓过劲来的孩子,探着头,透过半透明的云层,俯瞰下方如玩具般移动的火车和缩小的山川河流。
  “很有趣对不对?”瑾玉的声音夹杂着些风声传入他的耳朵。
  裴雪樵点点头,眸子晶亮,“当真是无法想象的经历,而且看运动速度,似乎比飞机还要快。”
  像在印证他的话,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一条云南运营商自动发送的短信:
  【尊敬的游客:欢迎您来到云南!云南野生菌鲜美,但误食有毒菌类危害生命健康。请勿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烹饪务必熟透,如有不适立即就医。祝您旅途愉快!】
  裴雪樵看着短信,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将手机画面朝向瑾玉,笑道:“之前便有所耳闻,每年的菌子季,吃中毒的人数不胜数。”
  瑾玉睨了眼短信,弯眉一笑,“千年前亦是如此,看来人类什么时候都无法抗拒菌子的诱惑呢。”
  裴雪樵轻笑,有过这神奇经历,之前因为七夕约会变成采菌子的失落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纯粹的好奇和期待。
  “不过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云南采菌子?”他记得云岫山也有菌子,比如那支没能吃到的奶浆菌。
  瑾玉操控着云朵,轻盈地掠过一片陡峭的山脊,闻言眼睛眨了眨,别过脸去,“咳,其实不止是人类,我…我也拒绝不了菌子。”
  而一提到菌子,她的语气又欢快起来,“云岫山的菌子可比不过云南,云南山多,林密,雨水丰沛,气候温润又多变。”
  她语气带着一种老饕的专业,“这样的气候长出的菌子,是独一份的美味,况且种类还多,那鸡枞,干巴菌,牛肝菌……”
  山神娘娘说着说着,自己都馋了,向往道:
  “反正…在我苏醒的年月,年年都会偷偷溜过来,啊不,是光明正大地来,借一点…不,是采一点菌子的。”
  裴雪樵忍着笑意,没戳穿她那几个可疑的字眼。
  脚下的云朵飘了许久,底下的景色从人类改造的环境变成一派幽深,等降落时,这里已然是人迹罕至处。
  这里的山势更加陡峭,林木遮天蔽日,空气湿润得能拧出水来,混合着腐殖土、苔藓和属于原始森林的清新气息。
  裴雪樵踩在松软厚实的腐殖层上,环顾这原始幽深的景象,心头升起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云岫山里那些性格各异的精怪们。
  “这里……”他探寻道:“也有像玉京子、山君那样的存在吗?”
  “有哦,”山神即便不在自己的道场,也有着感知山林生灵的能力,“但此地灵气浓度还不够,它们大多还没开灵智,厉害点的则在苏醒中。”
  “不过也好,要是它们都醒着,像云岫山那些小家伙一样活蹦乱跳,咱们这趟采菌子,还得分出一部分当场地费呢。”山神娘娘难得在吃食上小气起来。
  “那我们为何要跑深山来?近山不好吗?”裴雪樵仿佛化身三千问,有好多好奇的问题。
  “近山有人类活动。”
  “唔,是怕被发现吗?”
  “不,是我抢不过她们。”
  “……噗。”
  瑾玉也笑了起来,摇摇头,把“神明居然抢不过本地人的采菌速度”的无奈抛出去,从她看似普通实则内有乾坤的竹编背篓里往外掏工具。
  两把造型古朴的小锄头,两个同样材质的竹篮子,还有一个细长的布袋。
  把篮子塞给裴雪樵,自己则挽起宽大的袖口,露出白皙的手腕,一双明眸闪烁着猎人准备狩猎的光芒。
  “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采菌子喽?”
  话音未落,她已像一只灵巧的鹿,率先蹿了出去,轻盈地避开地上的藤蔓和凸起的树根,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树根旁、腐木边、落叶堆积的凹陷处。
  裴雪樵被她的情绪感染,也握紧了手中的小锄头,深吸一口含着浓郁森林气息的空气,紧随其后,踏入了这片宝藏之地。
  云南果然是菌子的天堂。
  没走几步,瑾玉就蹲在一棵粗壮的栎树下,朝他招手,“看,发现目标。”
  裴雪樵笨拙走近,只见厚厚的褐色松针和落叶被瑾玉小心地拂开一角,露出几簇修长、挺拔的菌子。
  菌盖呈灰褐色,顶部颜色略深,有放射状的细纹,菌柄雪白粗壮,像一群从地底钻出的、穿着灰斗篷白靴子的小卫兵。
  “这是…鸡枞?”裴雪樵认真地将资料上的模样和如今与环境混杂的鸡枞对应上。
  “没错,还是未开伞盖的。对了,我教你怎么挖。”瑾玉示范性地用小锄头,在距离菌子根部稍远的地方,斜斜地插进泥土里,轻轻一撬。
  几朵鸡枞拱出土壤,然后,她熟练地将菌子根部的泥土抖落回原来的小坑里,又用手捧起旁边的松针落叶,仔细地覆盖在那个小坑上。
  “喏,就是这样。”她将处理好的鸡枞放进裴雪樵的篮子里。
  “挖完了,一定要把坑盖好,保护好菌丝和窝,这样它们还会在这里长出来,若只图一时痛快乱挖,以后就没得吃了。”
  裴雪樵认真看着,点头,“瑾玉老师,学生记住了。”
  “嗯嗯,加学分。”
  就这样,瑾玉老师带着裴雪樵同学在湿润的松树根下,寻到了散发着独特而浓郁的松木清香,伞盖如褐色绸缎、菌柄粗壮的松茸。
  又在腐烂湿润的枯木上,找到了依附着一簇簇其貌不扬,黑乎乎如干牛粪,凑近了却能闻到一股奇异到难以言喻浓香的干巴菌。
  而最为壮观的菌子家族,当属牛肝菌:险些凑齐七彩色的黄牛肝菌、红见手青、黑牛肝菌、紫牛肝菌、红葱牛肝菌,以及菌盖肥厚、色泽温润的白牛肝菌……
  还有顶着淡绿色菌盖的青头菌;轻轻碰一下就会流出乳白色汁液的奶浆菌;菌盖橙黄、菌褶密集是杏仁香味的谷熟菌……
  最显眼的,则是金灿灿的鸡油菌和鲜艳的红菇,人迹罕至的地带,它们以惊人的密度成片生长,湿润的苔藓地上,黄的红的,格外夺目。
  瑾玉看不上它们,裴雪樵却不嫌弃——毕竟他目前能找到的就是它们。
  他埋头捡着,眼里闪烁的并非为心上人服务的快乐,而是发自内心的兴致勃勃。
  每一次拨开遮蔽,看到底下那或鲜艳、或朴素、或奇特、或肥美的菌子悄然显现时,心头都会涌起原始的收获喜悦。
  蓦地,他突然想起娱乐部提交过关于“赶海”、“采菌”、“种田”类慢视频热度飙升的报告,当时只觉得是种消遣,此刻身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这份满足。
  捡,他捡捡捡。
  脚边的红菇捡完,他余光瞥见附近的一抹红,“这朵红菇好大。”他快乐走近,刚准备伸手触碰,就被一阵风卷得偏了力道。
  “这可不能碰,有毒。”
  瑾玉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钻出来,代替山风按住他的手。
  裴雪樵微微睁圆凤眼,低头看向这朵大许多的“红菇”,理智地观察后,终于看出它身上不同于红菇的地方。
  “长着白斑,这是鹅膏菌?”
  “嗯哼没错,吃了要‘躺板板’的。”
  瑾玉展开布袋子,里面皆是色彩艳丽得令人心惊的菌子,猩红白点的毒蝇伞、黄橙橙的黄鹅膏,她把这只折下,也放进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