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他回头看,就对上端庄娴雅的山神娘娘的视线,她明明正视着自己,却又似神明垂目,悲悯柔和。
  :=
  “往后山神庙所需食材都需从云岫村购置,用功德箱的财物便可。”
  山神庙注定会香火鼎盛,这是山神娘娘和山老头的共识,而如今,山神娘娘这句话的意思,要带着云岫村一同复苏……山老头低低“诶”了一声,转身时偷偷擦了擦眼角。
  瑾玉宽和一笑,拎着未曾加工的荞麦袋走到另一处的石磨旁。
  扫洗石磨,撒入部分荞麦,用了些力气压着木柄转三圈停两息,磨盘发出细碎的啃咬声。新磨的面粉裹着粗粝麦皮,掬一捧嗅得到日晒过的土腥气。
  瑾玉满意点头,刚想用神力快速产出,旁边就挤来兴冲冲的一群人。
  “这是石磨吗?”
  “要磨粮食吗?”
  “老板,能让我们试试吗?”
  一道道清澈愚蠢的目光让山神娘娘承受不能,只好让开石磨,无奈地看着一干人石头剪刀布决出先后,接着,每个人做出活动筋骨——艰难一圈——面色涨红——灰溜溜下场——重振旗鼓的循环。
  真有活力呀,山神娘娘忍俊不禁。
  把地方让给孩子们,瑾玉退回灶台,正准备挑起柴火下的余火,就看到庄妍蹲在那里熟练地添柴,已经把灶火烧得熊熊。
  “多谢你了。”
  瑾玉上前道谢,收到庄妍的“不用谢”,以及一道幽怨的目光,她挑眉望去,看到灶台边还蹲了个人,脸蛋和手指黑乎乎的,穿着不菲的衣服也粘了炉灰。
  “这位是?”瑾玉明知故问。
  “我的……一个朋友,李航。”庄妍也注意到他狼狈的模样,头疼地揉揉眉头,“大少爷,谢谢你的好心,但你没必要做这些事。”
  比如帮她生火,比如与她恋爱。
  李航不吱声,只是窝窝囊囊走开。
  庄妍重重叹了口气,也起身离开。
  眼观鼻鼻观心的山神娘娘已经举起陶盆,去心爱的水龙头处接满水,那边大学生们嘻嘻哈哈地抬来磨好的荞麦面粉。
  面粉遇水蜷成絮状,瑾玉曲肘抵着案板揉面。
  “荞麦面要筋骨,得揉透。”她抻开面团往案板一摔,木擀杖碾过时簌簌掉下荞麦粉。
  面皮叠成七层快刀斩下,抖散多余面粉,瑾玉弯腰查看灶火,发现火力不太够,忽然,身边递来一根木柴,李航不知何时又走了回来。
  “放几根?”
  瑾玉一瞬间明悟,重回案板,“三根,火烧到发黄是大火。”忙碌中,她将生火的技巧徐徐道来,李航默默听着,生火的动作愈加熟练。
  很快,炉火烧滚热水,涌起蟹眼泡,瑾玉挥洒面条下水,三次添水后,捞面装碗,放入备好的温水里泡着。
  野葱在案板上等待多时,掐掉根须,葱白切寸段焯水,葱青剁碎拌盐渍着。
  “大火。”瑾玉吩咐。
  很快,铁锅烧得泛青,葱段刺啦跳进滚油,炸至焦黄捞起,接着泼进蒜末,焦香混着葱鲜霸道占据山神庙的空气。
  有铁腥味由远及近,是山老头拎着一些猪的部件回来了,瑾玉一眼就看上了那块新鲜的猪肝。
  “正巧采了些枸杞苗,做枸杞苗炒猪肝做浇头最好。”
  武刀磨得锋利,刀尖挑开猪肝筋膜,切片薄得透光,用水混着冲去血丝,铺在竹筛上,鲜红的猪肝片透出下方的纹理。
  枸杞芽是清晨刚从崖缝摘的,嫩叶掐尖留个红蒂。滚水焯三息立刻浸冰泉,青碧转为翡翠色。
  铁锅被铆足劲讨好心上人的小伙子烧得发白,姜末蒜片爆香时,猪肝片贴着锅沿滑入,热油爆出细密白沫。
  铁勺翻飞如点兵,肝片刚卷边就浇黄酒,火焰窜起三尺映得瑾玉眉目鎏金。枸杞芽紧随其后,叶片裹着油脂在锅里翻卷。
  锅铲沿顺时针推三圈,逆时针收两回,酱汁是提前调好的山茱萸混豉汁,泼下去时腾起云雾般的鲜气。最后撒一把焙干的野莓籽,酸味撞开荤腥,余温还能把菜汁收出琥珀光。
  最后一把野葱碎天女散花似的落定,锅沿淋半圈香醋。热气蒸腾里,琥珀色的肝片托着枸杞芽,勾芡的酱汁正正凝在"挂旗"状——这是旧时御厨判火候的秘法。
  浇头备好,日头也到了正中,把浸泡的荞麦面盘成鸟巢状装碗,兑两勺炸葱油,用昨夜煨的松菌吊鲜的高汤冲开,最后在澄澈的汤上缀几粒新腌的野山椒。
  另取一碗,将浓油赤酱的枸杞芽炒猪肝装上满满一碗,放在野葱荞麦面旁边,对着不知何时已经围满灶台的食客们笑道:
  “野葱荞麦面,枸杞芽炒猪肝,诸位食客,请用。”
  宽敞的院子里,后来添置的桌椅也被坐得满满当当,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两个碗——虽然老板说野葱荞麦面可以单吃,但谁能拒绝那一勺琥珀色的猪肝汁浇在面碗里,让每一根面条都粘上葱油和猪肝的香味呢?
  餐桌上,所有人目光肃穆地注视着自己的餐碗。
  “荞麦面8块,加枸杞芽猪肝浇头9块,总共17块……”有人觉得自己没有睡醒。
  “这色泽,这摆盘,这配色,真的要下筷搅拌吗?”
  “诶呦你们真墨迹。”
  终于,抵抗力最强的杭敏先动筷,把碗里所有的一切搅拌均匀,夹起一筷葱油猪肝枸杞芽包裹的荞麦面,吸溜了一大口。
  “师妹,什么味道?”不愿动筷的某位师姐急忙问。
  杭敏不语,只是大大吸溜两口后,露出已经下了一半的面,伸手就要去拿这位师姐的碗,“你不吃是吧,给我吃吧。”
  “谁说我不吃!”师姐吓得花容失色,再也顾不上什么摆盘,胡乱塞一口占地。
  面条吸溜进嘴的瞬间,野葱油的浓香撞开鼻腔,咀嚼着滑嫩的猪肝片和清脆的枸杞芽,复合到无法形容的味道让她如杭敏一般,无法控制自己的手,一口接一口的吸溜起来。
  瑾玉和山老头坐在一桌,看着山老头畅快地吃面,她夹了一筷慢慢咀嚼,扫过绿荫灌木和庙门口异常的枯败银杏,感慨道:“有酒最好了。”
  山老头抹去吃面吃出的汗,心满意足道:“已经很好吃了。”
  山神娘娘亦是一笑,嗅着春风为她带来的山林气息,也学着大家吃面的劲头狠狠吃了一大口。
  “唔!确实很好吃。”
  【作者有话说】
  ▌山神娘娘的立春食谱小贴士:
  古时立春有"咬春"习俗,野葱又称发陈草,《本草纲目》载其能"发散陈寒"。枸杞芽护肝,搭配补血猪肝正应春养肝之道。
  “还有,多谢食客送来的营养液。”山神娘娘踱步至庙门银杏树下,把营养液浇灌下去,有一点嫩绿枝芽生发。
  第9章 马兰头猪肉馅饼
  ◎人流量大爆发!◎
  “噔噔噔……”
  一大早,瑾玉就在准备今日的食材,富有节奏的剁馅声回响在山神庙里,刀下的新鲜猪肉渐次绽成石榴籽大小的均匀颗粒。
  抄起肉馅甩进木盆,她换了案板,取出新烫好的马兰头,趁热拧干,绞干水分的碧团子搁在砧板上,菜刀贴着边缘刮出碎末。
  马兰头剁到细碎仍带筋道,混进剁好的三分肥七分瘦猪腿肉。黄酒沿陶碗边旋进馅料,五指张开如鹤喙啄水,顺时针搅出黏连的胶质。
  “立春咬春,咬断草根。”山神娘娘哼着古谣,心情颇好。
  她今早清点了功德箱近日的收获。
  颇丰。
  至少能请人重建一下偏殿上的大窟窿,以免日后四季变动,食客还得就着风雨雪下饭。
  脑海里莫名浮现出下雨时食客们在院子里淋成落汤鸡吃饭的情形,瑾玉噗嗤笑出声。
  就在她心情极为轻快时,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一下,紧接着,山神娘娘若有所感。
  此时她正在面案上下功夫,雪白面粉铺散一案,信手在清水里沾了一沾,往面粉上一弹,挥洒出的水滴遇面凝结,在山神娘娘眼里形成了一副卦象。
  震下震上的卦形。
  “雷卦?”她指尖拂过雷声相叠的卦象,柳眉微蹙。
  这是代表动荡、突发的卦象,难道今日有意外情况,是人是事?山神娘娘隐生担忧,换了个卜卦方式。神力通往地脉,通感着大地的脉动,片刻,她眉心微微松开。
  “以静制动,有惊无险。”这也正是雷卦的卦辞。
  好吧。
  瑾玉勉强放下心,把散乱的*面粉团成团,倒进沁手的清水,掌心抵住面团推碾,手背青筋随揉压起伏,仿佛把虚无缥缈的卦象都揉进面里。
  醒面时也不得闲——剥两枚咸鸭蛋黄,碾碎拌进猪油,留着酥皮用。
  一切准备就绪,擀面杖敲开醒透的面团。
  瑾玉手腕悬劲,将剂子擀成荷叶边圆皮。挖一勺马兰头肉馅堆在正中,指尖蘸油抹过面皮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