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电话另一边才刚接通,宋诗诗就泪流不停地抽泣起来。
  “呜呜,舅舅,我是诗诗啊,你不知道,和鄞他居然认为是我故意丢掉的果果。”
  “我跟他解释了好多遍他还是不信我,还撵我滚,你快来给我做主啊舅舅!”
  “什么?这逆子敢这么对你?真是反了天了!”
  潘父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外甥女的哭声,习惯性地就开始怒斥潘和鄞。
  诗诗打小没了爸妈,十九岁时还差点被革伟会的人渣们给欺负了。
  为了躲开那些找麻烦的垃圾,他不得不将诗诗送去乡下。
  在乡下的那些年,诗诗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好不容易回到温阳,又被碰见了那些垃圾人渣。
  他怕诗诗继续待在温阳市会想起那些不好的记忆,在她回温阳市不到半年,就让她去怀江市找在那上学的和鄞。
  千叮咛万嘱咐,让和鄞一定要照顾好他表姐,没想到他就是这么照顾的!
  听着外甥女不断的哭声,潘父心里愈发气恼。
  自从潘和鄞不顾他跟妻子的反对,非要娶个乡下村姑后,他对这个儿子的失望不满就越来越多。
  当初知道孙女丢了,他也是着急的。
  可外甥女又惊又怕,在他跟前哭得死去活来,他看了如何忍心责怪。
  想着反正是没见过面,没什么感情的丫头片子,真要是找不见了也该是她的命。
  就安慰宋诗诗说丢孩子跟她没关系,还答应替她隐瞒,会私下里派人尽快把人找回来,不会让和鄞知道了迁怒她。
  他们夫妻在怀江那边没什么人脉,又不敢闹出太大动静怕被和鄞知道,找了半年自然是什么都没找到。
  就在他们担心终有一天会纸包不住火,被和鄞知道后该怎么收场时,丢掉的孩子居然被公安送回来了。
  刚知道孩子被找回来时,他们夫妻是松了口气的。
  可随即就听到和鄞在电话里头质问他们,为什么要替诗诗隐瞒她弄丢孩子,到底谁才是他们亲生的。
  谁是他们夫妻亲生的,他们难道还不知道?当然是这个逆子。
  被潘和鄞如此质问,潘父脸上有些挂不住。
  没忍住脾气的潘父反过来把潘和鄞狠狠训斥了一顿,父子俩不欢而散。
  就算知道儿媳妇人没了,他都没打算过去。
  只是没想到那逆子闹了一场还不够,居然怀疑孩子是诗诗故意丢的,真是岂有此理。
  诗诗最是心软不过,连个蚂蚁都不舍得踩死,怎么可能会故意丢掉孩子?!
  好不容易将外甥女安抚好,将电话挂上,潘父就立马喊来妻子,准备去一趟怀江市。
  看当着他的面儿,那逆子还敢不敢欺负诗诗!
  第23章
  “老潘,不是说咱们不去怀江的吗?那乡下女人死就死了,哪来那么大的脸让我们老两口辛辛苦苦赶那么远的路去给她送葬。”
  “正好和鄞如今恢复了单身,我之前给他筛选的那些相亲对象总算可以派上用场了,我这正打算跟她们联系联系,处处看呢,看哪个最适合当我们家儿媳妇。”
  “哎呀,要我说,这孩子找回来的真不是时候,有几个我非常看好的人选对当后妈可兴趣,这下子怕是跟和鄞没戏了。”
  说道这里,潘母脸色就难看起来。
  那小丫头片子既然丢了,为什么不丢得彻底些,怎么还能找回来?!
  这下子她儿子多了个拖油瓶,好些条件好的相亲对象怕是都不会选她儿子了。
  要知道,这些条件好的相亲对象,可都是她千挑万选,选出的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儿媳妇人选。
  当然了,最让潘母满意的是,这些人的家世条件都非常不错。
  不仅跟他们家门当户对,有些家世还要高出一筹。
  儿子要是能娶到这些姑娘当媳妇,他们家的门槛肯定又能抬高不少。
  一想到儿子当初娶了那个乡下女人,让好些人看了她笑话,潘母就忍不了。
  第一任儿媳妇她没能做得了主,让自己沦为了被嘲笑对象,这第二任,必须得让她来选。
  不然以儿子的眼光,天知道他会不会又找个乡下来的?!她可受不了第二回。
  还有,这早死乡下儿媳妇留下来的拖油瓶该怎么处理,也让潘母十分头疼。
  对乡下儿媳妇生的这个孙女,潘母是一点都喜欢不起来。
  一想到她们母女俩,她就会想起当初被人笑话有了乡下泥腿子儿媳妇,将来肯定会给她生一窝子泥腿子孙子孙女的事儿。
  这让自诩书香门第出身,高贵城里人的潘母,每每想起就气得胃疼。
  让人看笑话就不说了,那乡下儿媳妇还是个道行不浅的小狐狸精,居然哄得她以往格外听话的儿子跟她离了心。
  为了那个乡下女人,儿子竟然连家都不回了。
  参加高考后,没有选温阳市的大学,竟然选了离家几百里外的怀江市大学。
  还不就是怕她欺负了那乡下土包子,这才连爹妈都不顾,跑那么远。
  越想越气的潘母,对于孙女被找回来一点高兴都没有。
  边收拾东西,潘母边忍不住遗憾地长叹了口气。
  当初得知那孩子丢了后,她跟老潘对于找回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上心,就是为了儿子再婚在作打算。
  当时得知夏小青得了莫名其妙的病后,她心里可是非常高兴的。
  巴不得夏小青就此一病不起,把她儿媳妇的位置腾出来。
  后来得知外甥女把孙女弄丢了,她第一时间不是着急生气,而是开心。
  要不是老潘担心和鄞为了孩子迁怒诗诗,非要瞒着,她都迫不及待跑去告诉夏小青了。
  这样一来,指不定受不了打击的夏小青就提早一命呜呼了。
  至于丢掉的孙女?反正她儿子又不是不能生,有着乡下人低贱血脉的丫头片子丢了就丢了。
  等儿子跟她满意的儿媳妇人选再婚,到时候肯定能怀上,生出来的孩子肯定更得她喜欢。
  可偏偏老天爷不开眼,那小丫头片子居然被找了回来。
  潘父看着妻子变幻莫测的脸,并不清楚她心里对孙女有着如此深的恶意。
  不过比起妻子,他也强不了多少。
  甚至心里怨怪起这个小孙女,觉得当初都是那丫头不老实听话,到处乱跑,这才跑丢的。
  丢了就丢了,倒是害得诗诗为此担惊受怕,自责了大半年。
  现在,更是害得诗诗被和鄞责怪误会,哭得凄惨。
  当年和鄞跟诗诗的关系亲近,一点不比亲姐弟差。
  可自从和鄞去了乡下,认识了夏小青那个乡下女人,表姐弟间的关系就大不如前,越来越疏远。
  这让心疼外甥女的潘父,如何忍得了。
  所以,他跟妻子一样,都对夏小青十分不喜。
  觉得肯定都是这个女人嫉妒诗诗,故意挑拨诗诗跟和鄞的姐弟关系。
  诗诗除了他们,再没有别的亲人了。
  对于宝贝妹妹留下来的唯一血脉,潘父如何能让她受一丝半点委屈。
  亲儿子都不行,更何况夏小青这个他本就不满意的儿媳妇。
  如今得知儿子因为孙女丢了的事误会责怪诗诗,他连孙女都厌恶上了。
  “让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的话,选新儿媳妇的事儿,等回来了不一样能选,诗诗的事儿才最要紧。”
  听到潘母不满地抱怨,潘父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对此,潘母早就习惯了,根本不当回事儿。
  对于丈夫偏心宋诗诗这个外甥女,她其实无所谓的。
  反正就是个小丫头,将来迟早会嫁人,潘家的一切都会是她儿子的。
  丈夫就算再偏心,又能偏心到哪里去?
  总不可能将家里的钱财东西,都给宋诗诗吧?
  这么想着,潘母对儿子潘和鄞又怨念起来。
  要不是儿子不听劝,非要娶夏小青,把丈夫惹恼了,从公婆那里传承下来的东西丈夫肯定早交给儿子了。
  她也用不着到现在,都还心心念念的惦记。
  所以说,这回去了怀江市,无论如何也得让和鄞听她的,乖乖跟她选的人相亲结婚。
  至于孙女这个小拖油瓶?一个小丫头罢了,又不是男孩。
  想必肯定会有人不在乎,愿意当后妈。
  对于儿子潘和鄞的容貌气质,潘母还是非常自信的。
  潘家人别的地方或许并不是很出色,但在容貌长相上,却各个不凡。
  这也是她当初豁出去脸面,不顾潘父的冷脸,死缠烂打要死要活非要嫁给潘父的原因。
  又想到宋诗诗的亲妈,她那早死的小姑子,潘母眼里闪过一丝嫉妒。
  她那早死的小姑子,可以说继承了潘家人在容貌上得天独厚的所有优点,美的让人心惊。
  若非如此,小姑子也不可能嫁进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