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且仔细想想,他与老道士的想法并非完全相反,人活着总要赚钱吃饭,行劫富济贫之事算替天行道。
嗯,他自己就是个贫民,骗骗有钱人怎么了?又没从乞丐手里抢东西吃,这应该不算违背祖训!
想来想去还是说服自己,先继续跟着老道士混日子,等哪天找到下家了再跑路!
要是找不到,那也就算了吧,给老头子打打下手没什么不好的,反正,他绝不会让自己饿死。
小道士笑眯眯地送老道士出宜村,转头就拿他给的钱去买糖吃,回秦宅看见秦明希窝在躺椅里晒太阳,立马说:“我师父去给宁三爷治病去了,等治好了没准又能讨一笔赏呢,夫人莫担心,我师父最有本事,一定能治好宁三爷。”
秦明希睁开眼满脸糊涂,问:“给三爷治病?他病还未好?严重吗?怎么之前不与我说?”
小道士闻言捂嘴,*心道完了,看样子秦娘子一点都不知道宁三爷的事。
只听她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提起过,还以为这事她知道所以才惦记着三爷的身子,没想到师父跟宁公子压根没告诉她。
完了完了!他说漏嘴啦!
等师父回来等着挨骂吧!
小道士腰一弯,从来时路溜出去,喊道:“我也不清楚,等我师父回来问他吧!连宁公子的病都能治好,三爷那些小毛病也一定能行,夫人就莫担心啦!我替你去村口守着,师父回来一定告诉你!”
随后便跑了个没影,独留秦明希一人在原地发呆。
-
回过神来,驴车已经到桃花村脚下。
老道士从车上跳下来问:“你们还要回家看看?”
“嗯。”
苏静蘅将几件衣裳放回家,前几日她回来过,小黄被元渺接回家照看了,今日没回来,暂不接它了吧,让它现在村里住着,等事情都了了再接它回来。
趁宁知序和苏静蘅回家,老道士也跟着他们俩进屋,看见堂屋里挂的两幅画,中气十足地“哦豁”一声,说:“人家屋里挂屏都选的松树,你们俩倒是与众不同,嗯——山水画得不错,至于这牛还是驴……是小丫头你画的吧?”
“是,我画的。”
苏静蘅夸他有眼光,老道士傲娇地吹吹胡子,说:“别看我年纪大了,眼神还是很好的,那幅画上的桃花也是你后添上去的吧?颜色颇为艳丽,笔锋与山水画迹不一样,你们两个倒是有情调,不管画的是什么都敢往家里挂,也不怕别人见了笑话你们。”
说的就是那幅似牛似驴的画,还有个插着朝天辫的小人,他十岁画的画都比这好了,再看十岁之前的画作,他脸都要羞得通红,生怕被别人看去嘲笑他。
苏静蘅说:“笑就笑吧,能博大家一乐也算一件幸事。”
“你倒是大度。”老道士摇头,不理解但是尊重他们的决定。
放好东西三人准备进城,少一口饭,自是到城里吃,苏静蘅说:“今日千万不能喝酒,等出来再喝,到时候请你喝个够。”
“行。”
半天不喝酒死不了人,老道士心里有数,耽误别人的事他也干不出来,坐在驴身上顺着山道行进,这下轮到苏静蘅和宁知序两个人坐在车上发呆。
“今天回去你心里可有把握?”苏静蘅问。
宁知序摇头:“没有。”
“那你还信誓旦旦说今日带莫神医去给三叔治病,若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办?”
“出差错?”
老道士听见她的话跟她保证,“绝不会出差错的!你还不清楚我的本事吗?”
宁知序替苏静蘅解释:“她说的不是三叔的事。”
“哦?那是谁?”
“我大哥。”
宁知序说,“有些话没说清楚,正好趁这个机会跟他说好,该断便断了,免得后面还有其他的麻烦。”
老道士问:“我见你大哥对你挺照顾的,怎么,难道事实和我所见的不一样?”
初入宁府的时候见过宁宣几面,那公子对人算是和善,平日话不多,但每次见外人都是笑吟吟的模样,大方也算大方,最后就算撵他走,该给的钱还是给了,话也没说得太难听,他对宁宣的印象算不错。
“倒是你二叔,说话做事冲得很,整天瞪着一双眼睛看人,那些日子没少给我白眼,偏他还听三爷的话,什么事都纵着三爷,不喜欢我只能私下阴阳我,在三爷面前又装好人。”老道士说起这事愤愤不已,对宁二爷实在喜欢不起来。
“他性子向来如此。”
嫉恶如仇,宁知序在宁府时也不曾见过他的好脸色。
“不过此番救人,他绝不会像之前那般无礼。”
药是老道士给的,他没有抢功,那时就直接跟二叔说了。
既然后来他对自己的态度有所变化,对老道士应该同样会客气些。
“但愿吧,他要是跟我甩脸子我也不会理,医者仁心,不与小肚鸡肠的人计较。”老道士呵呵一笑,云淡风轻地牵起绳子荡荡,之后长喝一声,叫阿毛快点走。
进了城驴车停在宁府门口,宁知序上前敲门,半晌无人应,他伸手轻轻一推,没料到那门竟然轻轻松松就被他推开。
从门缝往里面看,没见到小厮丫鬟,一条宽阔的石子路寂静无声,枯叶随风飘荡,宁知序将门开大些,先一步走进去,没出声,往里走一段路仍没看见人,便回头叫老道士跟苏静蘅进来。
事先拿着齐老的亲笔到衙门里见了新来的老爷,喝茶的工夫打听清楚宁府的情况,之后带着人一块来,叫他们在后面跟着,没人引路,三个人自己摸索着往宁三爷院里去,一路上老道士忍不住感慨:“见鬼了,这里怎么这么冷清,跟死人屋子似的,明明去年还不是这样。”
“年前也不是这样。”
苏静蘅在风里打个哆嗦。
年前府里人虽少,却还有些生机,府里的老人们依旧留在这里干活,门口的花草修剪得干净利落,这才两个月没见,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顺着记忆里的路走,到池塘前三人分开,苏静蘅带着老道士绕过回廊继续往后院去,宁知序则带着其他人去见宁宣。
见苏静蘅没说什么,老道士问她:“你不陪你相公一起去?”
“陪啊,但要先把你送到,先看看人怎么样再去。”
苏静蘅冷静说道。
终于见到人影,是在三爷院门口,二爷身边那个曾经嘲笑过她与宁知序的心腹坐在门口出神,见到他们,先问的不是他们为何来,而是问:“见到我家二爷没有?他说要去找你们,昨日出的门,今日却还没回来。”
“找我们?”
苏静蘅说,“没见到他,我和我相公不在家住,去了宜村,他不知道我们住在哪里,应该找不到才是。”
“怎么会?”
不见往日的傲慢,那人站起来将衣服披好匆忙往外走,苏静蘅叫住他,问:“昨天何时出的门?没人跟他一块?我是带人来治三爷的病的,你先带我进去,找人的事待会再说,我叫人跟你一块去找。”
“……”
眼下没别的办法,府里连个能使唤的人都没有,也就三爷的院子里还有些伺候的人,早上叫了一个人去寻,还没有消息,二爷出门前叫他守好这里,不要让无关的人进来,但二公子和二少夫人应当不算无关之人,毕竟他出去就是为了见他们。
算了,先顾着眼前的事,待会儿脱身了再去找人。
他领着苏静蘅和老道士进屋,看见躺在床上的人,先让老道士上前把脉。
“能治吗?”
在旁边观望一阵,苏静蘅小心开口问道。
“能。”
老道士面色有些犯难,但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总要先试试才行。
叫屋里伺候的人退下,苏静蘅在门口等一阵,看看日头,算着与宁知序分开的时间,她说:“这儿不需要我们了,带我去见你们大公子,二爷的事待会儿叫我相公安排,府里的事就交给他吧。”
“啊?”
不等那人回过神,苏静蘅提步朝前院走去,话都这样说了,他没办法,只能跟上。
然而还没到宁宣的住处,二人忽然听见一阵喧杂的吵闹声,等快步赶过去,只见到一缕黑烟从门窗屋顶袅袅升起,宁知序背上架着一个人跌跌撞撞从屋里走出,挥手道:“快去!烧起来了!快去灭火!”
一群人蜂拥散去,提桶的提桶,拿瓢的拿瓢,呼喊着叫更多的人来救火,苏静蘅走到他身边,看清楚他背上之人,惊问:“是二爷?他怎么会在这儿?”
宁知序瘫坐在地上,摇头不语。
苏静蘅伸手去摸宁琤的鼻息,人竟已死了。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0点之前发。
第88章
屋里的火烧得极快,就是一群人马不停蹄地提桶浇水,没一会儿屋子只剩下一副充满灰烬空壳。
宁知序咳嗽两声,稍稍挺胸,露出身上的血迹,苏静蘅一眼看见面露慌乱,问:“你受伤了?伤到哪了?我去叫大夫!”
嗯,他自己就是个贫民,骗骗有钱人怎么了?又没从乞丐手里抢东西吃,这应该不算违背祖训!
想来想去还是说服自己,先继续跟着老道士混日子,等哪天找到下家了再跑路!
要是找不到,那也就算了吧,给老头子打打下手没什么不好的,反正,他绝不会让自己饿死。
小道士笑眯眯地送老道士出宜村,转头就拿他给的钱去买糖吃,回秦宅看见秦明希窝在躺椅里晒太阳,立马说:“我师父去给宁三爷治病去了,等治好了没准又能讨一笔赏呢,夫人莫担心,我师父最有本事,一定能治好宁三爷。”
秦明希睁开眼满脸糊涂,问:“给三爷治病?他病还未好?严重吗?怎么之前不与我说?”
小道士闻言捂嘴,*心道完了,看样子秦娘子一点都不知道宁三爷的事。
只听她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提起过,还以为这事她知道所以才惦记着三爷的身子,没想到师父跟宁公子压根没告诉她。
完了完了!他说漏嘴啦!
等师父回来等着挨骂吧!
小道士腰一弯,从来时路溜出去,喊道:“我也不清楚,等我师父回来问他吧!连宁公子的病都能治好,三爷那些小毛病也一定能行,夫人就莫担心啦!我替你去村口守着,师父回来一定告诉你!”
随后便跑了个没影,独留秦明希一人在原地发呆。
-
回过神来,驴车已经到桃花村脚下。
老道士从车上跳下来问:“你们还要回家看看?”
“嗯。”
苏静蘅将几件衣裳放回家,前几日她回来过,小黄被元渺接回家照看了,今日没回来,暂不接它了吧,让它现在村里住着,等事情都了了再接它回来。
趁宁知序和苏静蘅回家,老道士也跟着他们俩进屋,看见堂屋里挂的两幅画,中气十足地“哦豁”一声,说:“人家屋里挂屏都选的松树,你们俩倒是与众不同,嗯——山水画得不错,至于这牛还是驴……是小丫头你画的吧?”
“是,我画的。”
苏静蘅夸他有眼光,老道士傲娇地吹吹胡子,说:“别看我年纪大了,眼神还是很好的,那幅画上的桃花也是你后添上去的吧?颜色颇为艳丽,笔锋与山水画迹不一样,你们两个倒是有情调,不管画的是什么都敢往家里挂,也不怕别人见了笑话你们。”
说的就是那幅似牛似驴的画,还有个插着朝天辫的小人,他十岁画的画都比这好了,再看十岁之前的画作,他脸都要羞得通红,生怕被别人看去嘲笑他。
苏静蘅说:“笑就笑吧,能博大家一乐也算一件幸事。”
“你倒是大度。”老道士摇头,不理解但是尊重他们的决定。
放好东西三人准备进城,少一口饭,自是到城里吃,苏静蘅说:“今日千万不能喝酒,等出来再喝,到时候请你喝个够。”
“行。”
半天不喝酒死不了人,老道士心里有数,耽误别人的事他也干不出来,坐在驴身上顺着山道行进,这下轮到苏静蘅和宁知序两个人坐在车上发呆。
“今天回去你心里可有把握?”苏静蘅问。
宁知序摇头:“没有。”
“那你还信誓旦旦说今日带莫神医去给三叔治病,若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办?”
“出差错?”
老道士听见她的话跟她保证,“绝不会出差错的!你还不清楚我的本事吗?”
宁知序替苏静蘅解释:“她说的不是三叔的事。”
“哦?那是谁?”
“我大哥。”
宁知序说,“有些话没说清楚,正好趁这个机会跟他说好,该断便断了,免得后面还有其他的麻烦。”
老道士问:“我见你大哥对你挺照顾的,怎么,难道事实和我所见的不一样?”
初入宁府的时候见过宁宣几面,那公子对人算是和善,平日话不多,但每次见外人都是笑吟吟的模样,大方也算大方,最后就算撵他走,该给的钱还是给了,话也没说得太难听,他对宁宣的印象算不错。
“倒是你二叔,说话做事冲得很,整天瞪着一双眼睛看人,那些日子没少给我白眼,偏他还听三爷的话,什么事都纵着三爷,不喜欢我只能私下阴阳我,在三爷面前又装好人。”老道士说起这事愤愤不已,对宁二爷实在喜欢不起来。
“他性子向来如此。”
嫉恶如仇,宁知序在宁府时也不曾见过他的好脸色。
“不过此番救人,他绝不会像之前那般无礼。”
药是老道士给的,他没有抢功,那时就直接跟二叔说了。
既然后来他对自己的态度有所变化,对老道士应该同样会客气些。
“但愿吧,他要是跟我甩脸子我也不会理,医者仁心,不与小肚鸡肠的人计较。”老道士呵呵一笑,云淡风轻地牵起绳子荡荡,之后长喝一声,叫阿毛快点走。
进了城驴车停在宁府门口,宁知序上前敲门,半晌无人应,他伸手轻轻一推,没料到那门竟然轻轻松松就被他推开。
从门缝往里面看,没见到小厮丫鬟,一条宽阔的石子路寂静无声,枯叶随风飘荡,宁知序将门开大些,先一步走进去,没出声,往里走一段路仍没看见人,便回头叫老道士跟苏静蘅进来。
事先拿着齐老的亲笔到衙门里见了新来的老爷,喝茶的工夫打听清楚宁府的情况,之后带着人一块来,叫他们在后面跟着,没人引路,三个人自己摸索着往宁三爷院里去,一路上老道士忍不住感慨:“见鬼了,这里怎么这么冷清,跟死人屋子似的,明明去年还不是这样。”
“年前也不是这样。”
苏静蘅在风里打个哆嗦。
年前府里人虽少,却还有些生机,府里的老人们依旧留在这里干活,门口的花草修剪得干净利落,这才两个月没见,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顺着记忆里的路走,到池塘前三人分开,苏静蘅带着老道士绕过回廊继续往后院去,宁知序则带着其他人去见宁宣。
见苏静蘅没说什么,老道士问她:“你不陪你相公一起去?”
“陪啊,但要先把你送到,先看看人怎么样再去。”
苏静蘅冷静说道。
终于见到人影,是在三爷院门口,二爷身边那个曾经嘲笑过她与宁知序的心腹坐在门口出神,见到他们,先问的不是他们为何来,而是问:“见到我家二爷没有?他说要去找你们,昨日出的门,今日却还没回来。”
“找我们?”
苏静蘅说,“没见到他,我和我相公不在家住,去了宜村,他不知道我们住在哪里,应该找不到才是。”
“怎么会?”
不见往日的傲慢,那人站起来将衣服披好匆忙往外走,苏静蘅叫住他,问:“昨天何时出的门?没人跟他一块?我是带人来治三爷的病的,你先带我进去,找人的事待会再说,我叫人跟你一块去找。”
“……”
眼下没别的办法,府里连个能使唤的人都没有,也就三爷的院子里还有些伺候的人,早上叫了一个人去寻,还没有消息,二爷出门前叫他守好这里,不要让无关的人进来,但二公子和二少夫人应当不算无关之人,毕竟他出去就是为了见他们。
算了,先顾着眼前的事,待会儿脱身了再去找人。
他领着苏静蘅和老道士进屋,看见躺在床上的人,先让老道士上前把脉。
“能治吗?”
在旁边观望一阵,苏静蘅小心开口问道。
“能。”
老道士面色有些犯难,但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总要先试试才行。
叫屋里伺候的人退下,苏静蘅在门口等一阵,看看日头,算着与宁知序分开的时间,她说:“这儿不需要我们了,带我去见你们大公子,二爷的事待会儿叫我相公安排,府里的事就交给他吧。”
“啊?”
不等那人回过神,苏静蘅提步朝前院走去,话都这样说了,他没办法,只能跟上。
然而还没到宁宣的住处,二人忽然听见一阵喧杂的吵闹声,等快步赶过去,只见到一缕黑烟从门窗屋顶袅袅升起,宁知序背上架着一个人跌跌撞撞从屋里走出,挥手道:“快去!烧起来了!快去灭火!”
一群人蜂拥散去,提桶的提桶,拿瓢的拿瓢,呼喊着叫更多的人来救火,苏静蘅走到他身边,看清楚他背上之人,惊问:“是二爷?他怎么会在这儿?”
宁知序瘫坐在地上,摇头不语。
苏静蘅伸手去摸宁琤的鼻息,人竟已死了。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0点之前发。
第88章
屋里的火烧得极快,就是一群人马不停蹄地提桶浇水,没一会儿屋子只剩下一副充满灰烬空壳。
宁知序咳嗽两声,稍稍挺胸,露出身上的血迹,苏静蘅一眼看见面露慌乱,问:“你受伤了?伤到哪了?我去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