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样的人应该长得像乡间田埂上只知道埋头干活的汉子,专注着自己手里事的时候总不说话也不爱多管闲事,但一有人招惹他,就要凶相毕露,张牙舞爪地扑上前。
见面前苏静蘅心里稍微有些不安,可眼下看清楚他的模样,却惊讶地愣在原地。
这传闻里的宁宣宁大公子怎么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二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与宁知序一般大小,眉眼都跟画上的人似的,每一处勾线都落得正好,双瞳如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最后落在宁知序身上,因为常年染病,他两瓣唇有些苍白,这时候轻轻开口,唤了声:“弟弟。”
宁知序随着他的声音一瞬间绷紧后背。
察觉到他的紧张,苏静蘅这才回过神,目光在他们两个人之间游移着,见宁宣起身,她又将视线落回到宁宣身上。
一身青衣长衫,上好的料子垂在地面,苏静蘅多看一眼,再抬头就看见宁宣眼中染上笑意,对她唤道:“弟妹。”
苏静蘅皱起眉头。
如果说刚才还不明白宁知序为什么会紧张,这下听见“弟妹”两个字从他嘴里蹦出,她终于察觉到他话语里暗藏的戏谑和压迫。
这种感觉让她心底极为不适,眼下却没办法说出口,只能按礼应声。
管家不在,来了两个年轻的婢子,都和苏静蘅一般大,一个搬来凳子,另一个沏茶,苏静蘅见宁知序没有动作,主动牵上他的手,拉着他坐下。
从前她拽他袖口,他总能第一时间回应,这次不知怎么的,始终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一双手也变得僵硬如木头,指节只随着她的动作轻微颤动一下。
苏静蘅仿若不知,就当他在宁府里面浑身不舒坦,要是说不出什么话,就不为难他做出反应了,乖乖跟在自己身后就行。
面上依旧没什么变化,宁宣看见她的动作*,脸上笑容愈甚,说道:“我原来还担心这桩婚事到底合不合适,今日见你们这般恩爱和睦心里便踏实了,想必爹娘在天有灵,看到你们如此和美也会高兴,这也算了却他们平生一桩心愿。”
【作者有话说】
怎么这么点事写了三千字……今天表妹中考结束一起出去庆祝了,回来有点晚,sorry下章一定多写点!
其实昨天下完夹子道心就有点破碎,晚上一边哭一边码字,发誓要奋发图强,要告诉别人莫欺开文穷,莫欺连载穷,然后转头就看见多了好多评论,还是很高兴的,看的人不是很多看末点估计也只有十来个人在追更,但是每章都有评论,而且好几条,基本上订阅的人有一半都在鼓励我,太好啦,写文真是件开心的事捏,要写一辈子![星星眼]
在养肥也没关系,反正该见面的总会见面[星星眼]
第45章
此话一出,宁知序却讽刺笑出声,声音很低,如蚊蝇一般,手指搭在桌角,终于动了动,苏静蘅见状,接过婢子递来的茶杯放到他手里。
然而,她很快又想起来宁知序说他不喜欢喝茶叶,于是将茶杯端走,说:“要点凉开水,他喝不得茶。”
“是。”
两个婢子眼里情绪没有太大起伏,像两个麻木的提线木偶,听见主子吩咐什么就去做什么。
端来温开水,苏静蘅道声谢,给宁知序说:“你喝。”
“嗯。”
两个人自始至终没说太多话,宁知序坐定之后只靠着苏静蘅,不是看地板,就是看身边的人,只有宁宣说话时才抬头看他一眼。
诡异的沉默让苏静蘅心里十分不舒服,如此安静,好像有一阵阵热气从四周往脸上扑,外边吹的风都热得很,要拿把扇子在手里扇一扇才行。
宁宣似乎已经习惯自己说完话宁知序不搭理他,拨弄着手里的玉珠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两个,问:“这些日子你们过得可好?原本是要送些家用去的,可听闻三叔已经去看过你们了,便没有再派人去打扰,我的身子你们也知道,前些日子卧病在床,不见外人,这几日好些了,算着日子正要请你们到府里坐坐,谁知道你们就来了,真是巧极。”
“……”
苏静蘅心道他们又不是要来宁府看他,不过是路过而已,就这样被逮住了。依她看不只二爷派人盯着他们,这位宁大公子私下里也派人关注着他们一举一动,不然怎么会那么巧,他们刚到石列家门口就有宁府的人来截他们。
看破不说破,说破也没用。
苏静蘅开口说两句客套的场面话,然后心思都放在宁知序身上。
他比刚进屋子的时候要好一点,见她看他,提起唇角笑笑,告诉她自己没什么事。
“你呀,你不要说话,省着点口水待会去喝甜汤吧。”
是谁说过口水不用省来着?这会子反过来说他,真是。
宁知序说好,歪头瞧见宁宣静静看着他们,看样子是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场面,道:“记得从前听你说这辈子都不想娶妻,现在看来只是糊弄我的,到成亲那日你才说你心悦弟妹已久,怎么,里面竟然还有我不知道的故事?”
宁知序道:“见过,不曾深交,如今既然已做夫妻,从前的事就不必再论。”
苏静蘅只当他在说瞎话编给宁宣听,就在旁边点头假装应和。
“……”
宁知序瞟她一眼,看她小鸡啄米一样,愣了愣,随即忍不住想笑。
她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吗就点头,明明自己也挺紧张的,却要抽空安慰他,眼下的场面她不喜欢,只是看出来自己不大想说话所以想替他应付。
唉,她什么都不知道,要怎么替他应付?
眼前这位可比她想的要难缠多了。
“这样啊。”
宁宣若有所思,放下手里的珠串,正要继续问,苏静蘅却开口将话题往别的事上扯,问:“三叔呢?怎么没看见他,好些日子不见,不知道他身子可好?”
“这几日三叔的身子好多了,怕见到外人受到刺激,所以让他在自己的院子里休养,弟妹若是想见,待会可以带你去看看他。”
“既然如此,还是算了。”
怕见到他们又要发疯,到时候没完没了,抽不开身。
掐指算算时候,那两个江湖术士说的日子也该到了,苏静蘅正想着宁宣会不会提这件事,他便开口,对她说:“你们的婚事也是三叔非吵着要这样做,我原本是不同意的,只是后来想到父亲去世前最放不下的就是阿序,他又确实到了娶亲的年纪,是该仔细考虑考虑这件事,于是同二叔三叔商议过后还是决定按照那道士的话去做,也算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呸!
要不是她和宁知序都是好人,再加上宁知序这些年攒了点本钱,身上有点养活自己的本事,不然还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有多惨。
没准她已经抛下新婚的丈夫一个人拿着好不容易攒的二两银子去流浪了,饿了吃叶子,渴了喝山泉水,然后发烧死掉,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宁知序没有她傍在身边,照他的性子肯定不会去跟村里的人结交,他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占便宜的人,说不定遇到李仁会被讹得连亵裤都不剩,大冬天只能光着屁股蛋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这个人话说得那么好听,其实连一个铜板都没给他们送过,这语气是要他们感谢他,呵,不可能。
“那两个骗吃骗喝的假道士已经被我赶走,这一番虽然招来的是江湖骗子,不过三叔相信他们的话,病情好了不少,你们又得结良缘,过几日便搬回宁府住吧,屋子我已经派人收拾好了,回了宁府便是宁府的二公子二少夫人,以后就莫要同那些人来往。”宁宣说,“叫你们回来只是为了这一件事,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苏静蘅来不及关注那两个道士的事,问:“那些人是指哪些人?”
“自然是今日与你们在一块的那些人。”
宁宣漆黑的瞳仁紧紧凝视苏静蘅,幽幽道,“如何,弟妹难道是要将他们一起接来同住?”
这根本就是在明面上侮辱他们。
苏静蘅咬唇不语。
怕自己一开口忍不住怼回去。
宁知序轻抿一口杯子里的水,听到他说这话,立马接上:“大哥安排好的屋子莫非是门房?宁府里养了那么多婢子小奴,这些年不曾挤出屋子给我来住,眼下要单独为我们两个收拾出间屋子,恐怕有点不值当,还是为宁府省些口粮吧,我好像听说最近家里几处商号出了点问题,既然如此我和我娘子这时候就不给你们添乱了。”
“阿序——”
宁宣神色一瞬间变化。
“大哥——”
宁知序却坦然自若,脸上毫无怯意,放下杯子拉起苏静蘅的手,说,“大哥关心我,这些年我心里都有数,不过如今我既然已经成家,哪里还好意思再麻烦你,就这样吧,我与我娘子还是在外边住着舒坦,大哥安心处理府里的事,等你手边的事都了了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说说话,有些事情,现在说并不合适。”
见面前苏静蘅心里稍微有些不安,可眼下看清楚他的模样,却惊讶地愣在原地。
这传闻里的宁宣宁大公子怎么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二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与宁知序一般大小,眉眼都跟画上的人似的,每一处勾线都落得正好,双瞳如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最后落在宁知序身上,因为常年染病,他两瓣唇有些苍白,这时候轻轻开口,唤了声:“弟弟。”
宁知序随着他的声音一瞬间绷紧后背。
察觉到他的紧张,苏静蘅这才回过神,目光在他们两个人之间游移着,见宁宣起身,她又将视线落回到宁宣身上。
一身青衣长衫,上好的料子垂在地面,苏静蘅多看一眼,再抬头就看见宁宣眼中染上笑意,对她唤道:“弟妹。”
苏静蘅皱起眉头。
如果说刚才还不明白宁知序为什么会紧张,这下听见“弟妹”两个字从他嘴里蹦出,她终于察觉到他话语里暗藏的戏谑和压迫。
这种感觉让她心底极为不适,眼下却没办法说出口,只能按礼应声。
管家不在,来了两个年轻的婢子,都和苏静蘅一般大,一个搬来凳子,另一个沏茶,苏静蘅见宁知序没有动作,主动牵上他的手,拉着他坐下。
从前她拽他袖口,他总能第一时间回应,这次不知怎么的,始终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一双手也变得僵硬如木头,指节只随着她的动作轻微颤动一下。
苏静蘅仿若不知,就当他在宁府里面浑身不舒坦,要是说不出什么话,就不为难他做出反应了,乖乖跟在自己身后就行。
面上依旧没什么变化,宁宣看见她的动作*,脸上笑容愈甚,说道:“我原来还担心这桩婚事到底合不合适,今日见你们这般恩爱和睦心里便踏实了,想必爹娘在天有灵,看到你们如此和美也会高兴,这也算了却他们平生一桩心愿。”
【作者有话说】
怎么这么点事写了三千字……今天表妹中考结束一起出去庆祝了,回来有点晚,sorry下章一定多写点!
其实昨天下完夹子道心就有点破碎,晚上一边哭一边码字,发誓要奋发图强,要告诉别人莫欺开文穷,莫欺连载穷,然后转头就看见多了好多评论,还是很高兴的,看的人不是很多看末点估计也只有十来个人在追更,但是每章都有评论,而且好几条,基本上订阅的人有一半都在鼓励我,太好啦,写文真是件开心的事捏,要写一辈子![星星眼]
在养肥也没关系,反正该见面的总会见面[星星眼]
第45章
此话一出,宁知序却讽刺笑出声,声音很低,如蚊蝇一般,手指搭在桌角,终于动了动,苏静蘅见状,接过婢子递来的茶杯放到他手里。
然而,她很快又想起来宁知序说他不喜欢喝茶叶,于是将茶杯端走,说:“要点凉开水,他喝不得茶。”
“是。”
两个婢子眼里情绪没有太大起伏,像两个麻木的提线木偶,听见主子吩咐什么就去做什么。
端来温开水,苏静蘅道声谢,给宁知序说:“你喝。”
“嗯。”
两个人自始至终没说太多话,宁知序坐定之后只靠着苏静蘅,不是看地板,就是看身边的人,只有宁宣说话时才抬头看他一眼。
诡异的沉默让苏静蘅心里十分不舒服,如此安静,好像有一阵阵热气从四周往脸上扑,外边吹的风都热得很,要拿把扇子在手里扇一扇才行。
宁宣似乎已经习惯自己说完话宁知序不搭理他,拨弄着手里的玉珠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两个,问:“这些日子你们过得可好?原本是要送些家用去的,可听闻三叔已经去看过你们了,便没有再派人去打扰,我的身子你们也知道,前些日子卧病在床,不见外人,这几日好些了,算着日子正要请你们到府里坐坐,谁知道你们就来了,真是巧极。”
“……”
苏静蘅心道他们又不是要来宁府看他,不过是路过而已,就这样被逮住了。依她看不只二爷派人盯着他们,这位宁大公子私下里也派人关注着他们一举一动,不然怎么会那么巧,他们刚到石列家门口就有宁府的人来截他们。
看破不说破,说破也没用。
苏静蘅开口说两句客套的场面话,然后心思都放在宁知序身上。
他比刚进屋子的时候要好一点,见她看他,提起唇角笑笑,告诉她自己没什么事。
“你呀,你不要说话,省着点口水待会去喝甜汤吧。”
是谁说过口水不用省来着?这会子反过来说他,真是。
宁知序说好,歪头瞧见宁宣静静看着他们,看样子是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场面,道:“记得从前听你说这辈子都不想娶妻,现在看来只是糊弄我的,到成亲那日你才说你心悦弟妹已久,怎么,里面竟然还有我不知道的故事?”
宁知序道:“见过,不曾深交,如今既然已做夫妻,从前的事就不必再论。”
苏静蘅只当他在说瞎话编给宁宣听,就在旁边点头假装应和。
“……”
宁知序瞟她一眼,看她小鸡啄米一样,愣了愣,随即忍不住想笑。
她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吗就点头,明明自己也挺紧张的,却要抽空安慰他,眼下的场面她不喜欢,只是看出来自己不大想说话所以想替他应付。
唉,她什么都不知道,要怎么替他应付?
眼前这位可比她想的要难缠多了。
“这样啊。”
宁宣若有所思,放下手里的珠串,正要继续问,苏静蘅却开口将话题往别的事上扯,问:“三叔呢?怎么没看见他,好些日子不见,不知道他身子可好?”
“这几日三叔的身子好多了,怕见到外人受到刺激,所以让他在自己的院子里休养,弟妹若是想见,待会可以带你去看看他。”
“既然如此,还是算了。”
怕见到他们又要发疯,到时候没完没了,抽不开身。
掐指算算时候,那两个江湖术士说的日子也该到了,苏静蘅正想着宁宣会不会提这件事,他便开口,对她说:“你们的婚事也是三叔非吵着要这样做,我原本是不同意的,只是后来想到父亲去世前最放不下的就是阿序,他又确实到了娶亲的年纪,是该仔细考虑考虑这件事,于是同二叔三叔商议过后还是决定按照那道士的话去做,也算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呸!
要不是她和宁知序都是好人,再加上宁知序这些年攒了点本钱,身上有点养活自己的本事,不然还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有多惨。
没准她已经抛下新婚的丈夫一个人拿着好不容易攒的二两银子去流浪了,饿了吃叶子,渴了喝山泉水,然后发烧死掉,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宁知序没有她傍在身边,照他的性子肯定不会去跟村里的人结交,他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占便宜的人,说不定遇到李仁会被讹得连亵裤都不剩,大冬天只能光着屁股蛋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这个人话说得那么好听,其实连一个铜板都没给他们送过,这语气是要他们感谢他,呵,不可能。
“那两个骗吃骗喝的假道士已经被我赶走,这一番虽然招来的是江湖骗子,不过三叔相信他们的话,病情好了不少,你们又得结良缘,过几日便搬回宁府住吧,屋子我已经派人收拾好了,回了宁府便是宁府的二公子二少夫人,以后就莫要同那些人来往。”宁宣说,“叫你们回来只是为了这一件事,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苏静蘅来不及关注那两个道士的事,问:“那些人是指哪些人?”
“自然是今日与你们在一块的那些人。”
宁宣漆黑的瞳仁紧紧凝视苏静蘅,幽幽道,“如何,弟妹难道是要将他们一起接来同住?”
这根本就是在明面上侮辱他们。
苏静蘅咬唇不语。
怕自己一开口忍不住怼回去。
宁知序轻抿一口杯子里的水,听到他说这话,立马接上:“大哥安排好的屋子莫非是门房?宁府里养了那么多婢子小奴,这些年不曾挤出屋子给我来住,眼下要单独为我们两个收拾出间屋子,恐怕有点不值当,还是为宁府省些口粮吧,我好像听说最近家里几处商号出了点问题,既然如此我和我娘子这时候就不给你们添乱了。”
“阿序——”
宁宣神色一瞬间变化。
“大哥——”
宁知序却坦然自若,脸上毫无怯意,放下杯子拉起苏静蘅的手,说,“大哥关心我,这些年我心里都有数,不过如今我既然已经成家,哪里还好意思再麻烦你,就这样吧,我与我娘子还是在外边住着舒坦,大哥安心处理府里的事,等你手边的事都了了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说说话,有些事情,现在说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