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自然,五岁年纪还太小,即便他记事比一般孩童要早些,那个年纪他也只依稀记得几件事,都是极悲极喜,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旧难受的事。
朝天辫他不喜欢,但是苏静蘅画的他喜欢,小孩子大约就是这般模样,他倒希望自己依旧是个孩子,到十岁也能坦然扎着这样的辫子,从家里逃出去买桂花杏糕,惦记着给爹娘大哥还有几位叔叔叔母几块,回家的路上遇见苏静蘅,再分她几块交个朋友。
若是这一切是真的,或许他和她是相识一场就是青梅竹马的名分,吃一些亲人离别的苦,最终还能偎到一起取暖。
宁知序倏地从思绪中惊醒,还想继续夸:“这驴也十分可爱。”
苏静蘅却说:“这是牛。”
“……”
宁知序住嘴,心说早知道他就不该提这个主意,说了半天没一句是对的,也不知会不会惹她生气。
他眼珠子转转,心里忐忑不安。
然而苏静蘅不仅没生气看起来反而十分愉悦,听他简单品鉴完就将画挂起来。
不知何人有幸做第一位品鉴两幅画的客人,两幅画看起来天差地别的水平,知道宁公子出身大户人家的,想必不用猜也知道哪幅是她画的,哪幅是宁知序画的。
她将自己的画挂好,拾笔为宁知序那幅添色。
墨色村落上点嫣粉桃花,风吹花落,萧条之色被明媚春光覆盖。
她道:“桃花便要开了,这个时节还是艳一些好。”
宁知序眼一瞥,叫道:“噢!你捉弄我!”
苏静蘅憋着笑,说:“就是捉弄你!你真是傻子,我说什么你都信!”
可不该信么。
宁知序悻悻地想,手轻轻摸着画页,几乎哄着她说:“你画得比当朝最有名的画师还好看,就应该多画,叫别人知道你有一双好手。”
“几朵桃花瓣就能敲定我比大师还厉害,你更傻了,我做什么你都说好。”
说完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约是元渺跟她说完那些话之后她心里便扎了一根刺,往常说什么都觉得正常,现在却隐隐觉得自己不该这样说,应该守着男女之防,说话做事都要有分寸。
她想着,不希望这样的事一直缠在心头,忽地抬头问宁知序:“宁知序,你喜欢我吗?”
“什、什么?”
“我问你喜欢我吗?”
宁知序说不出话,心脏瞬间跳到嗓子眼,两个字哽在喉咙间,心里明明只有唯一的答案,却要他想方设法做其他的回答。
苏静蘅放下笔歪歪头,一只手在桌上敲啊敲。
虽然问出了这句话,但他知道她想听的是什么,
她这样问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喜欢她,所以纠结过后仍然可以坦然地问出口,若她以为自己喜欢她,非朋友之间的那种喜欢,而是对她动了真感情,这个时候只会退缩,总要等自己想明白了,以为自己有本事将这件事处理好才会说出口。
他也知道自己说什么才能让她放心,于是只是深吸一口气,平静了思绪,故作坦然地反问:“喜欢,你不喜欢我?既然做朋友,若不喜欢我,住在一起岂不是太累?我看出来了,你现在是喜欢元渺姑娘更多一点!是不是要跟着她回家去?这可不行,你知道的,就算我三叔没发疯病,不来看我们,我二叔也会派人盯着我们,被宁家的人看见你跟着别人走了,说不定就要派人来捉你!”
这回答说在她心坎上,苏静蘅连忙摇头解释,说:“不是不是,我喜欢你和喜欢渺渺姑娘一样多,我也不会跟着她走!住到别人家多冒犯,我脸皮才没那么厚。
宁知序抿唇做出一副“我明白”的样子。
他反复在心里同自己说,既然如此就不要说太多,眼下也是很好的,这一月与下一月都一样,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你问这个做什么?”
看把她唬住了,宁知序才敢开口。
莫名其妙问这话,一定是有人跟她说了什么。
元渺?
她能跟她说什么?
苏静蘅不敢跟他说实话,只说:“没什么,渺渺和我说了些事,我觉得她说得不对,所以找你来问问,现在我弄明白了,其他便没什么好说的。”
宁知序刨根问底地追着她说:“她跟你说了什么事?”
“没什么好问的,你不许问。”
苏静蘅这番满脸都是“你再问我又要跟你生气”的样子,虽然是警告,却没有一点威慑力。
宁知序嘟囔道:“我看你跟元渺姑娘更好,你更喜欢元渺姑娘,你和她才认识多久?我好歹比她早认识你,你却这样,我真寒心!有什么话是不能跟我说的?你在她面前偷偷说我,到我面前却不让我问你们说了什么,哪有这样的。”
他这话听起来确实是自己没有理,苏静蘅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得对他透一点风:“只是聊到我们两个的亲事,她说你待我好是因为喜欢我,哼,难道不该喜欢我吗?不喜欢我怎么对我好呢,我也对你好,这喜欢和她说的应当不一样。”
“她说的是哪种?你说的又是哪种?”
“她说的是‘见色起意’的那种喜欢,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所以为你争辩。”
宁知序心虚地移开视线,手指用力扭着衣袖,心里嘀咕道:“其实也不必硬与她争辩,见色起意那怎么了,见色起意那也是喜欢,见色起意那也是为你,所以见色起意怎么了?我偏要见色起意,这辈子能让我见色起意的有几个人,就你一个!你不愿意!既然不愿意我就不说。”
想到最后置起气来,苏静蘅还没发觉,依旧用自己那套大道理为他解释:“是她想得太多了,我如实跟你说,你别放在心上,也千万别跟她生气。”
这话说起来好似她一直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上的一样。
实际她一个人做一个阵营。
“……”
宁知序也只能说,“知道了。”
这个时候她说什么就是什么,顺着她的心意来才是保命的道理。
苏静蘅总算安心下来,吃饭睡觉依旧如往常那般有滋有味。
篱笆扎好,门口终于有个能看得过去的院子,菜地在路的另一边,两个人琢磨着将菜地也围起来,免得山鸡鸟雀甚至是过路的野兽在里面捣乱,于是第二日一起上山,干脆多劈些竹子来。
苏静蘅第一次进那片竹林,离得近的这处竹子长势很好,满目翠绿一片清香,竹林里只有一条人走的山路,往深了走,对面山头有一处悬挂瀑布,水流湍急,连着家后那条平和的溪流。
她笃定那条瀑布里藏了个山洞,宁知序一言不发听她说自己的理由,说来说去,也只是听街头巷尾说书的人讲故事,凡是瀑布下面都会藏一个洞,洞里面有别样风光,大概有一个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住在里面,又或许有隐士在里面避世而居。
山里有多少条瀑布就有多少个山洞亦有多少个猴王或者隐士,她随口说胡话,宁知序当作故事听,没有人想走去一探究竟,直到砍完竹子又挖了许多竹笋,两个人都有些疲乏,拿出随身带着的点心找一处能够歇脚的石头坐着,才有空继续顺着那个山洞往深了聊。
苏静蘅说猴子与隐士没什么区别,都是两条腿两条胳膊,要吃要喝,要拉撒睡觉,这么一想住在这洞里未免太不方便,便改口说里面又或许住着山神,只有神仙栖山而居不需要顾虑凡尘之事。
说到最后一个神仙寓居山野的故事俨然成形,苏静蘅眼睛一亮,一个鬼点子这般生成,忍不住抓着宁知序肩膀晃晃:“编了个好故事,来日找个机会忽悠人去。”
“忽悠谁?”
“忽悠桃花村的人,进城的时候忽悠我干娘,要不了多少天城里的人就会知道我们这里有座神山,到时候什么富商贵胄文人骚客,为了附庸风雅都往山间跑,我就在这里搭个棚,卖凉水卖茶叶卖点心,你在做些小炒,咱们能在这里开个铺子。”
做梦是件容易事,苏静蘅把这事当作笑话说出口,宁知序也当作笑话听,说来说去两个人都否定了要以此赚钱的计划,却在说到编出来的谣言是否会在洛城传播时齐齐陷入沉默。
苏静蘅盘腿坐在石头上,神色去了轻浮,道:“其实这些日子我仔细想过,有件事你说得不对,谣言不是飞尘,不需要一天天沉淀才能成形,那明明是狂风,既生于天地间,哪需要什么理由,风刮到哪里,哪里的人心就跟着乱。”
“真相从来都是没有重量的鸿羽,越是寻常越没人在乎,所以真相向来压不过谣言,依我看呀,我们就应该用谣言克谣言,他们说你是灾星,我就说你是福星,他们如何说你是灾星,我就如何说你是福星,叫他们心里乱,叫他们都后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这是老祖宗教我们的道理。”
“福星……”
宁知序咀嚼着这两个字,好像从前也有人对他这么说过。
朝天辫他不喜欢,但是苏静蘅画的他喜欢,小孩子大约就是这般模样,他倒希望自己依旧是个孩子,到十岁也能坦然扎着这样的辫子,从家里逃出去买桂花杏糕,惦记着给爹娘大哥还有几位叔叔叔母几块,回家的路上遇见苏静蘅,再分她几块交个朋友。
若是这一切是真的,或许他和她是相识一场就是青梅竹马的名分,吃一些亲人离别的苦,最终还能偎到一起取暖。
宁知序倏地从思绪中惊醒,还想继续夸:“这驴也十分可爱。”
苏静蘅却说:“这是牛。”
“……”
宁知序住嘴,心说早知道他就不该提这个主意,说了半天没一句是对的,也不知会不会惹她生气。
他眼珠子转转,心里忐忑不安。
然而苏静蘅不仅没生气看起来反而十分愉悦,听他简单品鉴完就将画挂起来。
不知何人有幸做第一位品鉴两幅画的客人,两幅画看起来天差地别的水平,知道宁公子出身大户人家的,想必不用猜也知道哪幅是她画的,哪幅是宁知序画的。
她将自己的画挂好,拾笔为宁知序那幅添色。
墨色村落上点嫣粉桃花,风吹花落,萧条之色被明媚春光覆盖。
她道:“桃花便要开了,这个时节还是艳一些好。”
宁知序眼一瞥,叫道:“噢!你捉弄我!”
苏静蘅憋着笑,说:“就是捉弄你!你真是傻子,我说什么你都信!”
可不该信么。
宁知序悻悻地想,手轻轻摸着画页,几乎哄着她说:“你画得比当朝最有名的画师还好看,就应该多画,叫别人知道你有一双好手。”
“几朵桃花瓣就能敲定我比大师还厉害,你更傻了,我做什么你都说好。”
说完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约是元渺跟她说完那些话之后她心里便扎了一根刺,往常说什么都觉得正常,现在却隐隐觉得自己不该这样说,应该守着男女之防,说话做事都要有分寸。
她想着,不希望这样的事一直缠在心头,忽地抬头问宁知序:“宁知序,你喜欢我吗?”
“什、什么?”
“我问你喜欢我吗?”
宁知序说不出话,心脏瞬间跳到嗓子眼,两个字哽在喉咙间,心里明明只有唯一的答案,却要他想方设法做其他的回答。
苏静蘅放下笔歪歪头,一只手在桌上敲啊敲。
虽然问出了这句话,但他知道她想听的是什么,
她这样问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喜欢她,所以纠结过后仍然可以坦然地问出口,若她以为自己喜欢她,非朋友之间的那种喜欢,而是对她动了真感情,这个时候只会退缩,总要等自己想明白了,以为自己有本事将这件事处理好才会说出口。
他也知道自己说什么才能让她放心,于是只是深吸一口气,平静了思绪,故作坦然地反问:“喜欢,你不喜欢我?既然做朋友,若不喜欢我,住在一起岂不是太累?我看出来了,你现在是喜欢元渺姑娘更多一点!是不是要跟着她回家去?这可不行,你知道的,就算我三叔没发疯病,不来看我们,我二叔也会派人盯着我们,被宁家的人看见你跟着别人走了,说不定就要派人来捉你!”
这回答说在她心坎上,苏静蘅连忙摇头解释,说:“不是不是,我喜欢你和喜欢渺渺姑娘一样多,我也不会跟着她走!住到别人家多冒犯,我脸皮才没那么厚。
宁知序抿唇做出一副“我明白”的样子。
他反复在心里同自己说,既然如此就不要说太多,眼下也是很好的,这一月与下一月都一样,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你问这个做什么?”
看把她唬住了,宁知序才敢开口。
莫名其妙问这话,一定是有人跟她说了什么。
元渺?
她能跟她说什么?
苏静蘅不敢跟他说实话,只说:“没什么,渺渺和我说了些事,我觉得她说得不对,所以找你来问问,现在我弄明白了,其他便没什么好说的。”
宁知序刨根问底地追着她说:“她跟你说了什么事?”
“没什么好问的,你不许问。”
苏静蘅这番满脸都是“你再问我又要跟你生气”的样子,虽然是警告,却没有一点威慑力。
宁知序嘟囔道:“我看你跟元渺姑娘更好,你更喜欢元渺姑娘,你和她才认识多久?我好歹比她早认识你,你却这样,我真寒心!有什么话是不能跟我说的?你在她面前偷偷说我,到我面前却不让我问你们说了什么,哪有这样的。”
他这话听起来确实是自己没有理,苏静蘅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得对他透一点风:“只是聊到我们两个的亲事,她说你待我好是因为喜欢我,哼,难道不该喜欢我吗?不喜欢我怎么对我好呢,我也对你好,这喜欢和她说的应当不一样。”
“她说的是哪种?你说的又是哪种?”
“她说的是‘见色起意’的那种喜欢,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所以为你争辩。”
宁知序心虚地移开视线,手指用力扭着衣袖,心里嘀咕道:“其实也不必硬与她争辩,见色起意那怎么了,见色起意那也是喜欢,见色起意那也是为你,所以见色起意怎么了?我偏要见色起意,这辈子能让我见色起意的有几个人,就你一个!你不愿意!既然不愿意我就不说。”
想到最后置起气来,苏静蘅还没发觉,依旧用自己那套大道理为他解释:“是她想得太多了,我如实跟你说,你别放在心上,也千万别跟她生气。”
这话说起来好似她一直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上的一样。
实际她一个人做一个阵营。
“……”
宁知序也只能说,“知道了。”
这个时候她说什么就是什么,顺着她的心意来才是保命的道理。
苏静蘅总算安心下来,吃饭睡觉依旧如往常那般有滋有味。
篱笆扎好,门口终于有个能看得过去的院子,菜地在路的另一边,两个人琢磨着将菜地也围起来,免得山鸡鸟雀甚至是过路的野兽在里面捣乱,于是第二日一起上山,干脆多劈些竹子来。
苏静蘅第一次进那片竹林,离得近的这处竹子长势很好,满目翠绿一片清香,竹林里只有一条人走的山路,往深了走,对面山头有一处悬挂瀑布,水流湍急,连着家后那条平和的溪流。
她笃定那条瀑布里藏了个山洞,宁知序一言不发听她说自己的理由,说来说去,也只是听街头巷尾说书的人讲故事,凡是瀑布下面都会藏一个洞,洞里面有别样风光,大概有一个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住在里面,又或许有隐士在里面避世而居。
山里有多少条瀑布就有多少个山洞亦有多少个猴王或者隐士,她随口说胡话,宁知序当作故事听,没有人想走去一探究竟,直到砍完竹子又挖了许多竹笋,两个人都有些疲乏,拿出随身带着的点心找一处能够歇脚的石头坐着,才有空继续顺着那个山洞往深了聊。
苏静蘅说猴子与隐士没什么区别,都是两条腿两条胳膊,要吃要喝,要拉撒睡觉,这么一想住在这洞里未免太不方便,便改口说里面又或许住着山神,只有神仙栖山而居不需要顾虑凡尘之事。
说到最后一个神仙寓居山野的故事俨然成形,苏静蘅眼睛一亮,一个鬼点子这般生成,忍不住抓着宁知序肩膀晃晃:“编了个好故事,来日找个机会忽悠人去。”
“忽悠谁?”
“忽悠桃花村的人,进城的时候忽悠我干娘,要不了多少天城里的人就会知道我们这里有座神山,到时候什么富商贵胄文人骚客,为了附庸风雅都往山间跑,我就在这里搭个棚,卖凉水卖茶叶卖点心,你在做些小炒,咱们能在这里开个铺子。”
做梦是件容易事,苏静蘅把这事当作笑话说出口,宁知序也当作笑话听,说来说去两个人都否定了要以此赚钱的计划,却在说到编出来的谣言是否会在洛城传播时齐齐陷入沉默。
苏静蘅盘腿坐在石头上,神色去了轻浮,道:“其实这些日子我仔细想过,有件事你说得不对,谣言不是飞尘,不需要一天天沉淀才能成形,那明明是狂风,既生于天地间,哪需要什么理由,风刮到哪里,哪里的人心就跟着乱。”
“真相从来都是没有重量的鸿羽,越是寻常越没人在乎,所以真相向来压不过谣言,依我看呀,我们就应该用谣言克谣言,他们说你是灾星,我就说你是福星,他们如何说你是灾星,我就如何说你是福星,叫他们心里乱,叫他们都后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这是老祖宗教我们的道理。”
“福星……”
宁知序咀嚼着这两个字,好像从前也有人对他这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