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117节
面色也变得凝重。
他很快冷静下来:“我马上回去,不能给言官落下把柄。”
只是此行定然凶险无比,他能不能在皇后跟国舅爷手里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吩咐完刘崇准备朱宁玉回京的事宜。差不多天已经黑了。
赵枢回房的时候才觉里间燥热。暖和得有些不正常了。
“傍晚张家命人送了些瓜果过来,夫人想吃,只天气冷,那些东西冻手,便让人生了炭火。”本就是有地龙的,如今又烧了炭,不热才是怪事。
甫一进门,他便瞧见窗边的椅子上坐了个姑娘。她已经换了身衣裳,湘色的小袄,底下是柔软的棉布裙子,垂了一点在地上。偏她还不觉,正拿银匙子吃碗里的瓜果。
他好笑地走了进去,坐在她身侧,给自己倒了杯茶。
“屋里烧着地龙,你又吃这个,是要上火的。”
赵明宜没有这个觉悟,手里的银匙依然拿着不放,微微抬头看他,小声道:“我想吃。”
行。
“那你吃吧。”他看着她,柔软的面颊在屋里蒸得红润起来。不想拘着她。
西瓜在冬天是很金贵的东西。朱宁玉收服了张荣寿,想来精明如他,是在借着讨好他夫人,变相地讨好朱宁玉了。他见她吃得开心,也不想扫她的兴。
他坐起身来,起身解领扣,问她瓜甜不甜。
她还没察觉到危险,点着头欢道:“甜。”眼睛笑得弯弯的。
看来是很好吃了。
他喜欢看她高兴的样子,走到她身后:“那你给我尝尝吧。”
白净的碗里还躺着十几块儿鲜红的瓜果,她察觉到他俯身在她耳侧,已经靠她很近了。她的睫毛轻轻颤了颤,捏了捏手里的银匙,偏头去喂他。
谁知刚转过头,便觉赵枢抬了抬她的下巴,用力地吻了下来。
“唔……”
他怎么能这样!
他的吻向来很温柔。道一句柔情似水也不为过。只他是很强势的,不太容她拒绝,压着她的后脑往更深处去去。
呼吸间都是他的味道。
“我去洗澡,你等我。”他喘着粗气,放开她,抬手解了领扣便往净室去。颀长的身形从背后看依然是从容的,只她从他的吻中感受到他的呼吸其实已经乱了。
成亲有些日子了,他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她可太清楚了。
心高高地漾了起来,手里的瓜好像也没那么吸引人了,不过她还是抓紧吃了两口,很快放到了一边去。起身去侧间换了身里衣。
挑来挑去,她还是拿了个浓艳的颜色。因他说她很白,穿这个会好看。
时间长久下来,她已经能体会到滋味了。
赵枢回来的时候,便见她穿了身嫣红的衣裳,跟方才已经不一样了。坐在床榻边假模假样的看书。
白皙如玉的颈子在烛火下更是显眼。
他目光暗了暗,从容地走了过去,伸手将她捞了过来,又顺手把她手里的书扔到了床尾,俯身在她耳畔道:“我今天很想你……你多担待些。”
这句话怎么听都是很危险的样子。
她整个人都在他怀里,肩膀微缩:“怎,怎么担待。”
他伸手去揽她的细腰。没有说话。
赵明宜只觉腰间微微颤栗,她的心好像一汪水一样漾了开来,喉头有些发紧。勇敢地起身去搂他的脖子:“那,那我担待就好了,你不要欺负我。”
她丝毫不知道这话落在男人耳朵里是什么样的。
“好。”
赵明宜涉世太浅,她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欺负是什么样的。
“你别,你别亲了……”她缩在他怀里,脖颈一阵发麻。感官却是全都被他的手掌带着走了。
赵枢问她的脚上为何有一道疤痕。
伸手握在掌心里,白皙而秀气。
若是旁处就罢了,她现在脸上一片薄红,想缩回来却不能:“是之前茶杯的碎片扎的……你,你不是说不欺负我吗?”她都快要哭了。温暖干燥的掌心贴着她,她羞得钻进了被子里去。
这么正经的人,怎么也会这样!
赵枢把她捞了出来,要她看着。
“我喜欢你……别哭了。”
她呼吸早就不稳当了,哭得脸上染了一层桃花色。赵枢亲了亲她粉白秀气的指尖,哄着她软下身来:“你这样不会高兴的,我教你……"
事实证明,男人若有心让自己的枕边人欢乐,那是十万分能办到的。
他总是亲她的耳后根处。
不急不缓,却能轻易挑起她的情绪。
房里一片柔情蜜意,屋外的小丫头悄声到外间来添茶水,只听见里头低低的呜咽声,还有大爷不断安抚的声音。那样温柔的语调,又是在这样儿的时候,让人听了不免也红了脸。
匆忙退了出去。
等到深夜,房里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她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静静地靠在他肩膀上,感受他身上的余韵。
她呼吸依旧热,微微喘着,抬眸去看他。
他却比她从容,倚靠在床头看着她,伸手去摸她温热的脸:“怎么了……”
她又缩了回去,攀附着他紧实的手臂,只觉在他身边很安心。
“没事,我就是高兴。”她微微地笑起来,去贴他的掌心。
赵枢觉得这个时候的她好像格外柔软,像个一颗糖就能哄走的小姑娘。非常容易满足。
他摸了摸她的头,把她拢进怀里。
“你睡吧,我抱着你。”
翌日的时候,她这才知道他昨夜为何那般了。宫中传了旨意来,要朱宁玉马上回宫,为陛下侍疾。
她给他戴了梁官,晨间看着他的时候有些怔愣:“陛下的病当真那般严重了吗?”
赵枢把她楼进怀里:“你别想了……”
他没告诉她,他猜测是有人动了手脚的。这件事涉及太深,他不想她想太多。
朱宁玉要走了。
那离赵枢回京师也不远了。
她的心又止不住地慌了起来。
刘崇安排好车马后,朱宁玉很快过来辞行。
他是个金堆玉砌的少年,刚来的时候还有些寡言,如今确是熟悉了很多,叫她夫人的时候是笑着的。眉头会舒展开来。
她临行前又给他换了一次药,叮嘱他要小心:“莫要太相信别人,谨慎为上,吃的用的要仔细才好。”
“还有,最好不要骑马。”她心口缩了缩,很怕这个少年再如前世那般。
朱宁玉一一应了:“我都知道。”心里头确是软和了几分。
先生喜欢刚硬些的人。从前他总不明白,为何这样的他会娶一个如此柔软的女子。
如今看来,他好像有些懂了。
第119章 杀手
孟蹊到陈家的时候,抬头见到那巍峨耸立的石狮子,在黄昏夕阳映照之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陈家的确耀极一时。前世这时的他,连进到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皇后垂帘,国舅掌控西北军政。他想不明白,赵枢是怎么在朱宁玉死后,还能将陈家弄个半死不活。
王璟死在他手里,他也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度过残生。他在想要不是赵明宜死在这场政斗里,那人是不是能赢到最后。
心下微嗤。
侍从见这位公子看着天边的夕阳出神,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只觉那一声嗤笑中带着一点自嘲的意味。
“公子,您进去吧,国舅爷在书房等您。”侍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陈家内院便如同它外头看见的那样,奢华贵气。很多东西目光轻轻一扫,便知是逾制了。这还只是能看见的。
书房果然坐着一个身着紫色交领长袍的男人。看起来上了些年纪,鬓边已然有些花白了,听见门开的声音也没有抬头,正俯身看着案上的一张图纸。
赫然是出自他手的那张布防图。
“我是谁你该知道了。”陈国舅忽而开了口,好半晌才抬头,锐利的眼睛直直的扫了过去,说道:“我这里不养庸人,你若有能力,我自当给你高官厚禄。若是个无能之辈,你也最好早些有自知之明,自己回去,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孟蹊前世在刑部多年,最不怵的就是这样打量的目光,淡声道:“我是否无能,往后您自有定夺。”
“你倒是可以。”
陈国舅挺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点点头。
“你给的图纸我看了,我就不问你是哪里来的,你能拿到是你的本事,我只看结果。”他放下手中的竹管笔,递给眼前的年轻人:“依你看,我该在哪些地方安插人手,才能保证娘娘掌权之时,无人敢跳出来置喙半分。”
陈国舅说得含蓄了。
皇后只是他掌控朝堂的一部分,怎么会有实权。他要的是逼立太子那日,京师没有人敢与他抗衡。
孟蹊接过他手里的笔,顿了许久,直到墨都滴了下来,都未曾落笔。
反而笑了笑,将那笔管扔了:“您都布置了吧,三大门,四市六坊,太极殿,您都得安插人手。”
若是旁人这样说,陈国舅早就该掀桌子了。如今却眯了眯眼睛,仰头靠在太师椅上。
“我若有这么多人,我就不立太子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孟蹊怎么会不知道。
他很快冷静下来:“我马上回去,不能给言官落下把柄。”
只是此行定然凶险无比,他能不能在皇后跟国舅爷手里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吩咐完刘崇准备朱宁玉回京的事宜。差不多天已经黑了。
赵枢回房的时候才觉里间燥热。暖和得有些不正常了。
“傍晚张家命人送了些瓜果过来,夫人想吃,只天气冷,那些东西冻手,便让人生了炭火。”本就是有地龙的,如今又烧了炭,不热才是怪事。
甫一进门,他便瞧见窗边的椅子上坐了个姑娘。她已经换了身衣裳,湘色的小袄,底下是柔软的棉布裙子,垂了一点在地上。偏她还不觉,正拿银匙子吃碗里的瓜果。
他好笑地走了进去,坐在她身侧,给自己倒了杯茶。
“屋里烧着地龙,你又吃这个,是要上火的。”
赵明宜没有这个觉悟,手里的银匙依然拿着不放,微微抬头看他,小声道:“我想吃。”
行。
“那你吃吧。”他看着她,柔软的面颊在屋里蒸得红润起来。不想拘着她。
西瓜在冬天是很金贵的东西。朱宁玉收服了张荣寿,想来精明如他,是在借着讨好他夫人,变相地讨好朱宁玉了。他见她吃得开心,也不想扫她的兴。
他坐起身来,起身解领扣,问她瓜甜不甜。
她还没察觉到危险,点着头欢道:“甜。”眼睛笑得弯弯的。
看来是很好吃了。
他喜欢看她高兴的样子,走到她身后:“那你给我尝尝吧。”
白净的碗里还躺着十几块儿鲜红的瓜果,她察觉到他俯身在她耳侧,已经靠她很近了。她的睫毛轻轻颤了颤,捏了捏手里的银匙,偏头去喂他。
谁知刚转过头,便觉赵枢抬了抬她的下巴,用力地吻了下来。
“唔……”
他怎么能这样!
他的吻向来很温柔。道一句柔情似水也不为过。只他是很强势的,不太容她拒绝,压着她的后脑往更深处去去。
呼吸间都是他的味道。
“我去洗澡,你等我。”他喘着粗气,放开她,抬手解了领扣便往净室去。颀长的身形从背后看依然是从容的,只她从他的吻中感受到他的呼吸其实已经乱了。
成亲有些日子了,他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她可太清楚了。
心高高地漾了起来,手里的瓜好像也没那么吸引人了,不过她还是抓紧吃了两口,很快放到了一边去。起身去侧间换了身里衣。
挑来挑去,她还是拿了个浓艳的颜色。因他说她很白,穿这个会好看。
时间长久下来,她已经能体会到滋味了。
赵枢回来的时候,便见她穿了身嫣红的衣裳,跟方才已经不一样了。坐在床榻边假模假样的看书。
白皙如玉的颈子在烛火下更是显眼。
他目光暗了暗,从容地走了过去,伸手将她捞了过来,又顺手把她手里的书扔到了床尾,俯身在她耳畔道:“我今天很想你……你多担待些。”
这句话怎么听都是很危险的样子。
她整个人都在他怀里,肩膀微缩:“怎,怎么担待。”
他伸手去揽她的细腰。没有说话。
赵明宜只觉腰间微微颤栗,她的心好像一汪水一样漾了开来,喉头有些发紧。勇敢地起身去搂他的脖子:“那,那我担待就好了,你不要欺负我。”
她丝毫不知道这话落在男人耳朵里是什么样的。
“好。”
赵明宜涉世太浅,她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欺负是什么样的。
“你别,你别亲了……”她缩在他怀里,脖颈一阵发麻。感官却是全都被他的手掌带着走了。
赵枢问她的脚上为何有一道疤痕。
伸手握在掌心里,白皙而秀气。
若是旁处就罢了,她现在脸上一片薄红,想缩回来却不能:“是之前茶杯的碎片扎的……你,你不是说不欺负我吗?”她都快要哭了。温暖干燥的掌心贴着她,她羞得钻进了被子里去。
这么正经的人,怎么也会这样!
赵枢把她捞了出来,要她看着。
“我喜欢你……别哭了。”
她呼吸早就不稳当了,哭得脸上染了一层桃花色。赵枢亲了亲她粉白秀气的指尖,哄着她软下身来:“你这样不会高兴的,我教你……"
事实证明,男人若有心让自己的枕边人欢乐,那是十万分能办到的。
他总是亲她的耳后根处。
不急不缓,却能轻易挑起她的情绪。
房里一片柔情蜜意,屋外的小丫头悄声到外间来添茶水,只听见里头低低的呜咽声,还有大爷不断安抚的声音。那样温柔的语调,又是在这样儿的时候,让人听了不免也红了脸。
匆忙退了出去。
等到深夜,房里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她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静静地靠在他肩膀上,感受他身上的余韵。
她呼吸依旧热,微微喘着,抬眸去看他。
他却比她从容,倚靠在床头看着她,伸手去摸她温热的脸:“怎么了……”
她又缩了回去,攀附着他紧实的手臂,只觉在他身边很安心。
“没事,我就是高兴。”她微微地笑起来,去贴他的掌心。
赵枢觉得这个时候的她好像格外柔软,像个一颗糖就能哄走的小姑娘。非常容易满足。
他摸了摸她的头,把她拢进怀里。
“你睡吧,我抱着你。”
翌日的时候,她这才知道他昨夜为何那般了。宫中传了旨意来,要朱宁玉马上回宫,为陛下侍疾。
她给他戴了梁官,晨间看着他的时候有些怔愣:“陛下的病当真那般严重了吗?”
赵枢把她楼进怀里:“你别想了……”
他没告诉她,他猜测是有人动了手脚的。这件事涉及太深,他不想她想太多。
朱宁玉要走了。
那离赵枢回京师也不远了。
她的心又止不住地慌了起来。
刘崇安排好车马后,朱宁玉很快过来辞行。
他是个金堆玉砌的少年,刚来的时候还有些寡言,如今确是熟悉了很多,叫她夫人的时候是笑着的。眉头会舒展开来。
她临行前又给他换了一次药,叮嘱他要小心:“莫要太相信别人,谨慎为上,吃的用的要仔细才好。”
“还有,最好不要骑马。”她心口缩了缩,很怕这个少年再如前世那般。
朱宁玉一一应了:“我都知道。”心里头确是软和了几分。
先生喜欢刚硬些的人。从前他总不明白,为何这样的他会娶一个如此柔软的女子。
如今看来,他好像有些懂了。
第119章 杀手
孟蹊到陈家的时候,抬头见到那巍峨耸立的石狮子,在黄昏夕阳映照之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陈家的确耀极一时。前世这时的他,连进到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皇后垂帘,国舅掌控西北军政。他想不明白,赵枢是怎么在朱宁玉死后,还能将陈家弄个半死不活。
王璟死在他手里,他也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度过残生。他在想要不是赵明宜死在这场政斗里,那人是不是能赢到最后。
心下微嗤。
侍从见这位公子看着天边的夕阳出神,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只觉那一声嗤笑中带着一点自嘲的意味。
“公子,您进去吧,国舅爷在书房等您。”侍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陈家内院便如同它外头看见的那样,奢华贵气。很多东西目光轻轻一扫,便知是逾制了。这还只是能看见的。
书房果然坐着一个身着紫色交领长袍的男人。看起来上了些年纪,鬓边已然有些花白了,听见门开的声音也没有抬头,正俯身看着案上的一张图纸。
赫然是出自他手的那张布防图。
“我是谁你该知道了。”陈国舅忽而开了口,好半晌才抬头,锐利的眼睛直直的扫了过去,说道:“我这里不养庸人,你若有能力,我自当给你高官厚禄。若是个无能之辈,你也最好早些有自知之明,自己回去,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孟蹊前世在刑部多年,最不怵的就是这样打量的目光,淡声道:“我是否无能,往后您自有定夺。”
“你倒是可以。”
陈国舅挺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点点头。
“你给的图纸我看了,我就不问你是哪里来的,你能拿到是你的本事,我只看结果。”他放下手中的竹管笔,递给眼前的年轻人:“依你看,我该在哪些地方安插人手,才能保证娘娘掌权之时,无人敢跳出来置喙半分。”
陈国舅说得含蓄了。
皇后只是他掌控朝堂的一部分,怎么会有实权。他要的是逼立太子那日,京师没有人敢与他抗衡。
孟蹊接过他手里的笔,顿了许久,直到墨都滴了下来,都未曾落笔。
反而笑了笑,将那笔管扔了:“您都布置了吧,三大门,四市六坊,太极殿,您都得安插人手。”
若是旁人这样说,陈国舅早就该掀桌子了。如今却眯了眯眼睛,仰头靠在太师椅上。
“我若有这么多人,我就不立太子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孟蹊怎么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