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96节
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将她放在身侧,俯身去吻她:“你睡吧,我一会儿送你回去。”
窗外的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等她睡着后,赵枢把她送回了房里。却是招来了冯僚,吩咐道:“你去查查,姑娘这些时日见过谁。”
她眉间总有愁绪。睡着了也不安稳。
冯僚应声去做,只是有些疑惑,爷为何要他查一个名字。听起来不像是姓名,反而更像是长辈取的字。
他做事向来利落。一早便回来了,回禀之时事无巨细。后背隐隐有些发汗。
只听见上首茶盏搁置的声音:“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冯僚出门前小心翼翼地觑了一眼,发现那位爷的脸色并不好看。
后半夜的时候十分地不安稳。赵明宜总觉得雨势越来越大,风也越来越大,不受控制似的。醒来后睡不着,喊来梨月。
“姑娘,怎么了?”
“你帮我去母亲那里看看,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心中慌乱,压都压不下去。
只是梨月前脚刚走,后脚又回来了,急匆匆地:“姑娘!姑娘咱们快走,河堤要垮了,洪水马上要倒灌进来了!”
“什么!”
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起来套了衣裳便走:“那母亲呢?娘那里可有人照看?”她还发着烧呢。
梨月已然十分焦灼:“夫人那里有张妈妈,我看见那位翰林也往那里去了!”她拉了姑娘便往外走,才见庄中何止大雨倾盆,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水已经到膝上了!
“快跑!洪水要来了!”
“往上游走!去东岭!”
夜里有人举起了火把,人影攒动,淌着水就要出庄子。嘴里还高喊着什么,淌着水就要出庄子。
“蓁蓁,我命人去找夫人。你跟我走。”赵枢从房里出来,只看了庭中,便已然断定此次雨水马上要演变成灾了。
她怎么能自己走:“可是我娘发着烧呢!我要去找她!”
水位越来越高了,她眼睁睁地瞧见有的农户消失在水中,后背顿时发凉。前世根本没有这*场灾祸啊!朝廷一点都不知晓。
还是说这次天灾让人瞒了下来!
赵枢也不说什么了,径直将她打横抱起:“你听我的,夫人会没事的,你们一起走反而拖累时间。”他说话不及不徐,纵使强硬,也好歹让她感受到一丝心安。
从前在辽东的时候她也碰到过这样的境况。经略衙门大火,他让她先走。
眼下不是能犹豫的时候。说不得还要拖累林氏。
她不纠结了,决定相信他:“我们去哪儿?”
“去东岭,那里地势高,长干寺也在那边。”
他带来的人率先疏散了人群,在前头举起火把带路。水已经淹到膝盖往上了。路上不仅有林家的庄户,还有附近村庄的涌出来的人。人头攒动。
天灾的时候没有王法,她看见路上有人哄抢财物。有些胆子大的,想赚一笔横财,目光对上了他们。
侍从果断亮了刀。
赵枢并不是好性的人。他将她送到长干寺安置好后,便匆匆离开了。周述真守着她,她看不见林氏的身影,一时有些着急,又问了一遍。
“姑娘别担心,冯先生去接夫人了,不会有事。”他很笃定。
她心下稍安,可是依然有些心慌:“那哥哥呢,这么大的雨,他要去哪儿?”
周述真握着刀,低声道:“您不知道,锦州早该泄洪的,只是有些人坐着底下的位置,都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他看了看往长干寺涌的人:“这次是您在锦州……我们若没回来,恐怕就要出事了。”
洪水已经滔天。
小凌河一带的官员这会儿怕是还在床上!
大爷发了怒,或许就连小姐都没看出来。那些人今晚肯定是逃不过去了。
梨月刚去寺里的厨房熬了碗姜汤,正到禅室外,说话间意外地兴奋起来:“姑娘!姑娘!夫人回来了!”
“娘!”赵明宜听了梨月的话,慌忙往外走去,才见寺内夹道中一行人匆匆走来。其中茜衣长簪的不是林氏又是谁,心下的大石头立马落了地,眼眶有些发红:“母亲……”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林娉揽着她的肩膀,叹道:“幸好你姐姐回了永州,不然也得遭这份罪。”
“我让人给您熬药。”她扶着林氏往里走。目光一转,除却冯僚以及他带着的侍从外,竟还瞧见了另一个人。他实在很好认,虽穿了斗笠蓑衣,气质却是不同的。
林娉这才想起来:“蓁蓁,这是孟大人,他早早便察觉了水势不对,过来请我派人去通知庄户……我出来得也早,多亏了他。”冯僚接到她的时候其实也早,水位还不过小腿。
只是他更早而已。
林娉不知他为何如此慌张。匆忙过来时,身上已经湿透了,只说‘没事就好’。
孟蹊看见她往这边看过来,顿时别过脸去,转身朝林氏拱手:“夫人,凌河大水,我还有公事在身,先走一步。”
林娉顿时不好留他了。只能看着他往寺外走。
“娘,我们先进去吧。”她扶着林氏往里走,只是神色却复杂起来。吩咐人去熬药,看着母亲睡下后她才出了禅室。只见庭中噼里啪啦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头。
长干寺的地势很高,不断有人涌进来。
禅室不够,人便拥堵在大殿,躺在地上,靠着立柱。不断有孩子的哭声。她招来周述真:“我这里还有一间禅室,女人跟孩子可以挤一挤,也方便些,你帮我安排一下吧。”她去跟林氏睡。
周述真觉得不必如此。杯水车薪。
她抿了抿唇:“还是去吧,绵薄之力而已。”
晚上林娉头疼又犯了,她吓了一大跳,醒来后便一直守着,等她渐渐睡去。天快要亮了,她站起来的时候忽然一阵头晕,扶着帘帐站稳了,这时候也睡不着了。
悄悄开了门。从东岭往下看去,只见地势低洼处,大片白茫茫的水。
身后传来脚步声,这时候私下都很安静,几乎没有人什么人。她猛地回头,汗毛都竖了起来:“谁在那里?”
回头才见一道颀长的身影,正看着与她相同的方向:“你不知道吧……就连我也不知道,锦州原来都淹了大半,朝廷还无一人知晓。”他嘲讽地笑了笑。
前世根本无人听说过这场洪水。
只能是底下人联合瞒了下来。
“你去疏散人了?”她怔怔地看着他身上湿透的衣衫。靛青的棉布衣料,吸了水会很沉,湿漉漉地贴在身上。他很瘦,高高的,兀自地摘了斗笠拿在手上,看着东岭之下白茫茫的水。
昨夜她看到工部那几位堂官了。占了三四间禅室,拥炉烤火。
他不是个好丈夫。却是个有心的翰林。
“我让人去给你找身衣裳。”她转身,却是让一只手紧紧地拉了回来。
“不用了。”孟蹊看着她娇小的身形就在自己跟前,心中说不出感觉:“天马上要亮了,你先回去,寺里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身边没有人不要出来。”
她觉得他抓着她的手发紧,不自在地挣扎起来。
“蓁蓁。”他喉头干涩起来,声音晦涩而沙哑。看着她湿漉漉的鬓发,很想帮她别到耳后去。只是她肯定是要抗拒的。
他要说什么呢。
说什么都是错的。
只能松开了手:“你回去吧,不用给我送衣裳,我还有事,马上……”他正说要走,却是在松开的那一瞬间,瞧见她白皙纤细的腕子上一道痕迹。像红梅一般的痕迹。
他是个男人,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
赵明宜一下子慌了,将衣袖匆匆往下拽,抬头觑了他一眼:“你不要那我就回去了,娘那里我替她谢谢你,就这样吧。”只能寄希望于他没有看见。
她走得慌忙。
却不知身后的人眼睛一片猩红,无声地笑了笑。笑出了泪来。
回到禅室的时候林氏已经醒了,她给她喂姜汤,说话的时候说起那位翰林。她只能附和地说了几句蒙混过去。
第99章 害怕
将人安置在长干寺后,赵枢连夜到了锦州官署里。
侍从前方清道。杂役窝在门房里正烤火,忽然听见门前‘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砸门声。不一会儿门就翻到在地。
“什么人?”役从高喝。
“你说什么人!睁大你的狗眼看看!”
杂役只见雨幕下黑压压的蓑衣斗笠,杀气腾腾。刀扣在腰间,像是随时要往外拔的样子,吓得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身子抖若筛糠,伏在地上,却见一双白底黑面的皂靴落在眼前。
长干寺的人从昨夜开始便越来越多,到了后半程,周述真已然不让她们再出来了。人多了心也杂,起歹念的不少。遭殃的多是女人跟孩子。
“有些人忒没脸了,大半夜跑出去钻女人的帐子,让人打出来还嘴硬!”梨月刚从厨房回来,气得鼻子都歪了:“可恨咱们人少,要走开去寻那几个混账东西还真不容易。”
林夫人喝了药,也叹气:“大灾的时候就是这样……”
赵明宜也忧心,她此刻也是万万不敢离开林氏的。这种时候根本玩笑不得。她见过六年后那场天灾,人还还活着,却只要染了病,就得抓去烧了。有时候人没病也莫名其妙地没了。
大灾面前没有礼法。
“娘,您再睡会儿吧。”她扶着林氏歇下。
天亮的时候,她才终于听见消息,锦州洪水一事已经上报给了朝廷。马上会有人前来调度。
很快,长干寺也涌来大批官兵,将寺内拥堵的人群疏散了。闹事一律拖了出去,寺里这才又恢复了秩序。
“姑娘,爷回来了。”梨月从门边探出半边身子:“不过我觉着,爷似乎很生气,面色不大好,卫指挥使大人跟知州大人也过来了。”脸色其实都不大好看。
那两位不知做了什么,来长干寺的路上面如菜色。身上蓑衣也穿得歪歪扭扭,官帽衣裳几乎都淋湿了,看着很是狼狈。
“听说昨夜雨水淹到了锦州城,官衙却只留了一个小吏办差。”梨月一边说一边倒水:“卫指挥使大人还在床上睡大觉……爷让人把指挥使大人府里的床搬了出来,让他在露天的庭院里睡。”
赵明宜讶然:“难怪。”
难怪赵枢会如此生气。这已经不是办差不力的事了。这是根本没顾百姓跟底下人的死活。
他们在临时腾出来的一间禅房议事。
她进去的时候,指挥使跟知州大人才出来,撞见之时颇有些尴尬。
赵枢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凝视庭中的绿松,实在算不得好心情。
“哥哥。”
他见她过来,面色终于和缓了些,伸手把她带到身边。
周述真把门关上了。
“你这两日应该也睡不好,只是没办法了。一时半会这里也安顿不下来。”他把她带到怀里,周身却依然带着肃杀之气,显然是动了大怒。
窗外的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等她睡着后,赵枢把她送回了房里。却是招来了冯僚,吩咐道:“你去查查,姑娘这些时日见过谁。”
她眉间总有愁绪。睡着了也不安稳。
冯僚应声去做,只是有些疑惑,爷为何要他查一个名字。听起来不像是姓名,反而更像是长辈取的字。
他做事向来利落。一早便回来了,回禀之时事无巨细。后背隐隐有些发汗。
只听见上首茶盏搁置的声音:“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冯僚出门前小心翼翼地觑了一眼,发现那位爷的脸色并不好看。
后半夜的时候十分地不安稳。赵明宜总觉得雨势越来越大,风也越来越大,不受控制似的。醒来后睡不着,喊来梨月。
“姑娘,怎么了?”
“你帮我去母亲那里看看,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心中慌乱,压都压不下去。
只是梨月前脚刚走,后脚又回来了,急匆匆地:“姑娘!姑娘咱们快走,河堤要垮了,洪水马上要倒灌进来了!”
“什么!”
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起来套了衣裳便走:“那母亲呢?娘那里可有人照看?”她还发着烧呢。
梨月已然十分焦灼:“夫人那里有张妈妈,我看见那位翰林也往那里去了!”她拉了姑娘便往外走,才见庄中何止大雨倾盆,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水已经到膝上了!
“快跑!洪水要来了!”
“往上游走!去东岭!”
夜里有人举起了火把,人影攒动,淌着水就要出庄子。嘴里还高喊着什么,淌着水就要出庄子。
“蓁蓁,我命人去找夫人。你跟我走。”赵枢从房里出来,只看了庭中,便已然断定此次雨水马上要演变成灾了。
她怎么能自己走:“可是我娘发着烧呢!我要去找她!”
水位越来越高了,她眼睁睁地瞧见有的农户消失在水中,后背顿时发凉。前世根本没有这*场灾祸啊!朝廷一点都不知晓。
还是说这次天灾让人瞒了下来!
赵枢也不说什么了,径直将她打横抱起:“你听我的,夫人会没事的,你们一起走反而拖累时间。”他说话不及不徐,纵使强硬,也好歹让她感受到一丝心安。
从前在辽东的时候她也碰到过这样的境况。经略衙门大火,他让她先走。
眼下不是能犹豫的时候。说不得还要拖累林氏。
她不纠结了,决定相信他:“我们去哪儿?”
“去东岭,那里地势高,长干寺也在那边。”
他带来的人率先疏散了人群,在前头举起火把带路。水已经淹到膝盖往上了。路上不仅有林家的庄户,还有附近村庄的涌出来的人。人头攒动。
天灾的时候没有王法,她看见路上有人哄抢财物。有些胆子大的,想赚一笔横财,目光对上了他们。
侍从果断亮了刀。
赵枢并不是好性的人。他将她送到长干寺安置好后,便匆匆离开了。周述真守着她,她看不见林氏的身影,一时有些着急,又问了一遍。
“姑娘别担心,冯先生去接夫人了,不会有事。”他很笃定。
她心下稍安,可是依然有些心慌:“那哥哥呢,这么大的雨,他要去哪儿?”
周述真握着刀,低声道:“您不知道,锦州早该泄洪的,只是有些人坐着底下的位置,都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他看了看往长干寺涌的人:“这次是您在锦州……我们若没回来,恐怕就要出事了。”
洪水已经滔天。
小凌河一带的官员这会儿怕是还在床上!
大爷发了怒,或许就连小姐都没看出来。那些人今晚肯定是逃不过去了。
梨月刚去寺里的厨房熬了碗姜汤,正到禅室外,说话间意外地兴奋起来:“姑娘!姑娘!夫人回来了!”
“娘!”赵明宜听了梨月的话,慌忙往外走去,才见寺内夹道中一行人匆匆走来。其中茜衣长簪的不是林氏又是谁,心下的大石头立马落了地,眼眶有些发红:“母亲……”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林娉揽着她的肩膀,叹道:“幸好你姐姐回了永州,不然也得遭这份罪。”
“我让人给您熬药。”她扶着林氏往里走。目光一转,除却冯僚以及他带着的侍从外,竟还瞧见了另一个人。他实在很好认,虽穿了斗笠蓑衣,气质却是不同的。
林娉这才想起来:“蓁蓁,这是孟大人,他早早便察觉了水势不对,过来请我派人去通知庄户……我出来得也早,多亏了他。”冯僚接到她的时候其实也早,水位还不过小腿。
只是他更早而已。
林娉不知他为何如此慌张。匆忙过来时,身上已经湿透了,只说‘没事就好’。
孟蹊看见她往这边看过来,顿时别过脸去,转身朝林氏拱手:“夫人,凌河大水,我还有公事在身,先走一步。”
林娉顿时不好留他了。只能看着他往寺外走。
“娘,我们先进去吧。”她扶着林氏往里走,只是神色却复杂起来。吩咐人去熬药,看着母亲睡下后她才出了禅室。只见庭中噼里啪啦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头。
长干寺的地势很高,不断有人涌进来。
禅室不够,人便拥堵在大殿,躺在地上,靠着立柱。不断有孩子的哭声。她招来周述真:“我这里还有一间禅室,女人跟孩子可以挤一挤,也方便些,你帮我安排一下吧。”她去跟林氏睡。
周述真觉得不必如此。杯水车薪。
她抿了抿唇:“还是去吧,绵薄之力而已。”
晚上林娉头疼又犯了,她吓了一大跳,醒来后便一直守着,等她渐渐睡去。天快要亮了,她站起来的时候忽然一阵头晕,扶着帘帐站稳了,这时候也睡不着了。
悄悄开了门。从东岭往下看去,只见地势低洼处,大片白茫茫的水。
身后传来脚步声,这时候私下都很安静,几乎没有人什么人。她猛地回头,汗毛都竖了起来:“谁在那里?”
回头才见一道颀长的身影,正看着与她相同的方向:“你不知道吧……就连我也不知道,锦州原来都淹了大半,朝廷还无一人知晓。”他嘲讽地笑了笑。
前世根本无人听说过这场洪水。
只能是底下人联合瞒了下来。
“你去疏散人了?”她怔怔地看着他身上湿透的衣衫。靛青的棉布衣料,吸了水会很沉,湿漉漉地贴在身上。他很瘦,高高的,兀自地摘了斗笠拿在手上,看着东岭之下白茫茫的水。
昨夜她看到工部那几位堂官了。占了三四间禅室,拥炉烤火。
他不是个好丈夫。却是个有心的翰林。
“我让人去给你找身衣裳。”她转身,却是让一只手紧紧地拉了回来。
“不用了。”孟蹊看着她娇小的身形就在自己跟前,心中说不出感觉:“天马上要亮了,你先回去,寺里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身边没有人不要出来。”
她觉得他抓着她的手发紧,不自在地挣扎起来。
“蓁蓁。”他喉头干涩起来,声音晦涩而沙哑。看着她湿漉漉的鬓发,很想帮她别到耳后去。只是她肯定是要抗拒的。
他要说什么呢。
说什么都是错的。
只能松开了手:“你回去吧,不用给我送衣裳,我还有事,马上……”他正说要走,却是在松开的那一瞬间,瞧见她白皙纤细的腕子上一道痕迹。像红梅一般的痕迹。
他是个男人,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
赵明宜一下子慌了,将衣袖匆匆往下拽,抬头觑了他一眼:“你不要那我就回去了,娘那里我替她谢谢你,就这样吧。”只能寄希望于他没有看见。
她走得慌忙。
却不知身后的人眼睛一片猩红,无声地笑了笑。笑出了泪来。
回到禅室的时候林氏已经醒了,她给她喂姜汤,说话的时候说起那位翰林。她只能附和地说了几句蒙混过去。
第99章 害怕
将人安置在长干寺后,赵枢连夜到了锦州官署里。
侍从前方清道。杂役窝在门房里正烤火,忽然听见门前‘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砸门声。不一会儿门就翻到在地。
“什么人?”役从高喝。
“你说什么人!睁大你的狗眼看看!”
杂役只见雨幕下黑压压的蓑衣斗笠,杀气腾腾。刀扣在腰间,像是随时要往外拔的样子,吓得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身子抖若筛糠,伏在地上,却见一双白底黑面的皂靴落在眼前。
长干寺的人从昨夜开始便越来越多,到了后半程,周述真已然不让她们再出来了。人多了心也杂,起歹念的不少。遭殃的多是女人跟孩子。
“有些人忒没脸了,大半夜跑出去钻女人的帐子,让人打出来还嘴硬!”梨月刚从厨房回来,气得鼻子都歪了:“可恨咱们人少,要走开去寻那几个混账东西还真不容易。”
林夫人喝了药,也叹气:“大灾的时候就是这样……”
赵明宜也忧心,她此刻也是万万不敢离开林氏的。这种时候根本玩笑不得。她见过六年后那场天灾,人还还活着,却只要染了病,就得抓去烧了。有时候人没病也莫名其妙地没了。
大灾面前没有礼法。
“娘,您再睡会儿吧。”她扶着林氏歇下。
天亮的时候,她才终于听见消息,锦州洪水一事已经上报给了朝廷。马上会有人前来调度。
很快,长干寺也涌来大批官兵,将寺内拥堵的人群疏散了。闹事一律拖了出去,寺里这才又恢复了秩序。
“姑娘,爷回来了。”梨月从门边探出半边身子:“不过我觉着,爷似乎很生气,面色不大好,卫指挥使大人跟知州大人也过来了。”脸色其实都不大好看。
那两位不知做了什么,来长干寺的路上面如菜色。身上蓑衣也穿得歪歪扭扭,官帽衣裳几乎都淋湿了,看着很是狼狈。
“听说昨夜雨水淹到了锦州城,官衙却只留了一个小吏办差。”梨月一边说一边倒水:“卫指挥使大人还在床上睡大觉……爷让人把指挥使大人府里的床搬了出来,让他在露天的庭院里睡。”
赵明宜讶然:“难怪。”
难怪赵枢会如此生气。这已经不是办差不力的事了。这是根本没顾百姓跟底下人的死活。
他们在临时腾出来的一间禅房议事。
她进去的时候,指挥使跟知州大人才出来,撞见之时颇有些尴尬。
赵枢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凝视庭中的绿松,实在算不得好心情。
“哥哥。”
他见她过来,面色终于和缓了些,伸手把她带到身边。
周述真把门关上了。
“你这两日应该也睡不好,只是没办法了。一时半会这里也安顿不下来。”他把她带到怀里,周身却依然带着肃杀之气,显然是动了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