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36节
“他如今跟以前,倒是真不一样了。从前他连一身绫缎的衣裳都不肯做,那身旧衣洗得发白,他去科考那年还是我给他补的……”
而后便是一阵长长的叹息。
赵明宜正要踏进去的脚立刻收了回来。等母亲与张妈妈说完了,才连忙打了帘子进去,喊了一声娘。
林娉下了一跳,肩膀一颤:“我的祖宗嗳,你尽吓我吧,怎么都不说一声。”
也不知道女儿听去了多少。
连忙抚了抚头发,觉着没有异样后才起身:“我要去正厅一趟,你祖母在发脾气呢。”说罢摸了摸女儿的头:“你就别去了,别掺和这事儿,实在是理也理不清,也不知道老太太打算怎么处置。”
明湘跟颂麒的事闹得那样大,她肯定女儿已经知道了。
“娘,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她有些担心,拉着林氏的手。
林娉到底还是带上她了。
正厅里气氛果然凝重。赵明宜跟林氏一进去,便见老太太面色淡淡地坐在上首,王夫人坐在左边的圈椅上,王三少爷站在他母亲身侧。而明湘则立在老太太身边,面上带泪,不时拿着帕子抹眼角。妆容也有些花了。
林氏进去先喊了声母亲,便到了右侧的椅子上坐下。赵明宜站在她身侧。
老太太见她进来也只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喝了口茶,似乎是气还没顺,转头与林氏冷哼了一声:“这场宴是你办的,家中仆妇小厮也是你料理的,按理来说不该让湘儿不小心跑了出去,你这婶娘当得可真称职啊!”说罢锤了捶拐杖。
林氏看了一眼王夫人。显然知晓老太太是想说她不称职,侄女儿只是小姑娘不懂事,是她这个做婶娘的没尽到责任推脱过去。
赵明宜也望了上首的老太太一眼。
祖母真是……若她想袒护孙女儿,确实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母亲料理那么大一场宴,管着灶上,内宅,前院,还有几百来往仆从,便是有八百分精力也不够用啊,怎么可能还去照看一个隔房的侄女儿。
老太太实在是有些强词夺理了。
林氏正衬度着如何回答,却不想女儿先开了口:“祖母,母亲在后宅办宴席,府里管事的嬷嬷妈妈都在等母亲的调遣,那么多事怎么管得过来呢……五姐姐应该是由三婶娘管教才是啊,我母亲若是越过三婶娘去管姐姐,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吗?”
王夫人也看了过来。
才见这姑娘正是先前与颂麒议过亲的那个……暗道真是时节不顺,若换成这个也好啊,另一个前儿还没看出来这么难缠。老太太看着也护得厉害,这要是娶回去,保不齐家里就有得闹了。
老太太不曾想媳妇还未开口,这个孙女便先护上她娘了,厉色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说罢看向林氏:“你养的好女儿,纵得这般牙尖嘴利。”
林氏却是暗自翻了个白眼。
“母亲,这不是在说明湘么,怎么扯上蓁蓁了,她又没做错什么事。”
老太太梗了一下。
站在王夫人身边的三少爷却是看了一眼林氏身边站着的姑娘,只见她不说话了,微微低着头。她不也是赵家的小姐吗,为何她在赵家的处境看起来不是很好。明湘那样大张旗鼓地来找他,闹得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老太太都没骂一声。
她一来便挨骂。
本以为她不会再说话了,却不知他刚想完,便听见对面的清脆的声音:“祖母也要讲一点道理啊,姐姐的事情本就该由婶娘管的,为何非要揪着母亲不放呢,您若觉得母亲太闲了,那不如以后还是由祖母来管家吧,您定是照料周到处事公允的。”
管家可累死个人,老太太受不了,她只管掌着家里每月的进出项就可以了。遂不说话了。
王夫人却是不耐烦了,淡淡地道:“赵老太太,今日的事便先作罢吧,我们往后再议,我也乏了,头疼得很,便先回去了。”
“那如何使得,我们湘儿才是吃了大亏,夫人今日不给个说法,咱们两家恐怕也难善了了。”老太太态度强硬。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的头实在是疼得受不了了,后儿再议吧。”王夫人铁了心要走。
明湘眼见着今日被人撞见,那样指指点点,根本受不了,拉扯着老太太:“祖母,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若是您不管我,那我可要一头碰死在这儿了。”说罢又看向王颂麒:“三少爷,你说句话啊,分明是你接了我的荷包,又转送给我玉石的!”
王夫人闻言,立时停了脚步,看向身后的儿子,厉色道:“可真有这回事?”
王颂麒却是涨红了脸:“母亲……我。”
王夫人哪有不明白的,气得心肝疼,横了他一眼:“等我回去再跟你算账!”说罢回头看向老太太,又看了眼明湘,淡淡地道:“还是等过些日子再说吧,颂麒的父亲不在河间,我也无法全权做主。老太太,我先告辞了。”
说罢带着儿子离开了。
老太太气得仰倒,转头看向孙女儿,却是第一次说重话:“看你干的好事!”
明湘委屈的落泪。
赵明宜跟林氏看了场闹剧,等众人离开后,也跟着离开了。只是她没想到明湘在前头等她,眼角还带着泪,恨恨地道:“看我这么狼狈,你一定很得意吧。”
她都这么说了。
明宜转身看了看,发现林氏还未出来,向着明湘走近了些,压着声音道:“五姐姐,从小时候开始你便处处找我的茬,我也不曾真的与你有过计较。可是上次你派人传播我跟孟公子的谣言,我却是真的很生气……既然毁了我会让你高兴,那你今日落入这样的境地,我为什么不能得意呢。”
她又说了一遍:“我就是很得意,姐姐待如何。”
“你……你这个贱人!”明湘凑上来就要伸手,正巧这时候林氏也出来了,怒不可遏道:“明湘,你这是干什么,快给我住手!”
赵明宜也不会任由她打,很快退了两步到林氏身边。
明湘没打着,怒意更甚:“婶娘,你不知道她说了多恶毒的话!”
“五小姐!”林氏这回却是真的怒了,连她的名字也不喊了,温柔的面容顿时沉了下来:“你这样没有礼数,连妹妹也敢打,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你若再这样,我就要让人传大夫了……”
明湘顿时泄了气。
若是叫了大夫,还是用这样的名义叫的,那传来传去她便是没得疯病也要被人议论了。于是忍着泪冷哼一声,很快便回了三院。
林氏立刻转身摸了摸女儿,柔和道:“没事了,回去吧。”
赵明宜跟在母亲身后,心中忽然像是吐了一口重重的浊气一般,好像豁然开朗了许多。从前她一直在忍让,可是今天她对明湘反唇相讥,胸中真的很畅快。
哥哥跟她说,别人用什么方式对她,那她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她做到了。
她承认看见明湘被人议论,她确实很得意。当初五姐姐买通了婆子散布她谣言的时候,也没想到她今日也会被谣言缠身吧。风水轮流转。
跟着母亲回了二院。
林氏把她带了正房,让张妈妈在屏风后给她换药:“你脚上的伤看着好多了,只是还是得上药才是,不能偷懒,不然要留疤的。”
“脚上有什么的……便是留疤也不怕的吧。”她有些疑惑。
林氏梗了一下,不说话了。张妈妈却笑:“小姐的脚长得多好啊,还是白白嫩嫩的好看,平白多了两道疤怎么好呢……您马上就及笄了。”
梨月疑惑:“这跟小姐及笄有什么关系?”
林氏听不下去了,转身往外间走。张妈妈闹了个红脸,却是笑笑不说话了。
殊不知赵明宜却是听懂了。沉默地看着自己裙下白生生的一截脚腕。
这就要论到闺房之乐了,而且也不是所有夫妻之间都兴这个……母亲一点都不含蓄!
她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时下男人都喜欢姑娘家白嫩嫩的脚,这也得分人的吧!大哥肯定就不喜欢,那太俗气了……
思绪飘远了。
张妈妈这边在屏后给她上药,外间却是有了些响动,似乎是有谁进来了,还有小丫头斟茶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她父亲的声音,像是在跟母亲说着什么,恍惚间,她好像听见了相宁的名字。
梨月跟张妈妈显然也是听见了,张妈妈手上的动作都慢了下来,静静地听着外头的动静。
‘砰’。
忽然间,传来茶盏重重放在桌案上的声音,钝钝的。
“你要抬便抬,不是早就决定好了么,还来问我做什么!谁敢做你赵二爷的主!”
是母亲生气的声音。
紧接着便是帘子劈里啪啦。肯定就是她父亲出去了,而且看样子也气得不轻。林氏很快走了进来,看着张妈妈给女儿上药,看着女儿担忧的目光,她忽而骂了一句:“也不知他最近是怎么了,纳妾的是他,不高兴的还是他!”
赵明宜听罢点点头。
却不知她的确是在担心,不过担心的是相宁。她在想要如何下手,才能永绝这个后患…
相宁是绝计不能进府来的,她赌不起。而且进了府她更不好下手了,人多眼杂,很容易露出蛛丝马迹。
而那厢正在瀛海楼歇息的相宁正坐在美人靠上,任由二老爷找来的丫头给自己捶腿。一边松散筋骨,一边跟她打听内宅的情况,问这丫头:“你知不知道你们六小姐平日里都跟谁最不对付?”
丫头是赵宅里的,闻言很是警觉。
相宁立刻从腕上脱了个镯子下来:“你别害怕,你也是知道的,老爷兴许要纳我进府呢……我提前打听打听小姐*的喜好还不成么,万一我一进去就犯了忌讳怎么办?”
之前赵明宜把她送去庄子上的事只有少数人知道。二老爷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找了个不知情的丫头过来伺候。
这会儿收了镯子,小丫头也松散了心神,思衬道:“六小姐脾气好,也没听说过跟谁不对付……不过我记得先前五小姐拿了六小姐的珊瑚手串,六小姐不高兴了,两个人吵了起来。”
“那就是跟明湘小姐不和睦了?”相宁喃喃道。
若要让夫人跟六小姐再也不能翻身,光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有帮手才是。暗自思索着,忽而拿起桌案上的茶,微微抿了一口。
第35章 愠怒
赵枢却是连夜赶往辽东。
王仪也是督察院的人,第一次跟这位上官的上官出巡督抚,一开始还有些战战兢兢,怕摸不清这位大人的脾性犯了他的忌讳。没想到路上走了两日,发现赵大人面容虽冷,也无太多言语,却不是个会刻意与人为难的人。
也不像他的另一位同僚梁棋,性子倔脾气也硬,认定的事绝不轻易改观。
听说梁棋是赵大人的属僚,这两人性子都冷,很难想象这一上一下是如何共事的。
翰林学士杨贺昌同往。
一行人轻车简行,身边各带了十几护卫,只是在进入辽西走廊,马上就要到连山驿的时候突然遭遇一波刺客,黑衣蒙面,武艺高强。王仪的马立时受了惊。
赵枢望了一眼前方的刺客,只见敌我悬殊,当机立断道:“分开走!”
扬贺昌也反应过来,调转马头往竹林西侧而去。
等一行人再次会面时,已经是五日后了,皆至广宁。辽东总兵李澧亲自接见,说明了地方如今的境况:“叛王已经控制了辽王府邸,还有周围的一些辖镇,松江渡口的船也被扣下了,粗略估计有上百来艘,或许王府私下还造有船只……却是无法统计的。”
杨贺昌奔命多日,早已十分狼狈,却还是打起精神来:“那粮草,驿站,官道的情状的如何?”
李总兵却是不说话了,看向一旁的另一位大人,不同于杨贺昌的疲惫困乏,这位大人却是十分地干净利落。一身窄袖玄衣,也没有开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似乎也在等他回答。
按理来说,这位新任的巡抚大人职位应是在他之上的!可是上任辽东巡抚刚死在刺客手中,这位还不知晓结果如何呢。便也没太当回事。
宋澧笑了笑:“这些尚未弄清楚,眼下辽东局势乱透了,想知道这些还需等待一些时日……不过各位远道而来,定是已经十分疲乏了,军务衙门还没收拾好,不如先到我府上下榻吧。”说罢看向赵溪亭。
“也好。”赵枢也笑了笑,并未计较他的含糊不清。
王仪自然是跟着自己的上官。杨贺昌见罢也歇了继续问的心思,跟着一道进去了。
他们带来的护卫均有所折损,一块儿算上也才十余人。
进了总兵府,自有丫头来伺候沐浴洗尘,杨贺昌虽觉得如今战事紧急,无需这般讲究,却耐不过李澧的极力劝说,便跟着去了。紧接着又吩咐人安排晚宴,搭建戏台,说要给他们接风洗尘。
而后便是一阵长长的叹息。
赵明宜正要踏进去的脚立刻收了回来。等母亲与张妈妈说完了,才连忙打了帘子进去,喊了一声娘。
林娉下了一跳,肩膀一颤:“我的祖宗嗳,你尽吓我吧,怎么都不说一声。”
也不知道女儿听去了多少。
连忙抚了抚头发,觉着没有异样后才起身:“我要去正厅一趟,你祖母在发脾气呢。”说罢摸了摸女儿的头:“你就别去了,别掺和这事儿,实在是理也理不清,也不知道老太太打算怎么处置。”
明湘跟颂麒的事闹得那样大,她肯定女儿已经知道了。
“娘,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她有些担心,拉着林氏的手。
林娉到底还是带上她了。
正厅里气氛果然凝重。赵明宜跟林氏一进去,便见老太太面色淡淡地坐在上首,王夫人坐在左边的圈椅上,王三少爷站在他母亲身侧。而明湘则立在老太太身边,面上带泪,不时拿着帕子抹眼角。妆容也有些花了。
林氏进去先喊了声母亲,便到了右侧的椅子上坐下。赵明宜站在她身侧。
老太太见她进来也只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喝了口茶,似乎是气还没顺,转头与林氏冷哼了一声:“这场宴是你办的,家中仆妇小厮也是你料理的,按理来说不该让湘儿不小心跑了出去,你这婶娘当得可真称职啊!”说罢锤了捶拐杖。
林氏看了一眼王夫人。显然知晓老太太是想说她不称职,侄女儿只是小姑娘不懂事,是她这个做婶娘的没尽到责任推脱过去。
赵明宜也望了上首的老太太一眼。
祖母真是……若她想袒护孙女儿,确实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母亲料理那么大一场宴,管着灶上,内宅,前院,还有几百来往仆从,便是有八百分精力也不够用啊,怎么可能还去照看一个隔房的侄女儿。
老太太实在是有些强词夺理了。
林氏正衬度着如何回答,却不想女儿先开了口:“祖母,母亲在后宅办宴席,府里管事的嬷嬷妈妈都在等母亲的调遣,那么多事怎么管得过来呢……五姐姐应该是由三婶娘管教才是啊,我母亲若是越过三婶娘去管姐姐,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吗?”
王夫人也看了过来。
才见这姑娘正是先前与颂麒议过亲的那个……暗道真是时节不顺,若换成这个也好啊,另一个前儿还没看出来这么难缠。老太太看着也护得厉害,这要是娶回去,保不齐家里就有得闹了。
老太太不曾想媳妇还未开口,这个孙女便先护上她娘了,厉色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说罢看向林氏:“你养的好女儿,纵得这般牙尖嘴利。”
林氏却是暗自翻了个白眼。
“母亲,这不是在说明湘么,怎么扯上蓁蓁了,她又没做错什么事。”
老太太梗了一下。
站在王夫人身边的三少爷却是看了一眼林氏身边站着的姑娘,只见她不说话了,微微低着头。她不也是赵家的小姐吗,为何她在赵家的处境看起来不是很好。明湘那样大张旗鼓地来找他,闹得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老太太都没骂一声。
她一来便挨骂。
本以为她不会再说话了,却不知他刚想完,便听见对面的清脆的声音:“祖母也要讲一点道理啊,姐姐的事情本就该由婶娘管的,为何非要揪着母亲不放呢,您若觉得母亲太闲了,那不如以后还是由祖母来管家吧,您定是照料周到处事公允的。”
管家可累死个人,老太太受不了,她只管掌着家里每月的进出项就可以了。遂不说话了。
王夫人却是不耐烦了,淡淡地道:“赵老太太,今日的事便先作罢吧,我们往后再议,我也乏了,头疼得很,便先回去了。”
“那如何使得,我们湘儿才是吃了大亏,夫人今日不给个说法,咱们两家恐怕也难善了了。”老太太态度强硬。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的头实在是疼得受不了了,后儿再议吧。”王夫人铁了心要走。
明湘眼见着今日被人撞见,那样指指点点,根本受不了,拉扯着老太太:“祖母,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若是您不管我,那我可要一头碰死在这儿了。”说罢又看向王颂麒:“三少爷,你说句话啊,分明是你接了我的荷包,又转送给我玉石的!”
王夫人闻言,立时停了脚步,看向身后的儿子,厉色道:“可真有这回事?”
王颂麒却是涨红了脸:“母亲……我。”
王夫人哪有不明白的,气得心肝疼,横了他一眼:“等我回去再跟你算账!”说罢回头看向老太太,又看了眼明湘,淡淡地道:“还是等过些日子再说吧,颂麒的父亲不在河间,我也无法全权做主。老太太,我先告辞了。”
说罢带着儿子离开了。
老太太气得仰倒,转头看向孙女儿,却是第一次说重话:“看你干的好事!”
明湘委屈的落泪。
赵明宜跟林氏看了场闹剧,等众人离开后,也跟着离开了。只是她没想到明湘在前头等她,眼角还带着泪,恨恨地道:“看我这么狼狈,你一定很得意吧。”
她都这么说了。
明宜转身看了看,发现林氏还未出来,向着明湘走近了些,压着声音道:“五姐姐,从小时候开始你便处处找我的茬,我也不曾真的与你有过计较。可是上次你派人传播我跟孟公子的谣言,我却是真的很生气……既然毁了我会让你高兴,那你今日落入这样的境地,我为什么不能得意呢。”
她又说了一遍:“我就是很得意,姐姐待如何。”
“你……你这个贱人!”明湘凑上来就要伸手,正巧这时候林氏也出来了,怒不可遏道:“明湘,你这是干什么,快给我住手!”
赵明宜也不会任由她打,很快退了两步到林氏身边。
明湘没打着,怒意更甚:“婶娘,你不知道她说了多恶毒的话!”
“五小姐!”林氏这回却是真的怒了,连她的名字也不喊了,温柔的面容顿时沉了下来:“你这样没有礼数,连妹妹也敢打,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你若再这样,我就要让人传大夫了……”
明湘顿时泄了气。
若是叫了大夫,还是用这样的名义叫的,那传来传去她便是没得疯病也要被人议论了。于是忍着泪冷哼一声,很快便回了三院。
林氏立刻转身摸了摸女儿,柔和道:“没事了,回去吧。”
赵明宜跟在母亲身后,心中忽然像是吐了一口重重的浊气一般,好像豁然开朗了许多。从前她一直在忍让,可是今天她对明湘反唇相讥,胸中真的很畅快。
哥哥跟她说,别人用什么方式对她,那她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她做到了。
她承认看见明湘被人议论,她确实很得意。当初五姐姐买通了婆子散布她谣言的时候,也没想到她今日也会被谣言缠身吧。风水轮流转。
跟着母亲回了二院。
林氏把她带了正房,让张妈妈在屏风后给她换药:“你脚上的伤看着好多了,只是还是得上药才是,不能偷懒,不然要留疤的。”
“脚上有什么的……便是留疤也不怕的吧。”她有些疑惑。
林氏梗了一下,不说话了。张妈妈却笑:“小姐的脚长得多好啊,还是白白嫩嫩的好看,平白多了两道疤怎么好呢……您马上就及笄了。”
梨月疑惑:“这跟小姐及笄有什么关系?”
林氏听不下去了,转身往外间走。张妈妈闹了个红脸,却是笑笑不说话了。
殊不知赵明宜却是听懂了。沉默地看着自己裙下白生生的一截脚腕。
这就要论到闺房之乐了,而且也不是所有夫妻之间都兴这个……母亲一点都不含蓄!
她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时下男人都喜欢姑娘家白嫩嫩的脚,这也得分人的吧!大哥肯定就不喜欢,那太俗气了……
思绪飘远了。
张妈妈这边在屏后给她上药,外间却是有了些响动,似乎是有谁进来了,还有小丫头斟茶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她又听见她父亲的声音,像是在跟母亲说着什么,恍惚间,她好像听见了相宁的名字。
梨月跟张妈妈显然也是听见了,张妈妈手上的动作都慢了下来,静静地听着外头的动静。
‘砰’。
忽然间,传来茶盏重重放在桌案上的声音,钝钝的。
“你要抬便抬,不是早就决定好了么,还来问我做什么!谁敢做你赵二爷的主!”
是母亲生气的声音。
紧接着便是帘子劈里啪啦。肯定就是她父亲出去了,而且看样子也气得不轻。林氏很快走了进来,看着张妈妈给女儿上药,看着女儿担忧的目光,她忽而骂了一句:“也不知他最近是怎么了,纳妾的是他,不高兴的还是他!”
赵明宜听罢点点头。
却不知她的确是在担心,不过担心的是相宁。她在想要如何下手,才能永绝这个后患…
相宁是绝计不能进府来的,她赌不起。而且进了府她更不好下手了,人多眼杂,很容易露出蛛丝马迹。
而那厢正在瀛海楼歇息的相宁正坐在美人靠上,任由二老爷找来的丫头给自己捶腿。一边松散筋骨,一边跟她打听内宅的情况,问这丫头:“你知不知道你们六小姐平日里都跟谁最不对付?”
丫头是赵宅里的,闻言很是警觉。
相宁立刻从腕上脱了个镯子下来:“你别害怕,你也是知道的,老爷兴许要纳我进府呢……我提前打听打听小姐*的喜好还不成么,万一我一进去就犯了忌讳怎么办?”
之前赵明宜把她送去庄子上的事只有少数人知道。二老爷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找了个不知情的丫头过来伺候。
这会儿收了镯子,小丫头也松散了心神,思衬道:“六小姐脾气好,也没听说过跟谁不对付……不过我记得先前五小姐拿了六小姐的珊瑚手串,六小姐不高兴了,两个人吵了起来。”
“那就是跟明湘小姐不和睦了?”相宁喃喃道。
若要让夫人跟六小姐再也不能翻身,光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有帮手才是。暗自思索着,忽而拿起桌案上的茶,微微抿了一口。
第35章 愠怒
赵枢却是连夜赶往辽东。
王仪也是督察院的人,第一次跟这位上官的上官出巡督抚,一开始还有些战战兢兢,怕摸不清这位大人的脾性犯了他的忌讳。没想到路上走了两日,发现赵大人面容虽冷,也无太多言语,却不是个会刻意与人为难的人。
也不像他的另一位同僚梁棋,性子倔脾气也硬,认定的事绝不轻易改观。
听说梁棋是赵大人的属僚,这两人性子都冷,很难想象这一上一下是如何共事的。
翰林学士杨贺昌同往。
一行人轻车简行,身边各带了十几护卫,只是在进入辽西走廊,马上就要到连山驿的时候突然遭遇一波刺客,黑衣蒙面,武艺高强。王仪的马立时受了惊。
赵枢望了一眼前方的刺客,只见敌我悬殊,当机立断道:“分开走!”
扬贺昌也反应过来,调转马头往竹林西侧而去。
等一行人再次会面时,已经是五日后了,皆至广宁。辽东总兵李澧亲自接见,说明了地方如今的境况:“叛王已经控制了辽王府邸,还有周围的一些辖镇,松江渡口的船也被扣下了,粗略估计有上百来艘,或许王府私下还造有船只……却是无法统计的。”
杨贺昌奔命多日,早已十分狼狈,却还是打起精神来:“那粮草,驿站,官道的情状的如何?”
李总兵却是不说话了,看向一旁的另一位大人,不同于杨贺昌的疲惫困乏,这位大人却是十分地干净利落。一身窄袖玄衣,也没有开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似乎也在等他回答。
按理来说,这位新任的巡抚大人职位应是在他之上的!可是上任辽东巡抚刚死在刺客手中,这位还不知晓结果如何呢。便也没太当回事。
宋澧笑了笑:“这些尚未弄清楚,眼下辽东局势乱透了,想知道这些还需等待一些时日……不过各位远道而来,定是已经十分疲乏了,军务衙门还没收拾好,不如先到我府上下榻吧。”说罢看向赵溪亭。
“也好。”赵枢也笑了笑,并未计较他的含糊不清。
王仪自然是跟着自己的上官。杨贺昌见罢也歇了继续问的心思,跟着一道进去了。
他们带来的护卫均有所折损,一块儿算上也才十余人。
进了总兵府,自有丫头来伺候沐浴洗尘,杨贺昌虽觉得如今战事紧急,无需这般讲究,却耐不过李澧的极力劝说,便跟着去了。紧接着又吩咐人安排晚宴,搭建戏台,说要给他们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