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31节
老太太额头青筋都要冒出来了。暗道这丫头白教了,便是用那座玉屏换这青雀又如何,她是不知道这东西价值几何,眼皮子太浅了。换了可一点都不吃亏。
明湘却是脑子都嗡嗡的,坚决不让东西从自己手里流出去。
赵明宜见状也委屈起来:“怎么就不还了呢……我可从来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是姐姐一直这样,才觉得我也是如此罢。”她低下了头,眼眶也红了:“我还记得去年生日,我把一副珊瑚手串借给五姐姐了,还有之前的琉璃珠子、玉梳……”太多了她都快记不清了,只挑了两件。
“想必是姐姐忘了,我那边有一张单子,我便让云珠带两个丫头跟姐姐去取吧。”她坐着,低垂着眼睫。
门外的小丫头请见微微的哽咽声,按捺不住地往里头看去。
明湘更不高兴了,又伏回了老太太身边,低声地喊祖母。
这怎么行呢……林氏家里是经商的,富庶得很,晗音嫁后六妹便是她唯一在身边的女儿了,给的东西都是好的。既到了她手里,又怎么能再让人拿回去。
明湘不接话,老太太打圆场:“她是姐姐,你该有几分长幼尊卑才是,怎么向姐姐讨东西呢。”
梨月都气炸了。
赵明宜也没有纠缠。她知道在荣安堂明湘吃不了大亏,再说下去老太太恼羞成怒,指不定她就走不掉了。很快便带着锦盒离开了。却是走得很顺畅,明湘怕她要拿回那些东西,躲在老太太怀里一直没张口要那钗。
出了荣安堂,赵明宜觉着天色都好了起来。
这时候池子里的荷花也泛起了绿意,花苞饱满硕大,好像很块就要炸开了似的。水里放了红色的鲤鱼,胖乎乎的在水里游,池塘上泛起透明的泡泡。
梨月见小姐脸上一直挂着笑,便知她心情很好很好。
“梨月,我太开心了,原来拒绝别人这么容易……”她一直没回去,只坐着轮椅在池子旁看那鲤鱼,红色的鲤鱼喜气极了,胖胖地游来游去。
少女眉梢飞扬,任谁都能看出来她的高兴。
她知道小姐不太会拒绝人。这一切都是因老爷跟晗音小姐而起的,只要在老爷跟前,她得到的便从来都是晗音小姐挑过的。
梨月心下微微一哽,便是亲姐姐都如此,何况是明湘小姐呢。她正要说两句喜气话,却看见池边的小姐弯腰捡了颗小石头,高兴地扔到了池子里去。
一边看着一层层泛起的涟漪,一边笑起来:“梨月,我喜欢哥哥,我喜欢他。除了母亲,就是他对我最好了。”
梨月也笑起来,自然也觉得如此,正要附和,余光却瞥见一道藏青的身影。她讶然回头,便见方才在庭院中匆匆离去的大爷这会儿却回到了内院,正负着手在身后看着小姐雀跃的神情。
神色清冷,目光却柔和。
第31章 调任
池边栽了垂丝海棠,这时候已经开花了,十分茂盛。粉白的小花,铃铛一般一串串的挂在树枝上,荷塘里停息的蜻蜓忽而飞到了花上来,立在摇曳的骨朵上,好像也在听池塘边的姑娘说话。
赵明宜还在看那波纹,梨月望向她的时候,只觉得她的眼睛像宝石一般亮。而余光处那道身影,却也是在静静地看着她。
荷花亭亭玉立。
池边响起喃喃声:“小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赵家最可爱的姑娘,哥哥才让我待在他书房……”她自己都觉得好笑,而且幼稚,轻轻笑了一下:“后来发现我不是,我很迟钝,字也写不好,也不像四姐姐跟五姐姐那样讨长辈喜欢。父亲书房的丫头说我纯善,其实我知道,她们是觉得我好欺负。”
“可是我真的很知足。我生在赵家,祖父叔伯都在朝为官,家中颇有财富,不用为衣食所忧,有母亲疼爱我,这样其实就够了。”
“所以梨月,我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待我这样好……”她看着池中静立的荷花。
亭亭玉立,还是花骨朵,却十分地饱满。在风中摇摇曳曳。
其实没有人知道,小时候的赵明宜其实非常害怕。她会害怕兄长不再宽容,把她当成赵家其他小辈一般对待,会患得患失,很害怕自己失去他的偏爱。直到现在也会。
梨月听着她喃喃自语,看着池边的姑娘静静地坐着,才发现原来小姐也会不自信。
可是她不知道她有多喜欢这位小姐。她会给桐花阁的丫头们放例假,信期不用干重活,也不用碰凉水。房里的丫头们从不会担心挨打,小姐的脾气很好很好,会笑着坐在窗边看她们做针线。丫头们家里生病或去世的,也会私底下补一份银钱,从不苛难底下的人。
她是千金小姐,花儿一般娇贵的人。怎么也会不自信呢。
心底万般心思飘过,她欲开口说什么,却见余光处那道身影已然往池边走去。
她静默地退下了。
身后有很轻的脚步声,赵明宜以为是梨月,便未回头,将手伸向身后,招揽梨月过来:“我们回去的时候摘些荷花吧,这花儿很漂亮呢,放在莲花碗里再过两日就开了。”
未想抓了个空。
“你要摘荷花,我一会儿让冯僚来,你这样怎么行。”
身后传来沉而低的声音,清冷如玉,却很有韵味。赵明宜很快回来,果真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容,笑容立马便绽了开来:“哥哥你怎么回来了。”他不是要去督察院么!
想罢忽而会想起自己方才说了什么。
略微低了低头。
也不知道他听见了多少……
赵枢抚着她的轮椅:“我回来看看你。”
安静了很长一会儿。
他看着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动。白皙的小脸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润,他能看见她额头上微微的绒毛,很鲜活的气息,也富有生命力。
她说她喜欢他……
倒是少有人这么说过。
他笑了笑:“我回来看看你,看你有没有受委屈。”他还是放心不下,亲自回来了一趟。
远处立着的冯僚早就着急上火了,手里拿着急信,左顾右盼,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上前去打扰。明明十万火急的事情,立马就该动身的,哪知大爷还是回来了。辽东可一刻都等不得,马上就要出大事了!
赵明宜有些顿了一会儿,正要笑着说她把那对青雀拿回来了,却在抬头见,好似瞧见了他微微凝沉的面容。她没见过他这样……
“哥哥,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她直觉出了什么事。
“蓁蓁,今日午间下了调令,我得马上离开了。”他面容凝滞,负手看着池塘中静立的荷花,想起那道急切的诏令:“出了些事,我马上便得走,恐怕些许日子不能回来了。”
荷塘上蜻蜓多了起来,飞得低低的,静立在荷叶上。天边不知何时黯淡下来,太阳渐渐被云雾遮掩,天色一下子变得暗沉沉的。
“为什么,不是说还有两个月吗?怎么那么快就要走了呢。”她的手抓着椅把,有些措手不及。
赵枢一时无言,只看着她失落的目光。
“蓁蓁。”他蹲下身来平视她,摸了摸她的头,却说了句好似完全无关的话:“你当然是赵家最可爱的姑娘……怎么会不是呢。”
赵明宜愣住了。
她想起这是方才她嘲笑自己的话。
她低垂着眼睫,其实眼睛有些红了,不想让他看见:“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呢……”她觉得她不能接那句话,接了她会哭的,只能避开。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
赵枢还未开口,冯僚却是已经等不下去了,匆匆赶来过来。赵明宜也看见了他,脚步十分匆忙,少有的急色,手里拿了封信。走过来后先朝她行了一礼,而后才将信交给兄长。
赵枢看了他一眼,并未立刻拆开,而是站起身来向她说明了:“出了些事,圣上命我即刻前往辽东,巡抚地方……何时回来暂时还不知。”他摸了摸她的头:“冯僚会留在府里,你有事可以找他。”
她张了张唇。
怎么会这么快呢?
她只记得前世兄长去辽东两次。一次是辽王叛乱,督察院御史前去监御地方,他那次去得很凶险,受了很重的伤,莫非就是这一次。可是她分明记得没有这么快,这已经是下半年底的事情了。或者是因为一些什么,事情发生了改变,与前世并不完全一样。
她骤然心慌了起来。
可是她真的很多事想不起来了。好像什么有什么东西把她那一段记忆从脑海中剥离,她的头顿时嗡嗡地疼。
冯僚在一旁低声催促,显然是很急了。
赵枢俯身看了她一眼:“照顾好自己……”又将她鬓边的碎发拂到耳后去,正要离开。
手腕上却传来一阵微微的力道,回头一看,发现是她抓住了他的手,眼睛里都是担忧与慌张:“你要小心。”或许是害怕吧,她唇瓣微微发抖。
只见兄长很快离开。
她还是未回过神来。怎么会这么快呢,前世这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只记得兄长在这场叛乱中功勋卓著,位列侯爵,可是也受了很重的伤。奉京被围,辽东兵民损失惨重。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边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赵枢在廊下匆匆看了信件,面色凝重。冯僚在一旁道:“送回辽东的暗探传来消息,辽王殿下已然开始点兵,想来不久便会挥师南下。皇上此时命您巡抚地方,恐怕也是有了预料。”
此行成则直上青云,自然也十分凶险。
赵枢默了一会儿,很快便将信纸撕了,让冯僚处理干净:“让周述真备马,张士骥跟刘崇跟我走,你留在府里……快一些。”而后很快往上院而去。
冯僚眼皮子一跳。去辽东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就让张、刘二人赶上了。他们俩这趟要是活着回来,保不齐要骑在他头上。
只是大爷显然是为小姐考量,要他在府里为小姐办事。
想想也罢,只要小姐一天是大爷的心头肉,那他的位置便还能做得稳当。很快便接受了。
赵枢却是很快到了上院。
太爷年纪大了,午间要小憩一会,丫头见他过来惊了一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禀报,却见大爷未瞧她们径直走了进去。
丫头心头颤颤,吓得心跳都停了,忙喊了一声:“嗳,爷……”却未拦住。
赵枢径直进了里间。
里间熏了淡淡的檀木香,刚有丫鬟清香炉,见他过来立即便退了下去。赵老大人午憩时候不喜有人在屋内,所以此刻应该还未歇下。
他站在屏风后,并未进去。
“祖父,我是来向您辞行的……”他的声音十分地冷,而且异常冷静。
他也知道老爷子在听。
紫檀折屏长而高,后置一画几,上面摆了香炉。墙上挂着前朝名臣张壑丘的字,题的是千古万岁山,抒的是成圣之志。只是老爷子晚年终究是没成就这样的志向。
赵老太爷也确实不曾歇下,他知道这个孙儿会来。他在等他。
“你既来见我……便知我不希望你去冒这个险。”屏后传来沉而沙哑的声音,说话缓慢而且字句不那么清晰,还有微微的喘息声。
赵枢听着,第一次觉得祖父也老了。那样手握权势,惯于作壁上观的人也会老。
他微微一笑,轻呵了一声:“您既知晓我会来,便该知道我一定会去。”他等这个机会太久了。
在外人看来,二十四岁的朝廷大员,那样年轻,那样得意,对他来说已然是功成名就。不辱他祖父的威名。
可他依然觉得不够。
这怎么能够呢……
他记得年少的时候,祖父将他带到中枢廊房,让他看*着那些已经坐到最高位的人决策军国大事,谈笑风生,掌控权柄……他教会他的第一课便是野心。
他若不将父亲压得翻不了身,又怎么感谢他多年悉心‘栽培’呢。
半晌沉默。赵枢却是先开口了:“我这次来,除了向您辞行,还有一件事……”他的目光冷而凌厉,说话也是如此:“我希望您能约束祖母,她是您身边的人,我本该不便多言。”
“可是您知道我在意的是谁……若是您不管,等我回来,兴许便要亲自去拜访她老人家了。”他说得直白,便是不希望这里头有一点点曲折。
明湘却是脑子都嗡嗡的,坚决不让东西从自己手里流出去。
赵明宜见状也委屈起来:“怎么就不还了呢……我可从来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是姐姐一直这样,才觉得我也是如此罢。”她低下了头,眼眶也红了:“我还记得去年生日,我把一副珊瑚手串借给五姐姐了,还有之前的琉璃珠子、玉梳……”太多了她都快记不清了,只挑了两件。
“想必是姐姐忘了,我那边有一张单子,我便让云珠带两个丫头跟姐姐去取吧。”她坐着,低垂着眼睫。
门外的小丫头请见微微的哽咽声,按捺不住地往里头看去。
明湘更不高兴了,又伏回了老太太身边,低声地喊祖母。
这怎么行呢……林氏家里是经商的,富庶得很,晗音嫁后六妹便是她唯一在身边的女儿了,给的东西都是好的。既到了她手里,又怎么能再让人拿回去。
明湘不接话,老太太打圆场:“她是姐姐,你该有几分长幼尊卑才是,怎么向姐姐讨东西呢。”
梨月都气炸了。
赵明宜也没有纠缠。她知道在荣安堂明湘吃不了大亏,再说下去老太太恼羞成怒,指不定她就走不掉了。很快便带着锦盒离开了。却是走得很顺畅,明湘怕她要拿回那些东西,躲在老太太怀里一直没张口要那钗。
出了荣安堂,赵明宜觉着天色都好了起来。
这时候池子里的荷花也泛起了绿意,花苞饱满硕大,好像很块就要炸开了似的。水里放了红色的鲤鱼,胖乎乎的在水里游,池塘上泛起透明的泡泡。
梨月见小姐脸上一直挂着笑,便知她心情很好很好。
“梨月,我太开心了,原来拒绝别人这么容易……”她一直没回去,只坐着轮椅在池子旁看那鲤鱼,红色的鲤鱼喜气极了,胖胖地游来游去。
少女眉梢飞扬,任谁都能看出来她的高兴。
她知道小姐不太会拒绝人。这一切都是因老爷跟晗音小姐而起的,只要在老爷跟前,她得到的便从来都是晗音小姐挑过的。
梨月心下微微一哽,便是亲姐姐都如此,何况是明湘小姐呢。她正要说两句喜气话,却看见池边的小姐弯腰捡了颗小石头,高兴地扔到了池子里去。
一边看着一层层泛起的涟漪,一边笑起来:“梨月,我喜欢哥哥,我喜欢他。除了母亲,就是他对我最好了。”
梨月也笑起来,自然也觉得如此,正要附和,余光却瞥见一道藏青的身影。她讶然回头,便见方才在庭院中匆匆离去的大爷这会儿却回到了内院,正负着手在身后看着小姐雀跃的神情。
神色清冷,目光却柔和。
第31章 调任
池边栽了垂丝海棠,这时候已经开花了,十分茂盛。粉白的小花,铃铛一般一串串的挂在树枝上,荷塘里停息的蜻蜓忽而飞到了花上来,立在摇曳的骨朵上,好像也在听池塘边的姑娘说话。
赵明宜还在看那波纹,梨月望向她的时候,只觉得她的眼睛像宝石一般亮。而余光处那道身影,却也是在静静地看着她。
荷花亭亭玉立。
池边响起喃喃声:“小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赵家最可爱的姑娘,哥哥才让我待在他书房……”她自己都觉得好笑,而且幼稚,轻轻笑了一下:“后来发现我不是,我很迟钝,字也写不好,也不像四姐姐跟五姐姐那样讨长辈喜欢。父亲书房的丫头说我纯善,其实我知道,她们是觉得我好欺负。”
“可是我真的很知足。我生在赵家,祖父叔伯都在朝为官,家中颇有财富,不用为衣食所忧,有母亲疼爱我,这样其实就够了。”
“所以梨月,我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待我这样好……”她看着池中静立的荷花。
亭亭玉立,还是花骨朵,却十分地饱满。在风中摇摇曳曳。
其实没有人知道,小时候的赵明宜其实非常害怕。她会害怕兄长不再宽容,把她当成赵家其他小辈一般对待,会患得患失,很害怕自己失去他的偏爱。直到现在也会。
梨月听着她喃喃自语,看着池边的姑娘静静地坐着,才发现原来小姐也会不自信。
可是她不知道她有多喜欢这位小姐。她会给桐花阁的丫头们放例假,信期不用干重活,也不用碰凉水。房里的丫头们从不会担心挨打,小姐的脾气很好很好,会笑着坐在窗边看她们做针线。丫头们家里生病或去世的,也会私底下补一份银钱,从不苛难底下的人。
她是千金小姐,花儿一般娇贵的人。怎么也会不自信呢。
心底万般心思飘过,她欲开口说什么,却见余光处那道身影已然往池边走去。
她静默地退下了。
身后有很轻的脚步声,赵明宜以为是梨月,便未回头,将手伸向身后,招揽梨月过来:“我们回去的时候摘些荷花吧,这花儿很漂亮呢,放在莲花碗里再过两日就开了。”
未想抓了个空。
“你要摘荷花,我一会儿让冯僚来,你这样怎么行。”
身后传来沉而低的声音,清冷如玉,却很有韵味。赵明宜很快回来,果真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容,笑容立马便绽了开来:“哥哥你怎么回来了。”他不是要去督察院么!
想罢忽而会想起自己方才说了什么。
略微低了低头。
也不知道他听见了多少……
赵枢抚着她的轮椅:“我回来看看你。”
安静了很长一会儿。
他看着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动。白皙的小脸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润,他能看见她额头上微微的绒毛,很鲜活的气息,也富有生命力。
她说她喜欢他……
倒是少有人这么说过。
他笑了笑:“我回来看看你,看你有没有受委屈。”他还是放心不下,亲自回来了一趟。
远处立着的冯僚早就着急上火了,手里拿着急信,左顾右盼,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上前去打扰。明明十万火急的事情,立马就该动身的,哪知大爷还是回来了。辽东可一刻都等不得,马上就要出大事了!
赵明宜有些顿了一会儿,正要笑着说她把那对青雀拿回来了,却在抬头见,好似瞧见了他微微凝沉的面容。她没见过他这样……
“哥哥,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她直觉出了什么事。
“蓁蓁,今日午间下了调令,我得马上离开了。”他面容凝滞,负手看着池塘中静立的荷花,想起那道急切的诏令:“出了些事,我马上便得走,恐怕些许日子不能回来了。”
荷塘上蜻蜓多了起来,飞得低低的,静立在荷叶上。天边不知何时黯淡下来,太阳渐渐被云雾遮掩,天色一下子变得暗沉沉的。
“为什么,不是说还有两个月吗?怎么那么快就要走了呢。”她的手抓着椅把,有些措手不及。
赵枢一时无言,只看着她失落的目光。
“蓁蓁。”他蹲下身来平视她,摸了摸她的头,却说了句好似完全无关的话:“你当然是赵家最可爱的姑娘……怎么会不是呢。”
赵明宜愣住了。
她想起这是方才她嘲笑自己的话。
她低垂着眼睫,其实眼睛有些红了,不想让他看见:“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呢……”她觉得她不能接那句话,接了她会哭的,只能避开。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
赵枢还未开口,冯僚却是已经等不下去了,匆匆赶来过来。赵明宜也看见了他,脚步十分匆忙,少有的急色,手里拿了封信。走过来后先朝她行了一礼,而后才将信交给兄长。
赵枢看了他一眼,并未立刻拆开,而是站起身来向她说明了:“出了些事,圣上命我即刻前往辽东,巡抚地方……何时回来暂时还不知。”他摸了摸她的头:“冯僚会留在府里,你有事可以找他。”
她张了张唇。
怎么会这么快呢?
她只记得前世兄长去辽东两次。一次是辽王叛乱,督察院御史前去监御地方,他那次去得很凶险,受了很重的伤,莫非就是这一次。可是她分明记得没有这么快,这已经是下半年底的事情了。或者是因为一些什么,事情发生了改变,与前世并不完全一样。
她骤然心慌了起来。
可是她真的很多事想不起来了。好像什么有什么东西把她那一段记忆从脑海中剥离,她的头顿时嗡嗡地疼。
冯僚在一旁低声催促,显然是很急了。
赵枢俯身看了她一眼:“照顾好自己……”又将她鬓边的碎发拂到耳后去,正要离开。
手腕上却传来一阵微微的力道,回头一看,发现是她抓住了他的手,眼睛里都是担忧与慌张:“你要小心。”或许是害怕吧,她唇瓣微微发抖。
只见兄长很快离开。
她还是未回过神来。怎么会这么快呢,前世这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只记得兄长在这场叛乱中功勋卓著,位列侯爵,可是也受了很重的伤。奉京被围,辽东兵民损失惨重。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边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赵枢在廊下匆匆看了信件,面色凝重。冯僚在一旁道:“送回辽东的暗探传来消息,辽王殿下已然开始点兵,想来不久便会挥师南下。皇上此时命您巡抚地方,恐怕也是有了预料。”
此行成则直上青云,自然也十分凶险。
赵枢默了一会儿,很快便将信纸撕了,让冯僚处理干净:“让周述真备马,张士骥跟刘崇跟我走,你留在府里……快一些。”而后很快往上院而去。
冯僚眼皮子一跳。去辽东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就让张、刘二人赶上了。他们俩这趟要是活着回来,保不齐要骑在他头上。
只是大爷显然是为小姐考量,要他在府里为小姐办事。
想想也罢,只要小姐一天是大爷的心头肉,那他的位置便还能做得稳当。很快便接受了。
赵枢却是很快到了上院。
太爷年纪大了,午间要小憩一会,丫头见他过来惊了一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禀报,却见大爷未瞧她们径直走了进去。
丫头心头颤颤,吓得心跳都停了,忙喊了一声:“嗳,爷……”却未拦住。
赵枢径直进了里间。
里间熏了淡淡的檀木香,刚有丫鬟清香炉,见他过来立即便退了下去。赵老大人午憩时候不喜有人在屋内,所以此刻应该还未歇下。
他站在屏风后,并未进去。
“祖父,我是来向您辞行的……”他的声音十分地冷,而且异常冷静。
他也知道老爷子在听。
紫檀折屏长而高,后置一画几,上面摆了香炉。墙上挂着前朝名臣张壑丘的字,题的是千古万岁山,抒的是成圣之志。只是老爷子晚年终究是没成就这样的志向。
赵老太爷也确实不曾歇下,他知道这个孙儿会来。他在等他。
“你既来见我……便知我不希望你去冒这个险。”屏后传来沉而沙哑的声音,说话缓慢而且字句不那么清晰,还有微微的喘息声。
赵枢听着,第一次觉得祖父也老了。那样手握权势,惯于作壁上观的人也会老。
他微微一笑,轻呵了一声:“您既知晓我会来,便该知道我一定会去。”他等这个机会太久了。
在外人看来,二十四岁的朝廷大员,那样年轻,那样得意,对他来说已然是功成名就。不辱他祖父的威名。
可他依然觉得不够。
这怎么能够呢……
他记得年少的时候,祖父将他带到中枢廊房,让他看*着那些已经坐到最高位的人决策军国大事,谈笑风生,掌控权柄……他教会他的第一课便是野心。
他若不将父亲压得翻不了身,又怎么感谢他多年悉心‘栽培’呢。
半晌沉默。赵枢却是先开口了:“我这次来,除了向您辞行,还有一件事……”他的目光冷而凌厉,说话也是如此:“我希望您能约束祖母,她是您身边的人,我本该不便多言。”
“可是您知道我在意的是谁……若是您不管,等我回来,兴许便要亲自去拜访她老人家了。”他说得直白,便是不希望这里头有一点点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