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卫桉只是微微颔首,目光淡淡,却在转身欲离之际,还是忍不住回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比起阿秀自谷星口中得知卫桉,卫桉却对阿秀所知甚少。
只能看出这人是个女人,一个普通女人,一个爱读书的普通女人。
素衣素面,却总有一本书卷在手。
可在这世道里,人一出生便分出三六九等。虽说如今女子也能读书习字,但读再多书又能如何?
市面上终究没有女子能长久做的正经差事。
男子有男子的书,女子有女子的册子,王公贵族的藏书又是另一番天地。
表面平等之下,层层暗流深藏,机遇早已封死。
国子监、学宫,哪是人人能入的地方?即便是书卷,也是各有门槛与归属。
这样的世道,这样的一个人,却在这短短两天的相识里,总能看到她手里捧着书。
卫桉看在眼里,忽然问道:“你平日可曾读过什么书?”
阿秀抬头望向卫桉,缓缓眨了下眼,答道,“《尚书》、《唐六典》、《救荒本草》、《齐民要术》……如今也只读过这些罢了。”
卫桉微微一愣,这些书可不是闺阁女子常读之物,便问:“你上过学堂?”
阿秀轻轻摇头,“没有,只是大夫人喜欢读书,每逢闲暇,便教我识字。”
“她问我想看什么。我挑了这些,但又多半看不到,时常去打扰她,可苦了她了。”
说到这里,阿秀似忆起什么美好往事,嘴角浮上一抹藏不住的幸福,眉眼温软。
卫桉静静看着她,忽地开口,“谷星托我设一处义学,你来吗?”
阿秀怔在原地,嘴唇微张,可她很快就反应过来,“我能叫多几个人吗?”
“我有许多姐妹,她们也都想读书……”
……
待邺锦明从屋中出来,谷星才慢步踏入,衣摆拂过门槛,悄无声息。她从系统口中已然知晓前因后果,目光一转,便落在榻上浅娘羸弱的身形上。伤疮遍体,水银灼痕斑斑如旧,病入膏肓。
她悄悄凑近小桃,压低嗓音问道,“怎么样?”
小桃只轻轻摇头,神情愈发凝重,“若是早些发现,我或还能一试。如今已是晚期,就算师父亲临,只怕也是束手无策。”
“你师父呢?”谷星追问。
小桃叹息一声,“去了江南,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谷星神情渐渐淡下来,心头一阵遗憾。难得阿秀如此拼命,将浅娘送来,可惜古代医道有限,哪怕小桃已是这一代翘楚,终究还是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她若醒了,记得叫我,我还有些话要问。”谷星嘱咐一句,便转身出门。
说罢推门而出,刚转过回廊,便见阿秀安静坐在廊下石阶上,她已穿上了原来的那双鞋,正正好好的将她的脚套进去。
谷星走过去,在她身旁坐下,察觉阿秀脸上依旧是一派平静,眉眼低垂,神情温和。
那平静与前日听闻丈夫凶手线索时一模一样,像是一湖风不起浪的春水,任凭外物如何扰动,终究归于无波。
谷星不知道这份平静源自什么,阿秀似乎也有属于自己的烦恼和秘密。
“要是阿牛哥的线索就此断了,也还会有别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阿秀闻言,只是轻轻摇头。
她的目光落在脚尖前的青石板上,神色柔和中带着点点茫然,“没事的,谷星。真的没事的。”
谷星微微叹息,在她身边坐定,却觉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一般,腰也直不起来。
匹大牛的死就像一条暗线,将她走过的每一步都串联起来。
她回头一想,才发现自己竟已走了如此之远,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源于一位流民的无声惨死。
沉默片刻,谷星忽然问:“阿秀,你的愿望是什么?”
她以为阿秀会说要替匹大牛报仇,或者要追寻真相。
却见阿秀低头想了想,只淡淡地道:“吃饱,避寒,活下去。”
谷星回头静静望向阿秀,心头忽然一跳。
她恍然发觉,自己竟从未真正看透过阿秀。以往所有自以为的理解,或许都只触及了她外表下的一角。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从怀里又掏出那一大片的宣纸,也不嫌脏,就那么就着石板,在台阶上写写画画。
阿秀被她这一举动看得呆住,半晌才回神,小声问道:“你……在写什么?”
谷星脸红彤彤的,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羞愧得话都说不出,只是低头闷写。
她越写越多,阿秀将纸握在手里,在那龙飞凤舞,七扭八歪地字间里看到了能让世人为之震惊的东西。
待最后一笔落下,谷星才开口,
“我突然发现,决策者未必真正了解前线的苦难,许多政策即便立意良善,落地时却常常南辕北辙。白白耗费了银钱与人力,终究未能纾解贫苦之人的疾苦,甚至反倒惹来更多愁怨。”
“正因如此,如何把上层与民间真实需求联结起来,便成了最关键的一环。社工(流民)、npo(小报)、协调员(阿秀)、媒体(《大事件》),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
“所需的,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恩赐,而是多方向的倾听、对话与互动。”
“晋国最大的病根,便是数千年来习惯了自上而下的目光,把救贫救民当成恩典赐予,而非倾听与共生。”
阿秀哑然,眉头渐渐蹙紧,指尖捏着那几页纸,字字句句仿佛灼烧着她的掌心。这般言论,和她所读的那四本书论点相驳,她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开口提醒。
“谷星,掌权之人,断不会容这些言论行于世间……”她声音轻微,仿佛怕被夜风带入旁人耳里,“你要在这片土地推行这些,几乎寸步难行。”
她心中清楚,自从《大事件》问世,流民的形象渐渐好转,街巷中欺压流民的事已然减少,流民自身也在渐渐改变。
可这一切,尚且只是在下层波澜。若有一日,这一套《社会福利保障》真的公之于众,恐怕最先反弹的就是那些乡绅权贵。
到那时,小报新建的五层高楼,只怕都要被怒火烧个干净。
谷星却只是静静听着,点头笑道:“嗯,所以我才想做皇帝。左右算来算去,这世上也只有我最合适。”
此话一出,院中沉默下来。阿秀愣愣地望着她,耳畔只余更夫木梆“羌羌羌”几声,由远及近,又渐远去。
“羌!”地一声,她幡然回神,又微微叹息,悔恨自己书读太少,民生固然重要,兵法却一句未学。
“李豹子知道吗?云羌可知?萧大人可知?”
她希望谷星这样的人登上高位,却不希望谷星登上高位。
“知道,李大哥吓坏了。”谷星笑笑,“萧枫凛揪着我的《社会福利保障》说了我三天,一条条地批评。”
她边说着,边给阿秀模仿了两段,逗得阿秀弯眉浅笑。
正笑着,屋内的门被推开。
小桃探出头来,声音微微压低:“谷星,那人醒了。”
谷星连忙进屋,俯身靠近,细细打量床上女子。
“你可记得自己是谁?”
浅娘醒来后神智未全,双眸迷蒙地望着天花板,又缓缓移向谷星,最后竟落在阿秀身上。
阿秀此刻已卸下伪装,眉眼清素,但浅娘仍一眼认出了她。
“我没有名字……”
她说得慢慢的,和她的气息一样又细又缓,
“小时候,院子里的人唤我小浅,后来进了添香居,大家便叫我浅娘。”
“院子?”谷星低声追问。
“是一座尼姑庙。”
谷星从卫桉口中得知一二,又从流民信息网中确认了疑似的地方。
听闻那处不过是寻常香火冷清的小庙,门口无牌匾。庙里收养女婴,然而即使有人抱婴前往,常被婉拒,说“缘分未到”。
其他人都奇怪,那庙中女婴到底从何而来?长大后又去了何处?
此刻联系前因后果,让人惊叹不已。
谷星还未理清思绪,便见浅娘紧紧攥住自己的衣袖,指尖几乎将柔软的布料掐透。
“救救我。”
“我不想死。”
谷星犯了难。哪是她不愿救,实属是回天乏术,若是李豹子的爹在天发力,将二十年前青霉素的科研咬牙推进,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她回到二十年后,李豹子还是被陷害,那原先的瓷器店,早已变成酒家,这事估计也就只剩下遗憾。
眼见浅娘气息渐乱,眼中浮现迷惘,谷星只得咬牙追问,想再抓住一根线索:“我听说你曾遇到过雨夜里杀流民的客人,你还记得那人叫什么,长什么模样吗?能告诉我吗?”
浅娘似是感应到了什么,幽幽的目光从谷星身上滑过,又挨个打量着屋中众人。她眼底浮现一抹绝望,指尖死死抠紧了床褥,咬着唇道:“你们若是不救我,我一句也不会说。”
比起阿秀自谷星口中得知卫桉,卫桉却对阿秀所知甚少。
只能看出这人是个女人,一个普通女人,一个爱读书的普通女人。
素衣素面,却总有一本书卷在手。
可在这世道里,人一出生便分出三六九等。虽说如今女子也能读书习字,但读再多书又能如何?
市面上终究没有女子能长久做的正经差事。
男子有男子的书,女子有女子的册子,王公贵族的藏书又是另一番天地。
表面平等之下,层层暗流深藏,机遇早已封死。
国子监、学宫,哪是人人能入的地方?即便是书卷,也是各有门槛与归属。
这样的世道,这样的一个人,却在这短短两天的相识里,总能看到她手里捧着书。
卫桉看在眼里,忽然问道:“你平日可曾读过什么书?”
阿秀抬头望向卫桉,缓缓眨了下眼,答道,“《尚书》、《唐六典》、《救荒本草》、《齐民要术》……如今也只读过这些罢了。”
卫桉微微一愣,这些书可不是闺阁女子常读之物,便问:“你上过学堂?”
阿秀轻轻摇头,“没有,只是大夫人喜欢读书,每逢闲暇,便教我识字。”
“她问我想看什么。我挑了这些,但又多半看不到,时常去打扰她,可苦了她了。”
说到这里,阿秀似忆起什么美好往事,嘴角浮上一抹藏不住的幸福,眉眼温软。
卫桉静静看着她,忽地开口,“谷星托我设一处义学,你来吗?”
阿秀怔在原地,嘴唇微张,可她很快就反应过来,“我能叫多几个人吗?”
“我有许多姐妹,她们也都想读书……”
……
待邺锦明从屋中出来,谷星才慢步踏入,衣摆拂过门槛,悄无声息。她从系统口中已然知晓前因后果,目光一转,便落在榻上浅娘羸弱的身形上。伤疮遍体,水银灼痕斑斑如旧,病入膏肓。
她悄悄凑近小桃,压低嗓音问道,“怎么样?”
小桃只轻轻摇头,神情愈发凝重,“若是早些发现,我或还能一试。如今已是晚期,就算师父亲临,只怕也是束手无策。”
“你师父呢?”谷星追问。
小桃叹息一声,“去了江南,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谷星神情渐渐淡下来,心头一阵遗憾。难得阿秀如此拼命,将浅娘送来,可惜古代医道有限,哪怕小桃已是这一代翘楚,终究还是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她若醒了,记得叫我,我还有些话要问。”谷星嘱咐一句,便转身出门。
说罢推门而出,刚转过回廊,便见阿秀安静坐在廊下石阶上,她已穿上了原来的那双鞋,正正好好的将她的脚套进去。
谷星走过去,在她身旁坐下,察觉阿秀脸上依旧是一派平静,眉眼低垂,神情温和。
那平静与前日听闻丈夫凶手线索时一模一样,像是一湖风不起浪的春水,任凭外物如何扰动,终究归于无波。
谷星不知道这份平静源自什么,阿秀似乎也有属于自己的烦恼和秘密。
“要是阿牛哥的线索就此断了,也还会有别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阿秀闻言,只是轻轻摇头。
她的目光落在脚尖前的青石板上,神色柔和中带着点点茫然,“没事的,谷星。真的没事的。”
谷星微微叹息,在她身边坐定,却觉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一般,腰也直不起来。
匹大牛的死就像一条暗线,将她走过的每一步都串联起来。
她回头一想,才发现自己竟已走了如此之远,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源于一位流民的无声惨死。
沉默片刻,谷星忽然问:“阿秀,你的愿望是什么?”
她以为阿秀会说要替匹大牛报仇,或者要追寻真相。
却见阿秀低头想了想,只淡淡地道:“吃饱,避寒,活下去。”
谷星回头静静望向阿秀,心头忽然一跳。
她恍然发觉,自己竟从未真正看透过阿秀。以往所有自以为的理解,或许都只触及了她外表下的一角。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从怀里又掏出那一大片的宣纸,也不嫌脏,就那么就着石板,在台阶上写写画画。
阿秀被她这一举动看得呆住,半晌才回神,小声问道:“你……在写什么?”
谷星脸红彤彤的,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羞愧得话都说不出,只是低头闷写。
她越写越多,阿秀将纸握在手里,在那龙飞凤舞,七扭八歪地字间里看到了能让世人为之震惊的东西。
待最后一笔落下,谷星才开口,
“我突然发现,决策者未必真正了解前线的苦难,许多政策即便立意良善,落地时却常常南辕北辙。白白耗费了银钱与人力,终究未能纾解贫苦之人的疾苦,甚至反倒惹来更多愁怨。”
“正因如此,如何把上层与民间真实需求联结起来,便成了最关键的一环。社工(流民)、npo(小报)、协调员(阿秀)、媒体(《大事件》),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
“所需的,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恩赐,而是多方向的倾听、对话与互动。”
“晋国最大的病根,便是数千年来习惯了自上而下的目光,把救贫救民当成恩典赐予,而非倾听与共生。”
阿秀哑然,眉头渐渐蹙紧,指尖捏着那几页纸,字字句句仿佛灼烧着她的掌心。这般言论,和她所读的那四本书论点相驳,她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开口提醒。
“谷星,掌权之人,断不会容这些言论行于世间……”她声音轻微,仿佛怕被夜风带入旁人耳里,“你要在这片土地推行这些,几乎寸步难行。”
她心中清楚,自从《大事件》问世,流民的形象渐渐好转,街巷中欺压流民的事已然减少,流民自身也在渐渐改变。
可这一切,尚且只是在下层波澜。若有一日,这一套《社会福利保障》真的公之于众,恐怕最先反弹的就是那些乡绅权贵。
到那时,小报新建的五层高楼,只怕都要被怒火烧个干净。
谷星却只是静静听着,点头笑道:“嗯,所以我才想做皇帝。左右算来算去,这世上也只有我最合适。”
此话一出,院中沉默下来。阿秀愣愣地望着她,耳畔只余更夫木梆“羌羌羌”几声,由远及近,又渐远去。
“羌!”地一声,她幡然回神,又微微叹息,悔恨自己书读太少,民生固然重要,兵法却一句未学。
“李豹子知道吗?云羌可知?萧大人可知?”
她希望谷星这样的人登上高位,却不希望谷星登上高位。
“知道,李大哥吓坏了。”谷星笑笑,“萧枫凛揪着我的《社会福利保障》说了我三天,一条条地批评。”
她边说着,边给阿秀模仿了两段,逗得阿秀弯眉浅笑。
正笑着,屋内的门被推开。
小桃探出头来,声音微微压低:“谷星,那人醒了。”
谷星连忙进屋,俯身靠近,细细打量床上女子。
“你可记得自己是谁?”
浅娘醒来后神智未全,双眸迷蒙地望着天花板,又缓缓移向谷星,最后竟落在阿秀身上。
阿秀此刻已卸下伪装,眉眼清素,但浅娘仍一眼认出了她。
“我没有名字……”
她说得慢慢的,和她的气息一样又细又缓,
“小时候,院子里的人唤我小浅,后来进了添香居,大家便叫我浅娘。”
“院子?”谷星低声追问。
“是一座尼姑庙。”
谷星从卫桉口中得知一二,又从流民信息网中确认了疑似的地方。
听闻那处不过是寻常香火冷清的小庙,门口无牌匾。庙里收养女婴,然而即使有人抱婴前往,常被婉拒,说“缘分未到”。
其他人都奇怪,那庙中女婴到底从何而来?长大后又去了何处?
此刻联系前因后果,让人惊叹不已。
谷星还未理清思绪,便见浅娘紧紧攥住自己的衣袖,指尖几乎将柔软的布料掐透。
“救救我。”
“我不想死。”
谷星犯了难。哪是她不愿救,实属是回天乏术,若是李豹子的爹在天发力,将二十年前青霉素的科研咬牙推进,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她回到二十年后,李豹子还是被陷害,那原先的瓷器店,早已变成酒家,这事估计也就只剩下遗憾。
眼见浅娘气息渐乱,眼中浮现迷惘,谷星只得咬牙追问,想再抓住一根线索:“我听说你曾遇到过雨夜里杀流民的客人,你还记得那人叫什么,长什么模样吗?能告诉我吗?”
浅娘似是感应到了什么,幽幽的目光从谷星身上滑过,又挨个打量着屋中众人。她眼底浮现一抹绝望,指尖死死抠紧了床褥,咬着唇道:“你们若是不救我,我一句也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