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可我昨夜瞧过,井中石缘的那道,却是完整的。”
也就是说,真的有人招回了林素文的魂魄。
孟姝听着,突然心底发凉。
“那林宅内的恶鬼,很有可能就是林素文。”心里的猜测被证实,孟姝却开心不起来。
扶光没说话,他看向浓墨般的夜色,眼中情绪复杂。
过了半晌,他沉吟道:“或许吧。”按照目前的线索,那宅里的恶鬼,只能是林素文。
“那七角铃呢?”孟姝拿出了那个锦囊,里面装的,正是昨夜扶光找到的井中残铃。
他说过,上面有着很重的阴气。
铃铛在这故事中,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扶光黑眸一沉,顺着孟姝的视线,看向她掌心中的锦囊。
段之芜后来曾找过他,说起七角铃,他的神色似有些奇怪。
段之芜皱眉看向扶光,“你确定井下还有七角铃?”
“死者魂兮,招铃引兮。”
这才是引魂阵完整的箴言。
“引魂阵分有两部分,前者为引,后者为困。”
引,是借用此邪阵,逆转阴阳,开鬼道冥路,将早已入鬼界的魂魄强行召回人间。
“引魂阵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此法最开始只用于招鬼之途。”因此鲜少有人知道,这阵法还有另外一半。
另外一半,便是困魂。
“困魂?”扶光蹙眉。
段之芜言,凡是被重新召回阳间的冥鬼,若不及时回去,便要承受阳气之灼,蚕食魂灵,灰飞烟灭。
“可创设此法之人邪恶,不仅用逆天之举强势招魂,还想要将鬼魂困于阳间,以便己用。”
此法毒就毒在,它能逆转冥鬼身上的鬼气,使其滞留阳间,但背后消磨的,却是鬼魂自身的魂力。
若魂力消散,这些冥鬼就永远不可能被拘魂使找到,既回不到鬼界,便去不了冥府,又怎谈轮回。
“运气好的,兴许会成为孤魂野鬼,其余的,便只能魂飞魄散。”
哪怕是杀气缠身的百鬼将领,在说出这番话时,也不禁神情肃穆。
在段之芜看来,鬼与人一样,他们都有着短暂的一生。
许多人积攒福德,只为下一世能投个好胎,可又有多少人,能平安无事的步入轮回呢。
阻挠它们的,有自己的嗔痴贪念,也有他人的幕后黑手。
孟婆汤只给有缘的魂灵,死后能走上奈何桥的,已是极大的幸运。
死后无魂,不入轮回。
这才是这世间,最可怕的诅咒。
孟姝方才惊觉,这幕后黑手究竟在织一张多大的网,如此恶毒的阵法流入人间,不知会有多少人因贪念,而将毒手伸向冥间无辜的魂灵。
而究竟又有多少可怜的冥鬼,因此成为孤魂野鬼,又或魂飞魄散?
“那林素文,最后还能回去吗?”她有些不忍再问。
林素文与当初的李念晚遭遇并不一样。
李念晚是本就滞留阳间的鬼魂,因着幕后之人的故意隐匿,这才没被拘魂使发现,继而在人间积攒怨气,成为恶鬼。
但林素文不是。
若她真的是被人用引魂阵强行招回阳间,那等着她的下场,又会是什么?
扶光没说话,沉默的青年站起身来,往回走去。
“孟姝,我们去见见她吧。”
第46章
段之芜站在窗前,静默地看着院中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直到他们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线里。
少主……
他从未想到,今日一行,竟让他重获至宝。
孟姝还活着,但她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她成了一介普通的凡人,活得烂漫又恣意。
满腔的欣喜之后,涌上的是无限的空寂。
“你也觉得,很巧吧。”
白日,扶光的话仍现耳边。
那时的他故作愤怒,拂袖离去,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那点龌龊的私心吗?
段之芜垂眸自嘲一笑。
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他有想把一切告诉她的冲动,他想让她重回鬼界,昭告三界,真正的鬼王,回来了。
可是,少女今日的笑是那么的陌生。
她身着素衣,提着铃铛,一路小跑在日光之下,背后是碧日晴空,她的笑,有着不同于往日的狡黠明媚,褪去了鬼王华服,就如同挣开了克制自持的枷锁。
三界皆赞,鬼王姝年纪虽轻,却魄力非常,端正柔和,鬼仪万千,从不行差踏错。
可段之芜总觉得,人间这个有些陌生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三界暗流涌动,鬼界与人间,更是诡谲不清,让她做个凡人,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生,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没想到,冥冥之中,她竟再度遇上了扶光,掺和进了渡鬼一事。
回想起百年前,那些鲜为人知的闲言碎语,段之芜心底莫名的烦躁。
有些世事就如同浮烟,命运总会让人捉摸不透,但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
“扶光,只愿你不再记起。”
……
扶光带着孟姝,林宅,期间路上,他们还碰到了岑娘。
她抱着一堆纸钱,正坐在廊下整理着。
清明将至,她应是在准备为林素文烧的纸钱……
岑娘看不见他们,孟姝跟着扶光一路闲庭信步,来到了林敬的卧房。
孟姝没多问,她猜也猜到,林敬多半已经清醒了。
倒是入门前,她多看了两眼插在门上的梨花。
百姓在清明时,常有“插柳”的习惯,可孟姝一路走来,发现林宅插的不是柳枝,而是梨花,不仅如此,方才岑娘头上也簪了一朵白梨。
她眼神默了默,没有多说,快步跟着扶光进了屋内,心中早已了然。
别家清明许是在祭奠,但林宅的清明,却是在思念。
扶光和孟姝走进,还以为是岑娘他们,林敬并未睁眼,一如既往地双目紧闭,平静地躺在榻上。
直到青年人的声音响起,他再度睁眸坐起,看向来人。
见到扶光,林敬起身就要拜。
扶光见状,身似残影,飞快地扶住了林敬的手臂,他蹙眉:“林老不必如此。”
谁知林敬却执意要跪,他一生清风正骨,现在恢复了康健,往昔的青竹之姿隐约可见:“公子和姑娘皆是贵人,救苦救难,和贤当拜!”
扶光没想到他如此执着,眉头一皱,有些不耐,正准备开口时,身后的女子却突然上前,先人一步扶起了林敬。
“林老言重,扶光公子不拘礼节,若林老真想感激,待事情了后,再拜不迟。”孟姝笑道。
说来也是。
林敬点了点头,继而难掩喜悦地看向孟姝:“姑娘和公子深夜前来,难不成是查明了小女的死因?”
孟姝抬头,正好对上扶光不怀好意的目光。
“……”
她只好硬着头皮道:“林老放心,眼下我们已有眉目,只是需要您帮个忙。”
……
天边云雾翻卷,星月的身影渐渐藏匿在浓云之后,宅院内的凉风卷过竹林,瑟瑟叶响间,扰乱了行人手中的火烛。
跳跃的烛火随着步伐摇曳着,爬上了廊边白墙一角,泼墨般的题诗下,残花烛影,萧瑟绰绰。
“吱吖——”
厚重冰凉的雕花木门再度被推开,飞扬的灰尘飘下,孟姝扇了扇眼前飘忽的碎尘,先一步踏入了其中。
扶光跟在她的身后,见她如此轻车熟路,回想昨夜那满脖的血迹,不免感到好笑。
孟姝不知扶光心中所想,她径直走到烛台前,将屋内的火烛一一点亮。
“我就是在那,恍惚间看见了林素文。”她指了指前头的书案。
扶光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并无异样。
她蹙眉,明明昨夜就是在这,她不过是碰了一下桌上的笔墨,眼前的场景却陡然变幻。
孟姝思来想去,总觉得那不是幻觉。
尝试着,她再次伸出手。
就在与笔墨相触间,女子脖间青光一闪,沉寂的霓帐再次掀起,纱幔飞舞间,屋内场景陡然一变,案前再次浮现了那道娉婷身影。
扶光抬眸,回首看向孟姝,眼底掠过一抹异色,很快被他隐去。
孟姝愣了一瞬,拉过扶光的衣袖,有些激动道:“就是这样!”
她昨夜见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昨夜的景象再次浮现,孟姝虽已见过一次,可还是觉得奇异非常。
她抬头看向扶光:“你也觉得很奇怪吧?”按照岑娘所讲,那日夜里来寻林素文时,她便不在屋内了。
那晚敲门的人,究竟是谁呢?
孟姝的目光,无意间瞥见案上的墨迹和烛泪,心底蓦然生出一个想法。
“你说,林素文当时会不会是被人引去了梨园,而敲门者,便是凶手?”
扶光眸色沉沉,锐利的目光从案台扫向屋内。
也就是说,真的有人招回了林素文的魂魄。
孟姝听着,突然心底发凉。
“那林宅内的恶鬼,很有可能就是林素文。”心里的猜测被证实,孟姝却开心不起来。
扶光没说话,他看向浓墨般的夜色,眼中情绪复杂。
过了半晌,他沉吟道:“或许吧。”按照目前的线索,那宅里的恶鬼,只能是林素文。
“那七角铃呢?”孟姝拿出了那个锦囊,里面装的,正是昨夜扶光找到的井中残铃。
他说过,上面有着很重的阴气。
铃铛在这故事中,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扶光黑眸一沉,顺着孟姝的视线,看向她掌心中的锦囊。
段之芜后来曾找过他,说起七角铃,他的神色似有些奇怪。
段之芜皱眉看向扶光,“你确定井下还有七角铃?”
“死者魂兮,招铃引兮。”
这才是引魂阵完整的箴言。
“引魂阵分有两部分,前者为引,后者为困。”
引,是借用此邪阵,逆转阴阳,开鬼道冥路,将早已入鬼界的魂魄强行召回人间。
“引魂阵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此法最开始只用于招鬼之途。”因此鲜少有人知道,这阵法还有另外一半。
另外一半,便是困魂。
“困魂?”扶光蹙眉。
段之芜言,凡是被重新召回阳间的冥鬼,若不及时回去,便要承受阳气之灼,蚕食魂灵,灰飞烟灭。
“可创设此法之人邪恶,不仅用逆天之举强势招魂,还想要将鬼魂困于阳间,以便己用。”
此法毒就毒在,它能逆转冥鬼身上的鬼气,使其滞留阳间,但背后消磨的,却是鬼魂自身的魂力。
若魂力消散,这些冥鬼就永远不可能被拘魂使找到,既回不到鬼界,便去不了冥府,又怎谈轮回。
“运气好的,兴许会成为孤魂野鬼,其余的,便只能魂飞魄散。”
哪怕是杀气缠身的百鬼将领,在说出这番话时,也不禁神情肃穆。
在段之芜看来,鬼与人一样,他们都有着短暂的一生。
许多人积攒福德,只为下一世能投个好胎,可又有多少人,能平安无事的步入轮回呢。
阻挠它们的,有自己的嗔痴贪念,也有他人的幕后黑手。
孟婆汤只给有缘的魂灵,死后能走上奈何桥的,已是极大的幸运。
死后无魂,不入轮回。
这才是这世间,最可怕的诅咒。
孟姝方才惊觉,这幕后黑手究竟在织一张多大的网,如此恶毒的阵法流入人间,不知会有多少人因贪念,而将毒手伸向冥间无辜的魂灵。
而究竟又有多少可怜的冥鬼,因此成为孤魂野鬼,又或魂飞魄散?
“那林素文,最后还能回去吗?”她有些不忍再问。
林素文与当初的李念晚遭遇并不一样。
李念晚是本就滞留阳间的鬼魂,因着幕后之人的故意隐匿,这才没被拘魂使发现,继而在人间积攒怨气,成为恶鬼。
但林素文不是。
若她真的是被人用引魂阵强行招回阳间,那等着她的下场,又会是什么?
扶光没说话,沉默的青年站起身来,往回走去。
“孟姝,我们去见见她吧。”
第46章
段之芜站在窗前,静默地看着院中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直到他们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线里。
少主……
他从未想到,今日一行,竟让他重获至宝。
孟姝还活着,但她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她成了一介普通的凡人,活得烂漫又恣意。
满腔的欣喜之后,涌上的是无限的空寂。
“你也觉得,很巧吧。”
白日,扶光的话仍现耳边。
那时的他故作愤怒,拂袖离去,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那点龌龊的私心吗?
段之芜垂眸自嘲一笑。
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他有想把一切告诉她的冲动,他想让她重回鬼界,昭告三界,真正的鬼王,回来了。
可是,少女今日的笑是那么的陌生。
她身着素衣,提着铃铛,一路小跑在日光之下,背后是碧日晴空,她的笑,有着不同于往日的狡黠明媚,褪去了鬼王华服,就如同挣开了克制自持的枷锁。
三界皆赞,鬼王姝年纪虽轻,却魄力非常,端正柔和,鬼仪万千,从不行差踏错。
可段之芜总觉得,人间这个有些陌生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三界暗流涌动,鬼界与人间,更是诡谲不清,让她做个凡人,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生,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没想到,冥冥之中,她竟再度遇上了扶光,掺和进了渡鬼一事。
回想起百年前,那些鲜为人知的闲言碎语,段之芜心底莫名的烦躁。
有些世事就如同浮烟,命运总会让人捉摸不透,但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
“扶光,只愿你不再记起。”
……
扶光带着孟姝,林宅,期间路上,他们还碰到了岑娘。
她抱着一堆纸钱,正坐在廊下整理着。
清明将至,她应是在准备为林素文烧的纸钱……
岑娘看不见他们,孟姝跟着扶光一路闲庭信步,来到了林敬的卧房。
孟姝没多问,她猜也猜到,林敬多半已经清醒了。
倒是入门前,她多看了两眼插在门上的梨花。
百姓在清明时,常有“插柳”的习惯,可孟姝一路走来,发现林宅插的不是柳枝,而是梨花,不仅如此,方才岑娘头上也簪了一朵白梨。
她眼神默了默,没有多说,快步跟着扶光进了屋内,心中早已了然。
别家清明许是在祭奠,但林宅的清明,却是在思念。
扶光和孟姝走进,还以为是岑娘他们,林敬并未睁眼,一如既往地双目紧闭,平静地躺在榻上。
直到青年人的声音响起,他再度睁眸坐起,看向来人。
见到扶光,林敬起身就要拜。
扶光见状,身似残影,飞快地扶住了林敬的手臂,他蹙眉:“林老不必如此。”
谁知林敬却执意要跪,他一生清风正骨,现在恢复了康健,往昔的青竹之姿隐约可见:“公子和姑娘皆是贵人,救苦救难,和贤当拜!”
扶光没想到他如此执着,眉头一皱,有些不耐,正准备开口时,身后的女子却突然上前,先人一步扶起了林敬。
“林老言重,扶光公子不拘礼节,若林老真想感激,待事情了后,再拜不迟。”孟姝笑道。
说来也是。
林敬点了点头,继而难掩喜悦地看向孟姝:“姑娘和公子深夜前来,难不成是查明了小女的死因?”
孟姝抬头,正好对上扶光不怀好意的目光。
“……”
她只好硬着头皮道:“林老放心,眼下我们已有眉目,只是需要您帮个忙。”
……
天边云雾翻卷,星月的身影渐渐藏匿在浓云之后,宅院内的凉风卷过竹林,瑟瑟叶响间,扰乱了行人手中的火烛。
跳跃的烛火随着步伐摇曳着,爬上了廊边白墙一角,泼墨般的题诗下,残花烛影,萧瑟绰绰。
“吱吖——”
厚重冰凉的雕花木门再度被推开,飞扬的灰尘飘下,孟姝扇了扇眼前飘忽的碎尘,先一步踏入了其中。
扶光跟在她的身后,见她如此轻车熟路,回想昨夜那满脖的血迹,不免感到好笑。
孟姝不知扶光心中所想,她径直走到烛台前,将屋内的火烛一一点亮。
“我就是在那,恍惚间看见了林素文。”她指了指前头的书案。
扶光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并无异样。
她蹙眉,明明昨夜就是在这,她不过是碰了一下桌上的笔墨,眼前的场景却陡然变幻。
孟姝思来想去,总觉得那不是幻觉。
尝试着,她再次伸出手。
就在与笔墨相触间,女子脖间青光一闪,沉寂的霓帐再次掀起,纱幔飞舞间,屋内场景陡然一变,案前再次浮现了那道娉婷身影。
扶光抬眸,回首看向孟姝,眼底掠过一抹异色,很快被他隐去。
孟姝愣了一瞬,拉过扶光的衣袖,有些激动道:“就是这样!”
她昨夜见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昨夜的景象再次浮现,孟姝虽已见过一次,可还是觉得奇异非常。
她抬头看向扶光:“你也觉得很奇怪吧?”按照岑娘所讲,那日夜里来寻林素文时,她便不在屋内了。
那晚敲门的人,究竟是谁呢?
孟姝的目光,无意间瞥见案上的墨迹和烛泪,心底蓦然生出一个想法。
“你说,林素文当时会不会是被人引去了梨园,而敲门者,便是凶手?”
扶光眸色沉沉,锐利的目光从案台扫向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