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闻言,罗六叔倒是有些泪目,他眼眶微湿,却有难掩的喜色,说不定眼前这位姑娘,真的能把老爷医好!
  似乎是看出了眼前老仆的担忧,孟姝安抚道:“罗六叔放心,我已为老先生把了脉,并疏通了他的穴位,他现在已经平稳了,不会再突然发病。只是,我有一事不解……”
  她抬眸:“我观林老先生脉象,虽有癔症,患病多年,可并不疾厉,想必老先生如今的病情已经平稳了许多,不再容易发病了吧?”
  “唉,”罗六叔叹道:“是啊,这些年来,老爷的癔病已有好转,不再像先前一般时不时的发狂疯闹,可这病根仍在,老爷依旧神志不清,日渐颓靡,偶尔听到铃音时甚至还会发怒咬人,不容乐观啊!”
  见此,孟姝心头一动,眉头轻皱。
  “罗六叔不必太过担心,只是,我今日是陪我家公子前来庙中参会,没有携带银针,待我明日登门后,再为林老爷好好诊治一番。”
  参会?
  罗六书神情微讶:“姑娘所说的公子,可是读书人?”
  “正是。”孟姝笑:“此番我来褚镇,也正是陪我家公子来参加普贤诞的。”
  “原来如此,甚好,甚好!”罗六叔有些欣喜地笑了笑:“姑娘与我们林家真是普贤菩萨亲赐的缘分,若是老爷知晓也会十分开心的。”
  待告别了罗六叔后,孟姝看着轿身远去的背影,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彼时雨后云现,天气初晴,褚镇接连不断的雨天终于被短暂的晴日所取代,风绪扬起间,花弄新泥,柳伴梅梢,梅红柳绿。
  探查此处恶鬼异闻的第一步明明已经成功,可孟姝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她抬眸望向这片初见云彩的蓝天,看向远山接壤起伏的青黛,在那后头,云烟四起,朦胧无期。
  第39章
  她蹙着眉环顾了一下四周,却在状元桥前发现了那道挺拔清隽的身影。
  周遭人流不断,除了看热闹的百姓,大多是布衣学子,其中也不乏一些闻名而来的商贾人士,可他一身月牙色云锦广袖长袍,分明是低调的做派,却被周遭气质衬得超脱凡尘,难免招眼。
  孟姝看着,却有些恍惚。
  他背对着她,于红绸牵系的桥前站立,而他们之间,人来人往,无一驻足。
  很多时候,她常常觉得这好似一场梦。梦醒时,她仍在玉骨村,与阿爷相伴,日升月落,平淡人间。可如今,阿爷下落不明,她竟也被卷入这鬼怪异事间,却还遇见了此人……
  彼时脚下的青石台阶仿佛成骇人的深渊,稍有不慎,粉身碎骨。但孟姝还是踏过去了。
  她走向前方的青年,于他身旁站定。
  “如你所料,入宅契机来了。”她神色如常,眉间却有一股淡淡的郁色。
  事情取得了进展,可她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林敬如何?”青年眸色未动,淡道。
  孟姝眉头紧皱:“很怪。”
  “我观他脉象,的确久病缠身,身患癔病不假,可怪就怪在,多年来他的病情似乎平缓了不少,我听他身边老仆所言,林敬的确不会再像几十年前般随意发狂,可病根尤在,尚未痊愈。”
  与此同时,孟姝从袖中拿出了一只布囊,里面装的正是方才买下的铃铛。
  “最怪的是,林敬似乎很忌讳铃铛,甚至说是害怕,只要一听到铃铛声响,他便会发病。”
  铃铛?
  扶光转过身来,垂眸看向孟姝手里的小布囊。
  他问:“癔病之人,可有引其发病之诱因?”
  “有。”孟姝抬头,“但大多是吃食,并非物件。若是物件,只有一种推测能解释这种现象。”
  林敬曾经,定受到过铃铛的刺激。
  ……
  次日,孟姝如约来到林宅门前。
  古铜色宅门难得的被人扣响,岑娘面上噙笑,连忙赶来迎客,一推门,便见一位白裙素衣的妙龄女子,在她身后,还站着一位身着青色缀云广袖长袍的俊美青年。
  今日孟姝并未戴幕篱,与岑娘也算是第一次正式碰面,她便率先问好道:“岑嬷嬷,我是孟姝。”
  昨日问诊,她便与岑娘互换了姓名。
  嬷嬷难得欣喜:“我知医仙今日会来,没想到竟来的这么早,快快请进!”
  孟姝笑:“看病问诊耽误不得,应该的。”说着,她向岑嬷嬷引见了身后的扶光:“这位是我家公子,此次我来褚镇义诊,便是因跟着公子南下求学的缘故,想要一瞻普贤盛会的风采。”
  “正巧,昨日于庙中偶然碰见了林老和罗六叔,今日我家公子知我来府上问诊,出于尊敬,他觉得无论如何,作为读书人都应当来府上拜见一番林老先生,不知可有叨扰?”
  岑嬷嬷闻言一愣,怎么都想不到,这位公子竟是为了拜访林敬特地登门的。
  见岑嬷嬷不语,孟姝以为是他们有些操之过急了。
  她与扶光相视一眼,接着道:“怪我考虑不周,若是冒昧,我便让我家公子回去,改日再登门拜访。”
  “不不不,”岑嬷嬷连忙道:“并不叨扰也非冒昧,只是我没想到,如今还有人愿意登我林宅门,拜访我家老爷……”
  话语间,难掩落寞和心酸。
  不知怎的,孟姝猛然回想起之前在湘水镇谈起林敬前半生的遭遇,难免觉得心酸。
  她上前拍了拍岑娘的手,温柔谦和:“嬷嬷这是哪里的话,我们都十分敬仰林老先生,我家公子先前求学也曾读过林老编纂的圣贤书,心生感激都来不及,今日能有机会结识,才真真是我们的福分。”
  闻言,身后的青年抬眸看向她。
  扶光不止一次诧异于孟姝的嘴皮功夫,这女子巧舌如簧,聪明机灵,但是今日这一番话,扶光却听出她是有几分真心的。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在湘水镇那日,将林敬比作清玉。
  “雨打风吹几度秋,唯有清玉不染尘。”
  如今,他们终于要和这“清玉”,真正的会面了。
  拐入宅门,又入廊桥。
  林宅古朴风雅,清净非常。都说读书人偏爱梅兰竹菊,林宅内便也种了不少的青竹,每每路过,都依稀可窥其风姿绰立。
  林宅内院极大,却没有过分的娇丽奢华,青石板砖与白墙松石相映,屋檐瓦角兽首翘起,清风过,竹叶响,心却静。
  除了他们三人,一路行至内堂,不出所料,果真见不到其他人。
  只是在入门后的几瞬,跟在孟姝身后的扶光眉头轻蹙,眸色一暗。
  “岑嬷嬷,这宅院这么大,竟没有其余的下人么?”孟姝道。
  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前老爷在京做官,这老宅一直无人居住,只留我家老头子在这照料,到后来……”她似有些无奈:“待我们回来时,又哪有下人跟着,便只有我们几人相依为命。”
  孟姝故作诧异的点了点头,心想,这确实与樊宏天和摊贩老板说的不差。
  “听闻,林老先生有一女,如今怎不得见?”
  话出,孟姝特地瞟了一眼岑娘的神色。
  果不其然,提到“小姐”,她脸色一僵,有些不自然地低下了头,似在掩饰眼中泪水。
  空气有了一瞬的停滞,静谧过后,岑娘这才出声。
  她声音低切,隐有颤意:“我家小姐命薄,早些年便已离世了。”
  孟姝与扶光相视一眼,虽然早已在樊宏天口中知晓内情,但仍难免唏嘘。
  她上前一步,拉住岑娘的手:“不好意思呀嬷嬷,是我言语欠妥了。”
  “无妨,无妨。”岑娘苦笑道:“医仙不必客气,若是我家小姐还在,见您和公子愿意登门也定会欣喜。”
  话语间,林敬的屋便到了,在门外,罗六叔早早便侯着了。
  见到孟姝,他瞬间面露笑意。
  “姑娘来啦。”他有些激动地上前:“姑娘真是个大善人,愿意来给我们老爷看病。”说完便要鞠躬。
  “诶——,”孟姝连忙将人扶起:“罗六叔,这可使不得。我是医者,治病救人乃是应该的。”
  “是啊是啊,你快起来吧,”岑娘上前扶住罗六叔道:“方才我已经谢过医仙了。”
  说完,她便将扶光介绍给罗六叔。
  一听说这位便是昨日孟姝提到的“公子”,罗六叔面上一喜,连忙看向他。
  他自年轻时起就跟着林敬,对读书人都有着莫大的好感,更何况时过境迁,如今还有愿意登他们林宅门的,那可是不多了。
  眼前青年身姿如玉,神貌出色,风度非常,让人见了竟莫名地心生信服。
  扶光微微一笑,朝面前的老仆作揖道:“后生这厢有礼。”
  罗六叔倒是受宠若惊:“公子万万不可,我不过是一老仆,受不起公子的礼,还是快快进屋吧。”
  眼前的青年人不仅相貌堂堂,还谈吐有度,谦逊有礼,倒是让罗六叔莫名的多些好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