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孟姝听着,知道他这话不假。
这处小宅院虽说荒芜了许久,但不见太多尘埃,也无落败之色,反倒出落得干净清雅,想来这主人家没少收拾,否则也没有如今这般雅致了。
不铮抬眸瞧了瞧自家主上的神色,见他无异议,便问道:“不知租钱多少?”
本以为这宅子花用会贵些,没想到那主人家却格外大方,豪气地摆了摆手:“若只是小住半月,十五两银子即可。”
十五两
孟姝眉头微皱。对于这样的院子来说,这有些过于便宜了。
见三人沉默,那主人家似有些急了,像是生怕扶光不做他这买卖一般,有些语无伦次地伸出三根手指:“实在不行,十两也成。”
见此,孟姝更加怀疑其中有鬼,从先前总说这片地方荒芜她便奇怪。若真是荒无人烟之地,这周遭又怎会有这么多店铺屋院?
她与扶光相视一眼,故意扬高了声音,似笑非笑道:“这宅院如此便宜,不会是出过什么事,不吉利吧?”
她这一说,男人瞬间便急了。
“姑娘这是什么意思,咱家这院子干净得很,光天化日的,还是不要如此说罢!”
孟姝走近了些,将一点碎银塞入男人手中,温和地笑道:“主人家莫急,我家公子是读书人,祖上也从过商,对于风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忌讳的。这宅子很好,我家公子也很是喜欢,只是这附近僻静得出奇,我们多少得警惕些。”
孟姝朝不铮使了个眼色,后者了然,从钱袋里拿出十五两银子递给她,孟姝接过,随即放入男人的手中。
“这宅子我们租下了,多的算我们的一片心意,只是若真有什么隐情,还望主人家如实相告,我们也好住的放心。”
少女笑意盈盈,温柔亲切,实在让人生不出厌心。
男人收下银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叹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坊间有传言,说前头的这片梨园有些不干净......”
孟姝有些意外:“是死过人?”
主人家摇了摇头。
“那便是闹过鬼喽?”孟姝笑。
男人大骇,“慎言!姑娘要慎言才是!”
原来这附近闹鬼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并非这两日才起的风波。
一开始这镇上的商人是瞧上了路前的这片梨园,一到三四月时花开漫天,香气扑鼻,惹人停驻,这才纷纷开始在这附近开商招铺,但后来这梨园竟出奇的开不出花来,一时间梨树葱绿一片,竟找不出一点粉白。
再到后来,这附近人烟渐渐少了,这田宅铺子也渐渐荒废了。
不仅如此,临走前,那主人家还神神秘秘的,拉着孟姝告诉她:
“与其说是梨园闹鬼,倒不如说是林家闹鬼。”
待送走了主人家后,孟姝便回到了宅子的花厅中,还不等坐稳,便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这主人还真是啰嗦,说什么自己今日言语有不敬,害怕鬼神来拿,不敢回家,我好说歹说这才将人劝了回去。”
四下见无人应答,一抬眼便看见扶光正气定神闲地坐在位上看书,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孟姝忍不住出声道:“你说林宅闹鬼这件事情会不会有蹊跷?”
方才那主人可是说,自林敬患了疯病回乡后,这家宅就不曾安宁过。
“你心中既已有了答案,何必问我。”青年淡道。
“我在想,若这府宅内真有鬼怪,我们要如何接近,才能不打草惊蛇呢……”
想要揭开林敬疯病和林宅闹鬼的秘密,他们就必须从林家老宅入手,不仅如此,光是普通的上门拜访还不够,最好是能住进去,这才方便查探。
就在孟姝沉思之际,座上的青年却冷不丁地突然开口:“你可会医术。”
“你怎么知道?”孟姝皱眉。
“这不重要。”扶光合上书,往案上一放,眸色沉沉,像是在盘算着什么,亦在暗流汹涌。
“林敬疯了许多年,是时候需要一个大夫来治治这病了。”
孟姝瞬间明白了扶光的意思,可是……
“这怎么行,若林敬是装的,他定不会主动寻医者上门。”
她细想了一下,发现佯装医者上门有些不切实际。
“谁说要他主动了。”扶光似笑非笑道。
对上青年黝亮的瞳眸,孟姝心下一凛,突然想到了什么。她霍然站起身来,招呼着一旁的不铮:“你明早跟我去一趟街市,最好能找一个摊子,就说我悬壶济世,免费瞧病。”
“这是何意?”不铮看了看孟姝,又看了看扶光。
“你家主人有一点说的不错,我们无需林敬主动瞧病。”
孟姝笑:“真疯假疯,唯有他一人知晓,其他人,可不一定知道。”
…………
二月廿一,雨水丰,普贤诞。
孟姝与不铮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自两人接连几日在街市上扛着“悬壶济世”的大旗宣称免费行医看病后,引来了众多百姓前仆后继。
一开始大家或许只是想看个热闹或贪个便宜,直到这脉象一诊,药方一开后,街市边便隐隐约约有了“素手医仙”的传言,不少百姓按照药方抓了药吃后,病情好转不说,有些疑难杂症孟姝这也能治得了,一时间“医仙”名声大噪,以至于每日排队的百姓越来越多。
每日卯时,孟姝和不铮还未走到小摊,便远远可见需要看医问诊的百姓们早已排起了长队,每当看见这幕,孟姝的心里总有许多动容。
她之所以免费看病,不过是为了“抛砖引玉”,但每当那些百姓因为病情好转对她弯腰磕头、感激涕零时,她也总是忍不住有所触动。
准确来说,孟姝并不算一个医者。
她擅用毒蛊,学的也是自保的手段,对于医者,她并不敢自称。
但事实证明,医毒亦有相通之处,当一个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用毒高手时,那她也就具备了一名医者的潜质。
俗话说得好,医者不自医,但用毒人可不一样。当杀人利器学成,有时候,他们的医术,或许比寻常医者还要高深。
又待过一轮百姓后,孟姝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会喘口气。
她仰头看了看日色,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就是不知道一会还会不会再下。
在人声鼎沸,喧哗的闹市中,蒸屉里冒出的白汽伴随着人来人往湮灭在街头,经过雨水洗刷的青石锃亮光滑,日晕笼在上头,隐隐约约泛着墨色的光。
这雨水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孟姝眯了眯眼,目光投向看不到尽头的街市。
也不知这一场场的大雨,究竟冲刷了多少秘密的痕迹。
身旁,不铮走近:“孟姑娘,咱们今日还要摆多久的摊子?”
狭小简陋的摊棚下,少女一袭白衣,气质出众,白纱幕篱之下乌发轻拢,远远看去便觉翩若惊鸿,清丽如莲,不知引了多少人侧目。
“不急。”孟姝细细整理好了木桌上的银针,将它们根根摆齐。
“你主上说了,最迟今日,人就会来。”
她虽不知扶光为何如此笃定,但这人从不说诳语,他既然说了今日,那多半就是了。
这几日下来,“素手医仙”名声大噪,每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不怕传不到他们想要的人的耳朵里,算算,也该到时间了。
彼时,街市南角花巷。
“岑嬷嬷,又来买梨花呀?”
“诶。”花摊前,一位身着蓝色花襦布裙,作婆子打扮的妇人正躬腰细细挑选着什么。
“要我说,咱们褚镇的梅花最是出名,平日里我这梨花都卖不出去,偏偏就你家最喜欢,真是怪哩。”卖花的大娘与她看起来有几分相熟,便笑着打趣道。
“梨花好啊。”岑嬷嬷挑了一把拿在手中,细细端详很是满意后,便笑着将它递于摊主剪枝:“咱褚镇梅花虽多,可比不上这梨花,洁白如雪,不染尘埃……”
“哎呦,”卖花的大娘呵呵一笑:“你啊,还真是跟着读书人久了,讲话也染上了些书卷气,文绉绉的,我这婆娘是听不懂喽!”
卖花的大娘三五除下,动作麻利的将多出的长枝剪断,拿起一旁的草绳一捆,便将其递给了她。
岑嬷嬷一如既往地放下几个铜板,转头便朝街市深处走去。
“慢走,下回再来哩!”大娘热情地招呼道。
“奇怪,”看着岑嬷嬷往街市深处走去的背影,卖花的大娘眉头一竖,低声嘟囔道:“她今日怎么还往主街上去了……”
第37章
孟姝正低头诊脉,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路边正吆喝得起劲的贩童。
她一边下针,一边有些疑惑的出声道:“普贤诞?那贩童竹篮里卖的可是香烛?”
坐在她面前问诊的百姓见她有兴趣,抬头呵呵一笑:“医仙有所不知吧,咱们褚镇除了书香墨气和梅花,最有名的便是这一年一度的普贤诞会了。”
这处小宅院虽说荒芜了许久,但不见太多尘埃,也无落败之色,反倒出落得干净清雅,想来这主人家没少收拾,否则也没有如今这般雅致了。
不铮抬眸瞧了瞧自家主上的神色,见他无异议,便问道:“不知租钱多少?”
本以为这宅子花用会贵些,没想到那主人家却格外大方,豪气地摆了摆手:“若只是小住半月,十五两银子即可。”
十五两
孟姝眉头微皱。对于这样的院子来说,这有些过于便宜了。
见三人沉默,那主人家似有些急了,像是生怕扶光不做他这买卖一般,有些语无伦次地伸出三根手指:“实在不行,十两也成。”
见此,孟姝更加怀疑其中有鬼,从先前总说这片地方荒芜她便奇怪。若真是荒无人烟之地,这周遭又怎会有这么多店铺屋院?
她与扶光相视一眼,故意扬高了声音,似笑非笑道:“这宅院如此便宜,不会是出过什么事,不吉利吧?”
她这一说,男人瞬间便急了。
“姑娘这是什么意思,咱家这院子干净得很,光天化日的,还是不要如此说罢!”
孟姝走近了些,将一点碎银塞入男人手中,温和地笑道:“主人家莫急,我家公子是读书人,祖上也从过商,对于风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忌讳的。这宅子很好,我家公子也很是喜欢,只是这附近僻静得出奇,我们多少得警惕些。”
孟姝朝不铮使了个眼色,后者了然,从钱袋里拿出十五两银子递给她,孟姝接过,随即放入男人的手中。
“这宅子我们租下了,多的算我们的一片心意,只是若真有什么隐情,还望主人家如实相告,我们也好住的放心。”
少女笑意盈盈,温柔亲切,实在让人生不出厌心。
男人收下银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叹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坊间有传言,说前头的这片梨园有些不干净......”
孟姝有些意外:“是死过人?”
主人家摇了摇头。
“那便是闹过鬼喽?”孟姝笑。
男人大骇,“慎言!姑娘要慎言才是!”
原来这附近闹鬼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并非这两日才起的风波。
一开始这镇上的商人是瞧上了路前的这片梨园,一到三四月时花开漫天,香气扑鼻,惹人停驻,这才纷纷开始在这附近开商招铺,但后来这梨园竟出奇的开不出花来,一时间梨树葱绿一片,竟找不出一点粉白。
再到后来,这附近人烟渐渐少了,这田宅铺子也渐渐荒废了。
不仅如此,临走前,那主人家还神神秘秘的,拉着孟姝告诉她:
“与其说是梨园闹鬼,倒不如说是林家闹鬼。”
待送走了主人家后,孟姝便回到了宅子的花厅中,还不等坐稳,便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这主人还真是啰嗦,说什么自己今日言语有不敬,害怕鬼神来拿,不敢回家,我好说歹说这才将人劝了回去。”
四下见无人应答,一抬眼便看见扶光正气定神闲地坐在位上看书,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孟姝忍不住出声道:“你说林宅闹鬼这件事情会不会有蹊跷?”
方才那主人可是说,自林敬患了疯病回乡后,这家宅就不曾安宁过。
“你心中既已有了答案,何必问我。”青年淡道。
“我在想,若这府宅内真有鬼怪,我们要如何接近,才能不打草惊蛇呢……”
想要揭开林敬疯病和林宅闹鬼的秘密,他们就必须从林家老宅入手,不仅如此,光是普通的上门拜访还不够,最好是能住进去,这才方便查探。
就在孟姝沉思之际,座上的青年却冷不丁地突然开口:“你可会医术。”
“你怎么知道?”孟姝皱眉。
“这不重要。”扶光合上书,往案上一放,眸色沉沉,像是在盘算着什么,亦在暗流汹涌。
“林敬疯了许多年,是时候需要一个大夫来治治这病了。”
孟姝瞬间明白了扶光的意思,可是……
“这怎么行,若林敬是装的,他定不会主动寻医者上门。”
她细想了一下,发现佯装医者上门有些不切实际。
“谁说要他主动了。”扶光似笑非笑道。
对上青年黝亮的瞳眸,孟姝心下一凛,突然想到了什么。她霍然站起身来,招呼着一旁的不铮:“你明早跟我去一趟街市,最好能找一个摊子,就说我悬壶济世,免费瞧病。”
“这是何意?”不铮看了看孟姝,又看了看扶光。
“你家主人有一点说的不错,我们无需林敬主动瞧病。”
孟姝笑:“真疯假疯,唯有他一人知晓,其他人,可不一定知道。”
…………
二月廿一,雨水丰,普贤诞。
孟姝与不铮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自两人接连几日在街市上扛着“悬壶济世”的大旗宣称免费行医看病后,引来了众多百姓前仆后继。
一开始大家或许只是想看个热闹或贪个便宜,直到这脉象一诊,药方一开后,街市边便隐隐约约有了“素手医仙”的传言,不少百姓按照药方抓了药吃后,病情好转不说,有些疑难杂症孟姝这也能治得了,一时间“医仙”名声大噪,以至于每日排队的百姓越来越多。
每日卯时,孟姝和不铮还未走到小摊,便远远可见需要看医问诊的百姓们早已排起了长队,每当看见这幕,孟姝的心里总有许多动容。
她之所以免费看病,不过是为了“抛砖引玉”,但每当那些百姓因为病情好转对她弯腰磕头、感激涕零时,她也总是忍不住有所触动。
准确来说,孟姝并不算一个医者。
她擅用毒蛊,学的也是自保的手段,对于医者,她并不敢自称。
但事实证明,医毒亦有相通之处,当一个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用毒高手时,那她也就具备了一名医者的潜质。
俗话说得好,医者不自医,但用毒人可不一样。当杀人利器学成,有时候,他们的医术,或许比寻常医者还要高深。
又待过一轮百姓后,孟姝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会喘口气。
她仰头看了看日色,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就是不知道一会还会不会再下。
在人声鼎沸,喧哗的闹市中,蒸屉里冒出的白汽伴随着人来人往湮灭在街头,经过雨水洗刷的青石锃亮光滑,日晕笼在上头,隐隐约约泛着墨色的光。
这雨水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孟姝眯了眯眼,目光投向看不到尽头的街市。
也不知这一场场的大雨,究竟冲刷了多少秘密的痕迹。
身旁,不铮走近:“孟姑娘,咱们今日还要摆多久的摊子?”
狭小简陋的摊棚下,少女一袭白衣,气质出众,白纱幕篱之下乌发轻拢,远远看去便觉翩若惊鸿,清丽如莲,不知引了多少人侧目。
“不急。”孟姝细细整理好了木桌上的银针,将它们根根摆齐。
“你主上说了,最迟今日,人就会来。”
她虽不知扶光为何如此笃定,但这人从不说诳语,他既然说了今日,那多半就是了。
这几日下来,“素手医仙”名声大噪,每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不怕传不到他们想要的人的耳朵里,算算,也该到时间了。
彼时,街市南角花巷。
“岑嬷嬷,又来买梨花呀?”
“诶。”花摊前,一位身着蓝色花襦布裙,作婆子打扮的妇人正躬腰细细挑选着什么。
“要我说,咱们褚镇的梅花最是出名,平日里我这梨花都卖不出去,偏偏就你家最喜欢,真是怪哩。”卖花的大娘与她看起来有几分相熟,便笑着打趣道。
“梨花好啊。”岑嬷嬷挑了一把拿在手中,细细端详很是满意后,便笑着将它递于摊主剪枝:“咱褚镇梅花虽多,可比不上这梨花,洁白如雪,不染尘埃……”
“哎呦,”卖花的大娘呵呵一笑:“你啊,还真是跟着读书人久了,讲话也染上了些书卷气,文绉绉的,我这婆娘是听不懂喽!”
卖花的大娘三五除下,动作麻利的将多出的长枝剪断,拿起一旁的草绳一捆,便将其递给了她。
岑嬷嬷一如既往地放下几个铜板,转头便朝街市深处走去。
“慢走,下回再来哩!”大娘热情地招呼道。
“奇怪,”看着岑嬷嬷往街市深处走去的背影,卖花的大娘眉头一竖,低声嘟囔道:“她今日怎么还往主街上去了……”
第37章
孟姝正低头诊脉,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路边正吆喝得起劲的贩童。
她一边下针,一边有些疑惑的出声道:“普贤诞?那贩童竹篮里卖的可是香烛?”
坐在她面前问诊的百姓见她有兴趣,抬头呵呵一笑:“医仙有所不知吧,咱们褚镇除了书香墨气和梅花,最有名的便是这一年一度的普贤诞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