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此话真心或是假意,奉承还是讥讽,樊宏天*不是傻子,自然能够听得出来。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举杯一笑,随即一口饮罢。
一举一饮间,没人注意到宽大的衣袖后,男人的脸色沉得可怕,向来儒雅的面容却在此时透着几分恶狠,少年人心底蛰伏已久的妒意在此刻如同雨后春笋,发芽猛长,一发不可收拾。
林敬不过比他年长几岁,却因为投胎投得好,会比他为人处世些,这才身居要职罢了。
樊宏天向来是对他不服气了,做梦都想将林敬拉下马来,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那年京城中出了大事,宁宣帝下了圣旨由大理寺全权调查,林敬身为大理寺少卿,地位仅次于大理寺卿,圣旨一出,事态一起,他自然处于风口浪尖上。
也就在此时,樊宏天设了计,将自己与世家暗中往来的信件等物伪造成林敬所写,然后将其放入林敬家中,再匿名上书揭发,一来一往,林敬结党营私一事板上钉钉。
果不其然,宁宣帝听闻大怒,一挥手便将林敬贬谪至西南之地,还不允许林府女眷陪同,命其女眷全部迁回老家褚镇。同日,林夫人听闻消息后一病不起,不日便撒手人寰,只剩下年仅八岁的小女与林敬相依为命。
从此,林敬一夜之间从天子红人沦落为举国罪臣,林府也在一日之内被遣散查封,林敬仅带着小女和奶娘,三人一马车,先将二人送回老家,后才一个人孤独地背上行装。
罪臣是不配回乡的。
他没有随从,没有亲人,就这样一个人在夕阳下漂泊至湘水镇,在这当了一方小小县令,一当就是十年,直到——
二十八年前告病归乡。
世事难料,时过境迁,如今,他也应当有六十又五了。
夕阳彻底落下,风从即将暗下的天幕吹来,带着远方的尘埃摇摇晃晃地落入这片湘水环绕的小镇。
远方的灯火逐渐亮起,人间烟火气氲氤在湘水上方,很难想象在三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土,林敬来到这任职不过十年,却给这里的子民永远留下了一方山清水秀的富饶水乡。
思绪被拉回,一时间屋内静谧无声,他们三人之中,没有一人愿意说话打破这滞留的宁静。
孟姝不禁为这一清臣感到心酸,就连向来不喜形于色的扶光,都不由得眉染憾意,不铮更是眉头紧锁,神情悲悯。
孟姝不知自己现在该做些什么,什么都不如直接手刃了眼前樊宏天这个始作俑者来得痛快一些。
可理智告诉她,并不能这么做。
且不说樊宏天该受到朝廷的审判,天下人的唾弃,除此之外,这个人的身上还有着更多的秘密。
“后来呢,你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将林敬逼疯,好让你这个县丞当坐山老虎。”孟姝冷冷道。
变故就生在这。
樊宏天猝然抬眸笑了。
林敬一倒,大理寺被下令肃清重组,樊宏天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再官上一层,可没想到因为平日里林敬对他多有提携,众人以为他与林敬交情颇深,于是宁宣帝随手一指,便也将他贬下了西南。
很巧的是,好不容易从樊家村走出来的樊宏天再次回到了湘水镇,更巧的是,这次林敬仍然是他的顶头上司——
宁宣帝命,林敬为县令,正七品,而他,为县丞,居从八品。
世事实在难料,兜兜转转,樊宏天又回到了原地,他所沾沾自喜扳倒的林敬最终还是成为了比他高一级的人,这让樊宏天怎能甘心?
十年之中,樊宏天眼看着林敬将湘水镇越治越好,不仅山高水美,甚至还打通了中原与苗疆的要道,使其成为一方枢纽,而林敬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心与赞赏。
对此,樊宏天嫉妒地恨不得生吞了林敬,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老道士找上了他……
又是道士。
扶光与孟姝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底的深意。
“那道士说自己天生神通,上能通达神明,下能通灵鬼怪。”
樊宏天喃喃道,眼前仿佛又再次重回了那天。
深夜里,烛火下,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黄袍白眉道士坐在主位上,他伸出右手,捻着五指,口中振振有词,闭目沉思道:
“你姓樊,西南人士,家中排行第二,有一长兄,父母乃自缢而死,而你自幼饱读诗书,于宁宣三年中榜赴京,后……”
老道士似有所奇怪,他顿了顿,眉头紧锁,右手手指快得出奇,像在细细算些什么。
过了半晌,他才道:“奇怪,你是巨门、天机二星在卯宫坐命,与禄存、科权禄、左右、昌曲同宫加会,乃是上好的‘巨机同宫格。’”
此命格主富贵,掌学问,宜从政,正所谓,经云:“巨机同宫,公卿之位”。
道士摇了摇头,叹惜道:“依此命格,你入京不应只做一个七品官,更不应辗转多年,又重回故地,仕途波折。”
先前这老头现身,说自己是什么驾鹤云游,为民解惑的道士时,樊宏天嗤之以鼻,赶忙就要差人将他给打出去,可或许是那点虚荣心作祟,一听这老道士说他只给有缘的命定之人解惑算卦,樊宏天这才试探着将他留下。
本以为这道士不过是招摇撞骗,可谁知他一番起卦,倒真将樊宏天算得个十成十。
若其他事情可以打探作假也就罢了,可爹娘真正的死因确实是只有樊宏天自己一人知道,就连兄长樊世春都不知。
这下,樊宏天便对这个老道士深信不疑,一听闻自己是什么“巨机同宫格”的命格,本应大富大贵,官拜公卿,却接连仕途不顺,便猝然着急起来。
“道长在上,方才是小辈无礼,还请道长不要怪罪。”樊宏天连忙鞠躬作揖。
“不知道长方才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否为小的解上一卦?”
见此,白眉道士面色凝重,他拂了拂自己的白色长须,叹了口气,道:“吾方才算到,你命中兀然出现一孤星命格,此命格极硬,不仅占了你天机之位不说,还将其偏出卯宫,如此一来便夺了你的气运,这才使你仕途不顺,百般受阻。”
听罢,樊宏天心底一咯噔。
“您的意思是说,有小人占了原属于我的命数?”
白眉道士挥了挥衣袖,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
“那…道长,您可否帮小的解难,不管多少银两,我都可悉数奉上!”樊宏天神色一紧,迫切地上前一步道。
谁知,那老道士却放声失笑,朝他摆了摆手:“钱财倒是不必了,吾早已超脱世俗,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那人接着道:“我今日愿入你府中,本就是见你我有缘。”
他大手一挥:“这样吧,这道难,我帮你解了,只要你按照我所说的做,保你定能脱离孤星占位,从此天机归位,一生顺遂,青云直上。”
第30章
桌案前,黄色烛火跃起,圣杯落下,白眉道士闭着眼眸,以手作笔,凌空而点,在竹简上缓缓写出几行字来。
樊宏天上前一看,越看越觉得不对。
这道长所指,分明就是那林敬!
樊宏天笑了,真是天助我也。什么伯乐相马的佳话,他自己才是那个官拜公卿的伯乐,而林敬,不过是他仕途之中所遇见的一个意外。
“所以,你就在二十八年前动了手?”扶光冷声道。
樊宏天抬眸瞥了一眼他们三人,随即冷笑一声。
那道长算的果真没错,自那夜起不久后,林敬的老家褚镇传来噩耗。
他唯一的女儿,年仅十八岁的林家小姐,死了。
“丧幡。”孟姝突然开口道,她看向扶光:“是先前园子里的丧幡。”
林敬为其办丧事的对象,居然是他的女儿。
孟姝想起之前看到的满园荒凉,丧布白烛,幡仗凄荡,没想到这丧仪的主人,居然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姑娘。
“林敬不是天之骄子吗,可他的下场呢?”樊宏天面容扭曲,眼中泛着凶狠森冷的光:“他孤星转命,如何比得上我?他的结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天子贬谪,失去官职,府宅遣散,妻子病死,女儿薄命。
林敬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一个人恸哭不止。
因为是天子圣旨所贬,没有传召,林敬只能待在湘水镇,不能私自回乡。悲痛之下,他只好在自己的宅院里为小女办了一场丧事,也算是告慰了她的幽魂,了却他们一场父女情。
“而你,就是在这天动的手。”扶光脑海里极快闪过什么,他有所察觉,低喝出声道。
:=
轻阖着眼,樊宏天似在回忆那天的“美好”景象,自兀自地笑了。
“是啊,就在那天。”他和林敬人生的交换点,就在那天。
从那以后,樊宏天走出了低谷,终于能够睥睨林敬。
按照那位黄袍白眉道士所说,他提前在林敬的后园中布置,于林家小姐头七的当天晚上,用老道士所给的符咒,贴在了后园里的几个方位,并以朱砂笔起阵,照着道士的图纸一笔一笔地画下。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举杯一笑,随即一口饮罢。
一举一饮间,没人注意到宽大的衣袖后,男人的脸色沉得可怕,向来儒雅的面容却在此时透着几分恶狠,少年人心底蛰伏已久的妒意在此刻如同雨后春笋,发芽猛长,一发不可收拾。
林敬不过比他年长几岁,却因为投胎投得好,会比他为人处世些,这才身居要职罢了。
樊宏天向来是对他不服气了,做梦都想将林敬拉下马来,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那年京城中出了大事,宁宣帝下了圣旨由大理寺全权调查,林敬身为大理寺少卿,地位仅次于大理寺卿,圣旨一出,事态一起,他自然处于风口浪尖上。
也就在此时,樊宏天设了计,将自己与世家暗中往来的信件等物伪造成林敬所写,然后将其放入林敬家中,再匿名上书揭发,一来一往,林敬结党营私一事板上钉钉。
果不其然,宁宣帝听闻大怒,一挥手便将林敬贬谪至西南之地,还不允许林府女眷陪同,命其女眷全部迁回老家褚镇。同日,林夫人听闻消息后一病不起,不日便撒手人寰,只剩下年仅八岁的小女与林敬相依为命。
从此,林敬一夜之间从天子红人沦落为举国罪臣,林府也在一日之内被遣散查封,林敬仅带着小女和奶娘,三人一马车,先将二人送回老家,后才一个人孤独地背上行装。
罪臣是不配回乡的。
他没有随从,没有亲人,就这样一个人在夕阳下漂泊至湘水镇,在这当了一方小小县令,一当就是十年,直到——
二十八年前告病归乡。
世事难料,时过境迁,如今,他也应当有六十又五了。
夕阳彻底落下,风从即将暗下的天幕吹来,带着远方的尘埃摇摇晃晃地落入这片湘水环绕的小镇。
远方的灯火逐渐亮起,人间烟火气氲氤在湘水上方,很难想象在三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土,林敬来到这任职不过十年,却给这里的子民永远留下了一方山清水秀的富饶水乡。
思绪被拉回,一时间屋内静谧无声,他们三人之中,没有一人愿意说话打破这滞留的宁静。
孟姝不禁为这一清臣感到心酸,就连向来不喜形于色的扶光,都不由得眉染憾意,不铮更是眉头紧锁,神情悲悯。
孟姝不知自己现在该做些什么,什么都不如直接手刃了眼前樊宏天这个始作俑者来得痛快一些。
可理智告诉她,并不能这么做。
且不说樊宏天该受到朝廷的审判,天下人的唾弃,除此之外,这个人的身上还有着更多的秘密。
“后来呢,你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将林敬逼疯,好让你这个县丞当坐山老虎。”孟姝冷冷道。
变故就生在这。
樊宏天猝然抬眸笑了。
林敬一倒,大理寺被下令肃清重组,樊宏天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再官上一层,可没想到因为平日里林敬对他多有提携,众人以为他与林敬交情颇深,于是宁宣帝随手一指,便也将他贬下了西南。
很巧的是,好不容易从樊家村走出来的樊宏天再次回到了湘水镇,更巧的是,这次林敬仍然是他的顶头上司——
宁宣帝命,林敬为县令,正七品,而他,为县丞,居从八品。
世事实在难料,兜兜转转,樊宏天又回到了原地,他所沾沾自喜扳倒的林敬最终还是成为了比他高一级的人,这让樊宏天怎能甘心?
十年之中,樊宏天眼看着林敬将湘水镇越治越好,不仅山高水美,甚至还打通了中原与苗疆的要道,使其成为一方枢纽,而林敬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心与赞赏。
对此,樊宏天嫉妒地恨不得生吞了林敬,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老道士找上了他……
又是道士。
扶光与孟姝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底的深意。
“那道士说自己天生神通,上能通达神明,下能通灵鬼怪。”
樊宏天喃喃道,眼前仿佛又再次重回了那天。
深夜里,烛火下,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黄袍白眉道士坐在主位上,他伸出右手,捻着五指,口中振振有词,闭目沉思道:
“你姓樊,西南人士,家中排行第二,有一长兄,父母乃自缢而死,而你自幼饱读诗书,于宁宣三年中榜赴京,后……”
老道士似有所奇怪,他顿了顿,眉头紧锁,右手手指快得出奇,像在细细算些什么。
过了半晌,他才道:“奇怪,你是巨门、天机二星在卯宫坐命,与禄存、科权禄、左右、昌曲同宫加会,乃是上好的‘巨机同宫格。’”
此命格主富贵,掌学问,宜从政,正所谓,经云:“巨机同宫,公卿之位”。
道士摇了摇头,叹惜道:“依此命格,你入京不应只做一个七品官,更不应辗转多年,又重回故地,仕途波折。”
先前这老头现身,说自己是什么驾鹤云游,为民解惑的道士时,樊宏天嗤之以鼻,赶忙就要差人将他给打出去,可或许是那点虚荣心作祟,一听这老道士说他只给有缘的命定之人解惑算卦,樊宏天这才试探着将他留下。
本以为这道士不过是招摇撞骗,可谁知他一番起卦,倒真将樊宏天算得个十成十。
若其他事情可以打探作假也就罢了,可爹娘真正的死因确实是只有樊宏天自己一人知道,就连兄长樊世春都不知。
这下,樊宏天便对这个老道士深信不疑,一听闻自己是什么“巨机同宫格”的命格,本应大富大贵,官拜公卿,却接连仕途不顺,便猝然着急起来。
“道长在上,方才是小辈无礼,还请道长不要怪罪。”樊宏天连忙鞠躬作揖。
“不知道长方才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否为小的解上一卦?”
见此,白眉道士面色凝重,他拂了拂自己的白色长须,叹了口气,道:“吾方才算到,你命中兀然出现一孤星命格,此命格极硬,不仅占了你天机之位不说,还将其偏出卯宫,如此一来便夺了你的气运,这才使你仕途不顺,百般受阻。”
听罢,樊宏天心底一咯噔。
“您的意思是说,有小人占了原属于我的命数?”
白眉道士挥了挥衣袖,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
“那…道长,您可否帮小的解难,不管多少银两,我都可悉数奉上!”樊宏天神色一紧,迫切地上前一步道。
谁知,那老道士却放声失笑,朝他摆了摆手:“钱财倒是不必了,吾早已超脱世俗,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那人接着道:“我今日愿入你府中,本就是见你我有缘。”
他大手一挥:“这样吧,这道难,我帮你解了,只要你按照我所说的做,保你定能脱离孤星占位,从此天机归位,一生顺遂,青云直上。”
第30章
桌案前,黄色烛火跃起,圣杯落下,白眉道士闭着眼眸,以手作笔,凌空而点,在竹简上缓缓写出几行字来。
樊宏天上前一看,越看越觉得不对。
这道长所指,分明就是那林敬!
樊宏天笑了,真是天助我也。什么伯乐相马的佳话,他自己才是那个官拜公卿的伯乐,而林敬,不过是他仕途之中所遇见的一个意外。
“所以,你就在二十八年前动了手?”扶光冷声道。
樊宏天抬眸瞥了一眼他们三人,随即冷笑一声。
那道长算的果真没错,自那夜起不久后,林敬的老家褚镇传来噩耗。
他唯一的女儿,年仅十八岁的林家小姐,死了。
“丧幡。”孟姝突然开口道,她看向扶光:“是先前园子里的丧幡。”
林敬为其办丧事的对象,居然是他的女儿。
孟姝想起之前看到的满园荒凉,丧布白烛,幡仗凄荡,没想到这丧仪的主人,居然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姑娘。
“林敬不是天之骄子吗,可他的下场呢?”樊宏天面容扭曲,眼中泛着凶狠森冷的光:“他孤星转命,如何比得上我?他的结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天子贬谪,失去官职,府宅遣散,妻子病死,女儿薄命。
林敬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一个人恸哭不止。
因为是天子圣旨所贬,没有传召,林敬只能待在湘水镇,不能私自回乡。悲痛之下,他只好在自己的宅院里为小女办了一场丧事,也算是告慰了她的幽魂,了却他们一场父女情。
“而你,就是在这天动的手。”扶光脑海里极快闪过什么,他有所察觉,低喝出声道。
:=
轻阖着眼,樊宏天似在回忆那天的“美好”景象,自兀自地笑了。
“是啊,就在那天。”他和林敬人生的交换点,就在那天。
从那以后,樊宏天走出了低谷,终于能够睥睨林敬。
按照那位黄袍白眉道士所说,他提前在林敬的后园中布置,于林家小姐头七的当天晚上,用老道士所给的符咒,贴在了后园里的几个方位,并以朱砂笔起阵,照着道士的图纸一笔一笔地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