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听到这番乖话,李湛“啧”了一声,“我喜欢听你说奉承话。”
余薇撇嘴,“妾说的都是真心实意。”
李湛眯起眼,试探问:“如此说来,你这颗石头心,也是能捂热的?”
余薇没有回答。
李湛才不信她的忽悠,她那铁石心肠若能捂热,何至于他会抹脖子殉情?
白眼狼就是白眼狼。
李湛倒也未计较,眼下时候不早了,准备打道回府。夫妻同李承月道别时,文昌伯府的苏氏等人也在告辞。徐宛琴瞥了余薇一眼,余薇装作没看到。
待王府马车离开公主府后,文昌伯府的马车也离去了。那苏氏深知继母难当,且徐宛琴又有姜太后这个姨母做靠山,更是得罪不起。往日筹谋李湛苏氏从未插过手,如今这门亲结不成了,自要尽到做继母的责任,不能不问不顾。
“今日二娘也看过了英国公府家的四郎,若论品貌,在世家里头也算拔尖儿的,不知……”
她的话还未说完,徐宛琴就打断道:“魏四郎养了两个通房。”
苏氏愣了愣,说道:“世家子弟养通房倒也在情理之中,若不然新婚夜闹了笑话,传出去丢人体面。二娘若不喜,我们便提出来,让男方把通房打发了,也是可以商量的。”
徐宛琴垂首不语,不知在想什么。
苏氏头疼道:“儿啊,我知道你还惦记着睿王,可是今日你也瞧见了的,睿王待余三娘的态度有目共睹,我儿若继续深陷,吃亏的总归是自己。”
徐宛琴皱眉,不耐道:“阿娘莫要说了,我心里头有数。”
苏氏重重地叹了口气,想说什么,终是忍下了,省得讨人嫌。
徐宛琴心中藏着事,指尖百无聊赖拨弄玉佩穗子,想着余薇在书斋里同她说的那些话,委实离经叛道。她心中虽不认可,却也受其蛊惑,倘若姜太后得知李湛坏了自己的清白,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是毋庸置疑的。
徐宛琴脸颊有些发热,以名节做赌注,代价实在太大,可是诱惑也大。她越想压制心头的蠢蠢欲动,就越是举棋不定,尽管理智告诉她不可以,但自尊心又不甘不服。
两种情绪在胸腔里反复拉扯,陷入天人交战中,满腹心事。
回到文昌伯府后,晚上徐宛琴连饭都没吃,只坐在书房里发呆。冬青不清楚余薇到底跟她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回来后茶饭不思,担心不已。
刘婆子察觉到不对劲,她是徐宛琴生母的陪嫁,打小照料徐宛琴长大,把冬青拉到角落里询问:“小娘子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在公主府受了委屈?”
先前徐宛琴打过招呼,冬青不敢说余薇约见,只道:“白日里小娘子在击鞠场上闹得不愉快,兴许是在生闷气。”
当即把击鞠场上跟李湛敌对的事细说一番,听得刘婆子紧皱眉头,忧心忡忡道:“说到底,小娘子还是放不下睿王。”
冬青不敢接话。
刘婆子倒也没有多说其他,书房里连灯都没有点,她过去撑灯,见徐宛琴独自坐在榻上,不由得生出几分心疼,若是生母还在,定然早早就跟姜太后把这桩亲事定了,哪里会横生出这般多的枝节来。
烛火一盏盏亮起,刘婆子轻声道:“小娘子可饿了,老奴差庖厨给你备些吃食。”
徐宛琴回过神儿,淡淡道:“没胃口。”
刘婆子走上前,知道她这些日不痛快,劝道:“小娘子莫要作践自己,若把身子熬垮了,夫人在天之灵,定会心疼的。”
提及生母,徐宛琴心中涌出不甘,脱口道:“若阿娘还在,定会处处为我筹谋,我何至于像今日这般前路茫茫?”
“小娘子……”
“刘妈妈,我真的好不甘心,若阿娘还在,定早早为我定了亲事,处处为我忧心,哪里需要我这般费尽心思去谋前程。”
说到这里,她不由得红了眼眶。刘婆子心疼不已,上前轻拍她的背脊安抚情绪。徐宛琴依偎在她的怀里,取帕子拭泪,刘婆子安慰道:“小娘子这般拔尖儿的女郎,京中总有不错的郎君匹配。”
徐宛琴摇头,“今日相看英国公府的魏四郎,屋里养着两位通房,这还没娶妻呢,就养两个了,日后岂不养一堆?”又道,“为何他们就不能像睿王房里干干净净的?”
刘婆子答不出话来,徐宛琴越想越觉得郁闷,她钻了牛角尖,处处跟李湛相比,处处不尽人意。但她也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思来想去,到底被余薇说动了心思,看向刘婆子道:“刘妈妈,你是最疼我的,定然不愿看着我为婚事寝食难安。”
刘婆子连忙道:“老奴自然心疼小娘子,盼着小娘子能嫁得如意郎君,和美幸福。”
徐宛琴话头一转,“明日你差人去替我打听打听睿王府里的情形。”
这话刘婆子听着迷糊,问道:“小娘子何故要探听睿王府?”
徐宛琴:“你别管,我自有用意。”
刘婆子欲言又止,徐宛琴道:“我知道刘妈妈想说什么,但现在我听不进去,也不想听。你只管差人去探听,使些钱银也不妨事。”
刘婆子无奈道:“老奴知道了,明日就差人去。”
徐宛琴:“莫要被其他人知道,明白吗?”
刘婆子点头。
“我饿了,想用碗粥。”
刘婆子赶忙下去吩咐,徐宛琴看着她退下的背影,心思彻底活络了。她并不蠢,更不会相信余三娘的一面之词,故而在做决定前需得摸清楚睿王府的详细情况,再权衡到底要不要豁出去赌一把。
第19章
第二天一早刘婆子便差靠得住的仆人去打听睿王府里的情况。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快那仆人便把府里的大概情形摸了个透。刘婆子把她带来问话,当时徐宛琴在书房里抄经文,用于给姜太后祈福。
得了准许,仆妇钟氏进屋来,毕恭毕敬行礼。
刘婆子朝她使眼色,钟氏低头道:“前阵子王府里打发了好几位家奴,听说是因为一个洒扫的婆子碎嘴,在背后议主,传到了主母耳里,发了威。”
当即把秦婆子议主一事细细说来,桌案前的徐宛琴没有吭声,只专注抄写经文。见她没有反应,刘婆子道:“继续说。”
钟氏应是,“奴婢还听闻,那余家娘子看着柔弱,却不是个好相与的,院里管得严,除了娘家陪嫁,闲杂人等近不得身。不仅如此,睿王对她很是偏宠,连汪嬷嬷都要礼让三分。”
徐宛琴缓缓抬起头,若有所思问:“余三娘现在就掌家了?”
钟氏摇头,回道:“这倒没有,目前还是汪嬷嬷在掌管中馈,府中上下都听汪嬷嬷差遣,余家娘子不曾主事。”
听到这话,徐宛琴心中舒坦了几分,因为掌家意味着对主母的认可,眼下来看李湛的疼宠还缺乏分量。
刘婆子做了个手势,钟氏继续道:“奴婢还听传闻,余家娘子甚是大方,丝毫没有女郎家的嫉妒心思,愿意为睿王纳侍女伺候。”
此话一出,刘婆子打断道:“这定是谣传,哪有新妇连脚跟都没站稳就急着替夫君纳妾的道理?”
钟氏忙道:“奴婢心里头也犯嘀咕,小娘子听听就好。”
徐宛琴:“继续往下说。”
钟氏叨叨絮絮,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琐碎。徐宛琴并没耐心听多久,就把她打发了下去。
书房里陷入安静,刘婆子站在门口,吃不准她打听王府的心思,正暗自揣摩时,徐宛琴忽然问道:“刘妈妈,你说一个女郎家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心甘情愿替夫君纳妾?”
刘婆子皱眉,“这样的谣言委实荒唐,小娘子莫要轻信。”
徐宛琴放下笔,缓缓起身,自顾说道:“若是旁人,我定是不信的,可是你莫要忘了余三娘是怎么进的王府。”
刘婆子愣了愣,没有接话。
徐宛琴理智道:“倘若谣言是真,那余三娘是不是蠢,明明有亲王庇护,吃喝不愁,还瞎折腾,你说她图什么?”
刘婆子隐隐有种不好的猜测,试探道:“老奴愚钝,小娘子可否交句实话?”
徐宛琴看着她沉默,刘婆子警惕开门看外头,确定没有问题才又闭门回头。也不知过了多久,徐宛琴才幽幽道:“刘妈妈,我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刘婆子暗叫不好,“小娘子……”
徐宛琴面上平静,心绪却翻腾,甚至连身子都有些发抖,“余三娘曾约见我,只要我愿意,便扶我上青云。”
刘婆子心头一咯噔,脸色都变了。事实证明她的担忧是对的,听到徐宛琴细细说起书斋里的经过,整个人陷入了极度恐慌中,甚至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小娘子切莫被她蛊惑了,此举简直荒唐!”
徐宛琴听不进去,虽然知道荒谬,却像入了魔一般钻了牛角尖,偏执道:“我知道荒唐,可是刘妈妈我好不甘心,不甘心数年谋划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不甘心我这般上进最后却不尽人意。
余薇撇嘴,“妾说的都是真心实意。”
李湛眯起眼,试探问:“如此说来,你这颗石头心,也是能捂热的?”
余薇没有回答。
李湛才不信她的忽悠,她那铁石心肠若能捂热,何至于他会抹脖子殉情?
白眼狼就是白眼狼。
李湛倒也未计较,眼下时候不早了,准备打道回府。夫妻同李承月道别时,文昌伯府的苏氏等人也在告辞。徐宛琴瞥了余薇一眼,余薇装作没看到。
待王府马车离开公主府后,文昌伯府的马车也离去了。那苏氏深知继母难当,且徐宛琴又有姜太后这个姨母做靠山,更是得罪不起。往日筹谋李湛苏氏从未插过手,如今这门亲结不成了,自要尽到做继母的责任,不能不问不顾。
“今日二娘也看过了英国公府家的四郎,若论品貌,在世家里头也算拔尖儿的,不知……”
她的话还未说完,徐宛琴就打断道:“魏四郎养了两个通房。”
苏氏愣了愣,说道:“世家子弟养通房倒也在情理之中,若不然新婚夜闹了笑话,传出去丢人体面。二娘若不喜,我们便提出来,让男方把通房打发了,也是可以商量的。”
徐宛琴垂首不语,不知在想什么。
苏氏头疼道:“儿啊,我知道你还惦记着睿王,可是今日你也瞧见了的,睿王待余三娘的态度有目共睹,我儿若继续深陷,吃亏的总归是自己。”
徐宛琴皱眉,不耐道:“阿娘莫要说了,我心里头有数。”
苏氏重重地叹了口气,想说什么,终是忍下了,省得讨人嫌。
徐宛琴心中藏着事,指尖百无聊赖拨弄玉佩穗子,想着余薇在书斋里同她说的那些话,委实离经叛道。她心中虽不认可,却也受其蛊惑,倘若姜太后得知李湛坏了自己的清白,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是毋庸置疑的。
徐宛琴脸颊有些发热,以名节做赌注,代价实在太大,可是诱惑也大。她越想压制心头的蠢蠢欲动,就越是举棋不定,尽管理智告诉她不可以,但自尊心又不甘不服。
两种情绪在胸腔里反复拉扯,陷入天人交战中,满腹心事。
回到文昌伯府后,晚上徐宛琴连饭都没吃,只坐在书房里发呆。冬青不清楚余薇到底跟她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回来后茶饭不思,担心不已。
刘婆子察觉到不对劲,她是徐宛琴生母的陪嫁,打小照料徐宛琴长大,把冬青拉到角落里询问:“小娘子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在公主府受了委屈?”
先前徐宛琴打过招呼,冬青不敢说余薇约见,只道:“白日里小娘子在击鞠场上闹得不愉快,兴许是在生闷气。”
当即把击鞠场上跟李湛敌对的事细说一番,听得刘婆子紧皱眉头,忧心忡忡道:“说到底,小娘子还是放不下睿王。”
冬青不敢接话。
刘婆子倒也没有多说其他,书房里连灯都没有点,她过去撑灯,见徐宛琴独自坐在榻上,不由得生出几分心疼,若是生母还在,定然早早就跟姜太后把这桩亲事定了,哪里会横生出这般多的枝节来。
烛火一盏盏亮起,刘婆子轻声道:“小娘子可饿了,老奴差庖厨给你备些吃食。”
徐宛琴回过神儿,淡淡道:“没胃口。”
刘婆子走上前,知道她这些日不痛快,劝道:“小娘子莫要作践自己,若把身子熬垮了,夫人在天之灵,定会心疼的。”
提及生母,徐宛琴心中涌出不甘,脱口道:“若阿娘还在,定会处处为我筹谋,我何至于像今日这般前路茫茫?”
“小娘子……”
“刘妈妈,我真的好不甘心,若阿娘还在,定早早为我定了亲事,处处为我忧心,哪里需要我这般费尽心思去谋前程。”
说到这里,她不由得红了眼眶。刘婆子心疼不已,上前轻拍她的背脊安抚情绪。徐宛琴依偎在她的怀里,取帕子拭泪,刘婆子安慰道:“小娘子这般拔尖儿的女郎,京中总有不错的郎君匹配。”
徐宛琴摇头,“今日相看英国公府的魏四郎,屋里养着两位通房,这还没娶妻呢,就养两个了,日后岂不养一堆?”又道,“为何他们就不能像睿王房里干干净净的?”
刘婆子答不出话来,徐宛琴越想越觉得郁闷,她钻了牛角尖,处处跟李湛相比,处处不尽人意。但她也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思来想去,到底被余薇说动了心思,看向刘婆子道:“刘妈妈,你是最疼我的,定然不愿看着我为婚事寝食难安。”
刘婆子连忙道:“老奴自然心疼小娘子,盼着小娘子能嫁得如意郎君,和美幸福。”
徐宛琴话头一转,“明日你差人去替我打听打听睿王府里的情形。”
这话刘婆子听着迷糊,问道:“小娘子何故要探听睿王府?”
徐宛琴:“你别管,我自有用意。”
刘婆子欲言又止,徐宛琴道:“我知道刘妈妈想说什么,但现在我听不进去,也不想听。你只管差人去探听,使些钱银也不妨事。”
刘婆子无奈道:“老奴知道了,明日就差人去。”
徐宛琴:“莫要被其他人知道,明白吗?”
刘婆子点头。
“我饿了,想用碗粥。”
刘婆子赶忙下去吩咐,徐宛琴看着她退下的背影,心思彻底活络了。她并不蠢,更不会相信余三娘的一面之词,故而在做决定前需得摸清楚睿王府的详细情况,再权衡到底要不要豁出去赌一把。
第19章
第二天一早刘婆子便差靠得住的仆人去打听睿王府里的情况。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很快那仆人便把府里的大概情形摸了个透。刘婆子把她带来问话,当时徐宛琴在书房里抄经文,用于给姜太后祈福。
得了准许,仆妇钟氏进屋来,毕恭毕敬行礼。
刘婆子朝她使眼色,钟氏低头道:“前阵子王府里打发了好几位家奴,听说是因为一个洒扫的婆子碎嘴,在背后议主,传到了主母耳里,发了威。”
当即把秦婆子议主一事细细说来,桌案前的徐宛琴没有吭声,只专注抄写经文。见她没有反应,刘婆子道:“继续说。”
钟氏应是,“奴婢还听闻,那余家娘子看着柔弱,却不是个好相与的,院里管得严,除了娘家陪嫁,闲杂人等近不得身。不仅如此,睿王对她很是偏宠,连汪嬷嬷都要礼让三分。”
徐宛琴缓缓抬起头,若有所思问:“余三娘现在就掌家了?”
钟氏摇头,回道:“这倒没有,目前还是汪嬷嬷在掌管中馈,府中上下都听汪嬷嬷差遣,余家娘子不曾主事。”
听到这话,徐宛琴心中舒坦了几分,因为掌家意味着对主母的认可,眼下来看李湛的疼宠还缺乏分量。
刘婆子做了个手势,钟氏继续道:“奴婢还听传闻,余家娘子甚是大方,丝毫没有女郎家的嫉妒心思,愿意为睿王纳侍女伺候。”
此话一出,刘婆子打断道:“这定是谣传,哪有新妇连脚跟都没站稳就急着替夫君纳妾的道理?”
钟氏忙道:“奴婢心里头也犯嘀咕,小娘子听听就好。”
徐宛琴:“继续往下说。”
钟氏叨叨絮絮,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琐碎。徐宛琴并没耐心听多久,就把她打发了下去。
书房里陷入安静,刘婆子站在门口,吃不准她打听王府的心思,正暗自揣摩时,徐宛琴忽然问道:“刘妈妈,你说一个女郎家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心甘情愿替夫君纳妾?”
刘婆子皱眉,“这样的谣言委实荒唐,小娘子莫要轻信。”
徐宛琴放下笔,缓缓起身,自顾说道:“若是旁人,我定是不信的,可是你莫要忘了余三娘是怎么进的王府。”
刘婆子愣了愣,没有接话。
徐宛琴理智道:“倘若谣言是真,那余三娘是不是蠢,明明有亲王庇护,吃喝不愁,还瞎折腾,你说她图什么?”
刘婆子隐隐有种不好的猜测,试探道:“老奴愚钝,小娘子可否交句实话?”
徐宛琴看着她沉默,刘婆子警惕开门看外头,确定没有问题才又闭门回头。也不知过了多久,徐宛琴才幽幽道:“刘妈妈,我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刘婆子暗叫不好,“小娘子……”
徐宛琴面上平静,心绪却翻腾,甚至连身子都有些发抖,“余三娘曾约见我,只要我愿意,便扶我上青云。”
刘婆子心头一咯噔,脸色都变了。事实证明她的担忧是对的,听到徐宛琴细细说起书斋里的经过,整个人陷入了极度恐慌中,甚至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小娘子切莫被她蛊惑了,此举简直荒唐!”
徐宛琴听不进去,虽然知道荒谬,却像入了魔一般钻了牛角尖,偏执道:“我知道荒唐,可是刘妈妈我好不甘心,不甘心数年谋划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不甘心我这般上进最后却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