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33节
  周知行将小虎放到炕上,说:“坐好了,我去烧水。”
  一到炕上,小虎一骨碌爬过去,抱着奶奶的胳膊,一声声地呼唤:“奶奶,你别扔下小虎,奶奶......”
  姜满城不忍听,干脆出去找柴火。姜楠和陈金花也没闲着,扫视了一圈儿,找到了家里的毛巾,用冷水蘸湿后敷在老大娘的额头,既然不能喝药,先试试物理降温。
  姜楠问道:“小虎,家里还有毛巾吗?我用毛巾给奶奶擦擦身,这样降温会快一点儿。”
  小虎已然是六神无主了,听到姜楠的话,愣了半晌都没什么反应。
  姜楠无法,揉了揉小家伙的额头,起身在房间里皴寻了一圈儿,见炕上放着件上衣,应该是小虎的衣服,她干脆打湿了,一遍遍擦拭老人裸露在外的皮肤,脸、脖子、胳膊、小腿、脚丫子等等。
  良久,老人家的脸终于没那么红了,呼吸也粗重起来,不再像之前一样气若游丝。
  小虎惊喜地抬起头:“姐姐,奶奶,奶奶她是不是要好了?”
  姜楠也高兴,她当然要给小朋友打气啦,她说:“是啊,小虎别哭,等吃了药,奶奶就好了。”
  小虎嗯嗯嗯地点头,轻声呢喃:“奶奶会好的,我还要让奶奶过好日子呢,奶奶一定会好的。”
  水很快地烧好,等来回倒腾得没那么热了,姜楠给老大娘喂了药,又偷偷看了看表,已经耽误了一个小时,再呆下去怕出事儿,她起身拉过其他三人,轻声说:“要不然我留在这儿,你们先回去?”
  她压低声音:“放心,我看过了,小虎和他奶奶都是好人,不会出事儿的。”
  陈金花点头:“行,你先把东西给我们,我们背着回去。”
  商量好了,姜楠回身说:“小虎,你别怕,姐姐留下来陪你。不过我爸妈他们要先回去了,明天他们还要工作呢。你知道怎么走能最快到钢铁厂吗?”
  听说漂亮姐姐要留下来陪他,小虎眼睛亮晶晶的,噼里啪啦地开口:“我知道,你们出门儿向东走,那边有一条小路,你们一直走就到了。”
  姜楠揉揉小虎的头,笑着说:“好,谢谢小虎。姐姐出去送送他们,你在这儿照顾奶奶哈,姐姐一会儿就回来。”
  小虎迟疑着点头,姜楠笑:“放心,姐姐说话算话,说留下就一定会留下的。”
  小虎这次总算没了迟疑,重重地嗯了一声。
  姜楠送三人出门,一到外面,周知行和姜满城就利用身高优势,挡住门和窗户的视线,姜楠则趁机迅速地从空间取出箱子,她迟疑着说:“这箱子还挺沉的,你们......”
  陈金花拍了拍胸脯,笑着说:“别担心,小虎最信任你,你就留下吧,我力气大,能背动的。”
  周知行也说道:“没事儿的,我也能帮忙,你就留下来照顾小虎奶奶吧,要是有事儿还能及时买点儿药。行了,进去吧,我们先走了。”
  此时也不是说话的好时机,四人很快地分开,姜楠看三人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树影间,这才反身回到了茅草屋。
  屋内,小虎学着刚才姜楠的动作,一边给奶奶擦身,一边时不时探身往门口瞧。见姜楠回来了,这才露出个笑容:“姐姐。”
  姜楠不再想别的,快速走过去,摸了摸老大娘的额头,说:“别担心,奶奶退烧了,估计一会儿就醒了。”
  “嗯嗯。”小虎点着头,这几天奶奶身体不舒服,都是他独自上山挖野菜采蘑菇的,谁知道今儿追一只野兔不小心掉下了山坡,奶奶肯定是见他这么晚还不回家,才着急发烧的。
  想到这里,小虎心情又有些低落,他说:“姐姐,你说读书有用吗?”
  姜楠疑惑地看向小虎,小虎挠着头,将心里的困惑和挣扎说了出来。
  “我奶奶要让我去读书,前几天为了攒学费,冒雨去山上采药,这才生病不舒服的。奶奶她又不想看病花钱,就自个儿采药熬了喝。要不是为了让我读书,奶奶根本就不会生病。”
  他挠着头,不知道怎么说,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我不知道读书有没有用,现在大队里都有知青下乡,他们都读过书,可还是来大队干农活了。大家都说读书没用,到头来还得下地,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花这个冤枉钱。可奶奶说有用,一定要让我读。可我要是去读书了,就不能帮奶奶干活儿了。”
  他十分的苦恼:“姐姐,你说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我要不要读书?”
  姜楠揉揉小家伙的头,坚定地说:“有用。小虎,你要是信姐姐的话,就听奶奶的,去读书。我虽然不知道奶奶是什么样的人,但从奶奶坚持送你去读书就知道,奶奶是个坚强又有见识的老太太。你就听奶奶的,要是怕耽误干活儿,那在学校就好好学习,回家再帮奶奶干活。不耽误的。”
  姜楠继续说:“姐姐也是读过书的,你要是上学,刚开始一两年学习任务并不重,每天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回来也能帮着干活儿的,一点儿也不耽误。你要是心疼奶奶,就认真学,考个好成绩,奶奶会比谁都高兴的。”
  “好,咳咳,说得好。”老大娘艰难地睁开眼,还想再说两句,谁知道还没张口,就咳嗽个不停。
  姜楠使劲儿地给老大娘揉着胸口,小虎则懂事儿地跳下炕,蹬蹬镫跑去倒了一杯水,老大娘咕咚咕咚喝过水,这才缓和许多。
  她沙哑着嗓子,柔声道:“这位小姑娘,是你救了我和我家小虎吧?”
  姜楠摆摆手:“说救就太严重了,我和爸妈他们就是凑巧遇见了,顺手帮一把的事儿,奶奶您别这么客气。”
  老大娘又咳嗽了两声,摇摇头:“救就是救,你这么说才是客气。叫我山婆婆吧,我一辈子都住这山里,大家都这么叫我。”
  老大娘不是个亲热的性子,不过眼神儿坚毅又透着清明,一看就是个心里透亮的,姜楠从善如流地喊了一声‘山婆婆’。
  山婆婆微微笑了笑,转头对着小虎说:“你这孩子,就是心思太重了。奶奶年纪还不大,身子骨儿一向硬朗,要不是淋了雨,根本就不会生病。你放心,你爷爷之前打猎还有点儿钱,供你读书不成问题的。”
  一下子说这么多话,她有些气喘,歇了一会儿才继续道:“你爸妈生前就想送你去读书,他们如今虽然不在了,可奶奶忘不了他们的愿望。小虎,奶奶就这一个念想,想让你读书,读高中,以后要是能上大学,咱们就读大学,好不好?你放心,奶奶身子好着呢,活到你大学毕业都没问题。”
  小虎嗯嗯嗯地点头,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看得山婆婆好笑:“行了,别哭了。奶奶可等着小虎带我过好日子呢。”
  见小孙子终于不哭了,山婆婆拍了拍炕边,说道:“睡吧,奶奶跟姐姐还有话说。”
  小虎乖乖地起身去洗漱,很快地躺在炕上,抱着山婆婆的一条手臂,亲昵地拿脸蹭了蹭,闭上眼睛睡觉。小家伙今天受了两次惊吓,天儿又实在是晚了,没过多久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山婆婆轻轻地抽出手臂,示意姜楠扶她下炕。
  猜到老人有话要说,姜楠依言扶着山婆婆,去到隔壁的厨房。这个房间更加低矮,面积只茅草屋的三分之一,除了正中的一个大灶和塞得满满的柴火,再无其他。姜楠扶着山婆婆坐在灶边的小板凳上,山婆婆靠着背后的墙,喘了几口气,才再次开口。
  “小姑娘,我也不跟你说废话,我这里有一棵老山参,差不多有快五十年了,是小虎他爸当年拼死采回来的。如今为了小虎读书,我想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
  第99章 老山参虽迟但到
  山婆婆咳了咳,叹口气:“不瞒你,卖给你,一是因为你是个好人,二呢,你是个不会再见的外地人。咱们互相不认识,才好办事儿。你买了也不要声张,反正声张了我也是不会认的,知道吗?”
  姜楠心跳都快了几分,五十年的老山参,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真让她遇见了?姜楠点头如捣蒜,再三保证:“山婆婆你放心,打死我都不会说的。”
  山婆婆淡淡的笑:“那就好。这老山参价格不低,五十年了,少说也得六百块钱,要是要得起我们就接着谈......”
  姜楠急切:“要得起,要得起。奶奶您说,您想怎么卖?是全要钱,还是钱和票掺着,还是怎么着?您一句话,我肯定照办。”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他们可是把家里的钱和票都带着的。你看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就被他们遇到了!
  姜楠眼睛跟探照灯似的,紧紧盯着山婆婆。
  山婆婆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山参我也不要多,就要六百。你给我三百块钱,另外三百全部换成粮食。就按供销社的价格换,我要一半细粮一半粗粮,能做到吗?”
  姜楠掷地有声:“必须的。山婆婆您放心,天亮了我就回去跟我爸妈他们商量,一定把东西给您送来,到时候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您就瞧好儿吧。”
  姜楠答应地爽快,只是很快,她犹豫着问:“山婆婆,我看您家这房子也不大,三百块的粮食可不少,您有地方放吗?”
  山婆婆笑容十分的笃定,她说:“放心,我老头子是猎户,家里是有地窖的。而且地窖里还抹了水泥,不会招虫也不会招老鼠,再放三百块的粮食也不成问题。”
  姜楠这才放下心,她挠挠头,解释道:“那就好,我就怕您家里堆这么多东西,被村里人发现就不好了。我不是说你们大队人不好哈,是财帛动人心,这.....”
  她嘿嘿傻笑,山婆婆则理解地点头:“我知道你是好心。我家住得偏僻,寻常不会有村人上门做客的,你放心。”
  山婆婆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递给姜楠道:“这是地窖的钥匙,你要是买到粮食就先存进去,明天带我去看就行。地窖就在院子的东南角,有一颗大石头压着,你出去就能看见了。”
  姜楠郑重地接过钥匙:“山婆婆,你放心吧,我肯定买够粮食的。”
  山婆婆点点头,沉默了片刻,她再次开口:“我这里有一瓶虎鞭酒,你要吗?”
  姜楠:“!!!”
  没想到啊,周知行心心念念的虎鞭酒,在这儿等着呢。她毫不迟疑地点头:“要,山婆婆,您想怎么卖?”
  山婆婆:“三百八,都换成票,行吗?”
  姜楠嗯嗯嗯地点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得一个劲儿地点头,跟个磕头机似的。虽然三百八不便宜,可谁让壮那啥的东西,都这个价格呢。这男人啊,有时候舍命都不舍那啥,也是很不能理解了。
  商量好了两单生意,姜楠扶着山婆婆回了正房,她说:“山婆婆,这是退烧药,您要是再发烧就喝一片儿,要是没事儿就别喝了,这药喝多了总归不好。”
  药已经开封,姜楠也是怕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住得又这么偏,要是突然生病,来不及去医院就不好了,这才好心地留下了这瓶药。没想到两年后还真的救了小虎一命,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姜楠又嘱咐了两句,她说:“这药三年就过期了,过期药就不能喝了。那您睡吧,我先回去准备钱和粮食了。”
  山婆婆看着桌上的退烧药,药片装在一个透明的茶色玻璃瓶里,瓶子中间只有‘退烧药’三个字,十分的古朴。她收回目光,点点头道:“好,你回去吧。放心,我山婆子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不会出事儿的。”
  姜楠点头,小心地关门离开。
  得到这么多好东西,当然要第一时间回去告诉父母和周知行了。特别是有了虎鞭酒,中午去见姥爷,她爸和周知行总能挺直腰杆儿了吧?
  姜楠得意地笑了两声,加快脚步往招待所赶。
  招待所后门大榕树下,姜满城三人已经将宝物移交给了老包。
  跟老包一起来接收宝物的还是一个熟人,正是之前派出所的老同事关顺。
  关顺自从被调到安全部门,就很少有消息传出来了。没想到和老包倒是挺熟,不过想想也知道了,要不是绝对信得过的人,沈所也不会让他们把东西直接给老包了。
  此刻,关顺穿着一身军装,一脸的意气风发,见到周知行还特别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是你小子啊,小楠没跟着一起来?”
  周知行同样十分高兴,虽然跟关顺共事的时间不长,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也是同生共死过的,他笑着说:“来了,不过在山上遇到一个生病的男孩,小楠留下来照顾人了。关哥,箱子你再检查下,我们没打开过。”
  关顺倒是没说什么信得过信不过的话,工作嘛,说清楚做明白就是了,多说无益。他点点头,和老包低头检查了起来,半晌,关顺起身道:“行,我们检查过了,这就算交接结束。你们放心,今儿这个事儿组织上会给你们记一功的,虽然不能公开,但是档案会记上。”
  这话,连姜满城听了都有几分激动。记录到档案啊,这可是会伴随他们一辈子的,可不算是小事儿了。
  三人乐呵呵地看着老包和关顺离开,只是两人没走多久,就停了下来,轻轻放下箱子,关顺小跑过来,拍了拍脑子,一脸的懊丧:“瞧我这记性,这两天太忙了,连脑子都不好使了。”
  他拉过周知行到一边,低声道:“田芳的事儿是你们调查后提交给油田总部的吧?”
  周知行脸色严肃起来,他说:“对的,田芳虽然死了,但她身后貌似有一个犯罪组织,我们没抓到这个组织的信息。沈所和蓝所觉得事情不简单,这才提交到油田总部的。”
  关顺点点头,低声道:“行,你知道就好。我给你透个信儿,油田总部已经交到安全部门调查了,事情牵扯到国外,比较复杂。目前已经知道这个犯罪组织的首脑叫瀛哥,不过身份还不能确定。瀛哥下面的两个小弟,我们已经监视起来了,相信不久就能抓获归案。你跟沈所和蓝所说一声,其他人就别告诉了,注意保密,知道吗?”
  周知行点头:“知道,关哥你放心吧。”
  关顺又拍了拍周知行的肩膀:“好好干,走了。”
  移交完毕的三人,带着激动与喜悦,偷偷回到了招待所房间。
  周知行将关顺提到的瀛哥事,低声告诉了未来岳父岳母。
  姜满城乐:“太好了!看来咱们不用跟那个瀛哥打交道,这家伙就能完蛋。还别说,我还真怕跟这种封建余孽打交道,不够糟心的。”
  他又突然笑起来,十分开心的那种,边笑边低声道:“你们说,那个瀛哥之前可是皇帝,重生到了这里,发现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会不会一气之下就气死了?这才好玩儿呢。”
  他乐得在床上打滚儿,这些害他上辈子做太监的老余孽,就该活活气死才好呢。
  陈金花忙起身,打开门缝四处看了看,见招待所走廊里没动静,这才舒了一口气。她轻轻关上门,走过去狠狠拍了男人一下:“要死了你,大晚上的笑这么大声,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没睡是吧?”
  姜满城连忙坐起身,严肃脸道:“好了好了,媳妇儿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这样儿了!我这不是想到上辈子的仇人就要遭殃了,心里痛快嘛。”
  他斜眼儿看周知行:“怎么,瀛哥要倒霉了,你不高兴?”
  周知行无奈:“我当然高兴了,就是觉得恐怕没那么简单。我跟他打过交道的,这人十分狡猾,我怕......”
  姜满城倒是自信的很:“那是你来得时间还不够久。知道什么是群众战术吗?知道什么是安全部门吗?那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就刚才你们的老组长关顺,他在里面也只是最普通的一颗螺丝钉。放心吧,有这么一群人对付他,瀛哥就算是秦始皇,来了这儿也得趴着。更何况,他哪里比得上始皇帝的一丝一毫!”
  周知行豁然开朗:“这样啊,看来我得多读读书了,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还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