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柳聿臣神色平静。
他就是来当酷吏的,又如何?
何况那些罪囚都是北渊暗探,纵是杀之,也是奉了陛下旨意。
只不过朝中除了他无人知悉此事。
柳聿臣悠然一笑,“顾御史年迈,眼睛花了,本官何曾用过酷刑,那都是照着葫芦画瓢呢,前任许多大理寺卿怎么处置犯人,本官也是依样照做而已。”
顾御史淡淡道,“陛下,臣只是据实禀报。”
宁玄礼平静嗯了声。
“众卿,还有其他事么?”
顾御史有些惊讶,陛下竟然对柳聿臣的行为未置一词?
他略做思忖,退回原位。
如此看来,柳大人颇得陛下倚重,前途不可限量。
他也没有必要非要硬着头皮检举。
自讨苦吃。
当个御史做个言官,也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若真的拂了圣意,只会下场凄凉。
柳聿臣一言不发的看着顾御史。
他于<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之上厮杀,从不缺政敌,顾御史今日参他一本,便已是他的政敌。
就算顾御史此刻退却,也难保以后。
众臣继而议论起,秋狩之事。
距离秋狩还有三个月,木兰围场如何打理,绘录现场的官员又该如何安排。
约摸半个时辰后。
靖国公沈不言朝身后排在末尾的小官递了个眼色。
有人即刻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微臣官职低微,人微言轻,所以也就直言不讳了。”
“有话就说。”
“是,陛下。”
“微臣以为,如今我大祁国富力强,又逢江南丰收,粮草丰盛,国土广袤无垠,唯缺一块版图。”
众臣惊讶的回过头去。
“这……”
“依你之言,是要陛下下旨征讨北渊?”
又有人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微臣以为不妥!”
同样排在最后的小官员。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辩论。
萧参知嗤之以鼻。
这群寒门,只知道哗众取宠,企图引起陛下的注意罢了。
大部分的人都回过头去听那两人议论。
“北渊国境偏僻,距离我大祁数千里,且不论行军过处,有多艰难。纵是临兵列阵于北渊边境,尚不熟悉地形,实于我军不利。”
“望阵退缩之辈,焉敢上疆场?”
“北渊素来与我大祁交好,我们若贸然出兵,总需要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大祁天威所至,这就是理由!”
“不能战!”
“必须战!”
“还是要以和为贵啊!”
“早日灭了北渊,一统天下,我大祁国力必将空前绝后!”
柳聿臣听着这些议论,抿起嘴角。
虽然今日众臣已提起许多政事,这两人再议论是否征讨北渊已不显得刻意。
但他还是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只有陛下和他知道,北渊派遣了暗探刺驾,这两人不可能知道。
或许只是偶然提起。
主战,还是主和?
陛下心中早有圣裁。
宁玄礼眼底波澜不惊,轻描淡写的语气,他却未置可否,“众卿争执不下,难有决断,今日便写奏疏呈上,一齐送进养心殿。”
“臣遵旨——”
“臣遵旨——”
今日早朝过后,众臣递上奏疏。
主和,主战,各占一半。
萧参知毫无意外的主张和平,理由也无非是那几个,出师无名,唯恐战败,损兵折将,粮草军饷。
但这主和派之中,
所呈上的理由,不外乎都是这几个。
显然是萧家领头呈上主和书,身后就有跟着的。
养心殿传出消息。
陛下龙颜不悦,其中缘由不甚清楚,养心殿的宫人们都被安排着跑去树底下粘知了,怕是知了太吵,犯了陛下龙兴。
近些时日以来,
朝中众臣争执不休,主和还是主战,始终难分高下。
随后,大理寺卿柳聿臣提出主战。
都知道柳大人近来颇得陛下倚重,柳大人的意思,或许就是圣意,因而有不少人又跳到了主战派。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也无实据。
不过眼见着主战派的势力越来越大,萧家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萧参知屡次联名上书,
呈请陛下主和,字字恳切,看似要为大祁百年江山考虑,半点没有个人私心在里头。
主和派的上书送进了养心殿。
多日以来,如同流水一般,说的无非还是那几句耳熟能详的话。
“他们请朕要为大祁百年基业,慎而重之,不要愧对诸位先皇。”
宁玄礼修长冷白的手指捏着这一本奏章,随意扔在地上。
“怎么,莫非朕执意征讨北渊,就成了不孝?”
裴今故赶忙捡起来,“陛下息怒,朝臣们胡言乱语,陛下责罚他们也就是了,奴才不懂这些军国大事,不能为陛下分忧。”
“你这是在装糊涂。”
宁玄礼淡淡瞥他一眼,“近来再有送上来的奏折,一律挡在养心殿外,朕不想看。”
“奴才明白。”
“你下去吧。”
“嗻。”
养心殿安静下来。
过于安静,几乎能听见陛下平稳的呼吸声,他默然许久,开了口。
“重九。”
“卑职在。”
鱼九十九于暗处现身,“陛下要卑职所查,卑职已查清楚了。”
“说。”
“萧参知家中黄金数百万两,都藏于密室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官员雅贿,珍宝不计其数。”
“早在先帝一朝,朕就得知萧家贪墨。”
宁玄礼缓慢拨动着手里的佛珠,声音平淡,“竟然贪了这样许多,国之蠹虫,实在该死。”
萧家先祖曾有救驾之功,
到了如今,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眼下已经养肥了,也到该杀的时候了。
何况要打仗,不能没银子,除掉萧家,应有尽有。
萧家竟不知死活还在上书主和。
生怕动了这堪比国库的金银,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哪里是为了大祁。
宁玄礼眸色幽深,沁出几分冷意,“除此之外呢。”
鱼九十九谨慎道,“还有一事。”
“卑职也是查探萧家,偶然得知,萧府二公子……私下纳妾,纳了三人。”
“混账!”
宁玄礼眼底不乏愠怒,“如今尚有国孝,朕已明令所有在朝为官者家眷不得纳妾,竟敢做此目无君父之事,不忠不孝!好大的胆子!”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鱼九十九干脆利落,“不如卑职带领飞鱼内卫,直接清除干净。”
宁玄礼怒火难压,
良久才稍微冷静下来,他眸色晦暗不明,薄唇抿成一条线。
萧家主和,必除之。
既然要除萧家,宫中萧氏女,断不可留。
“朕自有打算,你先去吧。”
“卑职告退。”
……
夏时蝉鸣,叫得声声让人厌烦。
前朝因为主战跟主和两派相争不下,陛下下旨不必再谈及此事。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掀了过去。
须臾时间,已将至夏末。
养心殿传出消息。
“陛下有旨,春意宫昭仪萧氏,秀毓名门,甚得朕心,晋为萧妃,赐珍珠宝石,黄金千两。”
晓谕六宫。
此事,可是近来最大的喜事。
春意宫。
裴今故宣过旨意,弯着身子,将圣旨递给萧昭仪,“奴才恭喜萧妃娘娘。”
萧沉玉大喜,双手接过来。
看了几遍圣旨,果真是陛下亲笔,她就知道,凭借她的美貌,怎么可能入不了陛下的眼呢。
“臣妾领旨谢恩。”
扶桑高兴的恭贺,“参见萧妃娘娘。”
春意宫众人纷纷参拜。
“萧妃娘娘万福金安。”
萧沉玉赶忙让人打赏裴总管,再让人好生送了出去。
妃位的服饰送了来,上面绣着鹤纹。
先前谢贵嫔还曾说她不宜用鹤纹,如今倒是借她吉言了。
萧沉玉换上这身湖蓝色绣鹤纹锦袍。
欣喜的一挥长袖,果真繁复美丽,美不胜收。
她陡然想起了那个位分低她许多的顾婕妤,漂亮的眼眸划过冷色。
她已是妃位,教训个婕妤绰绰有余。
“走,摆驾咸福宫!”
“是,娘娘。”
春意宫外停着轿辇,妃位所用的轿辇是用珍贵的柏木制成,清香怡人。
萧沉玉坐在上面,手臂搭在扶手上。
这身湖蓝色的裙摆垂下,她骄傲的目视前方,下巴抬起,眼里是喜悦与不屑。
他就是来当酷吏的,又如何?
何况那些罪囚都是北渊暗探,纵是杀之,也是奉了陛下旨意。
只不过朝中除了他无人知悉此事。
柳聿臣悠然一笑,“顾御史年迈,眼睛花了,本官何曾用过酷刑,那都是照着葫芦画瓢呢,前任许多大理寺卿怎么处置犯人,本官也是依样照做而已。”
顾御史淡淡道,“陛下,臣只是据实禀报。”
宁玄礼平静嗯了声。
“众卿,还有其他事么?”
顾御史有些惊讶,陛下竟然对柳聿臣的行为未置一词?
他略做思忖,退回原位。
如此看来,柳大人颇得陛下倚重,前途不可限量。
他也没有必要非要硬着头皮检举。
自讨苦吃。
当个御史做个言官,也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若真的拂了圣意,只会下场凄凉。
柳聿臣一言不发的看着顾御史。
他于<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之上厮杀,从不缺政敌,顾御史今日参他一本,便已是他的政敌。
就算顾御史此刻退却,也难保以后。
众臣继而议论起,秋狩之事。
距离秋狩还有三个月,木兰围场如何打理,绘录现场的官员又该如何安排。
约摸半个时辰后。
靖国公沈不言朝身后排在末尾的小官递了个眼色。
有人即刻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微臣官职低微,人微言轻,所以也就直言不讳了。”
“有话就说。”
“是,陛下。”
“微臣以为,如今我大祁国富力强,又逢江南丰收,粮草丰盛,国土广袤无垠,唯缺一块版图。”
众臣惊讶的回过头去。
“这……”
“依你之言,是要陛下下旨征讨北渊?”
又有人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微臣以为不妥!”
同样排在最后的小官员。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辩论。
萧参知嗤之以鼻。
这群寒门,只知道哗众取宠,企图引起陛下的注意罢了。
大部分的人都回过头去听那两人议论。
“北渊国境偏僻,距离我大祁数千里,且不论行军过处,有多艰难。纵是临兵列阵于北渊边境,尚不熟悉地形,实于我军不利。”
“望阵退缩之辈,焉敢上疆场?”
“北渊素来与我大祁交好,我们若贸然出兵,总需要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大祁天威所至,这就是理由!”
“不能战!”
“必须战!”
“还是要以和为贵啊!”
“早日灭了北渊,一统天下,我大祁国力必将空前绝后!”
柳聿臣听着这些议论,抿起嘴角。
虽然今日众臣已提起许多政事,这两人再议论是否征讨北渊已不显得刻意。
但他还是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只有陛下和他知道,北渊派遣了暗探刺驾,这两人不可能知道。
或许只是偶然提起。
主战,还是主和?
陛下心中早有圣裁。
宁玄礼眼底波澜不惊,轻描淡写的语气,他却未置可否,“众卿争执不下,难有决断,今日便写奏疏呈上,一齐送进养心殿。”
“臣遵旨——”
“臣遵旨——”
今日早朝过后,众臣递上奏疏。
主和,主战,各占一半。
萧参知毫无意外的主张和平,理由也无非是那几个,出师无名,唯恐战败,损兵折将,粮草军饷。
但这主和派之中,
所呈上的理由,不外乎都是这几个。
显然是萧家领头呈上主和书,身后就有跟着的。
养心殿传出消息。
陛下龙颜不悦,其中缘由不甚清楚,养心殿的宫人们都被安排着跑去树底下粘知了,怕是知了太吵,犯了陛下龙兴。
近些时日以来,
朝中众臣争执不休,主和还是主战,始终难分高下。
随后,大理寺卿柳聿臣提出主战。
都知道柳大人近来颇得陛下倚重,柳大人的意思,或许就是圣意,因而有不少人又跳到了主战派。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也无实据。
不过眼见着主战派的势力越来越大,萧家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萧参知屡次联名上书,
呈请陛下主和,字字恳切,看似要为大祁百年江山考虑,半点没有个人私心在里头。
主和派的上书送进了养心殿。
多日以来,如同流水一般,说的无非还是那几句耳熟能详的话。
“他们请朕要为大祁百年基业,慎而重之,不要愧对诸位先皇。”
宁玄礼修长冷白的手指捏着这一本奏章,随意扔在地上。
“怎么,莫非朕执意征讨北渊,就成了不孝?”
裴今故赶忙捡起来,“陛下息怒,朝臣们胡言乱语,陛下责罚他们也就是了,奴才不懂这些军国大事,不能为陛下分忧。”
“你这是在装糊涂。”
宁玄礼淡淡瞥他一眼,“近来再有送上来的奏折,一律挡在养心殿外,朕不想看。”
“奴才明白。”
“你下去吧。”
“嗻。”
养心殿安静下来。
过于安静,几乎能听见陛下平稳的呼吸声,他默然许久,开了口。
“重九。”
“卑职在。”
鱼九十九于暗处现身,“陛下要卑职所查,卑职已查清楚了。”
“说。”
“萧参知家中黄金数百万两,都藏于密室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官员雅贿,珍宝不计其数。”
“早在先帝一朝,朕就得知萧家贪墨。”
宁玄礼缓慢拨动着手里的佛珠,声音平淡,“竟然贪了这样许多,国之蠹虫,实在该死。”
萧家先祖曾有救驾之功,
到了如今,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眼下已经养肥了,也到该杀的时候了。
何况要打仗,不能没银子,除掉萧家,应有尽有。
萧家竟不知死活还在上书主和。
生怕动了这堪比国库的金银,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哪里是为了大祁。
宁玄礼眸色幽深,沁出几分冷意,“除此之外呢。”
鱼九十九谨慎道,“还有一事。”
“卑职也是查探萧家,偶然得知,萧府二公子……私下纳妾,纳了三人。”
“混账!”
宁玄礼眼底不乏愠怒,“如今尚有国孝,朕已明令所有在朝为官者家眷不得纳妾,竟敢做此目无君父之事,不忠不孝!好大的胆子!”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鱼九十九干脆利落,“不如卑职带领飞鱼内卫,直接清除干净。”
宁玄礼怒火难压,
良久才稍微冷静下来,他眸色晦暗不明,薄唇抿成一条线。
萧家主和,必除之。
既然要除萧家,宫中萧氏女,断不可留。
“朕自有打算,你先去吧。”
“卑职告退。”
……
夏时蝉鸣,叫得声声让人厌烦。
前朝因为主战跟主和两派相争不下,陛下下旨不必再谈及此事。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掀了过去。
须臾时间,已将至夏末。
养心殿传出消息。
“陛下有旨,春意宫昭仪萧氏,秀毓名门,甚得朕心,晋为萧妃,赐珍珠宝石,黄金千两。”
晓谕六宫。
此事,可是近来最大的喜事。
春意宫。
裴今故宣过旨意,弯着身子,将圣旨递给萧昭仪,“奴才恭喜萧妃娘娘。”
萧沉玉大喜,双手接过来。
看了几遍圣旨,果真是陛下亲笔,她就知道,凭借她的美貌,怎么可能入不了陛下的眼呢。
“臣妾领旨谢恩。”
扶桑高兴的恭贺,“参见萧妃娘娘。”
春意宫众人纷纷参拜。
“萧妃娘娘万福金安。”
萧沉玉赶忙让人打赏裴总管,再让人好生送了出去。
妃位的服饰送了来,上面绣着鹤纹。
先前谢贵嫔还曾说她不宜用鹤纹,如今倒是借她吉言了。
萧沉玉换上这身湖蓝色绣鹤纹锦袍。
欣喜的一挥长袖,果真繁复美丽,美不胜收。
她陡然想起了那个位分低她许多的顾婕妤,漂亮的眼眸划过冷色。
她已是妃位,教训个婕妤绰绰有余。
“走,摆驾咸福宫!”
“是,娘娘。”
春意宫外停着轿辇,妃位所用的轿辇是用珍贵的柏木制成,清香怡人。
萧沉玉坐在上面,手臂搭在扶手上。
这身湖蓝色的裙摆垂下,她骄傲的目视前方,下巴抬起,眼里是喜悦与不屑。